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最怕的是什麼活動?不一定都是考試,還有令大多數人發自內心恐懼的體育長跑。在初中時代多數人為了初三的體育考試就一直不停地在練習,為了到最後能夠在體育考試上多考點分數,順利進入理想的高中。現在科技是發達了,但是學生普遍都不愛運動,閒著沒事的時候就看看書追追劇,偶爾再打把遊戲,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能夠想起來去運動了……
體育是大多數學生的「瘸腿科目」
體育這兩個字說起來很輕鬆,但是包涵的運動門類多了去了,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運動細胞,有的學生不管怎麼訓練,體育就一直都是「瘸腿科目」,對於這些學生來說體育考試就是折磨。我清楚地記得,在我初中時代,從初一開始就有老師強調說「想考上好的高中,成績不夠,體測來湊」。
所以我們幾乎是從初一訓練到了中考,每天早操和大課間全體學生去操場跑步,晚自習放學之後還要去操場跑步,按理說這樣訓練三年,大家的體能應該是挺好的啊,在體育考試應該是能拿高分的,結果到了體育考試的時候,還是有學生哭倒在800/1000米上……沒有體會過體育考試裡的長跑,就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悲傷。
百餘委員提案,要把體育考試加入到高考的必考科目中
終於熬過了初三煎熬的體育考試,順利進入高中,學生原想著終於不用再為體育考試得高分而拼命的訓練了。暗暗高興的高中生活沒過多久,就聽說高考可能要成為增添體育必考科目,這對於學生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熬過了中考的體育考試,又要迎來高考的體育考試嗎?學生慌了,欲哭無淚。有同學吐槽說「我中考體育考試累成狗的畫面現在還歷歷在目,我不想再經歷一遍」。
確實對於我國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你只管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就行了,其他不用操心」的模式,於是他們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從小養成了不愛鍛鍊的毛病。從某些方面來說加強青少年的體育鍛鍊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才有機會擁抱美好的未來。
但是如果是把體育考試加入高考必考科目的話,有點不人性化了,有的同學身體缺陷,那麼他們的高考體育成績怎麼算才是公平的?學生又會為了成績而拼命訓練,這與減負的出發點相悖了。
家長:莫要讓減負變了味道
把體育考試納入高考必考的科目,是可以督促學生自主地去訓練,但是卻與提案的出發點相悖了。把體育考試設為高考必修的話,那麼體育鍛鍊就變得有目的性了,我鍛鍊就為了能夠拿高分,那麼高考之後的他們還會堅持鍛鍊嗎?那麼學生被迫去鍛鍊的意義在哪裡?就為了高考考試嗎?有家長直言:不要讓減負變了味道。
就現在的學生而言,確實是不愛動了,不長身高反增體重,適當的進行體育鍛鍊必須要的,只要其他科目的老師不再佔用體育課就完全可以保證學生鍛鍊,沒必要把體育考試增添到高考中。你認為體育考試有必要增添為高考必考科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