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種蝙蝠成為「全球網絡紅人」,這種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被發現的新物種名為管鼻果蝠,由於它的長相酷似《星球大戰》中的尤達大師而迅速竄紅。有人說這恰恰體現了人們對神秘事物永不倦怠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發展到極致就是人類對外星人的無限遐想。路透社前不久進行的一份全球民調顯示,全世界有1/5的人相信有外星人。正因為如此,好萊塢巨製《阿凡達》雖然本質上講的是「釘子戶大戰拆遷隊」的故事,但用數億美元打造的外星人、外星生命和外星環境仍然徵服了全世界。也正是由於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關於外星人的故事不絕於耳。從美國退伍軍人到聯合國科學家最近都被牽連其中。有人說,只有外星人才能滿足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所有想像,而一名中國天文學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人類對外星人之謎的探索,實際上是對人類在宇宙中位置的思考,這也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重要動因之一。
全球1/5的人相信有外星人
10月4日,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稱,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20萬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類地行星,這顆行星被命名為Gliese 581g,有類似地球的大氣層,也可能有液態水存在。這篇報導引述美國加州聖克魯斯大學天文物理學家史蒂芬·沃特格爾的話稱,該行星擁有智能生命的概率「幾乎是100%」。這是最近世界天文學界發現的第二顆可能有外星人居住的類地行星。去年底,美國科學家宣稱他們發現了一顆表面3/4由水面構成的「超級地球」。對於新的發現,美國射電天文學家肖斯塔克卻表示,並未收到來自該行星的任何生命信號。他說,由於距離遙遠,即使有這樣的信號傳來,人們聽到的也只能是來自20萬年前的問候。這位負責一項搜尋外星智能生命信號研究的天文學家雖然也相信外星人存在,但他認為,搜尋外星生命信號是一項漫長而艱巨的工作,也許永遠都不能成功。
實際上,有關外星人的報導常常出現在各國最「正經」的媒體上。英國《每日電訊報》9月27日報導稱,多名美軍退伍軍人在華盛頓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外星人曾經滲透到英、美核飛彈基地。在新聞發布會上,美國前空軍上尉薩拉斯說,他曾親眼目睹了出現在蒙大拿州馬爾姆斯特羅姆空軍基地上空的不明飛行物,隨後軍事基地中的飛彈發射系統幾乎全都出現了故障。這些人稱,他們站出來打破幾十年的沉默,是想讓人知道外星人長期以來都在拜訪地球的事實。
德國《圖片報》5月13日稱,美國宇航局1977年發射升空的「旅行者2號」探測飛船如今已飛抵太陽系邊緣。從上個月開始,「旅行者2號」突然從距地球86億英裡遠的太空傳回了一些專家無法解碼的數據信號,令太空專家們大感困惑。德國天文學家哈特威格·豪斯多夫等人認為,「旅行者2號」發回了一些無法破譯的信號,很可能是外星人通過「旅行者2號」嘗試和地球人進行聯絡。
9月末,眾多國際媒體都刊登了一條「驚人消息」:聯合國將任命馬來西亞女科學家馬茲蘭·奧斯曼為首任太空大使。這位女大使將肩負代表地球與「天外來客」接觸的重擔。但第二天這一消息被聯合國闢謠。不過,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刊登了一位讀者來信稱,「儘管消息最終被證明並不屬實,但這一消息引發世界共鳴卻表明,人類普遍渴望真的擁有這樣一個大使作為代表,一旦與外星人接觸,可以為地球人代言。」該讀者建議,不妨弄假成真,反正總有一天用得上。
路透社今年4月的一項全球調查結果顯示,全世界平均有20%的人認為外星人確實存在,而且就以人類的樣子存在於我們中間。這項調查覆蓋全球22個國家的2.3萬名成年人,其中超過40%印度人與中國人相信外星人以人類的模樣生活在我們中間;相信外星人藏身於地球的男性多於女性,比例分別為22%與17%,持此觀點的人分布於各收入階層。
外星人的傳說甚至引發宗教人士的興趣。《探索新聞》雜誌9月的一期稱,梵蒂岡高級神職人員康所馬諾主張,人類應積極主動地與外星人建立聯繫,以至建立某種形式的同盟或外交關係,他甚至憧憬有朝一日能代表上帝和教廷,給外星人施洗,勸說他們加入天主教,因為「外星人想必也有靈魂,他們也應該需要信仰和上帝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