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祥勝老師工作室
4月8日武漢解封,凌晨看朋友圈,像在過除夕,還有很多人在為「全新的自己」慶生,城市重啟,萬物復甦,重新出發,你想過怎樣的生活?
封城76天,我宅家77天,突然慢下來的禁足時光,有足夠時間專注當下,整理思想和房間,審視內心,哪些東西是真正需要的,哪些是重要的,已有清晰決定,不管世界怎樣變化,我只想過簡約而有美感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用優質的日用品,欣賞藝術,將愉悅感官的美好體驗融入日常。
前幾天,看到沈祥勝老師一個主題為「美是最重要的實用」藝術講座,一下就被這句話吸引,很想拿來做文章標題。
沈祥勝老師在德國藝術展覽海報小樣
沈老師是武漢紡織大學傳媒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他還有很多頭銜,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評審專家、教育部中外合作與交流專家評委、文化部國家動、漫、遊職業標準項目組專家、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學成果評審專家、湖北省高級職稱評委、湖北省高等攝影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北分會會員。
認識沈老師十六年,在我心中,他永遠是我想尊稱的藝術啟蒙老師。2004年我初入職場,沈老師的夫人是我的直接領導,我們同一間辦公室,推開辦公室門,就能看到她辦公桌旁掛著一幅巨幅油畫,在一群喜歡聊家長裡短的大姐同事中,她的優雅著裝談吐,顯得那麼氣質不凡,有天找她審稿,我好奇地問起牆上的畫,她告訴我,是她先生給她畫的生日禮物,一朵紫色百合花。
那時候,我是剛出校園,還在看亦舒小說的小女生,原來生活中,真有人這麼浪漫,原來藝術家就在我們身邊。那時,還聽到一個常在媒體上出現的藝術家名字——冷軍,原來沈老師和冷軍是同學。
有次辦公室做活動,沈老師過來幫忙攝影,原來這位藝術家沒有留長髮,人又帥又健談,很有親和力。
我的學生時代,沒有受過系統的藝術教育,全部的審美品位,大概就來自亦舒小說,女士要穿黑白灰才高級。認識沈老師夫婦,潛移默化,刷新我對藝術的認知,以及對待生活的態度。
記得有一次,我們共進晚餐,沈老師拎著一隻款式古典的包包,請我們欣賞溫潤包漿的皮質,說這是在英國上學的女兒,給他在古董店淘來的,真正的好東西,經得起歲月磨礪,養眼養心。
我給沈老師夫人打電話,提到《藝術的故事》,她在電話那端接話,你是說貢布裡希的書嗎?她可能不會想到,這脫口而出的話,引起我怎樣的激動,那時候我身邊不會再有第二個她的同齡女性朋友,可以侃侃而談西方藝術史。
還有一次,沈老師跟我聊章詒和《最後的貴族》,裡面有一段寫康有為女兒和外孫女,康同璧羅儀鳳母女,在特殊年代,只能靠饅頭豆腐乳度日,羅儀鳳舉著六個漂亮的外國巧克力盒子,教章詒和去一家豆腐乳專賣店買豆腐乳,用不同的鐵盒子,裝不同口味的豆腐乳,王致和豆腐乳、廣東豆腐乳、玫瑰豆腐乳、蝦子豆腐乳……千萬別搞混,買的時候一定向售貨員多要些腐乳汁,豆腐乳湯汁抹饅頭最好,回家路上,六個鐵盒子要平端著走,以免湯汁流出來,為減輕累的感覺,在途中,想著快樂的事情,始終精神抖擻。雖「坐銷歲月於幽憂困菀之下」而生趣未失,儘可能地保留審美的人生態度和精緻的生活藝術。
沈祥勝老師書房
沈老師愛讀書,也愛分享。有次在我們單位樓下偶遇,沈老師跟我說,你們一樓書店,有兩本很好的書,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夫人楊步偉寫的《一個中國女人的傳記》,《雜記趙家》,你一定要看看。我立即聽從建議,買了書,讀來愛不釋手,後來還買了好幾本送給閨蜜們,發朋友圈分享閱讀心得,很多民國女子的故事都不及楊步偉精彩,同樣出身名門望族,楊比張愛玲陽光,比林徽因平實,比黛西更接地氣,她的教養、學識、性格、經歷,令我羨慕和欣賞,受益匪淺。
2017年,我出第一本書《旅行,隨安而遇》,出版社給的封面設計初稿不太理想,沈老師夫婦鼎力相助,請來沈老師學生薛燕妮女士幫忙設計了最終的封面,書上市後,在一家企業任高管的前同事劉總,邀我去做新書分享會,沈老師夫婦也欣然捧場,沈老師在現場揮毫潑墨,贈我一幅團扇書法作品,留作紀念,一面題字「隨安而遇」,一面畫他擅長的竹子,這個禮物,我一直珍藏在書櫃最醒目的位置。
這十多年來,因為愛旅行,我去了很多地方,逛世界一流的博物館、美術館、畫廊,總是我行程中保留的重要環節,走得越遠,見得越多,我越慶幸,在涉世不深時,能遇良師益友,人生和藝術上的引路人,讓我明白,藝術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看畫逛展,喝茶讀書,應該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給予成長過程源源不斷的養分,讓平凡生活不失趣味。
沈祥勝老師居室一角
這段非常時期,沈老師在領導傳媒學院師生抗疫,下沉社區做志願者,繁忙工作之餘,每日在朋友圈發表一幅手機攝影作品《認識武漢》,記錄每天的生活,每日進行繪畫小品創作,向身邊人傳遞美好正能量。
沈祥勝老師封城宅家水彩小品
我向沈老師申請來部分原創中國畫和書法作品,跟讀者朋友們分享。知道在從事旅行寫作之餘,做藝術經紀和藝術留學遊學教育諮詢,是我的另一個職業夢想,沈老師慷慨地拿出一些作品給我練手,歡迎讀者朋友們私信,和我一起,把這些美好的藝術作品,帶入自己的生活中,也歡迎將來參與我們的線上線下藝術講座和分享會。
沈祥勝老師原創作品
毛姆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肖申克的救贖》裡,主人公安迪在被囚禁的高牆內說,我有莫扎特陪我;我希望,還有一些美好的畫卷,在我們的生活中,讓你賞心悅目,即使世界的門關起來,在你的居所,在你內心深處,仍有一方小天地,被平靜美好的能量陪伴和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