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科目或將增添一科?學生慌了

2020-08-27 教育有範兒

學生時代最怕的是什麼活動?不一定都是考試,還有令大多數人發自內心恐懼的體育長跑。在初中時代多數人為了初三的體育考試就一直不停地在練習,為了到最後能夠在體育考試上多考點分數,順利進入理想的高中。現在科技是發達了,但是學生普遍都不愛運動,閒著沒事的時候就看看書追追劇,偶爾再打把遊戲,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能夠想起來去運動了……

體育是大多數學生的「瘸腿科目」

體育這兩個字說起來很輕鬆,但是包涵的運動門類多了去了,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運動細胞,有的學生不管怎麼訓練,體育就一直都是「瘸腿科目」,對於這些學生來說體育考試就是折磨。我清楚地記得,在我初中時代,從初一開始就有老師強調說「想考上好的高中,成績不夠,體測來湊」。

所以我們幾乎是從初一訓練到了中考,每天早操和大課間全體學生去操場跑步,晚自習放學之後還要去操場跑步,按理說這樣訓練三年,大家的體能應該是挺好的啊,在體育考試應該是能拿高分的,結果到了體育考試的時候,還是有學生哭倒在800/1000米上……沒有體會過體育考試裡的長跑,就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悲傷。

百餘委員提案,要把體育考試加入到高考的必考科目中

終於熬過了初三煎熬的體育考試,順利進入高中,學生原想著終於不用再為體育考試得高分而拼命的訓練了。暗暗高興的高中生活沒過多久,就聽說高考可能要成為增添體育必考科目,這對於學生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熬過了中考的體育考試,又要迎來高考的體育考試嗎?學生慌了,欲哭無淚。有同學吐槽說「我中考體育考試累成狗的畫面現在還歷歷在目,我不想再經歷一遍」。

確實對於我國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你只管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就行了,其他不用操心」的模式,於是他們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從小養成了不愛鍛鍊的毛病。從某些方面來說加強青少年的體育鍛鍊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才有機會擁抱美好的未來。

但是如果是把體育考試加入高考必考科目的話,有點不人性化了,有的同學身體缺陷,那麼他們的高考體育成績怎麼算才是公平的?學生又會為了成績而拼命訓練,這與減負的出發點相悖了。

家長:莫要讓減負變了味道

把體育考試納入高考必考的科目,是可以督促學生自主地去訓練,但是卻與提案的出發點相悖了。把體育考試設為高考必修的話,那麼體育鍛鍊就變得有目的性了,我鍛鍊就為了能夠拿高分,那麼高考之後的他們還會堅持鍛鍊嗎?那麼學生被迫去鍛鍊的意義在哪裡?就為了高考考試嗎?有家長直言:不要讓減負變了味道。

就現在的學生而言,確實是不愛動了,不長身高反增體重,適當的進行體育鍛鍊必須要的,只要其他科目的老師不再佔用體育課就完全可以保證學生鍛鍊,沒必要把體育考試增添到高考中。你認為體育考試有必要增添為高考必考科目嗎?

相關焦點

  • 2021新高考學醫選科要求:臨床醫學必考科目?
    一、2021新高考學醫選科要求為了方便新高考省份的考生更詳細地了解,小編分別選擇2021年實行「3+3模式」和「3+1+2模式」的其中1個省份,整理了該省份學醫選科要求
  • 新高考模式 學生如何科學選科
    □本報記者 安迪  2021年高考,是「3+1+2」模式(俗稱「新高考」)在我省落地實施的第一年。12月29日,《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實施方案》不僅為2021屆高三考生、家長詳細解讀了「新高考」怎麼考、志願怎麼填報等問題,也為高一學生即將面臨的科目選擇提供借鑑。高一學生選科在即,究竟如何科學選科?
  • 新高考選科 高中各科目對應大學專業要求比例(組圖)
    「3」代表語文、數學、外語3門高考核心科目,而「6選3」則是由學生從6門可選科目中(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選擇的3門科目,因此稱為「3+3」新高考。  2、錄取模式有什麼變化?  由原來「依據高考統考科目成績」改為「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再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
  • 高中學校會開設哪些課程科目?高考分別考哪幾科科目?值得一看
    高中學校會開設哪些課程科目?高考分別考哪幾科科目?值得一看!有些學生對高中課程不是特別了解,不知道高中都開設哪幾門課程,哪些科目屬於高考要考的,哪些是考查課程,下面具體來說一說,希望可以幫到大家。高中會開設哪些課程?
  • 三元及第|新高考選科必備!高中各科目對應大學專業要求比例.
    「3」代表語文、數學、外語3門高考核心科目,而「6選3」則是由學生從6門可選科目中(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選擇的3門科目,因此稱為「3+3」新高考。2、錄取模式有什麼變化?由原來「依據高考統考科目成績」改為「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再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
  • 英語到底應不應該成為「高考必考科目」?
    高考必考科目的反思筆者近日做了一項社會調查,主要針對全國各大城市的高中三年級學生進行隨機採訪,當問到國家對高考科目的設定是否合理的時候,百分之九十的高三理科生認為「英語」科目成為必考科目極其「不合理」!
  • 如果把體育科目納入高考必考科目,那麼英語考試還有必要取消嗎?
    另外我們未來出國旅行,學好英語也能讓我們在旅途中增添更多的趣味和便捷。何況大學畢業找工作,如果我們英語能力足夠強,就業也非常有優勢,尤其是在北上廣經濟發達的地區,對從業者英語能力要求很高。如果我們在英語上一竅不通,未來在職場上的發展也會受限制。所以英語真的不會被踢出高考,仍然會作為高考的必考科目。至於會不會把體育作為高考必考科目,我個人覺得很難。
  • 新高考文理分科取消,如何選科?老師: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吃虧
    目前已有14個省市啟動了「新高考」,「新高考」也必然會成為全國高考的全面發展趨勢,「新高考」取消文理科,所有新高考考生都將首要面臨「選科」這一大問題,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科目組合就有12種,那麼如何選科最為合理?
  • 將英語踢出高考?不可能,英語應該是變成選考科目
    首先申明我的觀點:贊同取消英語必考地位,但並不是把英語踢出高考。英語能被踢出高考嗎?顯然不能!目前網絡上這個問題分兩端,一方說踢出高考,一方不贊成。踢出高考,怎麼可能呢?總不能不設英語專業吧?那麼多外國語大學總不能不招英語專業學生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不可能不學英語吧?所以說將英語踢出高考,本來就是一個假問題,沒有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來討論這個問題。那麼對於支持保留英語必考地位的一方來說,都是在強調英語有多麼多麼重要,必須要保留英語的必考地位。這種說法同樣陷入了踢出高考一方的那種邏輯。
  • 新高考改革是高一開始選科嗎?哪些科目最值得選?
    對於剛入學的準高中生,由於今年大部分省份開始「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不會再分文理科,但是會從幾門科目中選課。比如浙江省作為高考改革的試點,會讓準高中生們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技術7門科目中進行「7選3」,然後分班;對於剛剛頒布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北京市來說,對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設等級性考試。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從6門等級性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參加3門科目考試。至於選課的時間,方案中未作詳細的說明,可能是高一新生入學的時候或者在高二升學前的一段時間完成。
  • 明年高考口語成必考科目
    明年高考口語測試成為必考部分  2011年廣東高考英語將面臨重大變革,英語學科考試分為筆試和「聽說考試」,即把聽力與口語考試結合併提前至三四月份進行,現在的「準高三生」都必須參加口語測試,而口語考試今年之前是作為選考科目的。
  • 百餘委員建議將體育列入中小學必考科目,你怎麼看?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領銜108名政協委員提交為中小學生減負的提案,其中一條是建議重新疏理制定國家教育評價體系,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並給予語文、數學等主科一樣的考分權重,激發學校、家長、學生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
  • 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
    關於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2020
  • 高中課程發生改革,高考這一政策也有了調整,學生和家長都慌了
    以往高考都是用的3+3模式,也就是說語文、數學和英語必考,剩下3門科目學生可以選擇文科或者理科,而3+1+2模式就不用了,3指的是語數外三門主課,1的意思是物理和歷史選擇一個,2指的是政治、地理、生物和化學裡面選2門自己最擅長的。
  • 「新高考模式」來臨,學生選科要注意,選了這幾個科目可能會後悔
    高考新模式的劃分,充分體現選擇的合理化。「3」依舊是語數外三科,始終沒有轉變。「1」其實就是「二選一」,物理與歷史兩科之間任選一門。「2」就不必多言,除了必選科目之外,餘下科目中任選兩科。科目的選擇上有了改變,但總成績沒有變化。最主要的就是如何選擇備考的科目了。
  • 江蘇新高考,怎麼選科?
    高校依據統一高考成績以及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以「院校專業組」為一個招生單位,按專業(類)進行錄取。變化之五:投檔批次現行高考方案依然區分了本一、本二批次。但在新高考方案中,本一、本二批次將正式合併。
  • 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三:影響選科的因素分析
    等級賦分是因為不同的學生選考了不同的科目,原始分數無法比較而實行的一種相對公平的辦法,為了避免學科之間試題的差異導致最終的高考成績不公平。這個賦分原則就是,把全省參加同一科目考試的學生按成績進行排名,然後後根據排名情況,分別賦予不同的分數。等級賦分的本質是某個學生在某個科目上的考試成績在本省的排名情況。最終的得分和試題難度無關,和原始分數無關,唯一有關係的是在參加這個科目考試的全體學生的排名情況。排名越靠前,賦分越高,反之亦然。
  • 新高考選科:名校專業必選的那些科目!
    新高考選科,不能錯過的重點!很多學生家長在選科時,都忽略了!那就是,好大學好專業對選科是有要求的,沒選擇這些必考科目,即便你的成績過了分數線,但也是不被錄取滴!此時選科,決定著今後大學專業的去向我們回看第一批新高考模式試點地區浙江、上海,2014年實施,2017年這批考生上交了第一份答卷,從數據上看,很多學生、家長考慮到物理難度高,因此將其打入了「冷宮」。
  • 新高考3+1+2模式下如何選科?從高一開始就要做好這3個規劃
    從2021年開始,部分高考改革省份開始實行新高考,新高考即「3+1+2模式」,語數外三科必考,物理、歷史作為首選必修科目二選一,剩餘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個再選科目,一共有12種組合方式。新高考實行後,帶來的一個現象是,學生和家長們從高一開始就要思考到底如何選科,一些省份以往的文理科分科,文科就是政史地,理科就是理化生,選擇的餘地很小,決策成本也很低。但是在新高考模式下,決策成本是很高的,你現在選的科將直接影響以後大學的選擇和職業選擇。
  • 面對新高考,你必須要知道的「萬金油」科目與專業
    看著其他省份八九十個的專業、看著其他省份專業對於科目選擇的限制,還沒經歷改革地區的小夥伴也開始慌了,也在想如果自己是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自己該怎麼選科?該如何選專業? 那麼,本篇文章就為 「已經進行新高考改革」 和 「即將要進行新高考改革」 地區的小夥伴們來做一下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