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刻領會「四鐵」的內在邏輯和基本要求
核心觀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幹部隊伍。這「四鐵」突出的是幹部素養在政治上更強、目標上更明、標準上更高、要求上更嚴,彰顯了鮮明的政治性、內在的統一性和生動的實踐性。
在去年召開的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幹部隊伍。這「四鐵」,是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的高度,著眼於進行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各項目標任務,對全面加強黨員幹部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既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又針對現實、切中時弊,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嚴密的內在邏輯和明確的指向要求。「四鐵」突出的是幹部素養在政治上更強、目標上更明、標準上更高、要求上更嚴,彰顯了鮮明的政治性、內在的統一性和生動的實踐性。
「四鐵」彰顯鮮明的政治性
講政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任何時候政治問題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全黨必須講政治,幹部要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這些重要論述都深刻闡述了一個重大命題「政治性」問題。可以說,政治性是黨員幹部的命脈之所在。堅持政治性,說到底就是要始終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政治性,黨員幹部要始終遵循黨的政治路線,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承擔起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要求。「四鐵」,集中強調和體現著黨員幹部應該具有的根本政治素質,核心是政治上「鐵」,表現為政治信仰堅定、政治信念執著、政治紀律嚴格、政治責任明確。
「鐵一般信仰」,強調的是黨員幹部鮮明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人無信仰不立、國無信仰不強。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黨員幹部不信馬列信鬼神,追求名利、金錢至上,甚至走向腐敗墮落,說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共產黨人的信仰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信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建立在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科學把握基礎之上的,黨員幹部要通過對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認清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趨勢,堅信實現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走向。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確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性,這是堅守共產黨人崇高信仰的政治本色和意志情懷。
「鐵一般信念」,強調的是黨員幹部堅定的政治定力和政治追求。信仰是根本,信念是堅守信仰的動力源泉。90多年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基於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才經受住了血與火的考驗、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的風險挑戰,用實際行動對「鐵一般信念」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優秀中華兒女,激勵和感召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當前,黨員幹部要把鐵一般信念牢固地樹立起來,就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功立業。
「鐵一般紀律」,強調的是黨員幹部無比的政治忠誠和政治操守。「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遵規守紀是遵循黨的基本路線和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證。黨員幹部只有尊崇黨章,把遵守黨規黨紀當成一種行動自覺,時刻緊繃紀律規矩這根弦,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始終與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始終做到對黨忠誠。
「鐵一般擔當」,強調的是黨員幹部優良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責任。「順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難事看擔當。」是否勇於擔當、善於擔當是檢驗和衡量一個黨員幹部政治上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尺,也是黨的事業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擔當體現的是責任、能力和作風,考驗的是品格、覺悟和黨性。這就要求黨員幹部要具有勇於擔當的精神,敢于堅持原則,敢於亮劍,敢於同歪風邪氣作堅決鬥爭,關鍵時刻能夠迎難而上、挺身而出。同時又要鐵肩擔道義,有善於擔當的實際本領。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自身修養,砥礪意志品格,有了真本領和家國情懷才能真擔當。
「四鐵」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四鐵」作為一個整體,從信仰、信念、紀律和擔當四個方面詮釋了新時期黨員幹部的新標杆。「四鐵」是宣言、是意志,更是操守和品格,四者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統一體,彼此缺一不可。信仰管方向、信念作動力、紀律當保證、擔當生品格,四者共同統一於新時期黨員幹部隊伍建設之中。
「鐵一般信仰」是根本。信仰統率和影響著信念、紀律和擔當,有了信仰,心中才會有方向感,行事才不會偏離正確的軌道。沒有崇高的信仰,就不會有堅定的信念,就不能自覺地遵守黨規黨紀,就不能做到切實擔當有為。黨員幹部只有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心中有魂,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廉潔從政、從嚴治家,拒腐蝕永不沾,始終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
「鐵一般信念」是支撐。信念豐富和發展著信仰,信仰需要信念作為支撐,否則信仰就只能成為空中樓閣。信念往往是具體的,既可以表現為人對一時一事的現象持有某種觀念和態度,又可以表現為對人生總體性、普遍性的觀念和態度。當其成為人的一定的總體性、普遍性的觀念和態度時,信念就成為信仰了。黨員幹部要真正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就必須堅定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的執著追求,離開了這些具體而執著的信念,就不可能形成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鐵一般紀律」是保障。「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紀律嚴明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特徵,也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嚴明嚴格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僅是信仰信念始終正確堅定的有力保障,更是黨員幹部始終做到「忠誠、乾淨、擔當」的剛性約束和行為準則。紀律能夠為信仰保駕,為信念護航,為擔當立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始終貫穿著嚴明紀律的要求,為管黨治黨確立了鮮明導向和行為底線。全面從嚴治黨,成為「四鐵」幹部,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就是保證。
「鐵一般擔當」是責任。擔當是黨員幹部的職責所系、使命所在和從政準則。黨員幹部的信仰、信念和紀律,最終都要落實在擔當上。如果做不到敢於擔當、善於擔當、體現擔當,信仰、信念和紀律就只能成為空泛的口號,成為鏡中花、水中月。一方面,信仰、信念和紀律決定著擔當的效果。是否敢擔當、能擔當,取決於對信仰信念的堅守,取決於對紀律規矩的遵守。沒有信仰信念的擔當是亂擔當,沒有紀律約束的作為是亂作為。另一方面,信仰、信念和紀律要在擔當中體現。信仰信念和紀律能否真正貫穿於實踐,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事業健康發展,落腳點取決於黨員幹部是否敢於擔當、善於擔當、體現擔當。
「四鐵」體現生動的實踐性
信仰、信念、紀律和擔當,這四大「關鍵詞」構成了新時期黨員幹部素質要求的核心要件。「鐵」作為這四大「關鍵詞」的外部特徵,升華演繹為一種精神狀態,充分彰顯了共產黨人的澎湃激情、錚錚鐵骨和責任意識。
「四鐵」作為一種形象表述,雖然生動反映著共產黨人的精神筋骨和意志品行,但其絕不是空洞的理論說教,更是一個需要用實踐來回答的現實問題,最終都要通過踐行為民宗旨、厲行為民情懷而落實到行為上、體現在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曾生動地表述過,官員不能只擺花架不種花,只擺譜架不彈琴。「四鐵」要求也是如此,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實踐性的要求集中體現為「知行合一」,強調的是學以致用。廣大黨員幹部既要明其理,做到思想上「鐵」,信念堅定不移、意志堅如磐石,將「四鐵」內化於心;更要篤其行,做到行動上「鐵」,堅持幹事導向,注重研究新情況、認真解決新問題、積極尋求好辦法,將「四鐵」外化於行,從而真正做到「知」與「行」的統一。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在「知」和「行」中,「四鐵」更強調行動、強調實踐、強調「行」,賦予了實踐新的內涵。
一方面,「四鐵」要在實踐中鍛造。實踐出真知,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的事業、盡多大的責任才會有多大的成就。當前,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勝全面小康,「十三五」時期,我國面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任務越重,挑戰越多,黨員幹部越要積極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在生動具體的實踐中,不斷磨練自己,鍛造優良品格,真正做到把信仰鑄進靈魂、把信念溶入血液、把紀律存放心中、把擔當扛在肩頭。另一方面,「四鐵」要在實踐中檢驗。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我國發展面臨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的新形勢下,廣大黨員幹部責任無處不在,擔當義不容辭。要錘鍊「四鐵」幹部,需要將這種優良品質貫穿於實際工作、落實為具體行動,熔鑄於改革開放發展的大潮當中,更需要我們用堅定的信仰信念、嚴格的紀律規矩和擔當有為的責任使命,不斷接受複雜局面的考驗。特別是在困難和壓力面前,廣大黨員幹部能否敢於直面問題、能否善於解決問題,出了問題能否做到追責、問責,無時無刻都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在實踐中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不負於歷史和時代的重任。(作者系中共吉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