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人類宇宙探索的百科全書 《DK太空之旅》

2020-12-15 騰訊網

「孩子從小應該多去了解世界、探索世界,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才能慢慢了解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你可以搭乘火箭飛入太空,可以和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漫步,還可以在國際空間站裡飄來飄去……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不止這些,越來越多的人正投身到這項事業中來。今天科學家們探索的重點是什麼?未來你可以在哪裡預定一趟太空旅程?而人類又將如何在火星上定居?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

作為紀念登月50周年而特別推出的一部太空科普,《DK天空之旅》由太空科普作家、BBC科學頻道的知名媒體人薩拉·克魯達斯編寫,以「飛向月球」、「阿波羅11號之後」以及「新時代的太空之旅」三個部分全景講述了人類宇宙探索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並且特別繪製了200多幅精美插圖,用圖解的方式展現了各式太空飛行器的內部結構以及太空探索的科學原理。是一本閱讀體驗感強,能讓各個年齡段的孩子,甚至是大人都能從中獲得有趣知識的科普讀物。

這本書的英文版在2019年5月2日,被放在一個氣象球上送到33千米的高空中,成為了第一本進入太空的兒童科普書。

跟其他DK的書相比,它是一本充滿靈魂的書。不僅是展示人類從古到今,從無到有,一步一步探索太空的整個歷程。

更重要的是它向孩子傳達的人類寶貴精神力量:努力拼搏的精神,勇不放棄的決心,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美好的夢想,還有對未來滿滿的期許。

書針對的是6-12歲的孩子,內容非常豐富、精彩、且通俗易懂。裡面有科普,有歷史,有新聞,有藝術;有衛星實拍,有卡通手繪,有珍貴照片;講裝備,講技術,講人員,講生活;回望過去,正視現在,暢想未來。

Part.1 書裡講了什麼?

1

娓娓道來的太空探索編年史

仰望星空,人類便已經開始了對於太空的想像。而一路走來,每一次科技的突破背後是無數太空人和幕後英雄的卓越努力。《太空之旅》不僅僅生動講解了技術的發展,也向小讀者們娓娓道來人類是如何一步步實現這一壯舉的。在這條艱辛而輝煌的道路上,有開拓者的勇敢腳步,也有探路者的辛勤奉獻。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有很多在計算機還未普遍應用的年代裡,許多複雜浩大的計算工程都是這些幕後英雄們夜以繼日地人工計算完成。每一次太空探索任務的背後都有一支三十萬人的隊伍默默支持。

書一共分三章:

飛向月球

「阿波羅11號「之後

新時代的太空之旅

每兩頁為一個事件或者主題點。

第一章

時間跨度從幾千年前起,到完成人類首次登月的」阿波羅11號「返回至地球。在這一章裡能看到的,比如: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起源於從幾千年前的遠古時代,即便當時沒有工具,知識匱乏,但是人類就是從什麼都沒有的仰望星空開始了。

對太空探索進程產生巨大影響的和推動力的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蘇開始了太空競賽。

人類太空探索的裡程碑:阿姆斯特朗、巴茲和麥可太空人成功登月

第二章

從登月回來的三位太空人他們的環球之旅開始,詳細介紹這之後太空探索的進展梳理,介紹各種新技術、新發現。比如:

詳細梳理了美蘇兩個不同的太空探索方向: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主要致力於完成載人登陸月球和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標;蘇聯則是把重心轉移到了無人探測上,並創立了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從1998年第一個部件「曙光」號被送上太空開始,到目前大小已經超過一個足球場。

第三章

講述目前所處的新太空時代中湧現的各種新進展,新想法,新生活,還有未來各種各樣的期待。比如:

機器人太空人的研發,用來代替人類太空人從事一些耗時重複或者危險的任務。

作為新興崛起的航天大國,《太空之旅》也把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在一個單獨的章節裡做了介紹,把中國放在世界範圍中來講,讓孩子對我們所取得進步和所處的階段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認識。

《太空之旅》還特別介紹了馬斯克的Space X和貝索斯的藍色起源這兩大民營太空企業的崛起。過去進入太空非常昂貴,只有舉國家之力才能實現,而當下兩位民營巨頭開始思考如何把普通人送入太空,送上月球甚至火星,讓太空之旅乃至太空移民成為每一個人都能實現的夢想。

在以往許多講述這段歷史的讀物中,我們往往只看到了男性的身影,但這一次,《太空之旅》還給小讀者們講述了許多優秀女性的貢獻和成就,她們中既有太空人也有科學家。

為了贏得寶貴的工作機會,她們克服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挑戰,在那樣一個性別機會不公平的年代裡,用自身的勇氣和工作能力贏得了同僚和社會的尊重。

2

涵蓋最新技術動向的兒童太空科普

愛因斯坦曾所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在太空探索的歷程中,許多關鍵技術都是來自於人類的想像力,包括科幻小說和電影。除了太空探索的歷程,《太空之旅》還介紹了宇航技術的發展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拉近孩子與這些知識的距離——科學不僅僅存在於科學領域,而是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正如以及很多尖端技術與文學的相互作用,不僅僅是抽象枯燥的知識,《太空之旅》還提出了一些開放的問題供孩子自主思考。啟發孩子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感。

說到無人探測器對其他星球的探索發現時,舉例說在水星上找到了「米老鼠」,樂高玩具去了木星,用孩子熟悉的動畫片和玩具為元素,他們會覺得很好玩。

比如通俗易懂的文字敘述。像人類登月這樣的裡程碑事件書中分解的很詳細,其中「整裝待發」這部分講的是太空人從起床到進入飛船的過程。

之後的敘述說明就很乾脆利落,每一個過程具體都有些什麼一兩句話就說清楚了。搭配清晰完整的照片標註,一個完整的準備過程就全部還原了。

有的頁面設計的也有意思,像講三位太空人登月回來之後受到各國歡迎,環球旅行時,書的右邊都是太空人在各國珍貴的歷史照片,左邊則是把正文印在了一本「護照『上,「護照」的右頁是各個國家的「印章「,印章形狀不同還有日期。這個設計的很真實,在出入境時護照上會被蓋上印章,這樣孩子看很有代入感,他們的旅行線路一下就排出來了。

3

豐富的細節,詳盡地解剖

這本書還有很突出的一點就是它的細節非常豐富,不論是事件的前因後果,還是一項任務的起點和始末,書裡的圖文都有大量的細節,刻畫得非常詳細。

比如人類的第一次登月,孩子們經常問的一個問題,有大量關於航天科技方面的內容,會涉及結構解剖、過程分解等設計複雜、專業內容的原理講解。為了講清楚,書裡用了各種類型的圖片來展示。除了實拍照片,還有彩繪插畫。彩繪圖片能簡化實物的線條和結構,從而降低了孩子閱讀的難度,讓這些複雜內容更好理解。

「爬行者「完成火箭安全地從飛行器裝配大樓送到發射基地。

接著介紹登月艙。

再接下去是講解太空人穿的航天服

緊接著飛向月球,告訴孩子什麼時候分離指令/服務艙。彩繪圖是一個火箭從發生到太空人返回地球的整個任務過程,配上珍貴的歷史實拍照片,很震撼。

登月艙著陸在月球表面,太空人出艙。文字描寫很簡潔,只是講述了這個過程。

「最終,登月艙著陸成功。阿姆斯特朗的聲音通過無線電回傳了地球:『休斯敦,這裡是』靜海『基地,』鷹『號著陸成功。此時為1969年7月20日。「

內心抑制不住的激動,再看著書裡阿姆斯特朗給正在沿著梯子往下爬的巴茲拍的照片,心潮澎湃,這是人類太空探索的裡程碑啊!

接著是說太空人這次在月球上做什麼

最後講3名太空人是怎麼返航的

Part.2 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寫書的目的是激發下一代科學家,工程師和太空人。他們是我們的未來。除了專業的科普,書裡滿滿都是人類精神的力量。

1

沒有隨便的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前人的成功,但是卻很少有人看到前人的努力!但是這本書卻描寫了很多前人努力的細節,讓孩子明白,沒有一件事情隨隨便便就能成功。

2

要有不放棄的堅持

人需要有不放棄,不氣餒的堅持,尤其再生活中遇到困難,受到挫折時尤為重要。人類探索太空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探索過程伴隨著不斷地試驗、甚至是事故。但是我們沒有因此放棄,這才有了我們的現在。

比如「阿波羅13」號試圖登月,但是在這途中出現了故障,太空人們在指揮中心團隊的幫助下操作,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成功回到了地球。

3

有夢想會照進現實

人類的太空探索,從一無所知到取得現在的成就,就是夢想照進現實的真實寫照。這本書就是透過點點滴滴的內容,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敢去想,願意想。

比如書裡還畫了一個想像中的未來的宇宙飛船,它能讓人走的更遠。

這套書給孩子介紹了太空探索的方方面面,從火箭到飛船,從太空行走到登月,讓孩子明白太空的一切。

給孩子解釋了英雄的含義,英雄要懂得堅持,還得能承受孤獨,能夠為了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和奉獻。

特別是,它給孩子詮釋了什麼是夢想,從小心懷一個夢想,並為此去探索和努力,夢想終將會變成現實!

相關焦點

  • 【好書推薦】一本人類宇宙探索的百科全書 《DK太空之旅》
    未來你可以在哪裡預定一趟太空旅程?而人類又將如何在火星上定居?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作為紀念登月50周年而特別推出的一部太空科普,《DK天空之旅》由太空科普作家、BBC科學頻道的知名媒體人薩拉·克魯達斯編寫,以「飛向月球」、「阿波羅11號之後」以及「新時代的太空之旅」三個部分全景講述了人類宇宙探索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推薦給孩子看的關於宇宙的科普繪本,陪孩子一起探索宇宙的奧妙
    這些繪本書將帶給孩子科普的啟迪,促使孩子愛上宇宙,愛上科學,愛上探索。,從太空到地球,滿足孩子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宇宙奧秘不再遙不可及。這是給孩子的宇宙奧秘啟蒙百科繪本,更是給孩子的天文地理入門指南。一部迷你《時間簡史》,一次奇幻的宇宙時空之旅。精心梳理有關宇宙的知識,包括銀河系、太陽系、地球上的自然現象、氣候環境等相關的百科知識點,內容詳略得當,語言流暢考究,讓孩子直觀了解和感受宏大宇宙空間。
  • 《月亮的秘密——小兔子的月球之旅》:打開孩子探索宇宙的視野
    月亮上也有人類居住嗎?月亮上真的有兔子嗎?關於月亮,孩子們充滿了好奇!作為家長,該如何回答孩子們的這些問題呢?那就一起來讀讀繪本《月亮的秘密——小兔子的月球之旅》吧。《月亮的秘密——小兔子的月球之旅》 青島出版社出版這是一本寫給孩子的月球知識繪本,可以解答孩子對月亮的疑惑,打開孩子探索宇宙的新視野。
  • 若人類是宇宙唯一文明,探索太空還有意義嗎?費米悖論這樣解釋
    筆者-小文宇宙是一個美麗又深邃的地方,人類自幾千年起就對浩瀚的星空充滿了好奇,但是當人類真正去到了太空之後,人們又因為宇宙的無邊無際以及地球的渺小而感到畏懼。圖片上傳處理中...而人類探索宇宙的目的可以總結為三個,其一是為了找到地外文明,證明人類不是孤獨的存在,其二就是尋找宜居星球了。雖然我們總是說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但隨著人口的增多以及日漸緊缺的資源,人類迫切地想要找到「第二地球」以緩解能源危機。
  • 高一地理教學教案: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
    三、德育目標   1.通過了解人類對宇宙探測的發展,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探索精神。   2.通過學習保護宇宙環境的有關內容,認識保持太空清潔的重要性,增強保持宇宙環境的意識。   關於「宇宙探測的發展」的教學建議   關於宇宙探測的發展,涉及到許多概念:如太空梭、載人飛船、空間站等等。
  • 《DK兒童恐龍百科全書》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適讀年齡:4歲以上&nbsp&nbsp&nbsp&nbsp人類的周圍生活著許多迷人的動物。
  • 2021人類太空漫遊:抵達火星、超級血月、探索更多太空秘密……
    2020年,中美阿三個國家的探測器奔赴火星,中國嫦娥五號「挖土」回歸,SpaceX載人飛船兩次送太空人去往空間站……每件事都可以在人類航天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從去年開始,全球不少國家也開啟了探月潮,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似乎又到了一個新階段。2021年,人類又將對宇宙發起怎樣的探索?
  • 太空人史努比邀你太空漫遊探索宇宙奧秘
    1969年,史努比在《花生漫畫》中首次登月,他不僅是航天事業的守護犬,更有著豐富的太空旅行經驗!11月史努比將搭乘巨大的宇宙飛船空降魔都小巨蛋,邀請大家化身太空人一起前往太空漫遊。此次漫遊任務配備了各類黑科技設施,所有太空人必須像史努比一樣自信、鎮定、有原則並且充滿想像力,才能面對各類體能智能挑戰,模擬火星移民生活,飛躍神秘土星,踏上充滿未知的探索地外文明之旅,揭開宇宙的奧秘,感受太空旅行的奇妙。
  • 對於地球海洋的探索,人類是忽視了嗎?還是更喜歡探索太空呢?
    文/瑤堇雲詩對於地球海洋的探索,人類是忽視了嗎?還是更喜歡探索太空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類對於外界的探索,那是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但可能人們更多關注的,還是對於太空,對於地球以外的宇宙,對於地球內部,在興趣上都少了幾分,可能這就是因為人類的科學家們,更加注重對宇宙的探索,而地球的秘密,相對來說,開展得就比較緩慢,得到的成果也並不是很多,就拿海洋來說,人類雖然也是對深海進行的研究,但是動靜卻不是很大,這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播出
    全球宇宙迷在34年後終於盼來最新一部人類探索宇宙的長篇巨製《宇宙:時空之旅》(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讓我們回到大爆炸時刻《宇宙:時空之旅》講的是人類的故事,也是先人對星空研究的史詩長篇。該系列全篇共13集,每周日(9:00-10:00)播出1集。
  • 3D恐龍圖,3D太空圖?這套知識百科全書用圖表講解那些科學小知識
    今天圈圈安利的這套書,可以說是,既能豐富爸爸媽媽的知識,同時也能豐富孩子的知識,帶大家一起探索神奇的世界,解開各種謎題。這套書有5個主題(動物、科學、人體、太空、恐龍),下面圈圈為大家一一介紹。請點擊輸圖書內頁拍攝入圖片描述此外,本書探索的範圍十分廣泛,不僅有動物物種及其生物學,還有其棲息地和生態系統。是一本超級全面的知識百科全書,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
  • 外星人之謎刺激人類太空探索 各種傳聞撲朔迷離
    有人說,只有外星人才能滿足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所有想像,而一名中國天文學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人類對外星人之謎的探索,實際上是對人類在宇宙中位置的思考,這也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重要動因之一。從上個月開始,「旅行者2號」突然從距地球86億英裡遠的太空傳回了一些專家無法解碼的數據信號,令太空專家們大感困惑。德國天文學家哈特威格·豪斯多夫等人認為,「旅行者2號」發回了一些無法破譯的信號,很可能是外星人通過「旅行者2號」嘗試和地球人進行聯絡。9月末,眾多國際媒體都刊登了一條「驚人消息」:聯合國將任命馬來西亞女科學家馬茲蘭·奧斯曼為首任太空大使。
  • 宇宙——人類的最終極浪漫
    一起變老當然是件浪漫的事情但那隻屬於兩個人,要說人類最終極的浪漫,我想答案有且只有一個:宇宙。「電路板上還刻著Made on Earth by humans的字樣」人類喜歡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印記,初次登月後還特別拍下了一個腳印的照片,但現實中能去太空旅行的人寥寥無幾,大多數人只能靠太空題材的電影、音樂、遊戲滿足對於太空的幻想。
  • 想來一次奇妙的星際體驗之旅?奇特的愛馬仕太空船悄然降臨
    奇特的愛馬仕太空船,穿越時空,悄然降臨。以「FastForwardMen極速前行」為名,愛馬仕男性世界藝術總監VéroniqueNichanian以2018春夏男裝系列為靈感,創想為奇妙的時空體驗之旅。
  • 就飛向太空吧——2019最後的太空科幻《星際探索》
    2019太空科幻收官《星際探索》 終於趕在年底上映了,有點壓軸科幻的意思。畢竟,對於中國觀眾來說,2019年是,所謂的,我們的,「科幻元年」。《星際探索》片名的翻譯,乍一看感覺跟《星際穿越》《星際迷航》像三兄弟。憑藉它的製作水準和影像風格,其實可以「獨立」命名的。
  • 童心贊祖國共築航天夢 《中國兒童太空百科全書》在西安發布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夏明勤)7月27日,《中國兒童太空百科全書》新書發布暨歐陽自遠院士科普講座在陝西第29屆全國圖書博覽交易會上舉辦。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巖,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劉國輝出席活動並致辭。
  • 從《2001》到《星際穿越》,人類如何在電影裡探索太空
    人類對於太空的觀察和探索,也給了電影創作者們巨大的靈感和取之不盡的素材。借這個機會,就跟大家聊聊太空電影的前前後後。太空電影的簡單分類或許是因為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也是太空題材的緣故,太空類型的電影一開始就成為科幻電影旗下的一個重要分支。
  • 天文之最:誰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誰又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人類已經成功登上了月球,環繞著地球的空間站無時不刻的發回各種各樣的信息。哈勃望遠鏡飛出太陽系發回了不可思議的照片,火星探測器不停的探索著火星表面,幫助科學家不斷的更新自己的認知。回首往事,那時的宇宙還是人類無法涉足的禁地,地上的人們只能仰望浩瀚的寰宇,遐想銀河之中究竟掛著何種星體。1961年4月12日,一切發生了改變。
  • 三本書,帶你看看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站
    月亮不僅是神話傳說和文學作品中的重要意象,也曾經是激發人類探索宇宙,發展科學的最重要的動力之一。今年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這張清單,我就來給你說說關於登月那些事。 一、人類渴望探索太空   這套書是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的代表作,雖然是小說,但因為作者具有深厚的數學和物理專業背景,書裡的情節都非常嚴謹,想像也都依託於現實。
  • 通往宇宙的入場券,一場屬於全家人的未來之旅!
    一批又一批對未知充滿無限好奇的人類造就了今天人類的科學成就。人類的想像力和好奇心無窮無盡,每一個人的潛力都將在Skyland未來科技館得到激發。 這個五一小長假,給孩子一張通往宇宙的入場券,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未來之旅,在旅途中遇見不同的風光,邂逅外星朋友,寄一張來自未來的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