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灌陽縣月嶺村——神秘「大觀園」

2020-12-19 探秘八桂

唐章正

#旅遊攻略#月嶺村地處廣西灌陽縣東北部,距桂林市140千米,離全州火車站58千米,省道302線穿越村域,成廈高速灌陽縣文市鎮出口,距村僅3千米。位於兩省(廣西、湖南)三縣(廣西灌陽縣、全州縣和湖南道縣)交界之地的灌陽縣文市鎮的月嶺村,是嶺南古道上一個重要的有影響的古村。東與玉溪村交界,南鄰吉田村,西瀕灌江與西就村隔江相望,北靠文市村。

月嶺村古時稱望月嶺,是因為村西南山形如犀牛橫臥,狀似抬頭望月的由來,民國時期改稱月嶺村,1952年改名月嶺鄉(小鄉),1958年改名月嶺大隊,1962年7月改月嶺公社,1968年恢復月嶺大隊,1984年改稱為月嶺村,沿用至今。一個村委轄一個自然屯,分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00人,同宗一脈相傳,全部姓唐,無一雜姓。

根據月嶺村《唐氏宗譜》記載:唐氏系出山西晉陽郡,遠祖唐末年間,因領兵鵝公大丘,旨令升用湖南永州府總鎮十二年,後立籍灣復村。始祖唐紹夫,自宋末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來灌陽文市鎮,原居月嶺欒角山東面地洞灣夫,紹夫娶妻池氏,生子有賢,有賢生貴七,貴七生五子存福一,福一生六子:宗祥、宗曙、宗敏、宗暹、宗權、宗達(止),成為月嶺先祖五房,五房後裔子孫相傳迄今28代,散布海內外各地計4000人。

月嶺村依山旁水,古木蔥籠,山間石板道路順山循水蜿蜒而行,山石嶙峋,陡崖峭壁顯於林中,村道兩邊,綠樹成行、村內宅基地全是石榴柑橙果木,村旁幾乎所有旱地全種上桃樹、李樹、桂花樹,風光秀麗,鳥語花香,不僅是國家級的古村落,還是自治區的農業旅遊示範村。

月嶺村有著近800年的村史,保存有大量明末清初的文物古蹟,其中清朝乾隆至鹹豐年間,是月嶺興旺發達的鼎盛時期,雖然時光流逝,歲月滄桑,月嶺村的自然面貌和古建築有了一定的破舊損壞,但古建保存完好,人們還能夠看得到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和諧相融的概貌。

全村建築總體平面布置具有遠景規劃,工程設計合理,人行路道往來有序,六大堂院整齊、氣派、豪華,依山就勢,移步換景,與原有的明清古建築格調一致,融為一體,多姿多彩的建築讓人目不暇接,賞心悅目,展示了湘南古建築的獨特魅力,顯示了中原楚國風貌,有「小南京」、「小故宮」之稱,被世人驚為神秘「大觀園」!

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月嶺村三面環山,東向開闊,一目數十裡,可遙觀到湖南廣西交界之地。村西南山形如犀牛橫臥,狀似抬頭望月。南面佛蓋山、磨頭山、白虎山,山高入雲,為天然屏障,似壽仙騎鶴。東北面的巖頭山、球山、獅子山,如三星拱照,與大小垌背山連成一線,村前有水渠將古蹟塘水引流而下,似玉帶蜿蜒,進入白竹巖地下河匯入灌江。如此風水寶地構成八景風光。即:竹巖月橋、沙坪古渡、太極螺旋、壽仙騎鶴、二獅戲球、雙井秋月、上井清泉、犀牛望月。

第一景竹巖月橋,位於月嶺村西約200米。竹巖指白竹巖、仙家巖、步月巖的統稱,三巖連通長約3華裡。

白竹巖至步月巖進出口有石門2重,地下河潛流通灌江。巖腹有「奈何橋」,寬1米許,長20餘米,下有潭水幽深莫測。巖內頂部鐘乳石集聚,倒掛懸生,形成天然的石林、石筍,千姿百態實為壯觀。

通過「奈何橋」沿巖壁曲道而上再往下,有1洞,寬2尺許,單人匍匐而入,進至寬敞的巖中「倉庫」寬10-15米,長約30米,是歷次村人在兵亂時避難之處。右側是兩條竹節的鐘乳石柱,形成一座天然的排樓,是通往仙家巖的孔道。仙家巖通長約半華裡,巖內鐘乳石保存完好,地勢高於白竹巖,地面由碳酸鈣形成大大小小的龍體蛇身圈成梯田式的水池,水色澄清,飲之有甜味。沿巖返回原處向右前進約150米有一洞,光亮有霧氣,這就是步月巖。

步月巖內有深潭通灌江,巖前築有石門,天然的「步月橋」橫跨南北,長數10米,形成兩個天窗,乾隆年間書有「步月橋」三個大字。前進數10步,下20餘級階梯是亮巖,緊靠灌江東岸,巖口高十餘米,寬約20米,整個巖內通亮乾爽。寬闊的灌江從巖前流過。有詩曰贊:

一橋高拱近村西,獨倚名巖伴柳堤;

壯志凌雲攀月桂,平原自有步雲梯。

第二景沙平古渡,沙平古渡位於月嶺村西1公裡灌江東岸,緊靠白竹巖的左上方,古渡建於明初,後代都進行過維修擴建。

渡口砌以石牆,近600年的古樟樹傾臥江面,岸柳成蔭,石林倒映江心,天光水色相映,景物宜人。清邑人唐象晉有詩云:

溼雲片片落平沙,蕭瑟西風變歲華;

短髮漸隨秋病減,舊衣原為早寒加。

覓詩有料思偏瘦,買醉無錢興也佳

相遇白衣人不少,未知往來到誰家?

第三景上井清泉,在月嶺村南側。原是天然泉水,鹹豐元年冬村族捐資建造上下二井,寬150平方米,深2米許。

上井原作澡池,後維修為飲用池,改下井為澡池。井的四周砌以石牆,有埠梯上下。此處山峰秀麗樹林蔭翳,上有將軍廟,下有清泉急湍,映帶階前幽間遼漫,是蓋鍾靈毓秀之區。有石刻詩曰:「金流福地、星照清泉」,「嘉名超八角(指該八角亭)、祥瑞起三龍(指該村隊子、寨頂、黑弄諸山)」。清唐景爽有刻詩:

深山鳥語弄歌聲,水靜魚遊錦浪生;

月照幽林風淡蕩,綠搖影動一泉清。

勝地舒懷,爽籍清風明籍月;

雅人適性,動觀流水靜觀山。

第四景太極螺旋,原名鳳翔井,在月嶺村中,始建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嘉慶十一年(1806年)改建。

井口直徑2.7米、井深3.2米,有階梯十二級螺旋而下,形狀象螺螄井;又似太極圖,更名太極井。在諸井中,該井建造獨具風格。有詩:

園箋古井號為極,又似旋螺吐玉液;

水冽泉清欣共飲,先人立志永不移。

第五景壽星騎鶴,在月嶺村東南1裡許的福蓋山。右側形如壽星騎鶴(《灌陽縣誌》民國三年版),山的左側是馬形山,勢若騰空奔放。壽星騎鶴高空展翅,為群山之首,極為壯觀。詩云:

佛山高聳入雲霄,獨倚村南氣自豪;

小徑遙觀田舍客,夕陽西下照歸樵。

第六景二獅戲球,月嶺村前北面的磨頭山,形如雙獅。一獅臥伏撲球,一獅回首欲躍。洞背山圓如珠燈,山頂石塔狀如燈燭,遠觀有靜山欲動之勢。有詩:

仙女瑤臺踢繡球,一腳失落在荒丘;

夢醒驚獅同爭戲,惹得群仙帶笑牟。

第七景雙井秋月,在月嶺村文明堂院內,有天然泉井二處,源遠流長。

道光十二年(1832年),為該村唐喬瞻創築上下井室,名雙發井。上井飲用,下井洗滌。水色四季澄清,冬溫夏涼,飲水甘甜,患有腸胃病者,常飲病除。月至中旬,明月當空,井底現月,故名雙井秋月。

第八景犀牛望月,位於月嶺村後山,形如犀牛臥伏,狀似抬頭望月,故名望月嶺,這也是望月嶺村的起源。詩讚:

天然吉祥福無邊,祖德宗功世永綿;

後有牛眼為玉枕,山崗昂首望月圓。

二、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落

月嶺的傳統古建築,依山就勢,民居多為二進三進式,佔地面積約48500平方米。建築年代為三個時代,一是明代,建於此間的建築形貌古樸,簡潔大方造法和形制有明代明細風格,現基本無存;二是清代,此時的建築在式樣做法和細節方面都比明代建築繁雜和細緻,木雕精美;三是民國時期,20世紀30年代,雖然這是一個戰亂頻頻,民不聊生的年代,但月嶺村卻有黃金歲月,富家頻出,此時卻出現一個房屋建設高潮,建築物深深打下了那個時代的深刻烙印,圓明園式風格建築出現,建築整體群瀰漫著西洋與東方交融滲透的民國格式氣氛,體現在建築構件上,比較突出的如精緻繁複的雕花欄杆、窗格等等。

月嶺古民居建築,造法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築的主流,以疊梁式木結構為主,輔以磚石外牆,柱上架梁,梁上疊梁,以榫卯固定,不用一根鐵釘。這種結構從力學觀點看近似現代框架結構,對地震引起的橫向破壞力有很強的抵抗作用。

古民居的主基調,由六個大堂院組成體現出來,依著地形由高向低排列,由東南向北,東路依次為多福堂、翠德堂、錫嘏堂、文明堂,西路依次為繼美堂、宏遠堂,每個堂院內,有大小房屋十幾棟,300多間房,總體布局合理,緊湊有序,青磚壁瓦,庭院深深,雕梁畫柱,氣勢恢宏,古樸典雅,屬典型湘南式民居建築,體現中國傳統風水格局。

每院由六棟組成主基,均為上下兩座結構,三至四進深,所有建築都是背飾鱉魚、頂立葫蘆、木楹石礎、格扇門窗、四方地磚,呈四合院,各戶都有排水溝通向村中巷道兩條大排水溝,最後匯入到西北低洼處的總排水溝灌溉農田或經過白竹巖下的暗河進入灌江。各堂院都有自己的水井和水塘,各戶既自成體系,又全村互相連通。各堂都有自己的院牆,各自封閉,整個村莊又有城牆壕溝環繞。建有廂房、中門、天井、大堂、小堂、花園、戲樓、水井、石磨、倉庫、魚池和具有特色的石鼓、石獅、石盆、石墩、石魚缸等。磚雕、石雕、木雕十分精美,各種花草圖案栩栩如生,是桂林旅遊圈中文化品味最高、景觀資源最齊全的古民居建築物。

多福堂,是唐氏第十四代後裔唐虞琮第四子唐世模號維正所建,地勢居高的「多福堂」建築宏偉,因院內福字多而得名,院中全部用條石鋪就的天井中有石和金錢大瀉水孔,頗具匠心,在博大中透著奇巧。

是月嶺六大院保存最為完整的大院,大院全部青石鋪就,門樓前是寬大的廳堂,有青磚彩面,線條紋飾的大照牆,牆面上塑有「鴻福」二字;牆裙全部用大型條石築成,用巨型條石砌築的天井,十分整潔、氣派。磚雕、石雕、木雕十分精美。道光年間灌陽縣知縣程酉書,深慕多福堂主人唐士模清名,贈親書匾《一鄉善士》一塊懸掛。堂院有嚴實的木大門,兩邊住有專門的守衛人員,負責保安和通報,來人在通報主人同意後,方可引領客人進入堂院,主人一般在多福堂天井的正門迎候客人,寒暄後引進家門。各房屋之間有福字巷相隔,又有小門聯通,方便來往。院內有一井,傳說曾修建達四年之久,設計科學適用,相當氣派。

宏遠堂,是唐虞琮四子唐世檉號孔林所建,整個堂皇院四棟房屋組成,佔地4000平方米左右。宏遠堂的唐景沛是唐虞琮的長孫,也是最受寵愛的孫子,在第三棟房與第四棟之間修建了3層炮樓,用來觀察外面的動靜和守護錢糧。據說是唐世檉34歲那年中秋節,唐世檉登上炮樓賞月,突然暈倒而過世。當時。認為是炮樓之上有邪而造成的,後來就將此炮樓拆除了,現在看到的炮樓只是一底座。唐世檉早逝,其後人將葬於村東頭,其墓精心修造。石刻藝術欣賞價值很高,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44年,日本侵略軍入侵月嶺村,在宏遠堂裡住紮達8個月之久,他們將木門窗、柱子拆除燒毀,破壞相當嚴重。

繼美堂,唐虞琮三子唐世楷號桂齋所建,最特別是「繼美堂」的花園,花園通向各處的路非常特別,是50公分一塊石板,也就是一步一塊石板鋪成,因而叫做「跳步園」。

翠德堂,是唐虞琮長子唐世輯號濟川所建,與其5個堂院同時動工修建。

翠德堂正門

整個堂院由四棟主房組成,其中1棟是書房。鹹豐六年(1856年),廣西南寧天地會首領朱洪英,胡有祿等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克灌陽、在縣城建立「昇平天國」,朱洪英軍在灌陽整編時,部分軍隊駐紮在月嶺村。在此堂院住40天之久,撤退時將此堂院的四棟房子燒毀了兩棟,後按原樣恢復1棟。1944年日本侵略軍侵佔駐紮月嶺,又將翠德堂的木壁板拆去當柴燒煮飯吃。翠德堂原來也修建了三重門的大門樓。後由於聽信風水先生的話,將門樓拆除,並在門前開挖了一個大水塘,說是避邪,翠德堂經過幾次破壞,現是一個空殼。

錫嘏堂是唐虞琮為其六子唐世桐所建,與其它五個堂院同時動工修建。

錫嘏堂庭院

唐世桐是唐虞琮最小的孩子,最受關愛。錫嘏堂是六個堂院中最富貴、建築格式也是最別致的。院裡設計了大花園,在花園裡設計了三口水塘,修了戲樓,客人來了可以賞花看戲,因此錫嘏堂也叫「憩園」。院內還建有4座木製大糧倉,每座可裝稻穀17萬餘斤。

文明堂,是唐虞琮第五兒子唐世柱號喬瞻所建。

是地勢最低的一個堂院,臨近田洞,又稱田洞院子,為高牆圍護,有兩個大門樓進出寬敞的天井,走過天井是高大的門樓,出門樓是的青石板大道,通向正屋,道路兩邊是花園,石榴樹鬱鬱蔥蔥,有一棟高大的正屋早年焚毀,院內的雙發井很有名氣。

三、文物古蹟的寶庫

月嶺村有近800年的村史,是一個典型的古村落,現有的文物帶有強烈的人文特點。1981年公布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孝義可風」石牌坊及附屬保護的「文昌閣」「步月亭」,還有縣級重點保護單位「催官塔」「將軍廟」「唐孔林墓」「古寨」「步月橋」等古建設施,還有容積10萬斤的墊空糧倉,無數的石牌、石雕……

1.孝義可風石牌坊

此坊位於村東100餘米處。修建於道光十六年至十九年(1836年至1839年)。

該村舉人、時任知縣唐景濤奉旨為其母親史氏所建。高10.2米,長13.6米,跨度11.05米,為四柱三間四樓式大理石仿木結構,上似梯形,四隻鰲魚正吻,兩兩相對,中間兩根正方形石柱高達5.4米,柱石基坐為石墩,南北兩側均有抱鼓石護柱,使高架凌空的石坊顯得渾厚凝重,同時具有夾杆石的作用。

石牌坊一層高3.8米,寬3米,一梁南(正)(背)面均縷雕一對姿勢、形象各異的「麒麟獻瑞」。二層匾正面記載史氏貞孝懿事,北面匾記載史氏簡歷,二梁兩面縷雕「雙龍戲珠」。三層匾南北面各書「孝義可風」,「艱貞足式」,三梁繼雕「八仙」、「八寶」,三梁之上有龍門梁,刻有蓮花瓣,似蓮花寶座承挑四層。四層四組支撐廡殿頂,兩邊為格窗,中間是匾,匾的左右及上方縷雕五條龍,上方正中一龍頭張口吐舌,匾中書「皇恩旌表」,有皇帝開金口恩賜遵守封建禮教之人修造牌坊之意,其反面刻有「敕建牌坊」。上部單簷廡殿頂,殿頂筒瓦分壟,勾頭、滴水,簷板底部雕有重簷,正脊兩端各倒立鰲魚正吻,脊上正中王母娘娘的三層八方玲瓏塔,一層浮雕八尊佛像,另一層每方篆刻一字,為「欲目千裡,更上一層」八字。

二層匾分別記載鄉紳呈報史氏節孝事跡,縣府、署府及布政使司呈報批文及捐資、建造事宜;三層每間三組鬥拱支撐廡殿頂,兩塊格窗,廡殿頂壓脊末端各倒立鰲魚正吻,形象逼真。整個牌坊如同一個石雕博物館,無論是「雙龍戲珠」、「麒麟獻瑞」、「喜祿封侯」(喜鵲、鹿馬、蜜蜂、猴)、「喜報三元」(喜鵲、豹、山羊、猿)、「連升三級」,還是腳踏祥雲瑞靄的「八仙」、「八寶」,這些古老題材,莫不形神兼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讚嘆。整座牌坊的石雕工藝,石坊造型莊重,設計精美,榫卯相接,錯落有致,渾然一體,歷經180餘年滄桑,堅定不移,依然如故。它蘊含了無名匠人的智慧和力量,是研究石刻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1981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文昌閣

位於月嶺村北。據碑記「先人才建閣之意,為補前人未舉之事……」。

此閣建於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為族人唐伯玉批磚瓦、地基,唐維時捐費用所修建。因修建粗糙簡陋,未足以壯觀,嘉慶六年,因年久失修,垣顏木朽,為補前人不足,造福於後,同年下瓦拆樓,清理地基,在舊址上重建一閣,告成後;窗欞作彩,棟宇增輝,登臨樓閣看左右山峰,歷歷在目。此閣為磚木結構,三層、四層高牆,二、三層為拱圓形窗,蓋小青瓦,為重簷歇山式,坐北朝南,通高13米,面寬7.12米,進深5.22米,園拱門,高2.2米,寬1.1米,鬥式屋架,四根園木立柱,分二節,直達層頂,間內原有石碑數塊,現僅存二塊,1982年經上級撥款維修過一次,1981年公布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步月亭

位於村北側,重建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蓋小青瓦,歇山頂,坐北朝南,四根石柱承挑整個屋架、無牆敞開式石木結構,亭內有長條青石供人小憩,四邊簷口長5.25米,通高5.5米,一根石柱刻有重建涼亭記事,其它三柱刻列村民捐款名單,亭北豎有碑刻六塊,亭西是文昌閣,再500米是步月亭,南200米是孝義可風坊。1981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4.百歲亭

位於村西約0.5公裡處,建於清宣統二年(1909年),為誥授奉政大夫花翎同知御福建武平縣調補惠安縣歷署晉江政和等縣知縣,拔貢孝廉方正唐志燮之德配,誥封宜人唐母文太宜人九十六壽辰所建。

磚木結構硬山式亭,簷下端以清石疊砌,上端二步登為磚,東西向,兩側高2米處留有長方形的窗,亭內有長條石供人小歇,地面和前後路面均為青石板鋪就,亭長久4.15米;寬4.2米;高5米,亭內兩側有碑記,東門刻有兩幅對聯,內側對聯為「喝前行途稱德聘曜,壽臻平格重熙朝」,外側為「百世流芳旌表兩朝為人瑞,歲重大衍喜能五代獲親觀」。西門對聯一幅「壽比雲山增百歲,亭同月嶺鞏千秋」。兩門橫聯分別為「貞壽之門」「人文蔚起」。該亭基本完好1980年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5.催官塔

位於村前洞背山頂,建於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

塔身實腹,全石結構,石料接口均未用灰漿。塔高12.5米,七層八邊形,底部每邊寬為1.3米,每層高12.8米。塔頂豎一石葫蘆,最上層有一浮雕佛像,以下四層刻有四個大字。該塔造形莊重,是灌陽唯一完好的石塔。1980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6.將軍廟

位於村西側,始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0年)。

崇禎十四年唐姓遂邦公修整,多次被毀,多次重建,廟內有5塊重建述事石碑。據記載為宋朝嶽飛於紹興五年(1135年)奉旨進剿汝南叛將曹成時,其部下一將軍犧牲於此,後人立廟紀念,故曰「將軍廟」,該廟為磚木結構,進深7.3米,寬6米,硬山式,小青瓦。1980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7.步月巖

位於村西灌江左巖。此巖高而寬敞而明亮,又名明亮巖。

步月巖

可容數百人,頂部有一洞口,徑寬10餘米,圓如月,中間有一天然石橋,橋寬1米許,長10餘米,石橋下面倒刻著乾隆年間貢生劉文梅所書的「步月橋」三字。另一洞口緊靠灌江河,梯級而下,即為保存完好的沙坪古渡。據史料記載唐時儒樂於行善,在此修建渡口,並長期僱傭船工,義務為行人過渡。清朝初年,他還在此巖洞辦過學堂,並書對聯一幅:「要尋孔顏真傳何必到尼山泗水,欲求周朱道妙即此是鹿洞月巖」。

8.古炮樓

古炮樓始建於清雍正年間,位於村西北1千米許的巖頭山上,為正方形無頂基建築,高約3米,長寬分別為19米、17米。

古炮樓一角

石牆厚0.7米。為長條青石砌成,堅固無比。炮樓布局精巧別致,西面有一石門,四面牆體均有槍孔炮眼。炮樓內有一地下暗道,連接白竹巖,歷次兵荒馬亂,該村千餘人均進巖中躲避,1854年昇平天國駐紮月嶺村數月,因該村唐景沛(縣千總)結交昇平軍,村內老百姓生命和財產未遭多大損失。巖洞長約1.5千米,直通村中,洞內有機關陷井和寬1米、長約10米的「奈何橋」,橋下為深不可測的地下河,河水通往灌江。洞內有大廳、糧倉,旱道、水道交通方便,是歷代村民躲兵進難的理想場所。

9.孔村墓

離將軍廟南200米遠,是一座清代古墓,建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距今160年。

唐孔林石圈墓

墓主唐世檉,字孔林,是唐虞琮的次子。碑林是孔林去世47年之後其後人為之建造的,孔林獲皇清例贈武德騎尉。墓地約1分地寬,8大塊大理石圈成一個圓形的石墓,墓前一塊石碑上,刻有墓主簡歷和直系親屬人物的名稱,前面為許多大理石板塊鋪墊起來的彎月形拜臺,後面和左邊是用大理石排列成對稱的「U」形碑林。碑林總體構思與孝義可風坊相仿,可並列為石雕藝術精品,它是古民居石雕藝術的完善和充實。

10.古井

古民居院堂建築別致,結構精巧,相對立而又緊密相鄰。每個院堂內都有1口良好水井供院內居民飲用,生活飲用水十分方便。水井都用青色大理石砌成,井緣高出地面30-50公分,具有很好的防汙排汙功能,地面上的汙泥濁水不會反流水井內。井旁不遠處都有1隻大石盆,石盆長1-1.5米,寬0.6-1米,高0.5-0.7米不等,形狀相似但大小不同,這是專供居民洗衣服、食品用的,形成古民居一個獨特風景。井水最好是「上井」、「洞賓井」,、「天一井」和井型獨特的「太極井」。

上井:在將軍廟之下數步遠的地方,從地層深處的兩石夾縫中冒出一眼井,這就是「上井」。上井建於清朝雍正五年,至今有二百八十年歷史,該井周圍用青石砌成,高3米,寬長約6米,呈方形,井的兩端刻立碑記銘文和對聯,右邊一副對聯:「星照清泉、金流福地」,左邊對聯是「嘉名超八角、祥瑞起三龍」,井上一塊大石—上赫然刻有「上井」兩個醒目大字。

上井

井的上面兩棵百年古槐樹粗壯的枝幹向井上伸展過來,枝幹上長滿了青苔和猴姜,更增添了年代久遠的印記,上井大部分處在古槐濃蔭遮掩下,十分壯觀。井水常流不斷,可供全村人的飲用。因水來自地層深處,純淨清澈透明,沒有汙染,甘冽爽口,可隨意飲用。井水冬暖夏涼,井內絲草簇生,魚蝦遊動其間,甚是可愛。井源之上,一塊天然大石刻有首事唐景爽題的一首詩:

深山鳥語弄歌聲,水靜魚遊景浪生,

日照幽林風淡蕩,綠搖影動一泉清。

洞賓井:是一口能與上井媲美的水井,該井原名「雙發井」,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近二百年。該井來源有二:一來源自「碑頭」,一來源自「楓木井」,建有兩口井池,真是二源井,名副其實的「雙發井」。傳說昔日呂洞賓雲遊來此與眾仙聚會「仙人樓」,時值酷暑,煩熱難當,煩渴中來此飲用沐浴,故後人又稱此井為「洞賓井」,洞賓井的稱謂由此而來。從此村裡百姓到此井取水飲用,人人身體健康,從沒有發生大的疫病,皆因有呂洞賓大仙賜福之故。

天一井:是民居用水的最高的一口井,建在多福堂院內,清道光四年修建,至今190多年,此井上下有二口井池,上池用於飲用,下池供洗衣物、食品,也用於洗澡消暑。

天一井

井水清潔,石盆擺設在二池之間,日常使用非常方便。此井四季有水,雨季則滿池有水,一股清流緩慢一路流下來,把沿溝衝洗得一乾二淨,是一口良好的生態井。

太極井:是村中井型獨特的井,井較大,呈漏鬥狀,井深約5米,底小,沿螺旋狀石級向下可達井底。

太極井

該井建於清鹹豐十年,距今150多年。雨季滿井有水,旱季則要到井下取水。因此井形狀獨特如螺,當地又形象地稱之為「螺旋井」。

11.又許公祀:位於多福堂之上,是唐又許後人為銘記其恩德修的公祀,其子為月嶺修六大院的唐虞琮。公祀建築莊嚴高大,青磚碧瓦,佔地寬,有青石板路通達門樓,又稱大書房。解放後曾作為全村的學校。據查:又許,號倚石,諱時儒,諄厚樸直,姿質英敏,好讀書。年十八入縣庠,二十六食廩餼,遇試輒冠其曹。學問文章,流布藝林,為時所宗。

12.紹夫公祠:穿過月嶺村的正門牌樓,進入村內,往前面20米巷子的左邊是唐氏祖始紹夫公公祠,因常在其內唱大戲,村裡也叫桂劇院、眾村祠堂。宗祠青磚碧瓦,馬頭牆二重飛簷凌空,翹角捲雲,做工很精美。

紹夫公祠正門

祠堂建於清初,現保存完好。祠堂很乾淨,祠堂內有幾塊碑,都是清代年間唐氏後人追憶始祖立祠記事碑。木柱支撐的祠堂大廳是個戲臺,臺下放了一些長條板凳,供看戲的人們坐。

四、完整嚴密的軍事防禦工事

月嶺村內外都修建有嚴密的、堅固的軍事防禦工事體系。村內有巨石壘砌的三層碉堡,主要村道兩側房屋石牆都開有對外射擊的槍眼,繞村修有巨石圍牆,四門有城樓,24小時都有門崗。圍牆一面臨山,三面是開闊地,有水塘形成天然的護城河,石牌坊附近石圍牆的東北端修建一座10多米高的文昌閣,可登高遠望。警戒外情。

村北有一洞名白竹巖,從山下通往灌江。這500米長的山洞被修建成地下防禦工事,白竹巖面對月嶺村的洞口有裡外兩道石門,最外面的兩座石門上下都有射擊孔,第二道石門上方和兩側也都有射擊孔。洞內有陷阱、地下河,危機四伏,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白竹巖洞口射擊孔

山頂上的洞口面向灌江,建炮臺1座,在方形石圍牆的4個角都有炮位。唯一的一座石門周圍布有射擊孔,在圍牆邊角的1塊巨石上鐫刻有「封禁此山,不許取石、打礦挑土,如違重罰」16個大字。

古城牆

由此可見,當年,這裡被看做軍事重地,嚴加保護。

五、深厚的傳統文化。

月嶺村,建村久遠,歷史故事多,歷代名人也多,月嶺村崇尚的儒家耕種文化,注重詩禮傳家,文章報國,強調以仁、義、禮、智、信、孝、廉、勇為修身之本,一直代有人才輩出,據考,自明以來,先後出知縣8名、州官2名,二品官1名,解放後,有博士後、研究生、大學本科以上學歷200人,高級技術人員數十名。為政者清廉,沒有出受朝庭和政府查處的貪官汙吏。

月嶺也是紅色文化村

月嶺村老建築上的古雕、木雕、泥塑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平,其人物、鳥獸、花草造型莫不形神兼備,惟妙惟肖。且每一幅圖案都寓意深長,耐人尋味。

福字

比如「孝義可見」坊上雕刻的喜鵲、馬鹿、蜜蜂和猴,隱含著「喜祿封侯」之意;喜鵲、豹、山羊和猿,則表示「喜報三元」的意思,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遐想。石柱、石碑、牆壁上的一副副對聯,一首首古詩,書法嚴整,字體剛健篤實,韻味深遠,含有豐富的哲理,是月嶺村前輩人對人生的體驗和對晚輩的諄諄教誨。其內容也很豐富,比如提倡教育的,有一大院的門聯:「文章報國;詩禮傳家」;有「步月巖」書院的對聯:「古渡濟人方便行人來往;書堂教人培育桃李芬芳」;「要尋孔顏真傳何必到尼山泗水;欲求周朱道妙即此是麂洞月巖」。有教人處世方面的如「多福堂」大院的天井聯:「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善;天地間第一人品原是修身。」

五福拜壽圖

月嶺村留下的古詩也很多,諸如舉人唐景濤作的《憩園詩集》,前後共3卷170餘首,其中有律詩也有絕句,體裁多樣,內容豐富。

月嶺村的老輩,為了培育後代造就人才是頗具良苦用心的。6個大院每個都建有書房。在清靜幽閒、風景如畫的「沙江渡口」、「步月巖」內還修建了供全村子弟讀書的書院。舊時的村規規定,凡考取縣學堂以上讀書的,在祭祖的宴席上可與60歲以上老人共席;凡考中舉人以上的,可以在村口門樓上掛匾,村前豎旗杆夾石,給予鼓勵。村前山上所修建的「催官塔」、「文峰塔」不但陪襯了月嶺村的風景,也給後人造成一種好學上進的氛圍。

歷代科甲,數不勝數,如:唐步雲,補授福建臺灣按察使司獄,署鳳山縣知縣,即補福建升用知縣,唐兆矚,湖南候補知縣。唐景濤,清道光十九年中舉,鹹豐十一年任湖南永興縣知縣,同治年間官至二品通奉大夫。唐志燮,任福建武平知縣。

月嶺村人,性格熱情好客,淳樸厚道,待客講究禮儀,形成自我獨特的飲食文化,飯前敬茶,待客有十大碗,過年過節講規矩。不管你是誰,來到月嶺村,碰到你的人都會請你喝茶、吃飯。村民們有自己的樂趣,古民居的老百姓喜愛傳統戲劇,繼承和發展地方文化,歷史悠久。桂劇、彩調劇、花鼓戲深受歡迎,民間山歌、漁鼓、評書等地方文化,也廣為百姓喜愛。

月嶺桂劇作為傳統劇種受到當地百姓的喜愛,並長盛不衰,它起源於19世紀末,村裡還為此專門蓋起了戲樓。每當農閒時節,藝人們登臺唱上幾天幾夜,引來四方八面的賓客都來看戲。不少商販趁此熱鬧進行商品交易,老百姓則藉機出售自己的農產品,臨時農貿市場十分活躍,既豐富了文化娛樂,又促進了地方物資交流,還有點象現在的文化搭臺,商貿唱戲的先曲。桂劇作為百姓的精神食糧和商貿使者,有100多年歷史。在桂劇節目中,保留下來的傳統節目有《穆桂英掛帥》、《楊家將》、《嶽飛》、《水滸》、《瓦崗寨》等歷史題材。

祠堂桂劇演出

2010年月嶺村被自治區文化廳批准為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2012年2月,月嶺村桂劇團被自治區文化廳授予「全區先進村屯文藝隊」稱號。2013年6月被自治區批准為「廣西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是年8月,被國家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

到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參觀的團隊需預約排隊,早就排到明年啦

當代桂北全州九大景點你都去玩了嗎?

桂北灌陽縣月嶺古村將舉辦盛大的廟會,錯過要等一年,你參加嗎?

全高百年校慶5:全州高中舊校區觀光記

相關焦點

  • [壯美廣西之四]月嶺村:是書是畫是詩最是古韻悠然
    初夏的一個下午,我驅車前往桂林灌陽縣城北面的文市鎮月嶺村。 車窗外,大山美麗的倩影如同一幅移動的山水畫不時從眼中輕輕滑過,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連綿不斷,綠色成為包裹著灌陽大地唯一的風景線。 翠綠蒼穹掩映在四周,群山環抱著這個古老的月嶺村。 一塊塊承載著希望的水田靜謐地躺在村前,秧苗剛剛栽種不久。這種安靜祥和的畫面,在月嶺古韻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 灌陽縣:你在雪中賞景 他們踏雪保電
    灌陽縣洞井鄉水竹窩線路覆冰情況。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鄧捷 攝廣西新聞網灌陽1月11日訊(通訊員 鄧捷 實習生 楊淦)1月8日,廣西桂北地區氣溫驟降,不少地方都迎來了降雪,灌陽縣電網最高負荷達到16.83萬千瓦。
  • 2017版上海賞桂攻略 帶你走進桂香滿城的秋
    地址:嘉定區北和公路138號雨化村  門票:免費,需提前預約,預約電話021— 59961862  花開海上生態園  在園內的桂花園裡  地址:崇明區北沿公路2188號  門票:70元  上海大觀園  桂花是上海大觀園最具特色植物之一,也是上海地區乃至長三角地區為數不多的有名的賞桂勝地
  • 《紅樓夢》的大觀園與北京大觀園、上海大觀園
    單憑文本復原大觀園還是有難度的。以下把大觀園在榮、寧二府中的位置、它的內部布局和存在的疑問、居住其中的主要人物及環境、北京大觀園、上海大觀園分別予以介紹。1試才題對額所走之路及所見之景這次遊園是由正門進去,由西小徑轉北走過綴錦樓、含芳閣之間,過沁芳亭橋往西到瀟湘館,到稻香村,到柳葉渚,過蜂腰橋,到蘅蕪苑,自西北轉至正北到「省親別墅」牌坊及正殿。
  • 桂北少數民族齊現桂林旅博會 出奇招展最炫民族風
    桂北少數民族齊現桂林旅博會 出奇招展最炫民族風 在9月6日至8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桂林國際旅遊博覽會上,多個桂北少數民族縣份一同前來,各出奇招,盡情演繹最炫民族風,為即將到來的國慶長假遊提前預熱。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展區,幾位身著苗、瑤、壯、水等少數民族服飾的女子在用蘆笙柱圍成的T臺上,踏著民族音樂節拍,走秀展示當地特色服飾。
  • 【灌陽縣公證處】明晰法理化糾紛,提存公證解民憂
    2017年12月27日下午,灌陽縣黃關鎮居民劉X生夫婦倆愁容滿面來到灌陽縣公證處,出示給公證人員一份法院調解書和一份協議書,希望公證處解決他們遇到的難題。2018年1月15日,劉某生夫婦再次來到灌陽縣公證處表示感謝。提存公證是公證處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對債務人或擔保人為債權人的利益而交付的債之標的物或擔保物(含擔保物的替代物)進行寄託、保管,並在條件成熟時交付債權人的活動。債務清償期限屆至,有下列情況之一使債務人無法按時給付的,債務人可以想向公證處申請提存公證,從而消滅債務,並將債之標的物風險責任轉移給債權人。 1.
  • 【關注】灌陽縣翰林教育基金會成立暨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順利召開
    會議選舉產生了灌陽縣翰林教育基金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監事會監事長、副監事長;審議通過了《灌陽縣翰林教育基金會章程》《灌陽縣翰林教育基金會管理辦法》。灌陽縣翰林教育基金會名譽理事長代表王德明說,灌陽縣翰林教育基金會的成立,為社會各界人士弘揚中華民族尊師重教、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搭建了一個平臺,對於促進灌陽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將產生積極作用,灌陽縣翰林教育基金會定能助推教育事業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 灌陽縣:聚焦社會評價短板 精準施策服務民生
    作者:孫湘玲 唐悅 劉霜 韋佳利 編輯:洪妦源 廣西新聞網灌陽12月14日訊(通訊員 孫湘玲 唐悅 劉霜 實習生 韋佳利)在2020年自治區社會評價中期評議中,桂林市灌陽縣收到了群眾反映
  • 2020年聖誕節深圳光明農場大觀園活動詳情
    聖誕的腳步越來越近,深圳光明農場大觀園將開啟超燃聖誕季,還有親子嗨玩模式,還有一大波顏值爆表的聖誕精靈,派不完的聖誕糖果,享不停的鉅惠福利,還有神秘豪禮等你!
  • 便民信息:開心一刻、轉讓灌陽縣江東新區自建新房一棟
    簡歷請發送至郵箱:1394541900@qq.com  公司地址:1、南寧市興寧區崑崙大道2號,2、桂林市灌陽縣龍裡街3號聯繫電話:156 7619 8288(南寧謝工)。電話號碼:156783605984.24-5.24招聘信息桂林市灌陽縣柔麗紙業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灌陽縣銷售人員10名,主要負責紙品銷售,要求:男女不限,35歲以下,長相端正大方,活潑開朗,溝通能力強,對灌陽縣及鄉鎮食品,日用品客戶熟悉,有三年以上同類工作經驗優先。工資,底薪3000+提成。另公司面向全國招代理商。
  • 逛逛咱的櫻桃「大觀園」
    但在我市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櫻桃園,這裡的櫻桃品種多達六七十個,絕對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櫻桃「大觀園」——這就是位於旅順北路兩側的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育種櫻桃園。 / 文·圖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李小華 / 在櫻桃「大觀園」裡,有目前最甜的櫻桃蜜泉,也有市場上很多酸甜口味的櫻桃,甚至還有發澀以及帶苦味的櫻桃;園裡最大的櫻桃一顆有20多克重,而最小的櫻桃只有3到4克重…… 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櫻桃園匯集了國內外大部分已經進入市場的櫻桃品種,還有部分正在選育階段並持續留觀的品種
  • 2020年深圳光明農場大觀園聖誕活動介紹
    聖誕季第一站  ~精靈尋寶之旅~  在大觀園內的神秘之境,藏有不同顏色的小卡片,每張小卡片均有神秘禮物,寶貝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同尋找噢 。    此外,還可以在大觀園廣場門口,領取一頂萌萌的聖誕帽,還有N多款好吃的奶製品,全是大觀園的牛牛所產,自然、健康又營養,走起!
  • 免費體驗溫泉養生 12月遊南崑山溫泉大觀園
    現在就一同來了解下大觀園「皇帝柑」美食節一站式溫泉休閒娛樂體驗吧。龍門南崑山溫泉大觀園是: 嶺南首家,送品種豐富的五穀水果養生套餐的溫泉 全廣東首次推出適合秋冬養生的太極養生溫泉池 全廣東唯一冬天也可以玩的溫泉歡樂水世界
  • 二月杏花八月桂
    何物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時間馳而不息,暑期已經結束,秋季學期正在全面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孩子們如同絢爛夏花蓬勃生長,俯仰之間,金風送爽,正在收心返校。在《走進大觀園系列講座》李紈講述秋爽齋來由時,引到「京師小兒懶於嗜學,嚴寒則歇冬,盛暑則歇夏,故學堂於立秋日大書秋爽來學」的掌故,我想這也有點類似現在的假期安排。在這個假期,學生休整了身心,經歷不一樣風景的同時,學習仍不間斷。
  • 兩日一夜南崑山溫泉大觀園遊
    南崑山溫泉大觀園坐落於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的永漢鎮,這裡是一家具備五星級標準度假酒店的旅遊景區,有著「珠三角後花園」、「南國避暑天堂」的美譽,非常適合小長假的度假,和家人一起度過一個歡快的假期。事不宜遲,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怎樣在兩天一夜完美體驗南崑山大觀園的每個必玩項目。
  • 通訊:南粵「縛婁古國」將變身文化大觀園
    通訊:南粵「縛婁古國」將變身文化大觀園 >   中新網惠州3月30日電 題:南粵「縛婁古國」將變身文化大觀園  作者 李曉敏 康孝娟  位於廣東惠州的「縛婁古國」,將變身文化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