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50年前,「登月名言」從這裡傳向世界

2020-12-16 新華社

新華社坎培拉7月20日電記者手記:50年前,「登月名言」從這裡傳向世界

新華社記者白旭 嶽東興 周子寒

曾經的澳大利亞金銀花溪航天測控站現在已經人跡罕至,安靜地躺在坎培拉南部的山裡,只有一條通向城市的路名記載著曾經的輝煌:阿波羅路。50年前,首位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登月的影像正是在這裡被接收,並通過電視畫面傳遍全球。

50年前,阿波羅11號飛船第一次把人類送上月球。當時,作為美國航天局在全球設立的一個航天測控站,由於金銀花溪接收到的信號穩定且畫質清晰,這裡成為人類首次登月直播開始時美國航天局選擇的主要信號源。

「如果沒有澳大利亞,可能6億人就無法看到當時的經典畫面,也可能無法聽到阿姆斯特朗那句名言了。」美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阿瑟·卡爾瓦豪斯20日在金銀花溪航天測控站舊址出席慶祝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活動時說。

在活動中,卡爾瓦豪斯和澳大利亞首都領地官員米克·金特爾曼共同揭幕了一組雕塑:上面鏤空雕刻著單詞,組合在一起就是「(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以紀念阿姆斯特朗代表人類首次踏上月球表面後說出的名言。

50年後,很多當年參與直播的工作人員故地重遊。他們有的白髮蒼蒼,有的坐著輪椅,提到那段經歷仍然很激動。

當年測控站工作用的天線已被拆除,轉移到別處。曾在那裡工作過的特雷弗·格雷今年已有77歲。「我記得用了很多設備,準備了一個月……沒想到後來全世界那麼多電視都使用到了這些信號。」他回憶說。

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太空人安迪·託馬斯在阿波羅11號登月時只有18歲。他說,人類首次登月是20世紀一個標誌性事件,正是這一事件鼓舞自己後來加入美國航天局。作為太空人,託馬斯曾在太空中度過了177天。

託馬斯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希望今後能夠看到更多太空人重返月球及登陸火星。他還在談到中國航天業發展時說:「中國月球車登陸月球背面非常了不起。」(完)

相關焦點

  • 阿姆斯特朗登月名言曾遭質疑 實為記者「敲定」
    >    登月名言 編的!  8月25日,世界首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美國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在美國俄亥俄州去世,享年82歲。  曾報導過美國曆次太空人登月過程的記者喬·舒爾金27日撰文,披露了報導阿姆斯特朗登月過程中的細節。「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這句名言原來是記者們經過商討、修正的版本,而阿姆斯特朗當時說漏了字。
  • 阿姆斯特朗登月名言曾漏字 記者共商修訂版本
    阿姆斯特朗在登月艙內的微笑照片新聞晚報訊 8月25日,世界首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美國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在美國俄亥俄州去世,享年82歲。曾報導過美國曆次太空人登月過程的記者喬·舒爾金27日撰文,披露了報導阿姆斯特朗登月過程中的細節。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這句名言原來是記者們經過商討、修正的版本,而阿姆斯特朗當時說漏了字。登月名言也曾遭質疑阿姆斯特朗去世時,和他一起執行登月任務的太空人仍然在世。
  • 登月名言並非其原創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踏上了月球表面,完成了人類登月的夢想。他的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也伴隨著電視畫面傳遍了千家萬戶,成為廣為流傳的名言。
  • 美國登月造假實錘?「嫦娥之父」歐陽自遠揭秘50年前的真相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近日,嫦娥五號上天攬月,展示「中國紅」成為世界焦點。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一系列關於美國登月造假的文章層出不窮。美國50年前是真的登月了嗎?還是如傳言所說,只是攝影棚的拍攝?對美國登月的質疑1、為何月球上的美國國旗看起來在飄揚?我國嫦娥五號在月球上展示的國旗是禁止狀態的,但50年前美國在月球上的國旗看起來卻像在迎風飄揚。
  • BBC紀錄片曝光阿姆斯特朗登月名言醞釀數月
    並非信手拈來而是醞釀數月 BBC最新紀錄片曝光阿姆斯特朗登月名言「早產」「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7月21日凌晨2點56分,阿姆斯特朗在左腳踏上月球時如是說。他的這句話成為20世紀最廣為人知的名言之一,但它並非如之前所說的那樣是「即興發揮」,而是登月前數月就字斟句酌準備好的。
  • 「登月名言是我教的!」
    幾乎每個地球人都知道,40年前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首次踏上月球表面後說的那句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然而最近,一名英國退休科學家宣稱,阿姆斯特朗這番話其實是他教的。據稱,這位退休科學家是在澳大利亞一個衛星追蹤站工作時,想出了這句名言。
  • 一場超大型徵服儀式:50年前的登月直播意味著什麼?
    撰文 | 羅廣彥編輯 | 黃月50年前的今天,全球6.5億人注視著歷史在他們眼前發生。在電視屏幕中,穿著厚重太空服的尼爾·阿姆斯特朗緩慢地離開登月艙,面對眼前「壯麗而荒涼」的景象,將人類的腳印首次踏在寂靜而灰暗的月球塵土上。
  • 記者手記:別樣的世界衛生日
    新華社聯合國4月7日電記者手記:別樣的世界衛生日新華社記者王建剛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世界衛生日註定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當下,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所有地方,無數為人類健康與生命奮戰的一線醫護人員
  • 13年前印度向全世界宣布:在2020年載人登月,那現在如何了?
    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成功著陸的消息傳來,喜悅的心情充斥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裡,中國成為第二個成功採集月面樣本的國家,而上一個成功的美國已經有40年未曾踏上月球了,前蘇聯曾制定過登月計劃,卻因為種種原因擱置了。
  • 人類登月50年 這些日常生活用品都是它的衍生產品
    原標題:永不消逝的信號人類登月後的第50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仍在分享著阿波羅計劃給人類日常生活帶來的衍生產品。太空人應急包裡的太空毯,如今在馬拉松比賽後向參賽選手分發,保暖輕便;火箭發射的減震器,如今用以加固地震多發地區的建築和橋梁;指揮艙裡的電池,如今安裝在助聽器裡,可以保證續航一整天,還能回收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真空吸塵器,在50年前,太空人用它提取月球表面10英尺深的巖心樣本。這些產品,都是50年前,第一次向月球發出信號後,人類獲得的持續饋贈。
  • 登月:最成功的「造假」,成就了一場持續50年覆蓋2億人的科普
    摩羯星一號Nasa因為航天計劃搞了16年,勞民傷財卻一無所獲,無法向國會和民眾交代,壓力之下,首席科學家決定鋌而走險搞一個「假登月」。正是在這種情境下,美國開始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 此時的「阿波羅」計劃不再是單純的科研探索,它身上背負了太多複雜的東西,世界上有太多國家在關注著兩大超級大國的鬥爭,鬥爭的勝負決定著一國的興衰和世界領導者的決擇。在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頭,為了營造載人登月成功的景象,什麼都可以做得出來。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太空人柯林斯重回39A發射臺
    美國宇航局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太空人柯林斯重回39A發射臺中新社休斯敦7月17日電 當地時間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太空人麥可·柯林斯回到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這是人類首次登月的起點。50年前的這一天,他與尼爾·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一起飛向月球。據美聯社報導,當日,美國宇航局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舉行「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的慶祝活動。88歲的柯林斯在現場回憶說:「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美國東部時間),搭載著『阿波羅11號』的土星5號火箭於39A發射臺發射升空。」
  • 人類登月50周年丨仰望天宮二號 星辰大海夢還記得嗎?
    50周年丨仰望星空,當初的星辰大海夢還記得嗎? 50周年以及中華民族千年不息的飛天夢哲學家康德說世界上有兩件事最能震撼人們心靈一是內心的道德律一是頭頂的燦爛星空 浩瀚星空代表著未知,昭示著未來從數百萬年前第一次仰望星空起
  • 美國50年沒有登月!嫦娥五號特寫照傳回,或證明阿波羅登月造假?
    前言:說起人類歷史上的偉大成就,就不得不提到美國阿波羅系列的成功登月。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因為在月球上踏出了第一步,受到了世界矚目。但是僅在幾年之後,就有人開始質疑美國登月的真假。隨著最近嫦娥五號回傳地球的特寫照,或許能夠說明美國當年的登月到底是真是假?
  • 阿波羅11號登月原始碼公布,其中竟隱藏莎翁名言
    上周四,一位前NASA的實習生Chris Garry在Github上公開了「阿波羅11號」登月項目計算機制導系統的原始碼,使得普通民眾也能一覽航天登月系統的內部實現邏輯。除了上傳該代碼,Ron Burkey還根據自己對代碼邏輯的理解,寫了一個阿波羅11號制導系統的仿真程序,關於該程序的視頻大家可以點這裡。
  • 記者手記:貴州採訪心得
    原標題:記者手記:貴州採訪心得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夏樂):借二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中國今年也開展了大量追憶歷史的工作。我們國際廣播電臺的一行人也因此去了貴州,目的是儘可能多的發掘關於1939年至1945年間在貴陽圖雲關幫助中國人民抗日的國際援華醫療隊的故事。
  • 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冒險
    「休斯頓,這裡是靜海基地,『鷹』著陸成功。」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的聲音從月球表面傳回,宣布阿波羅 11 號登月艙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那是 1969 年 7 月 20 日 20:17:43,距離今天正好過去了 50 年。
  • 登月50周年,去看看那些「有航天夢」的博物館們
    今年是人類登月50周年,雖然不是人人都有機會成為航天員,但我們可以一起去博物館回顧人類探索太空的故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的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成功登陸月球時說出了這句經典名言。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氦3,美國40年前阿波羅登月,花了多少資金?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氦3,NASA:美國40年前登月,就耗資250億美元嫦娥五號順利發射吸引了國際上很多學者的關注,美國NASA的專家提醒:美國40年前登月就曾耗資250億美元,也消耗大約40萬勞力,如果現在美國想要再次登月,那麼只需要5年時間和
  • 登月先驅的名言,寫在 50 年後的小便池上
    文|航通社微信(lifeissohappy)50 年前的 7 月 16 日,阿波羅11號騰空而起,4天後人類踏上了月球的土地。尼爾·阿姆斯特朗向地球傳回含混不清的語音:「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也是人類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