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與法律網訊(通訊員 蔣普樂)12月17日下午,新疆莎車縣法院法警大隊幹警在日常巡邏過程中,在單位灌木叢中發現一隻羽毛黃褐色的長嘴鳥正在雪地裡掙扎,幹警迅速將鳥救起帶回辦公室仔細查看,經過觀察發現這隻鳥並沒有受傷。據推測應該是冬季候鳥遷徙的過程中,因體力不支墜落於我院,再加上近日雪天無法覓食、天氣寒冷所致。幹警也沒有見過這種長嘴鳥,覺得這種鳥可能屬於國家保護動物,於是迅速聯繫了當地森林派出所民警到我院協助進行救助。
森林派出所民警到達我院後對此鳥進行了詳細檢查,確認這隻鳥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丘鷸(yù)。丘鷸是世界罕見的瀕臨候鳥,在我國屬於國家野生類候鳥。隨後,森林派出所民警將這隻丘鷸接走,進行免疫處理並進一步觀察,待其痊癒後放歸大自然自由飛翔。
據了解,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中的鷸指的就是丘鷸,目前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丘鷸一般體長35釐米,是一種涉禽。體型肥胖,腿短,嘴長且直。黃褐相間的毛色是一種很強的保護色,可以和環境渾然一體。其性格孤僻,喜歡獨自在黃昏時行動,主要以鱗翅目昆蟲、昆蟲幼蟲、蚯蚓、蝸牛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平時極難見到。它廣布與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在我國東北、新疆西北部進行繁殖,遷徙時各地可見。丘鷸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同時也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臨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也是我國重點保護動物。
法官說法
野生動物資源在生態環境中有著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保持和促進生物物種多樣化,才能維護生態平衡,從而確保人類擁有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一旦放任其濫捕濫殺、隨意買賣,將會嚴重破壞生態平衡,最終危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利益。
我國歷來重視對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不僅加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還頒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規,界定了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種類,對嚴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犯罪行為進行制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規定,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
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陸生野生動物共330多種,包括靈長目、鱗甲目、隼形目等。
國家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長臂猿、丹頂鶴、麝等共90多種;國家二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有獼猴、豺、黑熊、小靈貓、錦雞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包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附錄二的野生動物以及馴養繁殖的上述物種。
《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是一份受到國際貿易威脅並有可能滅絕的野生動植物清單。
附錄共有三份,分別包括不同的種群或物種,一共涵蓋5000種動物和29000種植物。
經國務院批准,我國於1980年12月25日加入了這個公約,並於1981年4月8日對我國正式生效。
特此提醒:如遇國家保護動物,切勿擅自殺害、出售等,應第一時間送往相關部門照料或放生。所以,讓我們攜起手一起為保護動物的多樣性盡一份心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