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困的佛教歷史04|佛陀的誕生

2021-01-08 騰訊網

關注喜馬拉雅"聽不困的佛教史」,跟禪叔了解佛教的歷史。

文 |禪叔

大家好,我是禪叔。

歡迎大家繼續來到咱們《聽不困的佛教歷史》。今天禪叔要給大家講講,佛陀的誕生。

關於佛陀誕生的年代,主要的說法是在公元前的六世紀到公元前的五世紀。在這個時間段以及前後的一兩百年裡,是一個人類歷史上特別特殊的年代,我們今天稱它為思想的「軸心時代」。

為什麼這麼說啊?

因為在這兩三百年的時間裡面,在咱們東方中國誕生了老子、孔子等一大批的思想家,在印度誕生了佛陀,在歐洲誕生了柏拉圖、蘇格拉底和亞里斯多德等一批先哲。

應該說我們今天人類社會幾個非常核心的思想體系,基本上都是從這個時代開始誕生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風水太好,反正這個時期真的是盛產偉人啊。

那麼我們說回來,在佛陀誕生之前,印度呢就已經進入了城邦國家的時代,在當時印度大概有16個比較主要的國家,其中有3個國家比較大,他們主要集中在恆河的流域,就是恆河南岸的摩羯陀國,恆河西北邊的拘薩羅國還有恆河東北邊的跋耆國,這是三個當時比較大的國家。

古印度十六國時期概況圖

為什麼要說一下這個事呢?

是因為我們看啊,婆羅門教的基本盤是在哪呢?

是在印度河流域。

而恆河流域相對來講,婆羅門的氛圍並沒有那麼的濃,而當時16國中,這3個大國又都在恆河流域,所以說這就給了整個沙門思想,包括後來的佛教在這裡生根發芽,開枝散葉,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那麼在當時的印度這16國裡,有一些已經進化到了君主制,有些呢還殘留著一些原始的共和制。

佛陀所在的迦毗羅衛國就是這麼一個共和制的國家。

雖然有國王,但是權力呢,主要在長老、議會手裡,國王只是一個頭而已,他並沒有君主制國家那麼大的權力。

由於當時印度這16國之間戰爭很多,迦毗羅衛國作為一個小國,沒有辦法獨立求生存,因此就歸屬到拘薩羅國旗下,當了一個小的附庸國。

關於釋迦族這個族的族源,來源有很多種說。一種說法也是比較主流的說法,說它是來自於雅利安人的剎帝利種姓,那是甘蔗王之後裔,所以說釋迦族是白種人。

另外一種說法呢,說釋迦族不是白種人,不是雅利安人,而是黃種人。

當然了這種不同的說法,在佛教史上非常的多,這種說法上的差異,我們也很難求得一個絕對正確的解釋。

所以我把這幾種說法都列出來,大家了解一下就好。

這個釋迦族,出身於瞿曇,是喬答摩仙人的後人,這個所謂瞿曇也好啊,喬達摩也好啊,都是一個詞,只是不同的翻譯方法而已。

青海樂都瞿曇寺

瞿曇寺隆國殿

那麼今天我們青海西寧邊上有一個瞿曇寺,這是座明代的皇家敕建寺院,大家要去青海玩,可以去這個寺院看一看,離西寧很近。

這個寺院裡存著朱元璋的手跡,大門口「瞿曇寺」這三個字的匾額,就是朱元璋親筆所書。今天存世的朱元璋的手跡很少,我們如果去瞿曇寺的話,就可以看到這個歷史的遺蹟啦。

瞿曇寺匾額(朱元璋手書)

前面我們說了,這個釋迦族是喬答摩仙人的後代,那麼佛陀的父親叫什麼呢?

叫做喬達摩·首圖馱那,翻譯過來的意思呢就是「純淨的稻米」。

因此他也被我們稱為淨飯王。

他還有三個兄弟,分別是白飯王、斛飯王和甘露飯王。

這哥兒四個,全是以飯為名的,可見佛陀他爺爺呢飯量不錯,平時挺喜歡吃飯。

當然,這是個玩笑話,為什麼這四兄弟都以飯來命名呢?

這是因為迦毗羅衛國本身是一個農業國,稻米的種植是它的經濟支柱,這些四個「飯王」的名字跟這個是有非常直接的關係的。

淨飯王娶了一個妻子,這個妻子是誰呢?

是他隔壁天臂城善覺大王的女兒摩訶摩耶。

這個摩訶摩耶裡面的這摩訶就是大的意思。所謂摩訶摩耶呢就是大摩耶。

兩個人結婚之後感情非常好,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好多年沒孩子。直到大概淨飯王四五十歲的時候,摩耶夫人才第一次懷孕。

說起這個懷孕呢,還有一個插曲,摩耶夫人怎麼懷的孕呢?

是她有一天晚上自己睡覺做夢,夢見一頭六牙白象從天而降,從右肋進入自己的體內。從那天開始摩耶夫人就身懷有孕了。這一懷孕可不要緊,摩耶夫人每天神清氣爽,過得非常happy,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什麼愁苦煩心事全都沒有了。每天就想去森林邊上、河邊上、溪水邊上散散步而已。

摩耶夫人夢象懷胎浮雕像(大英博物館館藏)

《乘象入胎圖》(敦煌藏經洞出土 唐代絹本彩繪 大英博物館館藏)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摩耶夫人的肚子呢也越來越大,離預產期越來越近了。在當時的印度啊有一個習俗,就是生孩子,特別是頭胎,這女人得回娘家生。

所以呢這個淨飯王就把摩耶夫人送回到天臂城,整了兩頭大象,一堆宮娥彩女陪著摩耶夫人回天臂城娘家準備生孩子。

他們走到一半的時候,在半路上,摩耶夫人感覺很累,然後呢,她就正好看到一座花園,這個花園呢,叫做藍毗尼花園。

摩耶夫人赴藍毗尼花園(印尼 婆羅浮屠 第一迴廊內壁浮雕 公元8-9世紀)

藍毗尼花園夜景

摩耶夫人就說我們去這個花園裡邊休息一下。

這藍毗尼花園呢,今天已經不在印度境內了,屬於尼泊爾境內,是尼泊爾政府一個非常重要的佛教聖地。

咱們的玄奘師父,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時候,曾經來到過這個藍毗尼花園,看到了後世阿育王在這裡立下的石柱,標明這裡是佛陀誕生之地。

不過玄奘那個時候的藍毗尼花園呢就比較破爛,此後呢更是默默無聞。

直到19世紀的末期,就是一八几几年,這個花園才因為考古發現而重見天日,重新為世人所知。

那麼我們繼續說,摩耶夫人看到了藍毗尼花園,說我們進去休息。走到裡面的時候,她看到了一個非常慕鬱蔥蘢的一棵無憂樹。

摩耶夫人就想說,哎呀我累了,到樹底下歇會,走到樹下的時候伸手扶了一下樹枝,就在這一刻驚動了胎氣,生下了太子。

佛陀誕生像(片巖浮雕 中間手扶無憂樹者為摩耶夫 公元1-2世紀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收藏)

樹下誕生圖(片巖浮雕 公元1-3世紀 印度博物館館藏)

這一年啊在歷史上呢有不同的年份說法,其中呢有一種說法是公元前的565年,也有一種說法呢是公元前的623年,這其中就差了好幾十年了。

如果按照公元前565年算,那麼我們的佛祖釋迦牟尼呢,比孔子大14歲,要是按照公元前623年來算,那他比孔子啊,那可就大70多歲了。

這個日子是咱們中國農曆的四月初八,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這個「佛誕節」。

在佛經上說,太子這一出生可不得了,天上諸神護衛,花雨繽紛,仙樂齊鳴啊,從天上降下兩條淨水,一條呢是溫暖的,一條呢是清涼的。地上湧出兩個水池,同樣一個熱水,一個冷水,為太子沐浴。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把四月初八又叫做「浴佛節」的原因。據傳呢咱們傣族的潑水節也與此有關。

佛陀誕生圖 九龍灌頂(敦煌藏經洞出土 唐代絹畫 大英博物館館藏)

太子一出生,這可不得了,他一生下來就會凌空行走,他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自凌空走了七步。那麼在這七步之中,每走一步,腳下就生出一朵蓮花。

太子九龍灌頂 七步蓮花(敦煌藏經洞出土 唐代絹畫 大英博物館館藏)

然後我們這位太子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你說這句話,狂不狂?傲不傲?霸氣不霸氣?

但是這句話我們還不能這麼理解,要不然我們就會覺得這個太子是一個狂傲之人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他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我」呀,指的可不是太子本人。

這個「我」指的是「真我」,指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生下來的時候,就有的那個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天真佛性。

所以金剛經上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可見如來。

所以《西遊記》裡面孫悟空跟唐僧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天生以來自帶的佛性,才是天上天下最珍貴的。這也就是「唯我獨尊」這一話真正的意義。

釋迦佛誕生立像(公元七世紀 日本奈良博物館館藏)

金銅誕生佛立像(公元八世紀 日本滋賀縣善水寺藏)

說到這,我們插出一句啊,我們說了,這個太子誕生的時候,十方世界光芒普照,咱們中國呢,自然也看到了。

當時周昭王在位,就問大臣說,這個是咋回事呀?又是仙樂,又是祥光,又是祥雲。大臣說,西方有大聖人降世,千載之後,聖教流傳東土,這也算佛教和我們中國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吧。

那麼至於佛陀誕生之後又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下一期節目再和大家細細道來。

感謝大家的收聽,歡迎大家多多的轉發和留言,跟禪叔一起去了解一下佛教的歷史和佛教的故事。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期節目《神仙的預言》。

相關焦點

  • 佛陀誕生,浴佛節由來,佛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佛教生根發芽5
    我是文忠,今天要給大夥說說佛陀的誕生。關於佛陀誕生的年代,主要的說法是在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在這個時間段以及前後的一兩百年,是一個人類歷史上特別特殊的年代,我們今天稱它為思想的軸心,為什麼這麼說呢?
  • 佛陀的誕生是唯一值得慶賀的誕生
    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佛教節日之一,值此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誕日,我們滿懷感恩的心情來紀念偉大的佛陀!弟子們都雲集在您的座下,向您禮拜,向您讚頌,向您供養!  一、佛陀的誕生是唯一值得慶賀的誕生瑪欣德尊者說:「只有即將成佛的菩薩的誕生才是唯一值得慶賀的誕生,因為他的誕生宣告著佛陀即將誕生,將為我們這個世間帶來光明,帶來正法。其他的誕生則只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慈悲偉大的佛陀啊!您的誕生給人世間帶來了光明,您的誕生給人們帶來了真理,您的誕生給眾生帶來了喜悅與解脫。
  • 了解三寶·之一·佛教誕生(人物主線紹介佛陀的一生)
    自由與良序·了解三寶·佛教誕生天佑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佛天慈佑一沙門一切宗教都離不開三大要素:教主、教法、教團;譬如我國道教之「三寶」:道、經、師。有一個橋段:據說太子誕生後,父王請相士來算命;仙人阿私陀居然預言太子將來極有可能會出家修行。王室自然不願,便傾盡全族之力悉心呵護麟兒;讓他生活在「楚門的世界」裡,一心將其培養成雄主。「人算不如天算。」太子自幼生活在王宮,不可能沒聽聞到一些國政信息;壓力在所難免。是否影響到後天性格的養成?有兩條線索可以參考。
  • 佛教:讀懂這兩本書,就能了解佛陀的一生!
    眾所周知的,佛教中的小乘佛教在向大乘佛教演變時,神化佛陀的傾向必然會對上層佛有一定的影響。而且,當離開離開佛陀入滅的時間越久遠,那麼有關佛陀生平的史實和傳說的區分就越困難。所以,在佛教信徒們,出於對佛陀的信仰十分深時,也不會管是否真實,都留有寧可信其有的思想。
  • 神話故事:佛陀的誕生
    佛陀對於他們說道:「欲求大道應防止兩個極端,一為享樂縱慾的生活,,這是墮落;一為禁慾的苦行生活,這是痛苦。避開這兩個極端,行於中道,能導致智覺悟,即可修「八正道』,脫離生死的苦海。」接著又向他們講了「四諦」之法。憔陳如等五人聽後恍然大悟,頂禮膜拜,歸依了釋迦牟尼,同時被度為比丘;成為最早的信徒。這次事件中被稱為「初轉法輪」。 佛陀在鹿野苑的傳教,其實標有佛教的創立。
  • 引導佛教分裂關鍵樞紐,羅漢「夢遺」事件,是如何讓佛陀成神的
    聽一段傳奇,講一場經典,歡迎來到臺臺說歷史。本期我們繼續說說佛教的發展歷史,上期我們說過有一個事件,叫「大天五事」,就是一個叫大天的僧人提出了一個最有爭議性的話題,這個爭議是原來羅漢也會有夢遺,而這個難題也導致了佛教內部開始不斷出現分歧,派別林立,那佛教又是如何在印度發展的呢?
  • 佛陀誕生於尼泊爾一個小鎮,那裡現在什麼情況?追尋佛陀的足跡
    探究佛教曾經的衰落,能否為日漸繁榮的中國佛教,提供前車之鑑。中華寺在佛誕之地苦心經營,又能否開啟漢傳佛教通往世界的窗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追尋佛陀的足跡,探尋一條在釋迦佛涅槃之後,經歷千年枯榮的佛教發展之脈搏。相傳,佛陀一出生就會說話,而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於是,倒佛派的人就說:佛陀也太狂妄自大了,簡直是藐視一切。
  • 四眾弟子的使命,要把佛教恢復到佛陀教育!
    阿難的記憶力好,又聽得最完整;釋迦牟尼的侍者,一天沒離開,照顧佛陀的,請他復講。五百同學作證,聽阿難講,講的大家都點頭,確實佛是這麼說的,記錄下來。有一個人提出意見,好像不是這樣的,那這句話就不要,取信於後代。所以經典是什麼?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對大眾的教訓。聽了佛的教誨要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是習,學而時習之,我們才得到真正的利益。
  • 佛陀的誕生:每個時代都有偉人的誕生,為了人類的福祉!
    印度版佛教電視劇《佛陀》,這裡是第一集:佛陀的誕生,歡迎關注公眾號,與我交流佛學,想獲取這套電視劇也可以找我免費要全套!影片一開始講述了,自宇宙創造幾個世紀以來,為了人類的幸福,每個時代都有偉大人物的誕生!時代變遷,正法衰微。
  • 佛教故事:真的是佛陀沒有普度眾生嗎?
    編者按:你是否質疑過佛陀普度眾生的宏願?你是否想過「佛陀什麼時候才來度我呀」?
  • 《禪茶一味》:佛陀的生涯|《禪茶一味》|有馬賴底_鳳凰佛教
    佛陀的生涯釋迦牟尼佛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歷史人物。例如,釋迦牟尼佛的生涯並不是在降誕至圓寂的八十年時間範圍內完成的。換言之,在釋迦牟尼佛降誕之前的過去世生涯中,就已經開始了成就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的準備階段。因此,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一般由數百年前的過去世開篇記述。例如,佛教「本生譚」中有一個著名的《捨身飼虎》的故事。日本最古老的寺院法隆寺現存的盡人皆知的國寶——「玉蟲廚子」(吉丁蟲紋飾佛龕——譯註)的門扇上,就繪有這個極富戲劇性的故事。這個故事可見於記述釋迦牟尼佛過去世傳說的「本生譚」中。
  • 蘇州展犍陀羅佛教造像藝術,講述「佛陀的一生」
    犍陀羅,被稱為「佛像的故鄉」,是佛教的飛翔之地,公元2至3世紀,佛教在犍陀羅獲得了革命性的發展和再造,達到鼎盛。犍陀羅佛教藝術吸納了大量不同文明的符號、理念,造就了其世界主義的面貌和特徵。後來在東亞文明中呈現出來的佛像、菩薩像、佛教視覺藝術作品,都深深打上了它的烙印。
  • 佛陀的兒子羅睺羅,第一個小沙彌,佛陀十大弟子之中密行第一27
    大家好,我是文忠,繼續咱們看不困的佛教史。前面跟您說完了佛陀的兩個帥弟弟,今天講的這個就更親了,是誰呢?那就是佛陀的兒子羅侯羅。就是當年在他媽媽肚子裡邊,呆了六年的那一位。羅睺羅也是在佛陀回家的時候出的家。
  • 佛教:佛陀涅槃前,回答了這四個問題,佛弟子必知!
    因為如果不知道這四個問題和答案,那麼你可能連經藏的真假都分不清。佛陀涅槃前,回答了這四個問題,佛弟子必知!一、佛陀住世的時候,我們大家依佛陀為師;佛陀涅槃以後,我們依誰為師呢?在佛陀住世之時,我們皆知,聞法悟道證羅漢位者比比皆是。但在當下而言,想要證羅漢位卻是萬難。這其中緣由,除了佛陀親講,更多的還是跟佛陀所講的這個答案密不可分。
  • 佛陀誕生後:佛母臨終託孤,仙人預言!
    印度版佛教電視劇《佛陀》,這裡是第二集:臨終託孤,阿私陀仙人的預言歡迎關注本帳號,與我交流佛學,想獲取這套電視劇也可以找我免費要全套!這個時候,釋迦族的淨飯王迎來了王儲誕生的消息,城內臣民歡呼一片,歌舞雀躍!
  • 電影《好萊塢佛陀》引起全世界佛教徒不滿(圖)
    佛教在線4日消息  據了解,《好萊塢佛陀》已於9月24日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舉行首映式。自從8月底宣傳活動開始,影片《好萊塢佛祖》的宣傳海報上,男主角兼導演菲利普.賈蘭(譯音)「堂而皇之」地坐在佛祖像的頭頂上,這張海報頓時激怒全世界佛教徒,佛教徒抗議這種對佛祖的侮辱行為,認為這部好萊塢電影根本就是在詆毀佛教。
  • 佛陀是什麼?
    佛陀,這是印度古代梵文的音譯。 佛陀,含有自己覺悟、覺悟他人、覺悟一切而無所不知無時不覺的意思,所以,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覺。 佛陀,簡譯為佛是在我們這個世界,距今約二千五百八十九年(西元前六二三年),生於印度迦毗羅衛城的釋迦太子,成道之後,稱為釋迦牟尼。釋迦是族姓,意為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對於聖者通用的尊稱,意為寂默。這就是佛教的教主。
  • 英文版音樂劇《佛陀傳》在天主教所辦大學公演
    佛教在線海外訊 為迎接佛誕節,2009年4月21日,英文版音樂劇《佛陀傳》在菲律賓怡朗市天主教所創辦的300多年歷史的大學Colegio De San Jose Auditorium Jaro, Iloilo City演出,共吸引了近2000餘人觀看。
  • 作為學佛的人,我們有必要了解的佛陀生平
    在大爆炸之前有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質量無限大的點,這個點由於自身的運動而產生能量,這種能力逐漸疊加,最後產生大爆炸,於是,宇宙誕生了。可是,這裡有一個問題,是什麼,或者說是誰,讓這個「點」動起來的?這是個難題,沒有人能解釋,於是有人說那是「上帝之手」,那麼「神」是從哪來的?佛教似乎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佛教的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是確有其人的。
  • 佛陀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的是哪位
    他在佛陀死後證阿羅漢果,曾經參與第一次集結。據說他繼承摩訶迦葉之後,成為僧團的領導者。(一)多聞第一阿難陀,漢譯慶喜,佛成道日誕生,故名。白飯王次子,提婆達多的親弟。佛成道以後,曾有舍利弗、目犍連侍奉過佛陀。由於佛陀漸漸老了,需要一個常隨侍者,就把弟子集合起來,要大家推一個人來。舍利弗、目犍連認為阿難陀年青,記憶力強,擔任此職最合適,就推舉阿難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