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從今天開始,天氣就一天比一天暖和了,萬物也開始復甦生長了。
古人對節氣很重視,時常寫一些詠贊節氣的詩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觀田家[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賞析:從春雨春雷寫起,點出春耕。「眾卉新」三字,既寫出萬木逢春雨的欣欣向榮,又表達了詩人的欣喜之情。「一雷驚蟄始」以民間傳說「驚蟄」這天雷鳴,而萬蟲驚動,來寫春耕之始。
次句總寫農家耕作。「幾日閒」更是用反問句式道出了農民勞作的艱辛。
後兩句寫農夫終日忙碌不休的事情。農忙,既是一年到頭,又是從早到晚。但農夫雖忙,卻有條不紊,忙而不亂。田地、場院、菜圃、澗水等等都井井有條。
憶秦娥[宋·范成大]
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溼。燕支溼。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賞析:時屆驚蟄,雷聲隱隱,綠楊隨風,濃杏拂牆,燕支重色,處處呈現出春日景色。詞末點出「花梢缺處,畫樓人立」,頓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詞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聞蛙[宋·趙蕃]
驚蟄已數日,聞蛙初此時。能如喜風月,不必問官私。
賞析:驚蟄已經過去好幾天了,可是到現在才剛剛聽到蛙聲。詩人似乎有埋怨春遲的語氣,實則是表達盼望春天早日到來的急切心情。
遊玉泉[宋·朱翌]
一時花木助歡笑,四僱風雲入指揮。是日乃書驚蟄節,鳴蛙已傍小池歸。
賞析:這首詩也是寫在驚蟄時節,初次聽到蛙聲。寫出了萬物始蘇。這時候,天氣回暖、氣溫初升,花草樹木在春風的吹拂下,也欲抽絲萌芽了!
遊景仁東園[宋·蘇轍]
新春甫驚蟄,草木猶未知。高人靜無事,頗怪春來遲。肩輿出東郊,輕裘試朝曦。百草招生意,喬松解寒姿。
賞析:初春時候,驚蟄到來了,可是草木好像還不知道的樣子,尚沒有發芽。首句表現了詩人盼望春天早日到來的急切心情。驚蟄已過,天氣一日比一日暖和,萬物都蠢蠢欲動。這時候,花草樹木其實都在蓄勢待發,積攢好能量為抽絲做準備呢。
明明是盼春,卻埋怨春天來得晚。其實是人太閒的無聊了。「高人靜無事,頗怪春來遲」,並不是春天來得遲,只是整天太清閒了,無事可做,很希望春天暖和了,好能夠找些事情做。
「肩輿出東郊,輕裘試朝曦」,雖然綠意少,但駕車出去遊玩,已經可以換上薄衣服了。「百草招生意,喬松解寒姿」,百草在春風的吹拂下,都搖曳著身姿,好像在招手歡迎詩人呢!春天來了,詩人此時的心情也是很愉悅輕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