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省立醫院,小朋友在檢查視力受訪者供圖
河南商報記者熊卓甜
受疫情影響,上網課、玩手機導致近視兒童數量增加,一個個小「哈利波特」遍地開花,醫院眼科病號驟增,有醫生表示:每天接診量是之前的2~3倍。
近視為何呈現「越來越早、越來越多」的趨勢?近視可以治好嗎?河南商報記者實探:關於孩子近視,一次說清。
年紀最小的患兒僅4歲
「寶寶,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好不好?一會兒醫生會點這些小圖標,你指出上下左右的方向,如果都正確,媽媽就會給你糖果獎勵哦!」
在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眼科就診區格外的和諧。孩子們沒有哭鬧,甚至陪醫生玩起了「你點我指」的遊戲。
檢查、驗光、配眼鏡,整個流程下來,孩子們還跟旁邊的小朋友「炫耀」自己的新眼鏡。可家長卻是萬般無奈:小心再小心,孩子還是走上了「近視之路」。
鄭州市民趙女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前一段時間發現孩子在外玩的時候總是眯著眼睛,檢查後發現左眼視力0.6、右眼視力0.3。「哎,他才5歲啊。」她嘆息道。
位於鄭州航空港區的河南省省立醫院,兒童近視就診量近期也達到了較高值。
眼科醫生王翔稱,單就港區這一片,兒童接診量是疫情之前的2~3倍,每天有50~60個孩子因視力問題就診,「最小的只有4歲」。
王翔表示,孩子近視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都密不可分,「父母雙方都是高度近視的話(600度以上),那麼孩子基本上都會近視。如果只是父母一方近視或高度近視,孩子近視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這個「神器」,可以控制近視發展
孩子近視只能戴框架眼鏡嗎?其實還有「OK鏡」可以選擇,不過大多數家長對它並不了解。
「你知道OK鏡嗎?你願意給孩子戴嗎?」河南商報記者問了十位媽媽,有八位表示不知道,兩位媽媽知道但不願意讓孩子戴。
「OK鏡學名叫作角膜塑形鏡,簡單來說是一種特殊的隱形眼鏡,由於是高透氧性材質,所以可以夜間戴。晚上睡覺前把它戴上,然後正常睡覺,等早上起床後把塑形鏡一摘,就可以獲得清晰的視力,白天就不再需要戴框架眼鏡。同時,OK鏡具有一定的近視控制效果。兒童開始近視後,一般度數都會不斷上漲。平均而言,如果戴的是普通框架眼鏡,每年度數增加在75度左右;而戴OK鏡的話,每年度數上漲大概25度,這樣就能儘量避免發展成高度近視。」王翔用通俗的話語解答了許多家長的疑惑。
而對於使用OK鏡的比例,王翔表示,只有極少數,「有家長會詢問,但詳細了解過後,會覺得這種很麻煩,總覺得放個東西在眼睛裡有危險,再者就是價格原因,國產的4000~7000元,進口的10000~15000元。」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其實OK鏡的效果比框架眼鏡要好,北上廣的使用率比較高。
誤區:近視可以治好?
一聽孩子近視了,家長經常會進入一個誤區,想方設法也要把近視治好。
王翔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接診的患兒中,有許多都是一兩百度了才就診,不是沒有按時檢查視力,而是聽信一些商家宣傳,自己帶著孩子去理療、按摩,結果又加深了。
他提醒家長,近視是不可逆的,「如果發現孩子確實近視了,還是要去接受這個事情,明確孩子確切的度數情況,然後再來制定具體的配鏡矯正方案。」
延伸
王翔醫生提醒,預防近視,以下幾點很重要:
1.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有研究表明每天40~80分鐘戶外活動,可減少20%~50%的近視發病率。
2.均衡營養。偏食、挑食等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營養攝入失衡,其營養物質的供給長期不平衡或長期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等從而誘發近視。鈣、鋅、硒、鉻、銅等微量元素均與眼睛發育相關,維生素家族中如維生素A、維生素B1都是「護眼衛士」。除此之外,甜食過多攝入會導致體內鈣減少,缺鈣可以使正在發育的眼球外壁鞏膜的彈力降低,如果孩子不注意用眼衛生,眼球就比較容易被拉長,形成兒童軸性近視眼。
3.減少玩電子產品。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李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