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師父說 | 原諒別人過失 成就自己功德(1月21日開示)

2020-12-11 慈光

做善事,行大善事,壽命一定延長、福報一定增長,一點都不錯。我們做一樁事情,利益很多眾生、利益很多後代,這功德大。所以現在這個傳統文化,宗教,是每一個宗教都不講經了,所以不管哪個宗教、講什麼經,功德都非常殊勝。年輕有體力,多辛苦一點,值得,這我們現在深深體會到。八十以後就差很多了,氣力不夠,這個沒辦法。歡喜講經,喜歡講經,喜歡別人來聽,好!這個甘珠說的,佛門裡頭修福修慧,長壽是屬於福報,都能得的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不到的,不是命中沒有,是你的方法錯誤,觀念有錯誤,否則的話一定可以求到。所以機會要抓住,很重要。

我們用真誠心、用清淨心,沒有任何要求,這是自自然然的,一定會感應到的。講的內容要能幫助人覺悟、幫助人和睦,不要造成誤會,這個很重要;如果造成負面的話,那就有過失了,那不是功德。

方老師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真話,不是假的。怎麼樣才能得到?學佛,看破放下。你得不到,是你沒看破、你沒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妄想、放下雜念、放下是非。這些都是負面的,統統放下。連惡人,天天找麻煩的人,也要把他放下,眼睛裡頭都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天天跟佛在一起,你多快樂。如果你這個是冤家,那個是對頭,天天跟這些在一起,多煩惱。念頭就在自己一念之間怎麼轉過來。一個人一生最快樂是沒有冤家、沒有對頭,沒有對立的人,這個人一生快樂。不要要求別人怎麼,是要求我怎麼樣對人。他會不會轉過來對我,我不管他,自己真得快樂,得幸福、得快樂。這佛教給我們,聽佛的話,別上別人當,重要。

年輕妄想多、欲望多,年歲大了慢慢就好了。可是這個過程當中,是人生必須走的一條路,這個路最難走。難走,到難走的時候,信願持名非常有效,念頭才起,阿彌陀佛,絕不讓這個念頭落在意識裡頭,第六意識。意清淨,定就現前,修行關鍵在此地。跟人結緣,廣結善緣。原諒別人過失,成就自己的功德,自己的德行就在這裡看。心情愉快,天天快快樂樂,好——都在一念之間。

實在講,真正得功德、得利益,古今中外沒有例外的,最重要是孝親尊師,那是根。你對父母不孝,對老師不恭敬,什麼都學不到,這才是一切煩惱的根本。我這麼多年來,這個體會最深。我在同學當中,對老師恭敬的,我比別人要加幾分。

對人沒有別的,恭敬是第一個,你對他很尊重、很客氣,他討厭你,也不能夠表示不好意思,也要忍耐。真誠的恭敬,對他們決定是有好處的、有利益的。現在功利主義很盛,就怕利益受傷害,我們對他只有你的利益增長,不會消失,他就歡喜,心量就寬了。

相關焦點

  • 聽師父說 | 世界宗教大學的構想(1月13日最新開示)
    我說用中國文字來解釋,中國宗有三個意思:第一個主要的,第二個重要的,第三個尊崇的,尊重、崇高。教也有三個意思:教育、教學、教化。這兩個字連起來,就是宗教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它教什麼?倫理、道德、因果。所以宗教是教育,這在聯合國承認了。用什麼做手段?用教學做手段,「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所以肯定宗教是教育。宗教教育的內容是什麼?
  • 2020年11月2日 師父早齋開示
    之前在2016年的時候,<會計師考試>還是比較容易的,只要考出《從業資格證》就可以了,但那時候也沒有智慧,聽信朋友說:這很容易考就可過關,於是就很隨意的對待,結果可想而知「沒有考過」。到2018年下半年會計制度改革,取消了從業資格證的考試,直接就是初級考試了。由於之前的大意,這次只能硬著頭皮去考難度較高的科目了。
  • 誦《地藏經》的功德如何回向才更好?
    問:  弟子每天回向時都將所誦經的功德及一切功德先小回向父母親,然後大回向盡虛空遍法界,但今天有人說地藏經不能亂回向別人,有的冤親債主不原諒只能更壞,就回向自己的冤親債主就好,自己的業自己了,弟子不知道該如何回向才更好,又希望弟子所修功德都能利益家人及眾生
  • 禪心:原諒別人,便是放過自己
    佛家有言,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倘若我們不懂得寬容,不懂得原諒我們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原諒別人就是在放過我們自己!原諒和寬恕別人並非我們懦弱,也不會因此損失什麼,原諒是一种放過,寬恕是一種功德,用你的善意去原諒別人的錯誤和冒失是一種胸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斤斤計較自私只是會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去無盡的痛苦,原諒他人就是原諒自己的狹隘,讚揚自己的寬廣,寬恕別人的過錯,忘記曾經的不快,可以不接受,但是一定要忘記,用愛去包容,用心去對待,正如彌勒菩薩笑臉迎天下,大肚能容天下事!
  • 覺光長老的十大功德與十則開示
    當大德遠去時,我們當愈加敬業樂群;當高僧往生時,我們當愈加敬事不睱;當長老示寂時,我們當愈加敬老尊賢。——純道題記了解更多長老的開示內容,請免費訂閱微信公眾號《禪藝會》後輸入「90A」「90B」「90M」「91A」「91B」「91C」查詢2014年11月16日凌晨4:51,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在香港養和醫院安祥示寂,享年95歲。世壽95歲,僧臘86年,戒臘84年。祈願長老不舍眾生,早日乘願再來。
  • 我們修的功德少,造的罪業太重,抵不過(淨空法師)
    不要一面學佛一面在毀謗三寶,你所修的功德跟你造的罪業抵消掉了,甚至於還抵不過,我們修的功德少,造的罪業太重,抵不過。抵不過,將來的果報都在三途,這非常可怕。往往自己造極重之罪,自己並不覺得、不知道,知道你就不會造了。應該用什麼態度對我們修學不同的宗派法門?要讚嘆。
  • 學誠大和尚微開示整理--2016年7月14日
    2016年7月14日04:52 鉛筆畫的美W:頂禮師父,師父,弟子父母之前做的生意造了很重的殺業,現在感果,身體開始病痛,弟子想回家鄉幫父母的生意讓他倆有時間修行多種善因,家裡的親戚也都說讓我回家幫忙,但總是捨不得現在身邊的師法友及心棧奉粥活動(家那邊沒有心棧),弟子很糾結,祈請師父告訴弟子到底應該怎麼辦
  • 聽師父講解給你聽!
    弟子:頂禮上師,師父請開示息增懷伏與八大成就!上師:這個「八大成就」法相名詞,現在突然一下子我記不起來了。息、增、懷、伏是釋迦牟尼佛無量的神通妙用當中有這四種事業,也就是無量的菩薩、諸佛利益眾生的四種事業,就是息、增、懷、伏有這四種作用。
  • 佛教開示:不要誤解了佛經裡的功德
    佛教開示:不要誤解了佛經裡的功德我們都知道念佛是有功德的,能夠幫助我們消除業障,能夠讓我們明心見性,甚至如果能夠保持正念的話,在臨終的時候還能夠往生極樂,這就是修行佛法所積攢下來的功德,當然也有許多剛剛入門的居士或者是修行了多年的居士對於佛教的功德的認知沒有那麼的深刻
  • 原諒別人,就是積了自己的福
    我們的人生總是坎坷崎嶇,搖擺不定,你運氣好遇到好人一生的貴人,運氣不好遇到的都是讓自己生氣的人,那麼面對不友好的境地,如果你心生悔恨沒有慈悲心就如禪語所說:倘若人生沒有了原諒,那麼人的一生都將會生活在悔恨當中,那麼這一生都是痛苦不安的。
  • 「吾日三省吾身」,減少自己的過失才能有所成就
    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導就是讓人不斷盡善盡美,不斷減少自己的過失,達到一種完美的境界。古德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論語》說:「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是說一個國家的君主如果善修德政,遠方的百姓自然而然的來歸附。而佛教更是讓人不斷修行,修行什麼?
  • 【我師父說】原諒是一種超越
    請聽:家風故事!關注我師父說:佛教說的忍辱並不是忍讓外在的人,而是去除內心的嗔恨。對事要講理,對人要講情;處事宜智慧,待人宜慈悲,如俗話說「得理要饒人」。佛法之忍,並非忍受外在的侮辱、容忍他人的過錯,而是平息內心的煩惱,取而代之以清淨和慈悲,在自己不起煩惱的基礎上,再去處理事情、幫助對方。只有超越,才能體會到原諒的意義。
  • 【咒語跟讀】功德增長咒(108遍)+阿彌陀佛心咒+念珠加持咒
    功德增長咒1:       嗡 桑巴ra 桑巴ra 波瑪吶 嘎ra瑪哈咂哇吽功德增長咒的功德:念珠加持咒儀軌:      念珠放在手中,觀想念珠一剎那間變成阿彌陀佛,坐在孔雀蓮花月盤上,背後無量光環圍繞,持阿彌陀佛咒:嗡阿若樂吽(七遍)。      然後觀想阿彌陀佛變成念珠,持念珠加持咒:嗡 日字熱 瑪呢札 哇達呀 吽(七遍),之後吹念珠,以作加持。
  • 【般若文海】常律法師關於八十八佛以及藥師咒的開示
    每年新春我們都拜三千佛,在《三千佛名經》提到:釋尊出家時,聽到五十三佛名號,生起歡喜心,就向三千人說拜五十三佛的好處,可以消除五逆十惡罪、四重禁罪、及至極大重罪無根謗法,所以這三千人每天拜五十三佛,後來在這三千人中有一千零四人成佛,因此,拜五十三佛功德不可思議、無可衡量。
  • 上人開示 | 獲榮歸眾 信人有愛
    【證嚴上人1月7日獲頒中正大學名譽博士典禮開示】2019年1月7日,中正大學特別在大林慈濟醫院頒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予證嚴上人,肯定上人樹立無私大愛、奉獻服務社會的優良典範,其一生在醫療、教育、文化及促進世界和平等人文關懷的高度成就,堪為青年學子表率。
  • 居士疑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
    答:會不會招來看因緣,至少也不會傷害到聽佛曲的人,更不會傷害到念佛人。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答:除非寺廟也是專修念佛道場,否則在家裡念佛好。問:用108顆念珠念佛一遍後,可以越過母珠繼續念嗎?
  • 劉素雲老師:一天到晚看別人的過失,說別人的過失,你就去不了西方極樂世界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視頻│日常法師最重要的功德
  • 本來從來無需聽別人說些什麼,聽多了,看多了,心就亂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其實,本來從來無需聽別人說些什麼。最重要的是聽見自己在說什麼。可,偏偏不喜歡聽自己說什麼,反而喜歡聽別人說什麼。聽多了,看多了,心就亂了。等到了該聽別人說些什麼的年紀,很難再聽不見去別人說些什麼了。顛倒的活著,自然有顛倒的痛苦。只不過,無處對人訴說罷了。
  • 且看拜《梁皇寶懺》的七大功德不可思議之處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馬上又到了農曆七月十五(8月15日)夏安居圓滿之日,也稱為僧自恣日、佛歡喜日,同時也是道教的中元節。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廣東潮州佛母寺將啟建為期七天的第71屆楞嚴實修講經法會。法會期間大眾每天上午誦持楞嚴咒,下午拜《梁皇寶懺》,晚上聖空法師為大家逐句開示《梁皇寶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