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給娃帶來的壞影響 以及國外如何送禮

2020-09-10 Ellen在紐西蘭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首先要感恩所有老師的辛勤付出。我對老師的情感還是比較深的,以前的學習生涯中有很多對我影響特別深的老師。特別是我的初中的英語老師,他的鼓勵,讓我對學習英語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初中,高中英語考試基本都是年級第一,大學讀了商務英語, 然後出國,到現在的讀中英翻譯研究生,我這一生註定都要和英語打交道。

教師節到了,看到大家都在絞盡腦汁。看到有的人給老師送購物卡,甚至現金500 ,666,888 ,1000 等等。 送這些禮不僅敗壞社會風氣,而且會給孩子從小灌輸一個很壞的思想,千萬不要讓習慣送禮成為孩子的處事標杆。送禮給孩子暗示一種不送禮就辦不成事情的消極影響,讓孩子們誤以為要想辦成事情就一定要送禮,所以個人覺得給老師送禮對孩子的幼小心靈傷害特別大,甚至有些家長沒有親自去送禮,而要求孩子把紅包 購物卡親自硬塞給老師的,這類家長真的心也太大了。孩子肯定會覺得這也太難為情了,我絕對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去承受這些。

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我的孩子在國內上學,我一定不會給老師送禮。老師確實很辛苦,我們為了感謝完全可以表達一下自己感謝的心意。做個卡片 ,寫上幾句對老師的祝福語,我覺得足足夠了,還能讓孩子學會感恩。 如果一個老師因為某個學生沒有送禮,或者送的少,而另眼對待這個學生,那麼我覺得這個老師已經不配當老師了。

在紐西蘭這邊的學校是不提倡給老師送禮物的,但是為了表達心意,一般在聖誕節的時候,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做個手工送給老師,告訴孩子老師很辛苦,讓孩子學會感恩,這樣給孩子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在生活中 ,送禮無處不在。特別是在求人辦事的時候,更是要帶上好禮。送什麼禮,如何送都是一件讓人很頭疼的事。 我覺得在國內各種人情世故非常的複雜,這也是我想出國的原因。 我是一個不大會處理這些關係的人。相比國外真的簡單多了。

來說說國外送不送禮。出國這些年,我其實也送了不少禮,不過都是非常輕鬆自如的那種。在這裡不用因為要求人辦事,就要帶上厚禮。不管辦什麼事,你只要你的條件達到,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事,不存在走後門。

國外送禮最多的當然就要數聖誕節和元旦新年了,一般會給親朋好友,同事,客戶等買禮物。不過這些都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我記得我老公的客戶,有一年聖誕節快到了,我們為了不想每年都送一樣的東西,我們就買上他們喜歡喝的咖啡,帶上紙杯蛋糕(cup cake ), 送到他們的辦公室(辦公室裡大概有四五個人) ,順便問個好,送上祝福。聊聊天天。大家都非常開心。

當你實在想不出送什麼的時候,實在不了解他們到底喜歡什麼,那麼買一瓶酒或者一盒巧克力總是不會出錯的。而且他們收到禮物的時候都會超開心。

我是生活在紐西蘭的Ellen ,分享生活點滴,歡迎點讚,關注,轉發~

相關焦點

  • 「強令」學生送禮的「奇葩」教師是如何煉就的
    9月5日晚,福建省福州超德中學高一學生小王在QQ空間裡曝光了班主任組織學生送教師節禮物的事情:老師首先在班級群裡發布送禮投票,但設置的「同意」及「不同意」兩選項,最終都要求送禮。學生提出質疑後,班主任以不懂得感恩為由,要求學生轉班。
  • 如何給老師送禮?
    1、不能逢節必送,在教師節外選擇兩個節日給老師送禮,這能在老師心中保持適當的知名度。2、給老師送禮物一定要有新意,同時禮物一定要符合不同老師的品位和需求,也要有新意、有創意。3、給老師送自己做的賀卡,寫上祝福。4、可以給老師送點茶葉,老師講課辛苦,一般的老師愛喝茶。送一些常規的禮物,牛奶,酒,煙、茶葉。
  • 東方時評丨「強令」學生送禮的「奇葩」教師是如何煉就的
    ,但設置的「同意」及「不同意」兩選項,最終都要求送禮。(9月7日《上遊新聞 》)教師節到了,送禮成為一個「熱詞」,說實在話,現在的老師也已經意識到不能收禮,不僅國家三令五申,而且家長也是緊盯著的,極有可能教師一收禮,立馬就被「發現」了。沒想到的是,現在竟然有老師「強令」學生送禮,這樣的「奇葩」教師是如何煉就的?從報導中不難發現,這位老師其實也知道讓學生送禮是不對的。
  • 教師節,送禮嗎?
    這和中小學給老師送禮的性質有很大不同。小學的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類似於「生死大權」這樣的絕對權力。對此我也擔心,以往瘋傳的那些教師節不送禮家庭的孩子會在學校被老師針對。雖然心裡有怒火和疑慮慢慢升起,但一想到孩子沒有受很大的影響,我也就沒去和老師討論這件事。短暫考慮之後,我問她:「你現在練了一段時間字,覺得怎麼樣?」她說:「老師應該不會罵我了吧!」我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著急發火。
  • 「強令」學生教師節送禮的老師吃相太難看
    只怕是「一粒老鼠屎搞壞一鍋粥」。千萬謹記,別讓少數害群之馬壞了整個教師群體形象只是少數害群之馬,實在令人有吞蒼蠅之感,如果不下決心整治和清除,必然會影響整個教師隊伍的形象。而這樣的影響,又會影響到孩子們一生的健康成長,以及整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講,有的教師對於孩子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父母。教師節送禮還是個解不開的結嗎?
  • 給老師送禮到底有沒有用? 投一票看別人送不送禮?
    送禮的報導也迅速佔領各大媒體版面,讓我們回放一下精彩標題:  ●中小學老師收禮成風 有家長送iphone、名牌化妝品  ●成都某小學生上學時公然提著古馳的名包送給班主任  ●教師節中秋節接踵而至 武漢家長犯難:你送禮了嗎?
  • 教師節如何巧妙地給老師送禮
    教師節馬上到了,有多少家長正在頭疼怎麼給老師送禮?送禮又該送什麼,老師才會樂意收下?作為一位家有讀書郎的孩子媽媽,每年的教師節也是我最頭疼的日子,不知道教師節要不要給老師送禮?送禮要送什麼才能讓老師樂意接受?如何才能更好的把禮物送到老師的手中?不知道其他同學的家長又是怎麼想的?
  • 教師節,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看看這份家長與老師聊天記錄
    家長都希望把世界上最好的給孩子,但是萬萬不可把社會上的那一套用在了純淨的校園,這樣只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對老師來說,這會給老師造成壞影響學校會對老師收禮進行明令禁止,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對老師做出處罰。家長如果不顧學校的規定,強行給老師送禮,會給老師帶來很多麻煩,給老師帶來壞影響。
  • 長春某小學家委會集資送禮?教育部這樣規定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就要到了,本來歡天喜地的節日,可把家長們愁壞了!愁什麼呢?就是教師節送禮的問題唄!這不,最近長春某小學家委會集資給老師買禮物的消息刷爆網絡。,幼兒園三年,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娃接下來可是要一直仰仗老師啊!
  • 中美文化差異之送禮篇:你知道美國人是如何送禮的嗎?
    提到過節,自然就不得不聯繫到送禮,因為過節為人們送禮提供了絕佳的時機。人情世故,社交禮儀,你來我往,送禮文化是中西方禮儀文化的重要一部分。然而中西方送禮文化卻大不同。那中國人和美國人送禮文化到底有何區別?首先送禮的目的不盡相同。美國人送禮主要送家人和朋友,是不求回報式的送禮,是純粹的情感表達。比如在過生日或者其他節假日時,父母和孩子之間互相送禮物,好朋友之間互送禮物。
  • 家長們面對教師節時要不要送禮?
    文章最後,我還請教了我的兩位幼兒園長的朋友,站在老師的角度,她們是如何看待家長送禮這件事的?希望這些可以對大家有實際的幫助。我並不是一位長袖善舞的媽媽,在小小入園以前我從來沒有想過送禮這件事,畢竟我是一位連領導馬屁都懶得拍的人。
  • 教師節要不要送禮
    ,中秋看月亮一樣成為了節日習俗,老師們是什麼想法不知道,但是家長們好像不送禮就過不好教師節一樣。,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娃接下來可是要一直仰仗老師啊!但是教師節到底應不應該送禮?送什麼禮?怎麼送?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事情,從家長和網友的討論中我們也能發現以下幾個問題!一、教師節送不送禮?
  • 傳統節日的端午節無疑是送禮的最佳時機 端午節送禮
    >傳統節日的端午節無疑是送禮的最佳時機 端午節送禮2016-05-17 08:35:4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給領導送禮是很有講究的,不僅要送的體面,還要送的貼心,禮物要能給收禮人帶來快樂,帶來實用,那才是送的值得。
  • 日本人的送禮禁忌
    日本人送禮的禮盒要用硬紙繩捆綁,這種硬紙繩一般要5根一組,也有7根、9根的。把蔬菜、魚、雞以及鮮花等作為禮品來贈送時,只能送到主人的家門口。送禮時如果是和一班客人會見,要麼向全體贈送一份禮物,要麼向團體的每一個人送禮;如果是向全體客人送禮,要在所有人集合過來之後再贈送。
  • 不懂感恩,老師「強令」學生教師節送禮,感恩就是送禮嗎?
    可是,福州超德中學高一老師破壞了這一切,她「強令」學生教師節送禮,不送禮的話,質疑學生不懂感恩,要求學生轉班。一下子把教師節不送禮會被區別對待的話題推上風口浪尖,引起網友熱議。這樣的看法是不對的,教師節的本質是為了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而不是為了給老師送禮。人民教師是一個非常值得尊敬和愛戴的職業,她們教書育人,不求回報,一心為教育事業付出心血,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人才。
  • 聖誕節來臨 美國家長如何給老師送禮
    那麼,同樣是給老師送禮,美國與中國有哪些不同呢?聽國內朋友吐槽說,家長給老師送禮除了真心感謝以外,還有很多無奈的理由,如與其他家長攀比,怕不送禮孩子受到老師冷落;希望得到老師的特殊關照,如推薦得獎,等等。有一位媽媽說:「我那兒子特別不省心,常常惹禍,全靠我逢年過節打點老師,不然在班裡就待不下去了。」
  • 博士論文研究「情侶送禮」?中科大學術委員會回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藝)一篇研究「情侶送禮這篇論文的標題是《情侶關係中禮物形象一致性的前因及其對禮物收送體驗的影響研究》,總計121頁。作者叢日飛稱,論文彌補了該領域研究中的三個空白點,一是發現送禮人和收禮人的依賴程度能夠反映相應的關係權力,二是探究了「禮物形象一致性」對感激度的影響,三,該文是「唯一一篇研究送禮人形象衝突給親密關係帶來負面影響」的論文。
  • 教師節要不要送禮?不送禮孩子會被「穿小鞋」?老師說出心裡話
    一些家長覺得送禮是不良習氣,堅決不能助長;還有的家長覺得,這只是想表達自己的一點心意;而更多的家長都是迫於「羊群效應」跟風送禮。其實送不送禮,首先要看當地的習慣和風氣是什麼樣的,我相信大多數學校和老師都不會因為送不送禮而對孩子區別對待的。
  • 教師節該不該給老師送禮?不送娃會被區別對待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甚至很多娃上幼兒園的寶媽都有一樣的困惑。昨天群裡還聊到了這個話題,有個今年剛送娃入園的寶媽就非常糾結,當時也完全忽略了快到教師節這個事,剛送娃入園就給老師塞了紅包,還是費了好大勁兒老師才收下。結果這馬上又到教師節了,不知道咋辦了。
  • 老師來家訪,送禮還是不送禮?
    送禮派家長觀點送禮:尋求一種心理安慰@Jryuan:難道我們不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我們周圍的都送錢,我們也要送。@Zhiting2000:還是得送,送禮的老師不一定記住,沒送的老師一定記住的,只要不當著孩子的面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