天宮二號發射成功 標誌著我國將邁入空間站時代

2020-12-22 搜狐網

  綜合新華社電 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徵二號F T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天宮二號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起飛後約10分鐘器箭分離進入初始軌道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起飛後約10分鐘器箭分離,進入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350公裡的初始軌道,之後變軌進入高度約393公裡的軌道,進行在軌測試。

  按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後,將開展平臺和空間應用載荷測試,並於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前,做好與神舟十一號飛船交會對接的準備。

  10月中旬,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也在這裡發射,入軌後經變軌調相,與「天宮二號」在高度為393公裡的近圓對接軌道交會對接構成組合體,航天員進入「天宮二號」,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組合體運行第30天,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分離,航天員乘返回艙返回四子王旗主著陸場。「天宮二號」繼續在軌飛行。

  天宮二號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介紹,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主要目的是接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訪問,完成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面向長期飛行的乘員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關技術;接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訪問,考核驗證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開展航天醫學、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技術,以及在軌維修和空間站技術驗證等試驗。

  武平表示,天宮二號安排了一批體現科學前沿和戰略高技術發展方向的科學與應用任務。這其中,空間冷原子鐘實驗、伽瑪暴偏振探測、空地量子密鑰分配試驗是天宮二號14個應用和試驗項目中的3個重點項目。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表示,中國載人航天的「三步走」戰略現正處於第二步第二階段。天宮二號發射成功,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才能相繼進入太空。可以說,天宮二號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天宮二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即將邁入空間站時代。

  焦點

  天舟一號明年上半年對接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發射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核心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空間實驗室任務主要包括:今年6月25日,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七號首飛,這個任務目的已經實現;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交會對接,將於今年10月進行;天宮二號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交會對接,計劃明年上半年實施。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搭乘兩名男航天員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不會出現女航天員的身影。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訪問天宮二號時,可為天宮二號補加推進劑,使其在軌工作時間更長。「這是空間站建造非常重要的技術。」周建平解釋,未來空間站需要持續在軌飛行十幾年,無法一次把燃料、消耗品等都帶上去,需要在軌補加,「就像空中加油一樣」。

  「空間實驗室任務完成後,我國將會進入空間站建設階段。」周建平說,「2018年前後,我國將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根據計劃,我國將在2020年前後建成空間站,其總體構型是三個艙段——一個核心艙、兩個實驗艙,每個艙都是20噸級,整體呈T字構型。

  周建平透露,空間站建成後,額定設計容納3名航天員。由於空間站需要連續駐人,之後將會採取乘組輪換制,因此在輪換期間空間站裡最多能達到6名航天員。

  2016年

  6月25日,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七號首飛

  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交會對接,將於今年10月進行

  2017年

  天宮二號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交會對接,計劃上半年實施

  2018年前後

  我國將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2020年前後

  我國將建成空間站。其總體構型是三個艙段——一個核心艙、兩個實驗艙,每個艙都是20噸級,整體呈T字構型

news.sohu.com false 新京報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09/16/content_652303.htm?div=-1 report 2148 綜合新華社電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徵二號FT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

相關焦點

  • 科技日曆|三年前,「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航天邁入重要階段
    科技日曆|三年前,「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航天邁入重要階段  黃琨 • 2019-10-17 15:06:06
  • 天宮二號成功實施兩次軌道控制:順利入軌-天宮二號,空間站,航天...
    據最新消息,15日晚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下,於16日成功實施了兩次軌道控制,順利進入在軌測試軌道。據悉,和之前的天宮一號相比,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的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和飛船返回,開展軌道高度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不過飛行任務的軌道控制策略與測控模式更加接近未來空間站要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體室主任陳險峰說:「天宮二號目前狀態良好,各分系統工作正常。」
  • 天宮2號即將墜毀,不會有天宮3號了,將會有新的空間站!
    在今年的6月份已經對它進行了受控的降軌的操作,現在已經降到了距離地面不到300公裡的距離,這時候就有很多人猜測是不是要進行墜毀前的操作,其實現在的天宮2號已經完成了實驗室安排的全部拓展實驗,這也標誌著中國的太空實驗將會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 天宮一號即將燒毀是為何 天宮一號是什麼時候發射升空的
    記者今天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了解到,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謝幕」,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今年3月31日~4月4日之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後續將每日發布有關監測預報信息。
  •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天宮二號」總設計師:不再有天宮三號 三年後...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玉璽)「天宮二號」後,不再開發「天宮三號」,中國將直接進入空間站時代,空間站預計2020年建成。11月21日,由中央網信辦、國資委聯合開展的「十九大精神進央企」網絡主題活動走進中國航天技術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簡稱航天五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就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展做出上述介紹。「天宮三號」任務已併入「天宮二號」航天五院成立於1968年,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艘載人飛船、第一個月球探測器、第一顆商業出口衛星的誕生地。
  • 媒體稱「天宮一號」已完成總裝 發射進入倒計時
    前蘇聯於1971年發射了人類第一座宇宙空間站"禮炮1號",美國於1973年成功發射一座叫"天空實驗室"的空間站,並分別在太空對接成功。  歐盟和日本則分別於2008年和2009年向國際空間站發送了無人太空飛船,和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不過,歐盟和日本只能說是參與了國際空間站項目,而很難視其為自主建造。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我國空間站核心艙明年春季將發射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三步走戰略,目前工程的「第三步」——空間站建造任務已全面開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工程全線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空間站核心艙將於明年春季發射。
  • 空間更敞亮噪音更小了天宮二號將成為航天員的太空之家
    原標題:空間更敞亮噪音更小了天宮二號將成為航天員的太空之家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下,天宮二號昨天成功實施了兩次軌道控制,順利進入在軌測試軌道。天宮二號昨天成功實施兩次軌道控制,順利進入在軌測試軌道接下來它將完成多項任務,等待下月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對接空間更敞亮噪音更小了天宮二號將成為航天員的太空之家身負四項主要使命天宮二號將成為航天員太空之家接下去,天宮二號將陸續完成它擔負著的四項主要使命——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交會對接,完成兩名航天員
  • 戚發軔:天宮三號2015年發射 或有兩對接裝置
    天宮一號升空之前,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採訪了原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他透露,天宮一號兩年使用期限過去後,我國將在2013年和2015年分別發射天宮二號和正在徵名的天宮三號空間實驗室,相比實驗性質的天宮一號,他們這兩個小兄弟才是真正的空間實驗室,並且天宮三號的直徑有望達到5米,搭載大推力的長徵5號火箭。
  • 天宮二號升空背後的意義,你了解多少?
    ■樊晨還記得那年天宮一號順利升空時的舉國歡騰,還記得那年神八、神九和神十與天宮一號的「深情之吻」,而如今接替的天宮二號沐浴著中秋的皎潔月光,在長徵二號FT2運載火箭的託舉下,也成功踏上了太空旅程。中秋時節再出徵,中國航天將進入嶄新紀元。如果說天宮一號是空間實驗室的特例,主要是為了完成交會對接任務,那天宮二號則完全是小型空間實驗室,其裝備更豪華、裝載量更高、內部環境更好,搭載了全新配套的空間應用系統載荷設備,將進一步用於驗證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科學家、航天員們也將在裡面展開各種工作和試驗,其在天宮二號上生活的時間也相對更長。
  • 天宮空間站外形大變!規模急劇擴大,核心艙電推發動機後來居上
    由我國單獨承建的天宮空間站自然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通常媒體宣傳認為天宮空間站最大規模就是一座由天和號核心艙、問天號實驗艙、夢天號實驗艙加上一艘神舟載人飛船以及一艘天舟貨運飛船組成的80噸級空間站,實際上這早已是老黃曆。
  • 天宮二號,你的包裹已經發出,請注意查收
    資料圖:「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在即。三,二,一,點火。時鐘定格在4月20日19時41分28秒。隨著指令員的倒計時,「天舟一號」從海南省文昌市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區的地面拔地而起,向著太空中的小夥伴「天宮二號」飛去。
  • 義大利加入天宮二號空間站項目,建立中意太空艙,美國「啞了」
    由於起步較慢,我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就要比美國等航天大國,要差上一點。而為了彌補這之間的差距,我國便努力學習和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與其他的航天大國進行合作。據義大利媒體4月7日報導,就在義大利和中國聯合抗擊病毒的時候,兩國又在航天領域展開了合作,準備共同建立一個中意太空艙,使其與中國的天宮二號空間站融合。大家都知道,天宮二號空間站是太空中唯二的空間站,而現在國際空間站離退役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一旦國際空間站退役,那麼天宮二號空間站,就是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了。
  • 天宮二號是幹什麼的 五個問題讓您快速了解
    9月15日22時04分09秒,搭載天宮二號的空間試驗室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正式點火升空,至22時25分,天宮二號宣布發射任務正式成功。
  • 天宮二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於北京時間2019年7月19日21點06分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天宮二號受控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 天宮二號完美謝幕,謝謝你為我們指明去往星辰大海的道路!
    據「中國科普博覽」公眾號(kepubolan)消息,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在軌運行1036天後,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天宮二號,一次在中國載人航天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獻上華麗終章,就此完美謝幕。今天,回頭看它的每一幕,依然感到震撼無比。
  • 天宮二號「回家」帶來不少好消息
    來源:科技日報7月19日晚,天宮二號返回地球。從2016年9月發射至此,它的運行天數,定格在「1036」這個數字上。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在接近三年的工作時間裡都忙了些啥?空間冷原子鐘:極度精準的「量天尺」在基礎物理前沿研究方面,天宮二號搭載了國際首臺在軌運行並開展科學實驗的空間冷原子鐘,成功驗證了在空間環境下高性能冷原子鐘的運行機制,實現了天穩7.2×10-16的超高精度,相當於3000萬年的誤差小於1秒。
  • 天宮二號已回家,少量殘骸墜落南太平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於北京時間7月19日21時06分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天宮二號受控再入大氣層,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 【2017年】「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
    這是繼ACP1000之後,中核集團又一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通過IAEA反應堆通用設計審查,這也是我國自主小堆技術首次面向國際同行審查,標誌著中核集團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多用途模塊化小型反應堆ACP100成為世界上首個通過IAEA安全審查的小堆技術,是全世界小堆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將於今年啟動,計劃時間表出爐
    (觀察者網訊) 近年來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發展進步神速,去年在軌道火箭發射總數上首超美國,年初「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填補人類歷史空白。 而美國方面不甘示弱。3月2日,由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共同開發的「龍-2」載人航天飛船進行了(無人)試飛,並於次日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