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5年,鄰趣創始人劉偉力告訴你公司死掉只有一個原因……

2020-12-15 i黑馬

什麼是創業的初心?

如何尋找創業的風口?

如何在創業中活下去?

如果想明白了這三個問題,就算創業「萬事開頭難」,但起碼心裡有明燈。

以下為正文——

大家下午好,我是鄰趣CEO劉偉力,非常高興在這個下午能和大家分享我這五年來的創業歷程。

說到這五年,其實我一時也不知道該從何講起。但是凡事總有一個開端,總有一個起源。

說到創業,到底我們為什麼要創業?創業有哪些坑?又有哪些值得分享的事?

大家聽到創業大佬們成功了之後,總會講「不忘初心」。到底什麼叫不忘初心?啥是初心?

其實從我的理解上,這些疑惑指向的都是同一個問題,也就是你為什麼要創業。

你為什麼要創業?

一邊是職場的順風順水,一邊是創業的艱難險阻。你毅然選擇了創業到底是因為啥?這可能有很多種原因,咱們也看看這些創業大佬他們是怎麼選擇的。

我相信沒有人不知道,這位就是創業、尤其是網際網路創業的始祖賈伯斯。甚至他每次上臺都要穿的黑色T恤衫、藍色牛仔褲、New Balance 的運動鞋,這些都成為創業者形象的標配。一演講,就要像賈伯斯一樣。

賈伯斯的名言是「 Live is to change the world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是不是我們很多青年創業者會奔著這句話走向創業歷程?這沒有問題,但是我要用我五年的經歷告訴大家:我們可以用改變世界來激勵自己走上這條路,但是走上這條路之後,往往你改變不了世界,更多的情況是你被這個世界所改變。

當然我們還有中國的「賈布斯」,他會在各種場合像賈伯斯一樣,做模仿秀一樣地演講。他說他是為了夢想而創業,「讓我們一起為夢想窒息」。但是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只有窒息。

馬雲,絕對是我們所有人的偶像,號稱「馬爸爸」,這應該是成功創業的典範了吧。馬雲最近也陷入風口浪尖,談了「996」,又談「669」。「669」我就不展開了,「996」我們可以多說兩句。

創業者是不是一定要「996」?這有很多種不同的觀點。但從我個人的經驗、從我們五年的創業歷程來看,我可以明確地跟大家說,我們非常需要「996」。

我估計臺下會有好多青年人說這個不對。因為我足夠聰明,我做得快,我效率非常高,我8小時做完了別人10個小時的事情,12小時的事情,我為什麼「996」?

這是很多人,尤其是越聰明、年輕的員工,越有這樣的一些不同的想法,我為什麼要「996」?這是不是一個形式主義?

但事實上我們會發現,對於一個創業公司來講,你的人是最少的,你的錢是有限的,你的整個創業團隊的精力也是不能分散的。在這樣資源緊缺、時間嚴峻的情況下,怎麼跟大平臺,尤其是剛才提到的、已經成功的創業大佬們的平臺去競爭?就要多花時間,要更努力,所以996是個標配,它可能還不夠。

這是美團創始人王興,我非常讚賞他在他的「飯否」平臺上發的一些精句,有一些也能產生共鳴。

王興認為創業者有四類。

第一種叫探索者,他們體驗人生,體驗這個創業的過程,以創業為樂,甚至創業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他也能夠坦然面對。

另外一個群體叫達成者,這可能佔我們優秀創業者的主流。他們有非常強烈的使命感,就一定要贏。我要獲得成功,想盡一切辦法,這種辦法可能包括犧牲個人,犧牲個人的時間,犧牲個人的金錢,犧牲個人的房子,這可能都是達成者會做出來的。

當然還會有第三種,我們叫破壞者。看一看「幣圈」,看一看最近剛開了3000萬人民幣天價的巴菲特午餐,這類就是「破壞者」。因為他們的錢是割韭菜來的。

最後還有一種,叫做「社交者」,我也接觸過很多創業者,來了之後就談資源,他說,我有好多資源,我認識馬雲、我認識馬化騰, 但是這些人往往跟我談完資源之後就閃人了。第二天看到他的朋友圈可能就是在塞班島,或者在美國加州。這種就是玩樂型的創業者。

王興自認為是第一種,探索型的創業者,他的話很多我會有共鳴,所以說我認為我自身也是非常想成為一種探索者的創業者。

但事實上我可能自身更是介於探索者和達成者之間的這麼一種狀態,我希望能夠有探索者那樣的坦然,又能有達成者那樣的不懈努力。當然這也是大家所有人都不陌生的成功創業者。

如何尋找創業的風口?

雷軍也號稱「雷布斯」,他有一句名言叫做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當然這個觀點在2014、2015年的時候被所有人所追捧,可是在2016、2017年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好多從天上紛紛落下的豬。

那咱們看一下過去幾年,到底有哪些風口,又有哪些豬?我們鄰趣是從2014年開始創業的,剛才主持人也介紹過,到現在已經接近五年。事實上我們比較幸運,趕上了第一個風口——O2O。

O2O 在2014和2015年之間有多麼瘋狂,可能在場沒有在那個時候開始創業的創業者,還無法體會。

瘋狂到什麼程度?你只要一談是 O2O,無論是大型的美元基金,還是小型的組合基金都會約談,他們甚至為一個上門暖被窩的應用去真正的投錢。他們為無數今天驗證了是偽需求的創業企業瘋狂的投錢。

當時創業者也在這樣一個非理性的支配之下瘋狂的去燒錢,所以「燒錢」成為2015年的代名詞。

我認識一位優秀的創業者,他融資能力非常強,當時也做一個O2O項目的便利店,融資7000萬美金,紅衫、高瓴都在裡面。但是現在這家品牌可能我們只能通過搜索百度才能看到。那這就是風口的力量,但也是風口的殺傷力。

到了2016年,投資人遠離了O2O,開始殺向了現場大家公認的另一個偽需求領域——共享單車,滿大街都是各種顏色。顏色都不夠用了,但錢總歸是夠的,所以大家瘋狂的去燒。燒了幾年之後,小黃車沒有了,摩拜也成了美團的囊中之物。阿里在最後收割,藍色又重新佔領了上海的街頭,這都是風口的力量。

2018年,區塊鏈可能就是我說的破壞者最喜歡的一個風口了。瘋狂的割韭菜,到處都是三點不睡覺的幣圈,大家去販賣各種各樣的空氣幣……我也發行了一個空氣幣,但我不忍心賣它,這個風口就默默地錯過了。今天我們會看到在幣圈裡面賭博成性的這些破壞型創業者們,有的會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非常慘烈地離場。我就不介紹這些悲慘的故事了,大家可以去百度。

2019年,仍然會有一些風口出現。當然,真實的風口可能比我列舉的要多得多,我只在講像我們鄰趣這種生活服務類企業相似的風口有什麼。那今年比較流行的就是社交化電商,或者說社交化的各種服務提供商。

所謂的社交化、社交化電商,歸根結底就是以前大平臺非常不恥於去做的微商。今年這個風口到底能不能抓得住?我不知道,反正我們在抓,我們在搞社交化。歷來幾年總是有風口,有的人抓住了,有的沒有抓住。

抓住風口一定是個好事,如果2015年我們沒有抓到O2O 的風口,我們現在可能早就不在了。但是如果一個創業者只是為了抓風口而開始創業的話,可能也不會有一個特別好的結果。

如何在創業中活下去?

創業本身其實就是一種選擇,剛才講的到底為什麼創業是一種選擇,而創業之後你到底走哪條路也是一種選擇。

因為創業的路在這個過程裡經常在變。最開始投資人往往會鼓勵我們創業者:一開始我給你錢,你可以不拿工資,我們把錢都用在業務上。我非常明確的說,也是建議咱們各位青年創業者,不要聽,不要這麼幹,你一定要拿工資,拿的多和少,要看你個人的承受情況或者接受情況。

如果你不拿工資,我認為你會把這個事兒變成了短跑。創業其實不是短跑。我現在已經創業五年了,還沒有成功,但是我認為離成功更近了。如果說你把它當做一個短跑,說我拿錢半年之後一定要成功,一定要上市,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拿工資,咱們是為了打持久戰。

另外一個,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也會看到有些創業者非常決然地,也令我特別敬佩地把房子賣了,投入到企業的經營之中。這我也是非常不建議。房子賣了就沒有安身立命之所,你的心態就變了,所做的一切其實不是創業,也不是持久戰,也不是長跑,而是一種賭博。

我感覺如果賭博的話,沒必要去創業,直接去澳門就可以了。

所以說創業是面臨著很多種選擇的,剛才說的是短期的選擇,長期的選擇又是怎麼樣呢?

有的模式是純粹的to VC,有的模式是to C。我們到底該選to C還是to VC?或者先to C再to VC,或者先to VC再to C?我也不清楚,這個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看到好多to C的也成功了,to VC的也成功了。

像跟我們同樣行業的達達,就是最開始的 to VC 模式,規模漲得非常快,後來在資本寒冬來臨之前成功地和京東進行合併,現在發展的也不錯。純粹 to C 模式的也有,一些重體驗的如小紅書,不斷經營自己的用戶,獲取自己的流量,又能夠通過電商變現,現在也能獲得阿里的巨額戰略投資,這也是一種成功的典型。

所以這兩種沒有對和錯,關鍵就是選擇。但到底該怎麼選擇?有的創業者也跑來跟我交流,說他非常的焦慮,眼前機會很多,還有十件事可以做,他想都做了。那我的建議是選一件你認為你不做會後悔的事,把其它的九件事都讓其他人去做。

因為剛才說到我們的人力、精力、時間都非常有限,你拿到的錢再多也是一個有限的資源,那怎麼辦?就必須要足夠的專注。

那專注到哪裡?

如果融資能力強的,確實可以走出 VC 之路。我突然想起一個故事,我們當時說到即時配送領域,達達跑的比較快,另外還有一家,就不提名字了。它也是用同樣的模式,選擇同樣的戰場——上海去做,當時我去跟他談的時候,他意氣風發。他說你們跑的太慢了,怎麼能 to C 呢?我們做這件事很快就能夠跑到兩萬單/天,很快就會有幾百萬美金的融資,等我跑到了20萬單/天,我們會比達達跑得還快,也會有更多的融資。當時聽了之後,我就默默地走了。

一個月之後這家公司已經關掉了。為什麼?因為他的投資人看到達達跑的更快,於是不給它投資了,所以這是一種典型的賭博。

我不建議咱們的青年創業者去走這樣的一些路,我更希望咱們能夠真正專注於用戶的需求。

我不能說鄰趣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我們每次做選擇其實都是在想用戶遇到了什麼痛點、有什麼問題?我們能不能解決?如果能解決,我們就試一試,幫用戶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

像最近我們剛開了一個新業務,叫代扔垃圾。我們上海正在成為全國第一個執行垃圾分類的城市,執行的也非常好。但是有的用戶他是沒有時間扔垃圾的,也有些用戶不知道該如何去扔那些垃圾,或者說他上下樓行動不方便。我們的小哥可以上門幫助這些用戶去細緻地做垃圾分類,之後還能告訴用戶如何去分類。

所以,這是我們最近在做的一些事,我不能保證它是成功的,但我感覺他解決了部分用戶的一些真實需求,還是挺欣慰,我們在做一個有意義的事兒。

所以剛才我們說的是不同的選擇。但有些選擇如果錯誤了,公司可能就面臨著死亡。

我經常問我的團隊,公司死掉有好多種原因嗎?他們說是,好多種原因。有的說風險控制有問題,有的是說資金利用效率不夠高,還有的是說運氣差,不知道怎麼就死了。

但我分析,其實公司死掉就只有一個原因,沒錢了,沒其它原因。

如果你有錢,公司永遠都可以東山再起。所以這是我給咱們廣大青年創業者非常明確的一個建議,無論我們是to C、to VC、還是在做一個小生意,或是做一個大平臺,我們都要關注我們的現金流,真的要管好我們的現金流。無論多大的一個企業,如果現金流出了問題,也會應聲而倒。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沒有死,但是也沒有發展得那麼快,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這一張頁面的標題叫《陷入絕境總是似曾相識》。

這段文字不是我寫的,是我某一天在朋友圈裡看到別人發的,我一看,直接就套到了自己身上,我發現很貼切。因為現在的風口並不在 O2O,所以融資是很困難的,賺錢也很困難。那怎麼辦?

團隊有的人耐不住寂寞也會走。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大家還能不能好好開個會、照個相,所以我就在想到底是哪家公司遇到這種情況還能樂觀地開個會,還願意去照個相,我發現是這家公司——

這張照片應該不是真實的照片,我相信是朋友圈的朋友在某個電視劇裡截的屏。

這就是毛主席在長徵階段跟他的領導班子,真的是後有追兵,前有堵截,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到達延安。就這麼一個情況,還是樂觀地拍了一張照。

我覺得我們的青年創業者不用總是去向賈伯斯學習,也不用為中國沒有谷歌、Facebook 這樣的學習對象而嘆息,其實我們最典型的創業成功案例一直就在我們身邊,它就是我們的中國共產黨。

現在很多創業者案頭的標配書已經不是《賈伯斯傳》,而是《毛澤東選集》,包括我也買了四冊放在旁邊,沒有全看。一旦遇到挫折的時候,遇到投資人過來跟你天天叨叨、說no,全是負面情緒的時候怎麼辦?

翻開裡面,看看《持久戰》,《持久戰》這篇文章能令你豁然開朗。創業之路就是一場持久戰,他不會因為你拿到了某個 VC 的錢而速勝,也不會因為你沒有拿到 VC 的錢而速敗。

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初心,堅持我們服務用戶的本質,做好自己的產品,服務好自己的每個用戶,我相信我們的路可以走得更長。甚至能夠像我們剛才說的最成功的創業團隊——中國共產黨這樣,跨越百年崢嶸歲月。我覺得我們所有的青年創業者,都應該向這樣成功的創業團隊致敬,並從中學習。

好,我的分享就到此為止,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上海興起排隊經濟 一杯「喜茶」到手需要花費2至5小時左右
    顧羽繁告訴中新社記者,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用「跑腿小哥」代排網紅店。「『喜茶』最火的時候我也下過代排隊訂單,當時3杯『喜茶』花了234元(人民幣,下同)。」飲料本身總價僅69元,其餘165元則是付給「跑腿小哥」的排隊與跑腿費用。雖然排隊價格已大大超過飲料售價,但能免去5小時排隊之苦,顧羽繁認為這錢花得很值。
  • 肯德基創始人哈蘭·山德士告訴你,創業需要的5個因素
    很多人想模仿他們,想複製他們的成功,於是也走向了創業的道路。今天,我們來談一位成功的外國創業者,他就是肯德基創始人哈蘭·山德。他的創業故事將會告訴你,創業需要哪幾個因素。1.堅持哈蘭·山德士於1890年出生在美國印地安那州的一個農莊裡。哈蘭·山德士6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只能靠母親外出打工養活幾個孩子。12歲那年,他離開家獨自謀生,幹過無數的底層工作。
  • 倪正東:2018很多文創公司沒有融到錢,企業只有一條曲線容易死掉 |...
    「我周圍的很多文創公司在2018年都沒有融到錢,都是幹苦活。」1月5日,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倪正東在2019FEIA中國時尚文化消費投資影響力論壇發表了主題演講《新文創與大消費投資新趨勢》。演講中,倪正東回顧了2018年中國新文創和大消費領域的投資情況,分享了自己對於新趨勢的判斷。
  • 5點建議告訴你,如何避免創業頭號殺手——資金短缺
    如果你在網際網路上搜索「為什麼科技公司會走向失敗」,它會給你提供若干個答案和理由,但是你會發現在那個無止境的清單上,第一個出現的肯定是現金短缺。通常人們在解釋科技公司失敗的原因時,都會說是遇到了現金周轉不靈問題,但事實上,資金短缺只是表面現象,其背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原因。
  • 桔子酒店創始人露宿街頭:公司賣掉36.5億,我再也不創業了!
    2)從回報上說,我們做得是可憐的酒店業,一個傳統伺候人的行業沒法與網際網路行業動輒幾十倍上百倍的回報比,雖然我把投資人給自己的期權大都分給大家了,最後兩次我也一點沒拿,但是畢竟僧多粥少,雖然老人都有些回報,但是和網際網路比起來遠遠不夠,我把你們拖進了一個傳統行業,回報沒有這麼高,這是我的錯,讓你們5年,8年10年的青春浪費在這裡,對不起你們。
  • 創業公司的N種死法 紙團隊和不聚焦最可怕
    央廣網北京9月6日消息(記者張奧)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創業圈紅紅火火的背後是極高的死亡率,據統計90%的創業公司都會在前3年死掉。目前網上瘋傳一份O2O死亡名單,很多創業項目從瘋長到死亡,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即便站在了風口,找到了投資,也未必能走得長久。  今天的主題是「創業公司的N種死法」。
  • 從為什麼創業到該怎麼創業
    你意識到一個問題,並覺得自己必須去解決它,只有這樣,你才會有歸屬感、才有激情去面對前途困難,才能堅持 5 年、10 年,15 年熬出一個偉大企業。比如我自己一路走來深知教育中現存的問題,我覺得教育中很多問題,比如讓學生們更有自主思想、更有選擇意識、對自己人生更有規劃等,都是我希望有人能儘快解決的,如果不解決,就會有更多孩子迷茫、後悔或受苦,也就影響整個社會。
  • 對員工寬容的公司都死掉了,那對員工嚴防死守的公司都怎麼樣了
    所以,當老方看到朋友圈一些老闆在轉發《對員工寬容的公司都死掉了》這類文章的時候,可以理解他們的心情。但理解不代表贊同,根據老方的觀察,一般贊同這種文章觀點的老闆,其公司都是矛盾重重,存在大量隱患。原因就在於這樣的公司裡,老闆和員工是對立的,威逼利誘、陰謀詭計是常用的手段。
  • 這10大原因導致了141家創業公司死亡!
    根據CBinsight的研究,2014年到2016年被列為失敗的創業公司,往往發生在融資20個月,融資大約130萬美元之後。以下我們按失敗的屬性維度,來看看這些公司的創始人與投資人如何看待其失敗。或許也能帶領大家少走一些彎路。。
  • 創業前你應該做好哪些準備?看看這幾位創始人是怎麼說的
    站長之家註:在你沒有做好充分創業的準備下,你就應該向那些成功創業的人吸取經驗。來看看以下的幾位創始人是怎麼看待創業的:1. 瑪拉·貝克,Bluemercury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創業是一場馬拉松許多企業家專注於如何在幾年內退出他們的企業,但很少會如你所願。相反,要專注於建立一個長期的偉大公司。記住,創業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2.
  • FounderSpace創始人談如何打造成功的創業公司
    《FounderSpace創始人談如何打造成功的創業公司》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一個農村站長的成長故事(一)我是農曆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六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一個農村家庭裡,我有三個姐姐,但是在家中父母從來不寵我
  • Treehouse創始人告訴你 創業還能減肥
    )的CEO和創始人,同時也是一名父親、企業家和電影愛好者。在這個帖子裡我會告訴大家我是怎樣減掉10%的體重並且練出這一身肌肉來的。因為我不但要撫養小孩(一個1歲,一個3歲),還要到處籌集種子資金並且讓Treehouse成功上線。我想向大家傳達的觀點是,想要變得健康並不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你很忙很忙很忙。再補充點:我不是醫生也不是健身專家,所以不要全盤照搬我接下來說的話然後盲目去照做。先與你的醫生和健身專家談談好嗎?我們開始!
  • 創業公司失敗原因排首位的竟然是:無市場需求
    我們給這些創業失敗公司進行了 CB Insights 式的數據分析,同時,在逐個分析這 101 個初創失敗的案例後,我們了解到兩點:第一、一個創業公司因單個原因而失敗的情況很少;第二、在這些案例中,失敗的原因多種多樣。從中篩選後,我們得出了他們失敗的 20 個最主要原因。
  • 創業公司的失敗與復興的17個典型案例
    他們對我們的付款方式是分期的,突然有一天,我們意識到他們還欠著大約7.5萬美元,已經超過60天沒有動靜了。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我不停地給他們打電話,得到的卻只有空頭支票。我清楚地記得當時的窘境——我和Amy躺在公寓裡,正值午夜,我卻無法入睡。Amy能感覺到我的腦子在狂轉,問我到底遇到了什麼問題。
  • 我們從各大創業公司收回950份問卷,發現了2019年的十個生存秘密
    本文看點 《創業公司生存狀態調查》是美國知名風投公司First Round從2015年開始的一項行業調查,覆蓋初創企業的創始人和員工。這是目前業內規模大的調查,累計收回3,600份問卷,覆蓋190,000多項數據。
  • 同程吳志祥:死掉的企業會讓活下來的企業長得更快
    吳志祥:我們是2017年的5月4號,正式設立了同程資本這個板塊。最初就是兩個人,到今天它成為整個公司未來十年以內非常核心的板塊,承擔著跟我們今天的兩萬人要做的一樣的事情,我們兩萬人希望在旅遊行業幹出一千億,同程資本也要加速孵化出一千億市值的創業公司群。
  • 見證1000家創業公司的生死後,她總結出6條創業者忠告 | 獵雲網
    1做出用戶真正想要的東西 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這是 YC 一直信奉的一句話,歷經 11 年時間,見過 1000 多家公司,我知道我們選擇了正確的信條。事實上,作為公司的創始人,你所做的任何事都沒有「做出人們真正想要的東西」這件事更重要。
  • 李開復:創業公司數據造假已成中國網際網路常態,原因為何?
    新京報:可也有聲音認為,股權眾籌幫很多公司融到了錢,也讓很多人分享到了投資收益。李開復:要記住,如果一個創業公司有能力拿到頂尖VC的錢,肯定不會去眾籌平臺募資,所以一般來說都是二三四流的項目。上一次股災前,美國有一家公司,對接散戶和創業者,碰到了股災,公司幾乎倒光了,散戶的錢大部分賠掉了。
  • 極客學院CEO靳巖:在線教育公司99%都會死掉
    文|百曉2014年,在線教育市場火爆,除了各路資本的競相追逐,業內大佬們也紛紛跑馬圈地。但隨著行業泡沫的消失,對那些過度燒錢、盈利模式不清的創業公司來說,估計一兩年內連生存都難以維繫。「未來在線教育公司99%都會死掉,因為他們只看到了線上,卻忽略了教育。「極客學院CEO靳巖認為,對IT在線教育平臺來說,課程質量是核心競爭力。在靳巖看來,今年是行業的洗牌期,IT在線教育將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發展的階段。
  • 只有這篇文章讓我搞懂了創業公司股權分配!(必讀好文!)
    四是分享三家著名創業公司的股權分配案例。1. 創始人的股權1.1確定創始人。創始人是承擔了風險的人。判斷創始人的簡單方法是看,拿不拿工資,如果在最開始,都不能支付工資給你,那你就是創始人。1.2創始人的身價如何確定。1.2.1初始(每人均分100份股權)。我們給每個人創始人100份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