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廈門理工出奇招,誠邀家長陪報到 去年廈門理工學院,5200多名本科新生報到,平均每名新生有三名家長作陪……廈門理工學院曾在網站上非常自豪地曬出陪同孩子報到的家長人數。
在一些大學相繼打出「家長止步」的標語時,廈門理工學院這所「最暖大學」每年都會主動向新生家長發出邀請,邀請家長陪同孩子報到,並認為這是一次絕佳的親情體驗。
家長是否要陪同,網上年年有紛爭 近年來,每逢大學生開學季,家長是否該陪同新生報導都成為人們熱議焦點。反對者認為:孩子已經長大,家長要相信孩子能行,不要再溺愛孩子,凡事包辦代替,要鍛鍊孩子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贊成者認為,家長陪同孩子報到無可厚非,既能照顧孩子,同時也能參觀一下孩子未來將生活4年的校園,對孩子的學習環境有所了解,更可當做一次觀光旅遊。
孩子是否能獨立?陪不陪同無干係 此事之所以引發人們熱議,無非是把大學生報到有無家長陪同當成了檢驗其獨立能力的試金石。而在筆者看來,家長陪同孩子報到體現的是一種親情關係,獨立自主是孩子個人的一種能力。用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情去檢驗孩子個人的一種能力,顯然是不科學的。
2
家長陪同去報到,親人感情更深厚筆者家住農村,高中時,兒子就要到距家較遠的城市去上學。從接收錄通知書,到準備入學的東西,全都是兒子自己謀劃,我和愛人只作「幕後參謀」和「全能志願者」,要錢出錢,要力出力。當時出行要坐公共汽車,我和愛人一塊送兒子去上學,行李三分,每人一份,兒子那份理所當然是最大、最重的。到了學校,報到、註冊、交費、查看分班、宿舍安置,全是兒子自己辦理,我和愛人只負責暫時看管行李……兒子上大學時更是自不必說。我想,如果沒有我和愛人陪同,兒子上學報到完全可以,但是,我們的心裡過意不去。作為家長,只要經濟、時間等條件許可,我認為是情理之中、完全該做之事。這並不影響孩子的獨立,相反,兒子感激於我們的陪同,無論是旅途中,還是報到後,都對我們照顧的無微不至,這不僅加深了我們一家人的感情,更鍛練了兒子出行照顧他人的能力!
3
家長是否要陪同,對錯與否當辯證當然也有極個別家長,愛孩子過了極點成了過分,孩子的一切都要包辦:行李由家長打包,旅途由家長扛包,到了學校,由家長報到……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為孩子上大學第一次離家遠行才如此,而是從孩子小時候起,家長事事如此。孩子當然也就養成了事事依賴的壞習慣,雖然已是成人,但卻沒有獨立意識,更缺乏獨立能力,上學報到本是自己的事,卻當起甩手掌柜,成了旁觀者……這樣的孩子,我想家長如果真得不陪著去報到,孩子可能真得可能就無法"走到"大學裡去。
獨立自強是一個人的立世之本,但這種能力當從小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培養提升過程,並非一朝一夕,一時一事所能完成。孩子獨立自強能力的大小,是家長長期教育的結果。絕不是等到「大了」,用一次「大學報到獨立完成」就能鍛鍊出來。而父母對子女的愛,無論是包辦的溺愛還是注重培養孩子自立的「智愛」都是愛的一種表現形式,無論科學與否、是否有利於孩子成長,都是"天然"存在的,無法從家長身上剝離出去的。孩子上大學是一件大事,對許多孩子來說,這也許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到遠方一個陌生的環境去學習和生活,作為父母,陪孩子一起去報到,其情可憫,其心可解,和孩子有沒有獨立能力、能不能自己完成大學報到註冊,沒有必然的聯繫。
4
看待問題要全面,二元對立不可取 孩子能否自己獨立完成大學報到註冊,的確可以作為檢閱其教育結果的一種方法,但這並是說家陪同,就意味著家長就是去代替孩子。那種把「讓孩子自己去大學報到」就認為是「教子有方」、孩子就能「獨立」了;把「陪同孩子到大學報到」就認為是「溺愛過度」、「孩子就得不到鍛鍊」的極端想法和做法都是一種想當然的,片面的,是甪極端的個別事例代表一般,是一點蓋全,是一種非此及彼的簡單思維。這種論調,無非是試圖把教育從生活、社會、倫理中抽象出來,並試圖與之對立,這完全是不切合實際的,不合乎人倫常理的,是荒謬的,也是不科學的。
5
孩子獨立很重要,家長陪同情也原 「只有具有濃烈親情觀念的人,才能體恤他人,關懷社會,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父母子女之間的愛與親情如何體現?上孩子獨立是是對孩子的愛,陪孩子報到也是一種親情的體現,二者並無本質上的差別,「一個學生是否獨立和入學時是否有家長陪伴,並非是正相關關係。」
對孩子來說,上大學是其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裡程碑,在這個關節點上,陪伴可以讓學生和家長都有一次特別的成長。
曾有一位來自安徽的學生家長在廈門理工學院官方微信上評論說:「謝謝學校給了我們一個提醒和機會,這次和愛人、孩子一起到學校,才發現陪伴孩子成長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我很放心把孩子交給這麼有人情味的學校!」
圖文來源於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