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正式合併 2017學年招生
中國臺灣網10月15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的合併案獲臺當局「行政院」及「教育部」審核同意,兩校將於2016年11月1日正式合併為「清華大學」,並於2017學年起合併招生。
-
臺灣三所科技大學商討合併,稱將打造全臺「旗艦型」大學
這是臺灣最大的大學合併案,因此引發熱議。如果合併成功,它將是臺灣首個橫跨臺灣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大學合併案,學生人數超越知名的臺灣大學,從而成為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 在合併會議上,臺科大校長廖慶榮稱,此前和屏科大談論合併時,已預留伏筆,若有其他學校合適也能加入合併。
-
臺灣大陸招生遇冷 公立大學明年或開放招生
也有人認為,臺灣教育部門制定的「三限六不」招生政策,不允許大陸生校外打工、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不提供獎學金等措施,限制了大陸生赴臺的積極性。近日,臺灣「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說,首批大陸學生赴臺達標率約45.5%,主因在宣傳時間太短、「三限六不」規定嚴格,明年將考慮臺灣公立大學也可以招收大陸本科生。
-
新竹清華大學就學生罵臺教育部門負責人道歉
新竹清華大學就學生罵臺教育部門負責人道歉 2012年12月04日16: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臺灣陽明大學與臺灣交通大學宣布通過合併計劃書
臺灣陽明大學與臺灣交通大學召開校務會議,臺灣陽明大學65票同意、20票不同意,臺灣交通大學59票同意、15票不同意,兩校同時通過合校案,目前合校計劃書已送至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審核,新學校有望於2020年8月1日掛牌成立。 據了解,隨著島內少子化影響加劇,臺灣各大高校合併近年來屢有發生。
-
臺灣3所科技大學商討合併,學生數將超臺大成第一
如果合併成功,它將是臺灣首個橫跨臺灣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大學合併案,學生人數超越知名的臺灣大學,從而成為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在合併會議上,臺科大校長廖慶榮稱,此前和屏科大談論合併時,已預留伏筆,若有其他學校合適也能加入合併。
-
兩岸清華大學明年將共同舉辦百年校慶 加強交流
新華社臺北3月20日電(記者向建國 李寒芳)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20日在臺北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證實,兩岸清華大學明年將共同舉辦百年校慶。通過總結百年經驗,加強兩校合作交流,共創國際頂尖成就。 明年4月24日是清華大學成立100周年的紀念日,清華大學和新竹清華大學將共同慶祝百年校慶。
-
臺灣最大的大學合併案!三所著名大學正式商討合併事宜
,宣布三所科技大學正式商討合併事宜。 這是臺灣最大的大學合併案,因此引發熱議。如果合併成功,它將是臺灣首個橫跨臺灣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大學合併案,學生人數超越知名的臺灣大學,從而成為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 在合併會議上,臺科大校長廖慶榮稱,此前和屏科大談論合併時,已預留伏筆,若有其他學校合適也能加入合併。
-
臺灣三所科技大學商討合併,合併後學生人數將破3.2萬人
這是臺灣最大的大學合併案,因此引發熱議。如果合併成功,它將是臺灣首個橫跨臺灣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大學合併案,學生人數超越知名的臺灣大學,從而成為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在合併會議上,臺科大校長廖慶榮稱,此前和屏科大談論合併時,已預留伏筆,若有其他學校合適也能加入合併。
-
臺灣教育部門函復:陽明交通大學2021年2月正式合併!
據臺灣聯合報8月19日報導,臺當局7月30日已同意臺灣陽明大學與臺灣交通大學合併案,而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已在8月12日函復兩校於明年2月1日起合併為「陽明交通大學」。因其在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領域的出色科研及教學成果而極負盛名,位居臺灣「臺清交成政」(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和臺灣科技大學)六大頂尖名校之一,也是在臺復校高校中成功的典範。
-
臺灣(交通大學和陽明大學)兩所知名大學合併,網友:新名字太拗口了!
兩岸分治後,上海原址衍生為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唐山、北京原址分別演化為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1958年,交通大學繼政治大學及清華大學之後在臺「復校」,校址選定新竹市。 2019年度,陽明大學位列2020QS世界大學排名第287位,臺灣地區排名第六。2021年2月1日。新竹交通大學和陽明大學正式合併,並更名為「陽明交通大學」。二者一個強於工科,一個強於醫學生物學科,屬於標準的強強聯合。
-
臺灣新竹中華大學首次到福州試水招生
中國臺灣網6月15日福州消息 日前,福建省福州市臺協會組織召開「陸生赴臺修讀中華大學學士學位推介會」,臺灣新竹中華大學首次到福州試水招生。來自福州市華僑中學、教院附中、屏東中學、二中、十中、銅盤中學等福州地區十幾個高中的學校校長與臺灣新竹中華大學招生處處長袁正績舉行了座談,就招生事宜以及該校總體情況進行了討論。
-
新竹清華大學429宣言 對抗校園民主黑暗
一群新竹清華大學教授學生29日下午在校園發表「429宣言」,發言人是生科院教授李家維(中)。(照片:新竹清華大學提供)圖片來源:中評社 華夏經緯網4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一群新竹清華大學教授、學生29日下午在校園發表「429宣言」,包括劉兆玄、劉炯朗、陳力俊,及現任校長賀陳弘等4位前後任校長出席。臺當局「教育部」4月27日駁回「中研院院士」管中閔當選臺大校長遴選結果,「拔管」效應擴大,學界風起雲湧,發出怒吼。
-
臺灣交通大學與陽明大學宣布合併
中新社臺北9月18日電 臺灣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18日分別召開校務會議,表決通過了兩校合併的計劃書。陽明大學當日在官方網站發布新聞稿表示,兩校校務會議皆以超過三分之二的票數通過合併計劃書,通過的計劃書將送交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審核。
-
臺灣也有清華大學 盤點兩岸那些同名的高校
據臺媒報導,臺灣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的合併案獲臺當局有關部門審核同意,兩校將於2016年11月1日正式合併為「清華大學」,並於2017學年起合併招生。 高校合併之事,不論在大陸還是臺灣都不算新鮮事。不過,這則新聞卻引起很多大陸人的興趣,大家驚訝原來臺灣也有「清華大學」。
-
新竹交通大學,上海交大親弟弟
於1921年統一學制,統稱交通大學。而分稱各校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滬校)、唐山學校(唐校)、北京學校(平校)。1922年因北洋政府派系內鬥,葉恭綽下臺,交通大學解體。1924年至1927年凌鴻勳再次擔任校長。1928年國民政府再次將滬、平、唐三校合併組成「交通大學」。滬校為總校所在地,唐校為土木工程學院,平校為鐵路管理學院。
-
臺灣公立大學首次招生遇冷 錄取率僅六成左右
「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1500多名大陸學生網上報考臺校,最終錄取1015人,經確認有200多人放棄錄取。廣東是獲錄比例最高的省份,261人獲得錄取,有79人放棄,佔了全部人數的1/3。 針對臺灣首次大陸招生遇冷,更多是「三限六不」的政策所致。據了解,臺灣明年將考慮公立大學招收大陸本科生。
-
臺灣陽明大學啟動合併學校程序 未決定合併對象
中新網9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陽明大學26日下午召開校務會議,經表決通過,啟動合併學校程序,但沒有決定合併的對象。熱門對象包括臺灣交通大學、臺灣清華大學。此前有媒體報導稱,臺灣陽明大學將與臺灣交通大學合併,校名改為臺灣陽明交通大學,但第一時間遭到臺灣陽明大學校方澄清。此次召開校務會議後,才正式確定啟動第一步合校程序。根據臺灣陽明大學規劃,合校討論分為5個階段,包括是否要啟動合校、選定學校、兩校組成工作小組商議、兩校校務會議通過,最後,送交臺灣教育部門審查。
-
臺灣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併 校名:陽明交通大學
臺灣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9月18日分別召開校務會議,表決通過了兩校合併的計劃書。陽明大學當日在官方網站發布新聞稿表示,兩校校務會議皆以超過三分之二的票數通過合併計劃書,通過的計劃書將送交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審核。據中央社報導,陽明大學於2018年9月26日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表決同意啟動合校進程。根據早前陽明大學暨交通大學合校工作委員會擬定的合校計劃書,新校名為「陽明交通大學」,簡稱「陽明交大」。
-
「前兩年新竹師範學院跟臺灣清華大學合併,我又變成了清華大學的學生……」
「我是交換生,來自臺灣清華大學,現在讀大四,來重慶大學交換一個學期。我上大學後經濟基本獨立,我覺得自己已經成年,很少再跟家裡拿錢。清華大學是國立大學,學費和生活費並不高,我家也負擔得起,我只是不想全靠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