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很多考生要面臨調劑與二戰的選擇問題,在2019年290萬考生中,最後只有70萬考生成功上岸,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通過調劑來實現上岸這一目標的。總的來說,在每年的考研考生中,能夠走一志願的考生是非常少的。2020年又是極其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將很多人困在家中,今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教育部在此前宣布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這對於2020年考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但是仍舊有一部分學生要面臨調劑,有些學生抱著一定要調劑上的心態,有些學生是在調劑與二戰之間糾結,今天筆者就就這個問題給同學們幾點建議。
一、多搜集調劑信息,參加複試
筆者記得自己考研那年,身邊有很多同學分數沒有達到報考學校的複試線。在這些同學中,絕大部分同學都參加了調劑,很少有同學從一開始就決定二戰。因此,筆者建議同學們多搜集調劑信息,如果可以調劑到自己心儀的院校和專業,那就皆大歡喜了。如果沒有的話,也要報考幾個學校去參加一下複試,因為自己決定二戰的話,第二年還是要面臨複試,今年有這方面的經歷,可以為明年積累更多的經驗,打好基礎。
二、找實習工作,看看另一條路是否適合自己
考研從來不是同學們的唯一選擇,在每年的應屆畢業生中,絕大部分學生選擇直接就業。而在每年的考研學生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為了逃避就業,不想儘早踏入社會。其實,筆者認為就業沒有同學們想像中的那麼難,很多時候只是我們要求太高罷了。因此,筆者建議同學們可以在考研結束以後找一個實習工作,體驗一下工作之後的生活,同時為自己積攢一些積蓄。如果自己之後還是想繼續考研的話,可以再辭職,全力備考。
三、理想很重要,不要勉強自己
筆者有不少同學選擇了二戰,部分同學都考出了很好的成績,有幾個同學報考的依舊是自己一戰時選的學校和專業,在看到他們分享成績時筆者覺得為了理想而奮鬥最後如願的感覺真的很棒,對於這些學生來說多花費一年的時間非常值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對有些學生來說讀研只是自己的一個規劃,並不是非某個學校不可。因此,筆者建議同學們想清楚自己更在意的是什麼,然後再在調劑與二戰之間做出選擇。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