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鬧脾氣時,別再這樣回應,真正高情商的父母,用三招就能搞定

2020-09-24 母嬰參考


孩子的成長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帶娃的道路上問題總是層出不窮,尤其是他們的壞情緒,但其情緒失控不是一天養成的,父母需採用正確方式才行。

執筆:王豔微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不少媽媽看見孩子發脾氣、鬧情緒時,往往也會情緒失控,殊不知自己這種「以暴制暴」的應對方式,正在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發育。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孩子鬧情緒時,你還在這樣回應?

1、攻擊孩子的人格

當孩子任性、鬧脾氣時,不少寶媽的心理活動大概都是「自己辛辛苦苦照顧娃,像大爺一樣伺候著,卻還來惹我生氣,真是白養了。」

於是張嘴就對孩子進行人格攻擊,「跟你爸一個德行,即不懂事又自私,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殊不知,寶媽的攻擊會深深刺痛孩子的內心,進而破壞了親子感情。

2、說抱怨的話

在帶娃這件事上,說起累,比起辛苦,孩子媽媽可是當仁不讓,所以每當孩子鬧情緒時,就覺得他們哪裡有資格跟自己發脾氣呢?

可是小孩子哪又懂得那麼多的道理呢?當寶媽對著哭鬧的孩子一副不耐煩的模樣,張嘴就是滿腹牢騷「媽媽每天既要工作還要照顧你,已經夠累了,你還這麼不懂事,就不能讓人少操點心啊。」

而媽媽的這種回應,只會讓本來情緒不佳的孩子更加委屈了。

3、說傷感情的話

當孩子鬧情緒時,有些媽媽一時情急,脫口而出就是傷孩子感情的話,比如「真後悔生了你」,但寶媽要知道的是,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很難收回來。

「惡語傷人六月寒」,對於孩子來說,最信賴的人說出這樣的話,對其內心會產生多大的影響,若是長期如此,你和孩子之間只會越來越疏遠。

所以,即使孩子再哭鬧,也不該用如此「潑婦式」的語言來回應孩子。

教育孩子往往比養育更難,通常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不良情緒時會走很多彎路,但其實面對孩子發脾氣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其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比如嫉妒、憤怒、孤獨、暴躁等,而讓他們能自己紓解、釋放不良情緒,是每個家長必須要教會孩子的。

這套《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是由韓國青少年精神輔導中心特別策劃,匯集了韓國一線兒童作家、插畫家精心打造出來的。

繪本貼近生活,針對當前的育兒現實,比如寶寶初次入園、二胎家庭中存在的嫉妒、以及成長過程的壓力、不安等情緒,都通過一個個溫馨的故事,引導孩子如何正當釋放自己的壞情緒,培養健康快樂的心態。

繪本用舒適淡雅的色彩描繪,讓畫面極具感染力,還採用了鎖線裝訂,紙張厚實,耐翻不容易掉頁。

最後,全套共有8冊,其中包含《我很害怕》《咚!咚!咚!我很生氣》《幸福,在我身邊》《我要藏起來》《你也孤獨嗎》《我也會嫉妒》《悲傷,快走開》《我的心,要強大》,另外,全套繪本只要不到50塊錢,平均1冊繪本只要6塊多,相當於一桶泡麵的錢。

作為父母,不僅要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自己也要控制好情緒,並正確的應對孩子的情緒,否則面臨的就是一場「親子大戰」。

真正高情商的父母,三招就能搞定

1、描述事實

當孩子發脾氣,寶媽首先應該採用描述事實的方式,比如,當孩子鬧情緒把玩具砸了,媽媽可以蹲下來,注視著孩子的眼睛,用陳述的語氣詢問他:「你剛剛把玩具砸爛了,臉上也沒有微笑,媽媽感覺你現在是生氣了。」

面對媽媽的關心,孩子的怒氣可能會因此消失一半,也讓其內心充滿安全感。

2、說安撫的話

當媽描述完事實後,寶媽記得一定要說一些安撫孩子情緒的話,讓其感受到自己被疼愛和關注。

比如孩子玩積木時怎麼也搭不好,生氣將積木散落了一地,媽媽可以安慰他們:「媽媽覺得你每天都在進步中,這次雖然沒有搭建好,但下次一定可以做好。」

其實,媽媽這些安撫的話能瞬間溫暖孩子的內心,並意識到自己發脾氣的錯誤行為。

3、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每個人難免會有情緒,小孩也不例外,作為母親,不僅要讓孩子自己學會緩解情緒,也要根據其不同的情緒,進行溝通和開解,讓其表達內心的想法。

比如孩子是因為經歷失敗而發脾氣,媽媽陪伴自己時間少發脾氣,父母對待弟弟妹妹關愛更多發脾氣等,從根源處找到他們鬧情緒的原因,解決其不開心,並正確引導孩子更合理的表達情緒。

相關焦點

  • 孩子鬧脾氣時,父母要怎麼回應?高情商的父母,3招就能搞定
    雖然打孩子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孩子鬧脾氣的問題,但卻是治標不治本。反而還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恐懼的心理,影響身心健康發育。想著你愛鬧就鬧,鬧累了自然就會停下來。這樣的冷處理方式,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父母越不理孩子就越鬧。此外,父母冷處理的方式,還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孩子鬧脾氣時,父母要怎麼回應?
  • 父母這樣的回應方式,養育出高情商的孩子
    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格爾曼,被譽為「情商之父」,他曾經說過:「很多孩子的學習問題跟智商並無關係,而是缺乏情商的培養。」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的回應方式,是培養孩子高情商的關鍵。美國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將情緒分為4種基礎情緒,正確地回應孩子的每一種情緒,就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 孩子脾氣越來越壞了?父母用3招從容搞定,你做到了嗎?
    很多時候媽媽會說,我家寶貝脾氣可大了,帶他去哪個地方,如果不給他買什麼東西,不按照他的意思去辦什麼事情,那就哭得不行,我一點招數都沒有。孩子脾氣越來越壞了?父母用3招從容搞定,看看你做到了嗎?耐心的觀察分析他們哭鬧的原因,耐心的回應,耐心的給與安慰,共情。請相信,每個孩子都能管好自己,都有潛在的自制能力,只不過有的孩子需要更多一點的時間。這種能力,需要父母用「最深的愛、最溫暖的接納、最溫柔的堅持」才能逐步喚醒。慢慢地,孩子就會明白家長的底線,學會遵守規則並放棄這種發脾氣哭鬧的方式。
  • 寶寶頂嘴時先別罵,高情商父母用3句話就能化解,孩子以後更出色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的解決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家長應該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然後巧妙化解,用對方法,孩子們以後才會更加出色。 而李女士本來脾氣就不好,當時差點罵出來,最後還是被丈夫勸住的。 家長盲目責罵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許多家長都喜歡把自己的威嚴強加在子的身上,喜歡控制孩子,讓孩子最好對自己言聽計從,不允許孩子反駁。
  • 培養孩子高情商,父母應該這樣做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如何培養孩子好習慣?如何培養孩子愛讀書?如何培養孩子講衛生?如何培養孩子愛分享……講真,講真,只有一個辦法,最簡單,也最直接,就是——父母先做到。父母先做到,對孩子用點心,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做到;父母做不到,卻有非常強大的培養意識,只會讓自己更焦慮,讓孩子更擰巴。所以,情商不是孩子的起跑線,智商也不是,錢,機會,上不上重點學校都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要麼根本沒有,要麼只有一個——就是父母!
  • 孩子不聽話愛鬧脾氣?父母不能視而不見,學會3招給孩子立規矩
    朋友看到了也不好說說什麼,就和老張說沒關係,老張有點不好意思,但是他也拿孩子沒辦法。孩子為什麼不聽話愛鬧脾氣?1、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發展父母如果故意冷落孩子的話,孩子就有可能往極端發展,就是變得特別的易怒,控制不了情緒,這樣是會影響到孩子的一個社交發展。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培養孩子高情商
    ——丹尼爾·戈爾曼這段心理學博士的經典語錄中,短短的一段話,道出了情商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不具備較高的情商,即使再聰明,智商再高,也很難成功。高情商幾乎是成功人生的標配。社會在發展,人們的意識和知識水平也在飛速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開始重視自己孩子的情商。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培養孩子高情商
    :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高情商的家長往往更容易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因為,父母在孩子眼中就是標杆,在他少不經事的年齡,更多的是耳濡目染的模仿父母。所以,想培養孩子高情商,為人父母也要學會高情商處事,陪孩子一起成長。孩子有宣洩情緒的權利,如果長期壓抑自己的苦悶和委屈,對孩子的心理、生理都會有影響。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對情緒進行宣洩。
  • 胡可帶娃有一套:如何將孩子的脾氣,培養成情商?
    好多爸媽被孩子發脾氣的事情困擾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脾氣,發脾氣時,有的孩子大吼大叫,有的孩子摔東西,有的孩子哭鬧,有的孩子沉默不說話...而取決情緒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他小時候釋放情感時,父母對他的態度。孩子「發脾氣」和「哈哈大笑」都是情緒的一種表達方式,我們總覺得「發脾氣」是一件壞事,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第一個想法就是強迫孩子停下來,這對孩子情緒敏感力的養成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我們把孩子每一次發脾氣當作是闖關升級,一次次地做正確引導,相信不久的將來,你就能收穫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 孩子愛發脾氣?父母不用講道理,用這3招搞定孩子的壞脾氣
    「你怎麼能這樣?」「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小朋友們都批評恆恆。「我就要這樣。」恆恆又把其他小朋友的城堡都踢倒了。旁邊的家長看到紛紛搖頭:「這孩子脾氣太差了。」恆恆媽媽尷尬地說:「他就這脾氣,怎麼勸都沒用。」
  • 聰明的媽媽,才不會跟孩子講道理!教你三招搞定2歲寶寶的壞脾氣
    當一個物品不是擺放在原來的位置上、當爸爸用了媽媽的毛巾、當穿鞋時先穿了左腳,搞亂了順序,這一切都會讓他崩潰!可見兩歲的寶寶此時是心理髮育非常特殊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他們就是不講道理的,就是用自己的觀點和這個世界硬碰硬,碰不過就哭,直到過了這個階段逐漸和這個世界和解!教你三招搞定2歲寶寶的壞脾氣那每天面對哭鬧、哀嚎的寶寶,我們也不能什麼都不做吧!
  • 孩子鬧脾氣怎麼辦
    最近浩哥出現了一個讓我很頭疼的問題,一言不合就鬧脾氣,大哭大鬧。正好近日在看《斯託夫人的自然教育》一書,書中有個章節講到孩子鬧脾氣怎麼辦?孩子鬧脾氣的影響因素對於浩哥來說,引起他鬧脾氣的因素主要有幾點:一、他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二、不小心動了他的東西;三、受大人情緒的影響;孩子鬧脾氣時怎麼處理首先,要清楚的認識到,有些急脾氣的孩子,其實是容易興奮、情緒反應快、堅持己見的孩子
  • 常被父母兇的孩子會自卑,三招讓你控制脾氣,孩子恢復自信
    壞脾氣,它是一個有自我意識的寄生物,它寄生在我們的大腦裡並無時無刻想吞噬掉我們善良的好脾氣。當你縱容壞脾氣橫行霸道的時候,總有一天,你的好脾氣將蕩然無存。我慢慢總結了三個控制脾氣的方法。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我就幾乎沒有對他們發過脾氣,因為我覺得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已經有比較強的自尊心了,我成功的在孩子上幼兒園前調整了自我。
  • 允許孩子「發脾氣」,是真正的高情商
    \ /很多媽媽有個錯誤的認知,認為高情商的孩子,不會發脾氣。其實不是這樣的。蔡康永曾在書中講過一個故事。學回來之後,他們跟別人炫耀說:「你看我們的小孩,情商變好高,這對小孩來講太有用了。」如果你進一步問他,什麼叫做有用?這個爸爸媽媽可能就會回答說:「我們家小孩去學了情商課之後,變得乖巧又聽話,再也不會亂發脾氣了。」我聽了以後很困惑,小孩再也不亂發脾氣,就是一個好小孩嗎?這麼怕小孩發脾氣,為什麼不乾脆養一顆雞蛋算了?
  • 孩子情緒失控了?低情商父母「以暴制暴」,高情商父母只需1招
    低情商父母「以暴制暴」,高情商父母只需1招現實生活中,孩子情緒失控的場景並不少見:幾個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不在自己手裡,就歇斯底裡地哭喊;在超市裡,看到某個喜歡的零食,媽媽不讓吃,就大聲哭喊引人注意;>積木搭建不好,生氣的全部摔在地上,情緒崩潰的哭喊;動畫片演完了,看到廣告也開始哭鬧……看似很「孩子氣」的舉動,真正遇到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只會覺得頭大。
  • 孩子鬧脾氣、撒潑打滾沒辦法?家長學會冷靜共情就能讓娃乖乖聽話
    從孩子工整的字跡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多麼有愛心,懂得體恤他人的孩子呀!這樣的孩子,走到哪都是受歡迎的。這個孩子能夠做出這樣的舉動,跟媽媽的教育分不開,他說媽媽給他講了很多消防員的故事,讓他非常感動。所以說,父母在平時管教孩子的時候,言傳身教很重要。父母願意共情孩子,孩子自然也會推己及人。
  • 孩子鬧情緒,家長別用這5個方式處理,會讓孩子脾氣越來越壞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有不開心的時候,只不過大人懂得控制,而孩子還沒有這樣的能力,於是就會鬧情緒、發脾氣。這時候,父母的教育方式很重要,決定了孩子的脾氣是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壞。有人問璐璐是怎麼教孩子的,她也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原來,她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也難管,每次吃飯都磨磨唧唧的,非得再看一會動畫片。璐璐就跟孩子說:&34;孩子想了想,決定不看了。璐璐知道自家娃的脾氣是越吼他越鬧,所以當孩子哭鬧要邊吃邊看電視的時候,她沒有吼也沒有妥協。
  • 孩子與父母鬧脾氣時怎麼辦?李湘做的這三點值得媽媽們借鑑
    綜合而言,李湘還是挺會教育孩子的,她雖然性格強勢,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她的原則和方法。和王詩齡的矛盾過程中,李湘做到了三點值得其他媽媽學習和借鑑。一個上司或是領導要求下屬完成工作、而下屬並沒有按時完成時,領導或是上司通常不會很好脾氣的挺下屬解釋。所以嚴格要求孩子並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而是一個家長對於孩子的態度和立場。
  • 孩子情商的高低,與父母是否積極回應有關,做情緒訓練管理型家長
    於是情商從小培養的話題也傳開了,家長們都會選擇在孩子幼兒園期間再報考一個情商學習班。因為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正在從個人走向集體,情商的表現和培養都會在這個時候開始萌芽。但是,這只是家長們認為的,其實孩子真正情商萌芽的階段,早在嬰兒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 孩子在公共場合鬧脾氣,試試「三不」原則
    每個當媽的人都遇到過孩子在公共場合鬧脾氣的情況。有的孩子哄一下就好,但是有的孩子根本哄不住,即使你試圖用命令、吼叫、體罰或者威脅等方式想要孩子立即安靜下來,結果都是——孩子變本加厲地鬧。似乎越小的孩子越是這樣。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在公共場合旁若無人地哭鬧?父母又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