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創業公司數據造假已成中國網際網路常態,原因為何?

2020-12-25 創業邦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到今天,創新工場已經成立七年,中國的創業投資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很多非專業投資人湧入市場,繼續下去,專業投資人會退場嗎?關於股權眾籌問題,又應該如何看待?創業公司數據造假已成中國網際網路常態,原因為何?曾經風口的O2O,如今出現了密集死亡潮,未來還有機會嗎?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未來的投資會不會被機器取代?……近日接受新京報專訪,分享我的看法。

本文轉載自新京報「尋找中國創客」,以下為原文:

在《向死而生》出版後,李開復一度成了生命感悟的專家。高校演講、電視節目裡,主持人和觀眾喜歡抓著李開復的淋巴癌刨根問底。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此次專訪前,李開復的一名身邊人士對記者擺擺手, 「千萬別再問他生命感悟了,沒意思」,朋友擔心標籤太多,大家會遺忘掉李開復的身份,他首先是一名卓越的商業人士和科技精英。

6月3日,在中關村鼎好大廈10層的創新工場,作為「尋找中國創客」導師的李開復不談生命感悟,而是向我們分享了他對商業邏輯、科技革命和創業風雲變幻的看法。

這位曾任微軟全球副總裁、谷歌全球副總裁的商業領袖,2009年9月在北京創立了「創新工場」,成為了中國創投的先行者,如今已成為中國創業者心中的「大眾導師」。最近,很多人發現,李開復的頭像出現在了公交車、地鐵站和樓宇廣告上為各種產品代言,有人質疑,李開復怎麼四處站臺?

其實這是李開復「創業導師使命」的一部分, 「都是我們自己投資的項目,不收代言費,這是我能幫助他們做的事。」李開復說。

七年,李開復對創業者的幫助終於有了初步的成果。李開復說: 「國內的創業環境今年終於到了一個技術創新的風口。」他和創新工場,終於可以回歸「鼓勵創新」的初心了。而過去七年,創新工場更多把精力放在了投資回報率高的項目上,這些項目更多是靠「運營」而不是「技術創新」。最近一年內,創新工場接連投資了25家人工智慧公司。

這些「不懂」的投資人一定會賠錢

那些有財無才的人,我覺得可惜。沒有經驗,但自認為懂,最後把辛苦賺來的錢賠掉。

新京報:到今天,創新工場已經成立七年,中國的創業投資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很多投資人湧入市場,你會有壓力嗎?

李開復:沒有,我們在行業的地位比較鞏固。但我相信有些人可能碰到一些挑戰。

新京報:比如?

李開復:我們有時候會聽說,那個案子怎麼最後估值比我們想像多了三倍,誰投的?哦,原來是不懂的人投的。

新京報:這也是最近很多人在說的,過多的散戶風投進入市場,擠壓了專業投資人的空間。

李開復:確實有一些好案子,因為能拿到更高的估值,選擇了一些不是很懂的投資人,這就是我們說的劣幣驅逐良幣。

新京報:這個現象持續下去,專業的投資人會不會退場?你擔心嗎?

李開復:我不擔心,這些不懂的投資人,他們一定會賠錢。因為他們把所有的案子,增加了三倍成本,最後回報一定不會很好。這些土豪吃了虧就不投了,市場就會恢復常態。有些人覺得早期投資人人可做,一級市場好像不需要專業能力,這些人無論進入眾籌還是土豪型的 投資,一定會付出代價的。

新京報:有人說這叫「一萬名天使的崛起」,你覺得現在投資人的數量是不是已經超多了?

李開復:這一萬名天使,是 BAT、京東等網際網路公司上市之後退出來的創業者,他們大部分是有財產、身價很高的人,經歷過創業,做過產品。這些人能多投就多投,能少投就少投,這些有財有才的人,我覺得越多越好。

新京報:那你說的劣幣是指?

李開復:是那些有財無才的人,我覺得可惜。沒有經驗,但自認為懂,最後把辛苦賺來的錢賠掉。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新京報:有人預測說,基金很快會迎來洗牌,大量投資人會退出,你覺得呢?

李開復:一級市場投資,一定是最好的 1/4 的公司賺到所有的錢,另外3/4的公司不賺錢,所謂的洗牌是不斷在發生的。我相信現在已經有很多不專業的早期投資人在用頭撞牆,開始考慮打退堂鼓了。就像五年前「全民PE」,到現在還有多少家?當時國內PE手裡有將近一萬家公司在等待退出,一大批沒能存活到IPO開閘。

股權眾籌是很危險的事情

讓不專業的人來投資,把它稱為眾籌,是很危險的事情。散戶受欺騙,都是因為把事情看 得太美好太簡單。

新京報:說到散戶,最近有股權眾籌平臺被指虛假宣傳,先前的承諾沒有兌現,投資人權益受損,你怎麼看?

李開復:投資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事情,股權眾籌就是讓很多不專業的人來做投資。一個專業的投資人會用盡調(盡職調查)挖掘出很多問題,會用第三方資源來驗證是否真實,而不會被創業者的口才或者呈現的內容打動。所以讓不專業的人來投資,把它稱為眾籌,是很危險的事情。

新京報:可也有聲音認為,股權眾籌幫很多公司融到了錢,也讓很多人分享到了投資收益。

李開復:要記住,如果一個創業公司有能力拿到頂尖VC的錢,肯定不會去眾籌平臺募資,所以一般來說都是二三四流的項目。上一次股災前,美國有一家公司,對接散戶和創業者,碰到了股災,公司幾乎倒光了,散戶的錢大部分賠掉了。

所以無論在任何國家,散戶受欺騙,都是因為把事情看得太美好太簡單,誤以為專業的事情不需要專業的知識,或者被一些不誠信的專家誤導。

新京報:所以你不贊成股權眾籌?

李開復:並非不贊成,但在設計上,應該有專業的人來確保不專業投資者的權益。比如美國的 Angel list,它的每一個項目都由專業的人領投,不專業的人跟投,盡調的工作由專業的人負責,利益的分配也傾向專業的人。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護不專業的投資人,另外一方面,也讓一些造假或者吹噓的創業者原形畢露。

新京報:股權眾籌的政策監管一直缺位,你認為應該如何從政策設計上控制風險?

李開復:可以參考一些成熟市場的做法。在美國,投資對衝基金或者一級市場基金,需要投資人是 Accredited investor (合格投資者),要證明自己了解所有的風險,被告知了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並證明財力可以做這樣的投資。

創業者造假不能怪到投資人身上

中國創業造假肯定遠遠大於美國。原因有很多,包括社會環境、大家的價值觀、媒體和大眾的監督都不同。如果造假,在美國付出的代價很大。

新京報:和投資的亂象比,最近很多創業公司的造假事件也被曝光。 「尋找中國創客」的另一位導師閻焱也說,數據造假已經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的常態,原因是什麼?

李開復:如果造假變成一個行業普遍的現象,也會對有些人產生壓力。比如讀大學,周圍的人都抽菸喝酒,你不做好像也不對。現在任何一個創業者都來個五千萬、一億用戶,那根本不是真實的。

新京報:投資人為什麼會被蒙蔽?

李開復:現在很多投資人沒有足夠了解要監測的核心數據,比如說註冊用戶、下載用戶有三億,而付費用戶或者活躍用戶只有兩千萬,被衡量的應該是活躍度,有些產品甚至要看「月活」,所以投資人需要對不同的數據做更專業的評估。

新京報:你遭遇過被投的企業造假嗎?怎麼處理的?

李開復:不太多,我們盡調做得比較細膩。

新京報:那你們如何辨別是否造假?

李開復:大一點的項目要靠盡調,用各種方式去拿到真實的數據,小一點的項目是對人的盡調,對行業的盡調。

新京報:有創業者說,造假是投資人逼出來的。因為投資人急著看數據,不造假就拿不到錢,就得等死。你怎麼看這種說法?

李開復:就相當於說考試都作弊,我也必須要作弊,有這個壓力存在,但是不能怪到投資人身上,自己的誠信自己把控,說考試作弊是學校逼的、老師逼的,這個講不過去。

新京報:美國也有造假的情況嗎?

李開復:比例上,中國肯定是遠遠大於美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社會環境、大家的價值觀、媒體和大眾的監督都不同。如果造假,在美國聲譽可能就毀掉了,付出的代價很大。

新京報:要怎麼做才能扭轉這種風氣?

李開復:需要大家出來呼籲,不能只是說我同意,然後什麼都不做,這樣反而會產生壓力,讓不造假的人覺得不造假就融不到資,我們絕對不能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一個滴滴就能把死掉的全賺回來

滴滴估值已經有200多億美元了,一個滴滴就可以把那些死掉的全部賺回來。O2O行業 已經驗證了很大的價值,未來還有很多機會。

新京報:散戶投資人和數據造假,說到底都是在搶佔風口趕時髦。今年有個現象,曾經的風口O2O出現了密集死亡潮,你怎麼看?

李開復:不用這麼悲觀,這其實就是個春夏秋冬的輪迴。看整個VC界的投資,滴滴估值已經有 200 多億美元了,一個滴滴就可以把那些死掉的全部賺回來,所以不能只強調說死了三個、八個、十個,而不去考慮到巨大的成功案例。O2O行業已經驗證了很大的價值,未來還有很多機會。

新京報:但現在很多投資人幾乎是談O2O色變。

李開復:在O2O領域,中國是領跑世界的。中國的城市和人口結構特別適合O2O行業。因為人住得比較近,密度比較高,所以配送會更快、更便宜、更有效率。另外,國內做服務業薪資比較低,所以有一大批人願意進入這個行業。

新京報:但有人說線上線下結合已經完成差不多了,很多行業也出現了巨頭,這個領域還會有機會嗎?

李開復:我認為 O2O 領域的變革還沒有結束。好像外賣一旦發生,未來的餐館也會被顛覆。過去是靠人流賺錢,現在是看有沒有中央廚房,配送做得好不好,產品有沒有吸引力,跟百度外賣、美團外賣的關係如何,整個遊戲規則都在改變,最後被顛覆的是傳統行業。

再過五年回頭來看,會發現中國可能有一些餐飲巨頭,因為沒有趕上時代被淘汰了,傳統而不與時俱進的才會是最大的輸家。

拿投資人的錢不能總堅持「情懷」

拿著投資人的錢賺錢,要考慮到投資回報率,不能總堅持去投有情懷、有科技的項目。直到今天科技的趨勢起來,創新工場在科技方面做了非常大的布局。

新京報:你時常鼓勵創新,國內現在的創新有沒有達到你的期待?

李開復:國內的創業環境今年終於到了一個技術創新的風口。七年前我們開始做創新工場時,科技創新很難做,水平跟美國落差太大,創業者更多的是參考國外的商業模式。而現在,中 國的教育水平在提升,海歸越來越多,網際網路拉平了技術落差。

新京報:科技的趨勢起來了,基於什麼判斷?

李開復:從美國的創業投資市場來看,今天最火的幾家創業機構是什麼?是YC、Founders Fund、Elon Musk,這些人都是科技牛人,所以我覺得今天真的懂科技的投資人,應該很有機會。

新京報:創新工場成立之初就要推動技術創新,但實際上過去幾年投的科技創新公司並不多,為什麼?

李開復:我們畢竟拿著投資人的錢賺錢,要考慮到投資回報率,不能總堅持去投有情懷、有科技的項目。所以我們必須接受這個環境,去投那些潛力最大、經濟回報最大的公司,有一段時間是投 App,有一段時間是O2O,這些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更多是靠運營。

直到今天科技的趨勢起來,創新工場在科技方面做了非常大的布局,就拿人工智慧一個領域來說,過去一年,大概已經投了25家公司,比如 face++、地平線機器人技術、Uisee(馭勢科技)等。

新京報:人工智慧很早之前火過一次,然後集體踏空了。你怎麼確定這次的爆發不是泡沫?

李開復:過去的踏空,是基於幾個因素的不成熟。現在算法成熟,數據量夠大,快的機器被使用,所以我對這波人工智慧非常樂觀。

未來投資肯定會被機器取代

過去兩年我個人在二級市場的投資都是機器在做,機器買賣股票比人更可靠。

新京報:許多人都對人工智慧的崛起感到恐懼,認為這將對人類造成嚴重的威脅,你會擔心嗎?

李開復: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很多,可以根據一個人出車禍的概率,來決定保險金額度;可以幫助醫生做判斷,把所有的數據輸進來,針對過去生病的案例,給病人開藥。

新京報:那未來不需要醫生了?

李開復:把數據給醫生做參考,最後判斷還是醫生做。但未來10到15年,人類一半的工作會消失,收集信息、做出判斷,這些工作會越來越多被機器取代。

新京報:投資也會被取代嗎?

李開復:肯定會被取代。過去兩年我個人在二級市場的投資都是機器在做,機器買賣股票比人更可靠。

新京報:人工智慧現在到了全面爆發的臨界點嗎?

李開復:人工智慧創業的井噴時代還沒來到,這個要等待平臺的建設。就像移動網際網路,當安卓出來以後,小米就可以更自然地產生。人工智慧的平臺今天還沒有,大概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新京報:5月底發改委頒布了《「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人工智慧時代,政府也加大力度推進,中國有機會引領創新嗎?

李開復:我覺得很可能會,中國的年輕工程師是學習能力最快的,他們有很好的教育基礎和背景,再加上資本的力量。

新京報:提到幫助創業者,最近有人發現你的頭像頻繁出現在微博、地鐵上,說你變成代言人型的投資人了。

李開復:很多人說我最近曝光度有點高,其實我做代言都不是商業行為,主要是為了幫助我們投資的公司,還有是幫助合作夥伴推廣。

新京報:會不會覺得這種代言太多,是對自我形象品牌的損耗?

李開復:我看到一個好的產品,就會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尤其是對我們自己投資的公司,這是我能幫助他們做好的事情,所以我願意去做。我從來不收代言費,而是憑著良心,負責地、不過於誇張地,把好的東西推薦出去。

導師小調查

1、你認為創業者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

a聰明 b勤奮

c誠信 d堅韌

e個性 f其他(可註明)

李開復:c

2、你希望和你投資的創業者成為什麼樣的關係?

a朋友 b師生

c無所謂

d其他(可註明)

李開復:d,彼此信任尊重的人

3、你對所投資的項目,喜歡哪種退出方式?

a下一輪融資有人接盤就退

b成功上市後退出

c看準了就長期持有

d根據公司發展狀況再

定退出方式

e其他(可註明)

李開復:b

採寫 / 新京報記者曾慶雪

攝影 / 新京報記者郭延冰

相關焦點

  • 馬蜂窩點評造假?空中數據閣樓撐起獨角獸,數據造假早已屢見不鮮
    原標題:馬蜂窩點評造假?空中數據閣樓撐起獨角獸,數據造假早已屢見不鮮 剛剛過去的周末,某自媒體平臺發的一篇文章《估值175億的旅遊獨角獸,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將網際網路公司的數據造假問題又一次曝光在大眾面前,而這次事件的主角是在線旅遊平臺的獨角獸公司馬蜂窩。
  • 馬雲、李開復、李彥宏、俞敏洪、劉強東,這些網際網路大佬們的英文...
    馬雲、李開復、李彥宏、俞敏洪、劉強東,這些網際網路大佬們的英文水平哪個最強? 【IT時代周刊編者按】國內網際網路公司日新月異的發展,紛紛赴美上市,與國際化接軌。馬雲自爆英語好的原因是:爸爸罵我,我就用英語還口,他聽不懂,挺過癮,就學上了,越學越帶勁。視頻中馬雲做的一段英文演講。在演講中,馬雲的口語流利,氣場強大,英語水平可見一斑。李開復:李開復,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1998年,李開復加盟微軟公司,並隨後創立了微軟中國研究院(現微軟亞洲研究院)。
  • 昔日李開復等大咖登門,身家180億普寧富豪旗下股票或終止上市
    相關數據顯示,多達32.75億元的重要9家投資項目中,有「樓通寶」、「安威科」、「協創兄弟」、「野獸達達」、「星常態」、「小豆科技」、「柳州延龍」等,其中,柳州延龍汽車數額最大,7億多元佔股51%。如今,這些投資大部分屬於枯黃狀態、僅深圳小豆科技、柳州延龍尚在運作。
  • 專訪李開復:中美AI競爭不是零和遊戲 美國人對中國有誤解
    李開復認為,將AI競爭演化成戰爭沒有必要,AI帶來的最大問題是人類的工作被取代。這個問題每個國家都需要面對,中美之間其實可以彼此參考、學習,相互提升。這一整個創新、創業的方式是非常值得尊敬和研究的。我覺得美國人一旦想通了這一點,就不會再這麼簡化的描述和籌劃中國的技術公司。第二,可能對美國人認識自身也有幫助,他們可能了解到矽谷的那一套模式不是唯一模式,我覺得以後哈佛商學院的課程都會融入中國式的創新、創業。
  • 致敬中國網際網路三十周年之李開復
    題記:致敬中國網際網路三十周年,所有的偉大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正如凱迪拉克所代表的精神那樣:所有的偉大,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從校園來到蘋果,再到微軟和 Google,李開復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堅毅地朝向未來,一直到現在的創新工場。
  • 李開復簡介_李開復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1996年,李開復擔任SGI公司的多媒體軟體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總裁,負責多平臺、網際網路三維圖形和多媒體軟體的研發工作。 在校期間,李開復還開發了「奧賽羅」人機對弈系統,因為1988年擊敗了人類的黑白棋世界冠軍而名噪一時。 1998年,李開復加盟微軟,並在中國創建並領導微軟中國研究院,2000年擔任微軟全球副總裁。
  • 協力同心,讓網際網路數據造假無處遁形
    當前,收視率造假、流量造假等熱點問題已經成為阻礙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健康發展的毒瘤。流量和資本兩大核心力量使得我國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滋生出巨大的流量作弊黑灰產業,侵蝕著產業鏈條的各方利益,對整個數字營銷生態的健康發展造成了不可忽視的惡劣影響。
  • 李開復「口誤」背後 曠視科技是家什麼公司?
    攝像頭產生的數據屬於曠視還是客戶?如果沒有得到螞蟻集團等公司的人臉數據,曠視科技最初的算法是如何實現和優化的?9月13日,紅星資本局致電曠視科技,至截稿時暫無回應。此外,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曠視曾在去年中旬披露港股IPO的招股書,不過,種種「水逆」事件發生,目前已失效。此前,有消息稱,曠視有搶灘科創板的打算。
  • 李開復用後治癒癌症?神話的白藜蘆醇實為果汁!
    市場上已出現多款白藜蘆醇產品,婕斯環球集團旗下的白藜蘆醇-沛泉菁華是其中之一。 去年,知名公眾人物李開復兩次發布博文,對婕斯白藜蘆醇-沛泉菁華涉嫌虛假宣傳、盜用頭像、謊報代言行為格外惱火、嚴厲駁斥。 「想知道李開復抗癌喝什麼嗎?婕斯沛泉菁華!不相信的,請百度視頻《築夢者之李開復向死而生真情實錄版》」、「李開復,拒絕放療化療、選擇營養醫學,九個月回到崗位起死回生」。
  • 關於人工智慧時代如何創業,李開復給科學家們上了一課
    我們要擔心今天手中擁有巨大人工智慧力量和數據的公司,他們用數據來作惡。看到人工智慧將要取代50%人的工作(在未來10—15年之間),這些人怎麼辦?教育怎麼辦?科學家尤其是人工智慧科學家有什麼使命有什麼機會,是不是都要出來創業還是跟著霍金一起去尋找人類的未來。第四個話題也就是李開復今天演講的主題。
  • 中國網際網路創業活力為何碾壓日本?
    在網際網路+的背景與推動下,國家也在經濟轉型,推動並扶持創新型企業與第三產業的發展,網際網路從一種渠道與工具變成了一種集體追隨的文化,這導致國內網際網路創業的爆發。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中關村新創辦企業超過6000家,2014年上半年新創辦企業超過9000家,從騰訊開放大數據顯示,三年來騰訊開放平臺上的創業者人數增長36倍。「萬眾創業」放在當下的中國,並非一種誇張的說法。
  • 李開復:5年後 我們將進入AI無所不在的階段
    與當年網際網路行業飛速發展引發產業變革時、社會上做出「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的大探討類似,如今的人工智慧技術也到了和產業深度融合的時候。究竟是「AI+」,即用AI加上傳統行業,還是「+AI」,即用傳統行業加上AI,李開復認為,最終會和當年網際網路的發展一樣,AI和產業的發展二者融合。
  • 李開復:AI和網際網路同樣偉大,未來AI是工程師必備技能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 CEO、人工智慧工程院院長李開復在活動中引用普華永道去年的數據表示,到 2030 年 AI 將為全球增創 100 萬億元人民幣 GDP,這相當於一個中國加印度。未來,AI 會歷經四波變革,逐漸滲透到所有領域。
  • 人生一次次被格式化的李開復
    2005年,李開復轉而加盟Google,身兼全球副總裁與大中華區總裁重任。這個轟動世界網際網路界的跳槽事件引起外界的猜測和不同版本的解讀。李開復說:「我離開Google時,只帶走了一個人——我的秘書。」他婉拒別人的追隨,是因為留在谷歌的待遇更加優厚。  「我對微軟的工作並沒有特別不滿意,到我必須要走的地步。當然微軟越來越大,大公司難免有一些官僚,這是一個原因。
  • 李開復回應方舟子疑其副教授身份造假:破格直升
    這是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在自傳《世界因你不同》中寫下的一句話。11月22日,知名科普作家方舟子就這句話在微博裡提出質疑,認為自傳中的副教授頭銜有造假嫌疑,而且也未必是最年輕的副教授。該微博在短時間內被轉發了2000多次。隨後,李開復也在微博裡一一回應了方舟子的質疑,並表示自己是在「畢業後跳過博士後,破格直升教職」。
  • 李開復神評AI:百度無人車開源套路拆解、CV寒冬將至 | 新智元專訪
    李開復預計一年之後是一個短暫的寒冬,過去六個月融到資的企業,可能多數在一年之後現金耗盡,其中又有相當部分比例的企業融不到下一輪,甚至會有一些明星的公司倒掉。真正有價值的公司將在那個時候得到驗證。  他認為泡沫出現有三點原因:  第一,VC方面可能會有一些錯誤的認知,以為人工智慧可以帶來指數級成長的業務,就像過去的O2O或者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APP一樣。
  • 歐洲為何沒有牛逼的網際網路公司
    在這裡挖數用圖文和數據的形式,為大家梳理箇中原因。人口制約了歐洲網際網路的發展Leboncoin是法國用戶量最大的電商類app,用戶不僅可以在上面買東西,還能在上邊租房,買賣自己的二手物品,相當於中國的淘寶+58同城。
  • 李開復演講:特別聰明的人不太適合創業
    李開復說,對多數大學生而言,創業的失敗概率很高,不妨一開始加入一家可以幫其創業的公司。 李開復還提及創業時IQ和執行力的關係。李開復說,IQ只有120,但有很強執行力的人,會比IQ是170,但執行力一般的人創業成功概率更高。因為執行力遠遠比IQ更加重要。 「聰明反被聰明誤,特別聰明的人往往有很多點子,點子太多對創業並非好事。
  • 李開復表示,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打敗了美國,是真的嗎?
    李開複寫過兩本關於人工智慧方面的書,一本是與創新工場CTO王詠剛合著的《人工智慧》,第二本是《AI·未來》。曾經在蘋果、微軟和谷歌有過工作經歷的李開復,是卡耐基梅隆大學畢業的計算機博士,早年就從事計算機語音和交互系統的研究,並取得一定成就。
  • 李開復:AI如何影響你的未來(一)
    嗅覺靈敏的中國風險投資人積極響應號召,2017年一年,他們給予人工智慧創業公司的風險投資佔到全球人工智慧投資的48%,中國在這一數據上首次超越了美國。人工智慧革命終於來了。生產力會因此爆發式增長,人工智慧也會在各個領域取代人工,顛覆勞動力市場,對人們產生深刻的社會心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