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詞「息增懷伏」到底是什麼意思?聽師父講解給你聽!

2020-12-11 每日一首佛歌

弟子:頂禮上師,師父請開示息增懷伏與八大成就!上師:這個「八大成就」法相名詞,現在突然一下子我記不起來了。息、增、懷、伏是釋迦牟尼佛無量的神通妙用當中有這四種事業,也就是無量的菩薩、諸佛利益眾生的四種事業,就是息、增、懷、伏有這四種作用。這個息,就是息滅一切災障;增,就是增長世出世間的一切功德;懷,就是懷柔,能夠生歡喜心,令一切眾生生歡喜。

令一切眾生在內心當中對佛法、對善法、對一切功德歡喜信樂,所以這叫懷柔;伏,就是降伏,對內心當中的煩惱、我執,內外的一切魔障,能夠作伏滅、降服和滅除的這個作用,所以叫伏。我們在密宗當中燒火供,就是菩薩在娑婆世界行菩薩道,弘法利生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內心和外在的環境,所以成就這四種事業,才能夠完成菩薩的利生事業,所以第一個叫息災火供。

就是我們自己內心中的力量不夠了,然後要舉行這個息災火供,求諸佛菩薩來加持我們成就這個事業。第二個叫增益火供,增益火供就是修行的道路上,或者在弘法利生的事業上,或者在世出世間的一切事業當中,我們自己的力量不足了,所以求上師與本尊護法聖眾來加持,使我們世出世間的一切善法、一切功德能夠日益增長,叫增益火供。

第三叫懷柔,就是經常做這種火供,在事業當中吉祥快樂,特別令一切眾生幸福安康、快樂吉祥,特別是對佛法、對善法、對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產生歡喜和信樂,所以做這個火供就是叫懷柔火供。第四個叫誅滅火供,誅滅火供就是我們在弘法利生的事業上,或者在世出世間的一切功德事業當中,遇到一切違緣、障礙,我們自己不能克服——我們自己沒有能力去對治了,沒有能力去克服了。

所以這個時候要燒這個火供來求諸佛菩薩本尊護法加持,令違緣消除,順緣成就。所以簡單來講,這息、增、懷、伏這四種事業。「八大成就」這個法相名詞我現在想不起來了,總的來說這八種成就就是無量諸佛菩薩,或者聖者,在修行道路當中根據他這個位置和階級上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成就,總的來說有八種成就,這八種成就只有最後成佛了才能圓滿地成就。這八種成就的法相名詞我現在突然想不起來了。

弟子問:頂禮上師,每年大年初一早晨,各大格魯派寺院都舉行齋天法會,弟子懇請上師為我等開示齋天法會的含義。上師答:阿彌陀佛,有菩薩提問:大年初一早晨,齋天法會是什麼含義?齋天就是供天:供養吉祥大天。在經書裡講,吉祥大天在每年初一早晨天未亮以前。

偵查四大神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在這四大神洲偵查善惡,然後到天上朝拜玉皇大帝,把這個世界的善惡的事向他匯報。所以在佛教寺院當中也是這樣,隨順世間弟子的這種禮儀。每個寺院,不管是顯宗的密宗的,凡是寺院,都要在年初一這天早晨舉行齋天法會,供養吉祥大天,祈求吉祥大天和護法龍天加持世界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家庭和睦、工作順利、身體健康、一切善願隨心所欲。

所以在寺院也要這麼去做,祈求龍天護法護持道場吉祥、三寶興隆、正法久住,使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增益吉祥,這就是齋天法會的含義。每個寺院每年大年初一要舉行一次齋天法會。也有些寺院,比如顯宗寺院,會在不同節日中也經常舉行齋天法會,供養吉祥大天和龍天護法,護法聖眾來加持,護持世間國泰民安,一切善願吉祥成就。

我們學佛人也是這樣子的,借著這個吉祥的節日,供養吉祥大天、護法龍天聖眾,使我們個人消災免難,增福延壽,福慧二資量不斷地向上增長。然後在世間當中也是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在我們修行道路上,也是戒定慧功德增長,聞思修慧善業不斷堅固,三寶興隆,使佛的正法常住世間,齋天含義就是這樣。

吉祥大天是文殊菩薩化現,特別護持密法,所以在密宗中很特殊的,所以在正月初一這個時間,必須要舉行齋天法會,供養吉祥大天(文殊菩薩化現,特殊護持密法),使密法能夠在世間常盛不衰,吉祥如意,使有善根的人都能聞到密法,如法地修行密法,齋天法會是供養吉祥大天。我們在五大金剛當中,其中就有個吉祥大天,就是護持密法的。

相關焦點

  • 聽師父講解佛教名詞「溼生」是什麼意思?不真懂佛的人,很難理解
    宏海法師《楞嚴經·卷七》講解66由因世界執著輪迴,趣顛倒故。和合暖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如是故有溼相蔽屍,流轉國土,含蠢蠕動,其類充塞,到處都是。那麼由於世界顛倒執著這個輪迴與六塵的新潤之境,新的,就是重新的意思,未來的意思,喜新厭舊了;新潤之境,潤就是溼潤的意思。就是有執著,這個愛著輾轉不息,這個時候這個念想就奔向趣向什麼地方?暖的溼的地方。由於它一直憶念這個暖和溼的和合的感覺,所以依這個煩惱起業,就召感這個暖和溼的境界,又翻成八萬四千種,你看這叫做翻覆亂想。
  • 【佛教常識】沙門是什麼意思?
    沙門是什麼意思?沙門(Śrmaṇa),翻譯為勤息,勤是勤修智慧,息是息滅煩惱,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原為出家修行者的總稱,包括外道修行者,又作娑門、桑門、喪門、沙門那。在佛教中出家的,常以「釋子」作為區別,稱為「沙門釋子」,使人一聽,便可知道這是佛教的出家人。  注維摩經曰:「肇曰:沙門,出家之都名也。
  • 聽師父說 | 世界宗教大學的構想(1月13日最新開示)
    宗教是教育,它教什麼?我說用中國文字來解釋,中國宗有三個意思:第一個主要的,第二個重要的,第三個尊崇的,尊重、崇高。教也有三個意思:教育、教學、教化。這兩個字連起來,就是宗教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
  • 在古代,「師傅」和「師父」有什麼區別,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嗎?
    接下來,筆者就跟大家一起簡單地聊聊,在古代或近代,師傅與師父有著什麼樣的區別?提前聲明一下,二者所表達的意思並不一樣呦!第一個,師傅經常看古裝劇或歷史劇的朋友肯定都聽過這6個詞,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從字面意思來看,他們所指的意思或許不盡相同,但究其本質,還是一個意思,即師傅(不過是一個為主,一個為輔而已)。
  • 楊九郎:師父是山——聽師父的話
    記者:「如果用一個字或詞來形容師父的話,你覺得哪個詞比較適合?就一個詞。」楊九郎:「是不是不能說太那什麼呀?還是稍微有點兒……不能說的特別……塊兒特大是嗎?」記者:「隨便!」楊九郎:「我想想啊!我先想想,用一個詞或字是吧?」
  • 聽不困的佛教歷史04|佛陀的誕生
    關注喜馬拉雅"聽不困的佛教史」,跟禪叔了解佛教的歷史。文 |禪叔大家好,我是禪叔。歡迎大家繼續來到咱們《聽不困的佛教歷史》。今天禪叔要給大家講講,佛陀的誕生。關於佛陀誕生的年代,主要的說法是在公元前的六世紀到公元前的五世紀。
  • 本來從來無需聽別人說些什麼,聽多了,看多了,心就亂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其實,本來從來無需聽別人說些什麼。最重要的是聽見自己在說什麼。可,偏偏不喜歡聽自己說什麼,反而喜歡聽別人說什麼。聽多了,看多了,心就亂了。等到了該聽別人說些什麼的年紀,很難再聽不見去別人說些什麼了。顛倒的活著,自然有顛倒的痛苦。只不過,無處對人訴說罷了。
  • 地藏經 05 : 佛法沒有什麼訣竅,就是要薰習,聽久自然就豁然大悟
    楷就是典範,法式、模式的意思,楷定邪正就是判斷什麼是正的什麼是邪的,【修行邪正,以經語為準則。金剛經雲「有四相,即非菩薩;】你若執著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麼就非菩薩,無四相,乃名菩薩」。四、修多羅還有一個意思叫顯示,能示正理故。佛教若沒有正理要如何樹立二三千年,如何跟別的宗教相提並論又超過它呢?就是因為我們有正理,經典會顯示這個正理。
  • 嶽雲鵬:我,都聽師父的
    《五環之歌》讓不聽相聲的人也知道了他,《煎餅俠》裡嶽雲鵬戲並不多,卻格外搶眼。他說只是幫朋友的忙,他的戲只拍了三天,電影最後收穫了十幾億元的票房,「後來我也去找過他要錢,他沒理我。」    「大鵬有沒有主動找你、感謝過你?」記者問。
  • 《懷業祈禱文》——不可思議加持力(更新)
    但我想,這畢竟是一篇祈禱文,文中並沒有講密宗的具體修法,況且如今不管在藏地、漢地還是海外,學藏傳佛教的人都在念這個祈禱文,聽一聽應該問題不大。所以這次我開許,只要念一萬遍金剛薩埵心咒,沒得過灌頂的人也可以聽這個課。《懷業祈禱文》全稱《觀音九尊勝自在攝受眾生祈禱文》,也叫「大自在祈禱文」,又稱「現有自在攝受祈禱文——大加持雲」。
  • 困擾多年的問題,時間煮雨到底什麼意思?——那些年聽不懂的歌詞
    困擾我多年的問題...時間煮雨到底是什麼意思?時間煮雨...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個名詞:時間看不見摸不著,是人們為了生活作息而創造的一種虛擬觀念;雨是大自然的天然景象,看得見摸得著,成分是H2O。而這兩個名詞之間的動詞「煮」 更是用的匪夷所思。
  • 佛教名詞非無想,不懂它你就不懂楞嚴經,師父講解到底是什麼意思
    宏海法師《楞嚴經·卷七》講解63一般我們都是以胎卵溼化四生作為攝盡一切眾生的生類,但是唯有《楞嚴經》裡面,他講到這個,是有世間,就是由於顛倒,所以說,先說世界為十二類生所依。這十二類中,最常見的就是胎卵溼化。
  • 淨空法師: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聽什麼經論最好?
    淨空法師:在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聽什麼經論?問:第二,道場念佛堂內大眾常年佛七,在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是專聽師父上人講的淨土經論,還是先以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和《弟子規》聽起?答:佛法裡頭有兩種人,第一種是上智與下愚,他們可以不必聽經。上智,所謂是一聞千悟,他一句話、二句話就明白了;下愚,你怎麼講,他也聽不懂,但是他有個好處,老實!你教他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就一生念到底,他真正可以做到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
  • 楞嚴講解33:要講盡人力,才講聽天命,因為冥冥當中有個定數
    師父宿世也是有一點善根,從小我就會想到說我們活著是為什麼?讀到高中的時候一直說生命是什麼?我一直想念臺大的哲學,我爸爸說你念臺大的哲學,去哪裡上班呢?去精神病院裡面當精神醫院的院長嗎?你去哪裡賺錢呢?他就硬要我念醫生。念醫生又要去解剖,上生物要解剖,師父前世可能也是修行人,對這個解剖就沒什麼興趣,宿世有一點善根。
  • 佛教常說的「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不知道
    佛教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了,在很多個朝代都推崇佛學。一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在信奉佛教。而佛教之人經常說的一句口號「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佛教講究慈悲為懷,所以佛在人們的印象裡是神聖的,而佛教在人們眼裡也變得神聖、莊嚴。現在這個社會,有很多的信仰,也講究信仰自由。但是不管是信仰哪個教派的人,面對佛教,也會懷著一種敬畏。之所以有很多人會用佛作為自己的精神寄託,是因為通過佛教中的八戒可以養成自律。
  • 仙某某王大娘唱的烏江踏月也 息大澤而夢也是什麼歌?在哪裡聽
    仙某某王大娘唱的烏江踏月也 息大澤而夢也是什麼歌呢?相信很多都喜歡娛樂主播仙某某,那麼你聽過他有幾次正經的唱過歌呢,烏江踏月也 息大澤而夢也就是一首,下面小編帶你一起看看烏江踏月也 息大澤而夢也到底是什麼歌!
  • 佛教出家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能吃肉的?
    卻漸漸遺忘了,濟公想要表達真正意思是:「如果要學佛,出家人就要斷除酒肉,而在家人也要減少食用;學佛人如果口口聲聲說心中有佛,卻依舊知過不改,貪嗔痴盡犯就是在學魔了。」但據我們所知,在原始佛教以及現在的南傳佛教(小乘佛教)中,對是否能食肉並沒有嚴格規定。
  • 聽音樂時,我們到底是在聽些什麼呢?
    【二】你的耳朵是否越來越鈍?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徒弟跟著師父學音樂,學了三年徒弟覺得可以出師了。然而,師父勸他別急,可是徒弟聽不進去。於是,師父讓徒弟到大山裡待了一夜。這一夜,他聽到近處遠處不同的水聲,聽到風聲,藉由風的流動,聽出了樹的位置與樹的形狀。他聽到蟲聲,也聽到不知名小動物試探的腳步聲。
  • 佛經開頭中的「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
    千二百五十人俱......那麼,這個「如是我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每篇經文的開頭都是這四個字?「如是我聞」,是一切經典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是我們入佛門的關口。「如是我聞」中的這個「如」指的就是「阿」,「是」指的是彌陀,「我」指的是佛,「如是我」,即「阿彌陀佛」,「聞」就是聞法見道。「如是我聞」則萬法皆成。
  • 佛教:忍一時真的會風平浪靜嗎?師父今天給你講講忍是什麼!
    以前初看之時,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悟,自發心出家,這幾年經歷了一些事情,尤其是最近一年的經歷,讓我對這段話有了不一樣的感想。忍辱多力,小不忍則亂大謀,誠然如是。提到「忍」,不知道各位法師會想到什麼?忍辱?忍力?三法忍?證果的境界,太高,有些說食不能飽的感覺。今天這些都不談,就聊一聊咱們凡夫做得到的,單講忍辱,忍受。首先想到我們這個世界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