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生跟我說:老師,我在複習大學英語四級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好玩的現象,但我找不到這些現象的規律。有一些英語單詞可以找到與之相對應的漢語意思。比如,走就是walk,微笑就是smile。但有一些又不能,比如「火鍋」和「對聯」在英語裡面就沒有對等的單詞了。沒有的話,怎麼辦呢?這些是不是有規律的呢?
在英語單詞和漢語意義之間的關係,可以理解成兩種語言之間的溝通,也就是翻譯。由於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都有相似的生活經歷,呱呱墜地到習得本族語言,從幼兒園到高中大學,經過大大小小的多種考試,需要處理自己與外部環境的關係,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然而,由於英語和漢語屬於不同的語系。漢語是象形字,屬於漢藏語系,而英語術語印歐語系。語言又是某一個民族思維方式的表現形式和文化載體,因此英語與漢語之間又有很大的不同。在理解英語單詞詞義與漢語詞義對應的異同問題上,可以透過一一對應和一詞多義開始學習。一般來說,英漢詞義的對應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學習。
1 一一對應關係
當我們學習雞蛋,月亮,太陽的時候,這些英語單詞分別是egg, moon, sun。這是以人類的相似生活體驗而獲得英漢詞義一一對應的關係。看到的太陽和月亮是在宇宙中的唯一一個,而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都能體驗同一個太陽和月亮。
這類型的詞彙有常用詞彙,技術類和某些領域的專有名詞為主。
吃是eat,喝是drink,花是flower,法律是law,金融是finance。
2 部分對應關係
一般來說,一詞多義是英語單詞與漢語多種意義相對應的關係,或者一個漢語對應多個英語單詞的意義。
在英語中,aunt指的是「阿姨,姨媽,舅媽,姑媽,伯娘,嬸嬸」。而漢語中,這些稱謂是分開獨立理解的。同樣,漢語中的「堂兄妹,堂兄弟,表姐等表兄弟妹是有明確的角色,而在英語中只要一個cousin就可以了。比如sister是」姐姐妹妹「的意思,而漢語的」姐姐「是表示家庭子女中年齡比其他人大的,而」妹妹「指的是年齡較小的。
第二,英漢中有一些詞組是帶有感情色彩的。比圖politician是指追求名利的「政客「,而」政治家「指的是stateman。從詞語的褒貶意義來看,」政客「是帶有貶義的,而「政治家」是一個中立的詞彙。
3 不對應的關係
這種不對應的關係體現在:在英語中找不到與漢語一些詞彙想對應的單詞,而是需要通過翻譯或者注釋而得到英語的表達式。比如,「粽子「或」餃子「。過去在理解 「餃子」的時候取英語相對應的「dumpling」。而實際上,英語中的「dumplings」與漢語的 「餃子「並非同一種事物,所以現在理解 「餃子」會直接翻譯其拼音 「jiaozi」。此外,一些中國特色的詞彙也難以在英語中找到相對應的表達式,如 「一國兩制「、」春聯「等詞組。
總結一下,在英漢詞彙的學習中,放棄全部單詞都能在漢語中找到一一對應關係的表達,客觀分析了運用相關的詞彙記憶策略和方法,而非單一使用一種方法記憶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