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2020-12-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鄉村教育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性工程,而城鄉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尤為突出,大力發展鄉村教育具有現實性和戰略性意義。只有明晰鄉村教育存在的困境並進行深入分析,才能找到鄉村教育振興的突破口。

由於城市化進程加快,鄉村學校的教學與管理逐漸城市化。鄉村教育的管理模式、知識體系、課程設置與城市並無二致。這樣的狀況使得鄉村教育逐漸演變成一種「離農」教育,原來根植於本土的傳統和文化傳承逐漸消失。這樣的教育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使得鄉村教育既無鄉土傳承又無城市學校的再造之力,教育逐步「邊緣化」和「離土化」。

伴隨著農業人口大量轉移的是生源流失,這種狀況導致了鄉村教育「無生」的困境。有的地區生源流失的背後,一方面是因為有的鄉村比較貧困,而教育回報周期漫長,造成村民「讀書無用論」意識漸長;另一方面是由於家長不重視子女教育。同時,鄉村學校由於地處偏僻,文化娛樂活動及場所缺乏,年輕教師婚戀問題矛盾突出,使得鄉村學校既難以吸引年輕教師,又留不住優秀教師。這樣的狀況,在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加劇了鄉村「無師」的現實。

生源流失,鄉村學校規模、班級規模越來越小,教師配比越來越低,學校裡一個教師要上多個年級的課還要身兼數職,有的教學點一師一校,教師個人成長及教師間的互助學習無從談起。鄉村學校在教育質量上的掣肘反過來又造成了鄉村教育規模的進一步萎縮,一些家長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城市學校。同時,由於教育管理體制的局限,在鄉村教育中不僅存在「疏離」於農村、農民的教師,還存在著把鄉村教育「流離」於鄉村發展場域之外的許多管理者。鄉村教育在鄉村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上的「無為」,不僅使鄉村教育失去了鄉村文化的生存土壤和鄉村經濟發展的支撐,而且進一步加劇了鄉村教育的沒落。

如何破解鄉村教育的困局,走出一條新時代背景下的鄉村教育突圍之路,不僅是鄉村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鄉村振興的戰略需要。

鄉村教育發展要結合鄉村教育特點。我國土地遼闊,民族眾多,地理環境、鄉俗風貌千差萬別,有的甚至是三裡不同音、五裡不同俗。因此,鄉村教育的發展不能一概而論。要充分尊重和考慮不同地區鄉村教育的發展特點,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鄉村教育。

常山縣五裡小學當年是一所逐步萎縮的小規模學校,學校充分利用五裡鄉的傳統婺劇文化優勢,藉助鄉村婺劇愛好者的力量,開展了婺劇進校園活動。通過《家鄉的婺劇》拓展性課程的學習,孩子與家鄉傳統、歷史傳承產生了精神和文化上的連結。孩子們通過社團、主題展演等活動,把學到的基礎性婺劇知識、婺劇表演融入學校會演、鄉村大舞臺活動中,不僅拓展了學校和鄉村的知名度,也為學校樹立了品牌特色,為學校發展贏得了生機。

鄉村教育發展要結合鄉村發展特色。鄉村教育的發展首先應該是為鄉村發展服務的,鄉村教育不僅要參與到鄉村文明、鄉村建設的進程中,同時要在參與過程中獲得鄉村文化和經濟資源對學校發展的大力支持。

柯城區九華中心小學原是一所遠離城區的小規模學校,藉助浙江省新農村建設與課程改革的契機,學校教師編寫了《九華立春祭》校本課程,在教材編寫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走村串戶挖掘「立春祭」素材,促進了「九華立春祭」這一衢州特色鄉村旅遊品牌的創建、開發和宣傳。通過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師生親自參與宏大的立春祭活動,自信心得到加強。同時,鄉村旅遊經濟的發展反哺了鄉村教育,學校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鄉村教育發展要結合教師自身特長。鄉村教育的發展,師資是關鍵因素,唯有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首要位置,鄉村教育才能真正煥發新的生機。新時代背景下,鄉村教師各方面待遇都有所改善,但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鄉村教育對優秀教師、青年教師的吸引力還不是太大,如何挖掘在崗教師的特長,利用在崗教師的行為自覺讓他們積極為鄉村教育發展出智、出力是至關重要的。

衢江區蓮花小學的《田園課程》、開化縣林山鄉國芯希望小學《蠶桑文化》的開發與建設就起到了這樣的效果。這些基於鄉情、校情,切口小、易上手的三農課程讓老教師重燃激情,重新找到主人翁的位置;而對於年輕教師而言,三農課程的開發讓他們重新認識了農村、農民,讓他們感覺到與這一方水土的無縫對接,從此工作有目標,心中有方向。

鄉村教育的發展不在於「大樓」和「大師」,而在於怎麼利用鄉村自身特有的教育資源,融合鄉村的教育特點、發展特色、教師特長,從人文與自然的角度出發,創生出符合農村教育特色的鄉村教育振興之路。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中國教師報》2020年12月02日第15版 

相關焦點

  • 中國數學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2020年春季的NSR論壇(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中,討論了中國數學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 走出鄉村教育困境之腎虛
    竊惟今日鄉村教育之大觀,形喜實悲,看似波瀾不驚,水波不興。實則波濤暗湧,危機四伏。不容否認,改革開放幾十年來,鄉村教育在某些方面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驚天動地的成績。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問題總是生生不息的,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會衍生出新的問題,新的挑戰。可世人往往是後知後覺的,對於新式問題、新式挑戰,要麼習焉不察、要麼視若無睹、要麼手足無措。
  • 《雲南邊境地區民族教育的發展困境與出路
    《雲南邊境地區民族教育的發展困境與出路———非傳統安全的視角》簡介李孝川一、內容摘要    本書嘗試從非傳統安全的視角,借鑑文化哲學、政治文化學和教育人類學等學科理論和方法,對邊境地區民族群體現狀與學校教育情況進行實地調研與梳理,呈現邊境民族教育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危機,並探尋一條邊境民族教育發展的可行性道路
  • 【學術報導】北大錢民輝教授談教育社會學的困境與出路
    404室作了題為《教育社會學不是教育學,也不是社會學》的學術報告,報告由教育科學學院程天君教授主持,教育科學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等相關專業的老師和研究生近60人參與了本次活動。錢民輝教授從自身工作經歷、教學經驗與學科發展史出發,對我國教育社會學的發展歷程作出了細緻描述,並進一步探討了我國教育社會學學科發展的困境與出路。
  • 講座視頻| 鍾勇教授:英語困境和學術英語出路
    英語困境和學術英語出路地點:長江大學 [本視頻已獲得主講人全權授權發布
  • 格瑞那達護照+E2籤證:赴美生子家庭的困境與出路
    然而,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利的一面,赴美生子美寶家庭遇到的困境也是挺頭疼的。小野分析,格瑞那達護照+E2籤證,成為赴美生子家庭的出路。一、赴美生子家庭的困境1、美國寶寶在18歲之前可以使用旅行證回中國,但孩子18歲之後如果選擇美國國籍,便需要辦理來華籤證才能回國。
  • 如何解決鄉村教育困境?教育大咖支招「鄉村教師發展」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一個鄉村教師水平提高,至少幾十個孩子能直接受益,因此為鄉村教師投入多少資金都是合算的……」8月18日,眾多教育領域專家圍繞「鄉村教師的成長與發展」話題展開探討。通過親身觀察和體驗,他發現,自己所在鄉村的教師水平相對落後,很多學生是留守兒童,層次較低,學習硬體設施也較為落後。「希望社會多關注相對偏遠的地區,也希望有更多先進教育資源支援鄉村,更希望有更多優秀教師願意到鄉村做教育。」尹葆祺說。鄉村教師提升繞不開教育理念問題「鄉村教師是一個有較高同質性的群體。」
  • 米樂網空中課堂發揮技術優勢 賦能鄉村教育
    在全球化、城鎮化時代,落寞的鄉村和鄉村教育仿佛成為一個難以擺脫的「魔咒」。大量的農村人口進城、農村逐漸「空心化」;鄉村教師的不斷地流失;各地開展轟轟烈烈的「撤點並校」,鄉村的學校在漸漸消失等問題,一直制約鄉村教育的發展。   6 月 25 日,在一場以「鄉村教育的困境與出路」為題的教育行業線上論壇上,米樂網事業部總經理塗濤以米樂網在鄉村教育領域的實踐為例,分享了網際網路技術對賦能鄉村教育的思路。
  •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治理的困境和對策
    2 當前鄉村治理面臨的困境與挑戰2.1 治理內容困境:自治水平低,法治意識弱,德治力量小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是踐行村民自己當家做主的村民自治制度。但農村地區經濟條件差,大多數人還在為基本生活愁苦,而對於自治和權利表達關心較少。絕大部分村民並不關心政治生活,持有一種自治消極、政治冷漠的態度,這導致自治效果大打折扣。
  • 撥開雲霧,全新出發 ——哲學系舉辦「研究生的困境與出路」專題講座
    為了幫助新生儘快適應新環境,迎接學習生涯新階段,哲學系充分發揮教職工黨員黨支部表率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於新生入學教育中
  • 中國數學教育的困境和出路——從點評2020高中數學聯賽試卷談起
    平面幾何很重要,也很美妙,是每個正常的文化教育體系必不可少的內容。但是如果過分深入地鑽研下去,雖說也是一個無底洞,但沒什麼意義,就算修煉成「幾何大王」也只是井底之蛙。比如數學競賽生所做的這類賽前訓練,純粹就是低質量的重複!但是,數學競賽必考這塊內容,所以他們不得不做這種低質量的訓練。據說今年的考題還算簡單了,不過拿到我面前來,我還是不會做!為什麼呢?
  • 2020年10月23日┃幼教科研┃幼兒教師教育科研的困境及出路
    幼兒教師教育科研的困境及出路徐秀玲黔南民族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系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認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在國家制定的「科教興國」戰略思想的指導下,教育被確定為國家發展的重點,這給幼兒教育科學研究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 曹振峰《中師生》連載(63):宋春明的《鄉村教育的出路》出版了,銷售卻成了大問題
    曹振峰《中師生》連載(63):宋春明的《鄉村教育的出路》出版了,銷售卻成了大問題第六十三章放寒假不久,
  • 卡夫卡《鄉村醫生》:孤獨,是現代人最大的困境
    1《鄉村醫生》是奧地利作家卡夫卡的短篇小說,卡夫卡在遺囑中評價自己的作品時說,《鄉村醫生》是他自己感到滿意的六部小說之一。這部小說是典型的卡夫卡式風格,想像奇特詭譎,亦真亦幻,如同一場夢境。小說講述了一位鄉村醫生在夜晚出診的荒誕離奇遭遇。
  • 鄉村教育失衡,原因究竟在誰?
    後來國家為了改善鄉村教育,也投入了不少物力財力以及政策支持,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鄉村學校卻呈現出了衰退的跡象。 當前鄉村教學所面臨的困境就是,學生越來越少,成績越來越差。 鄉村學校也面臨招不到學生,老師不願來的困境。
  • 鄉村「麻雀學校」三大困境:缺人、缺錢、環境差
    農村小規模學校是中國教育這個木桶中最短的那塊木板,是中國教育的「神經末梢」,是偏遠農村地區文化存在的一個重要標誌,是「精神血脈」,對鄉村的社會價值不可低估,還被賦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使命。北京理工大學教育學院教授、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曾說過:「對於教育公平而言,最簡單的評價就是要對那些處於最不利地位的人群提供幫助,而現在的農村教育,最容易被遺忘、被忽視的是鄉鎮以下的農村小規模小學。」當然,國家已經在各方面採取了多種措施來保障對鄉村教育的投入和關注,但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困境依然存在。作為最基層的鄉村教師,希望鄉村教育能引起廣泛關注。
  • 查明建:英語專業的困境與出路
    本文分析了英語專業當下所面臨的困境,指出困境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學科觀念模糊、專業意識淡漠、偏離專業本位,混淆了英語與英語專業、英語學習與英語專業學習的根本區別,致使英語專業受到嚴重誤解;工具化和功利化觀念嚴重;全國英語專業超大規模化擴展,更加重了英語專業正本清源、固本開新的困難,嚴重阻礙了英語專業的未來發展。
  • [視聽天地]少兒廣播的困境與出路………蔡玫 徐月蘭 田晴
    一、少兒廣播面臨的四大困境 困境一:少兒廣播受電視、網絡等其他媒介的衝擊。 電視和網絡有傳播快、覆蓋廣、形象直觀、畫面生動有趣、青少年易於接受的優勢。復旦大學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媒介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組對24名青少年進行了「離網離視」的活動調查後發現:他們平時大多每周看電視和上網都分別在兩三次以上。
  • 高效能治理的邏輯、困境與出路
    在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過程中積累的種種問題集中地反映在基層,逐漸形成了治理結構困境、運行機制困境和治理手段困境。對此,只有通過治理結構轉型恢復基層社會的內生秩序、擴大民眾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的自主空間,基於民意民情和民間規範實行彈性治理,基於法治處理治理矛盾和糾紛,才是實現基層高效治理的根本路徑。
  • 如何振興鄉村教育
    黨的十九大確立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宏偉目標,其中包括兩個與教育有關的目標:一是強調優先發展教育,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二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產業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