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年來,孩子的EQ班(情商)和IQ(智商)班,受到很多家長們的歡迎。尤其是情商,有許多家長多年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都覺得情商能夠幫助孩子在社會上更好的行走。於是情商從小培養的話題也傳開了,家長們都會選擇在孩子幼兒園期間再報考一個情商學習班。
因為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正在從個人走向集體,情商的表現和培養都會在這個時候開始萌芽。但是,這只是家長們認為的,其實孩子真正情商萌芽的階段,早在嬰兒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剛出生的嬰兒就可以通過父母們的形態和表情來讀懂內心所需要的情感,因此父母們在這個黃金階段能夠及時地回應寶寶的反應,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更早地學會情緒的控制,對情商的掌握程度也會比其他同齡的孩子高許多。
之前和朋友聚會的時候,聊起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孩子的情商究竟如何去培養?其中一個姐妹分享出了她的經驗,她說自己的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丈夫由於十分喜愛孩子,經常都在孩子的面前擠眉弄眼,對於孩子的回應也是「一呼百應」。家裡人都在開玩笑說:「別把自己的傻氣傳染給了孩子。」
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姐妹和他的丈夫發現,孩子相比於同齡人,愛哭愛鬧的次數明顯少了很多,而且時常會做一些讓父母們都感動的一些事。比如,媽媽剛削完的水果,孩子先往爸爸嘴裡送,接著是媽媽,最後才輪到自己。這些事情都是無師自通的。多數孩子還在「折磨」人的時候,這個孩子已經開始知道如何去「體諒」人了。
對孩子擠眉弄眼就可以培養高情商了?其實並不是,這個所謂的「擠眉弄眼」只是家長對孩子情緒的回應罷了,是通過積極的回應才造就了孩子情商萌芽時間早,這並不是單純的「擠眉弄眼」。
01孩子情商的高低,與父母是否「積極回應」關係很大
1)父母的積極互動能讓孩子的神經快速發育
行為學家們早早就發現,學齡前的兒童,時間每過20秒,就會需要家長們的關注。在這個時候如果對孩子進行回應,那麼就會促進孩子的神經發育,從而讓孩子更快的學會控制情緒和調節情緒。這種互動在其他人看來或許只是「傻呼呼」的表現,但的確是可以給孩子帶來質變的。
2)父母的「積極回應」促進了孩子「迷走神經的發育」
我們人的各種行為和思維都是通過大腦來控制的,對於控制情緒,我們腦海中的「迷走神經」起決定性的作用。在父母「積極回應」的整個過程中,孩子的迷走神經的張力會隨著互動次數增多而增大,張力越大對調節情緒的控制力也就越大。
3)迷走神經發育時間早,情商啟蒙也就更早
孩子們能夠感知到父母的情緒變化,父母可以根據不同的情緒變化,讓孩子做出更多的反應。再反過來,根據自己做出的反應,去判斷父母情緒的變化,孩子就會進入到一個學習的狀態。
因此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們首先就要從自己做起。那麼,面對孩子的情緒,我們應該如何去反應?
02培養孩子高情商,父母首先學會表達「情感反應」
表現得誇張一點
嬰兒時期的孩子都喜歡顏色特別鮮豔的東西,對動作也是這樣。有的家長礙於面子不願意對孩子做一些特別誇張的動作和行為,其實這些動作在孩子眼裡只是一件「很好玩」的動作。這些誇張的動作和行為能夠和孩子建立更加深刻的紐帶。同時家長們誇張的行為和動作,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反應。
正負面情緒都需要家長們的反應
有很多家長都會積極回應孩子的正面情緒,忽略掉孩子的負面情緒。家長們之所以忽略負面情緒,其目的是想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其實這種方式是十分不正確的。對於負面情緒家長們也要回應。
讓我們的情感反應和孩子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孩子給我們分享快樂的心情,同樣我們也要用快樂去回應孩子。反過來,如果我們用負面的情緒去回應孩子,那麼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錯的。從而產生負面的影響。要時刻記住我們的情緒和孩子的情緒要一直保持在一條線上。
03父母怎樣做一個合格的情緒管理型家長?
① 學會感受孩子的情緒
我們首先要去培養自己的感知能力,父母們可以通過記錄情緒,來方便對孩子進行情緒教育,要特別注意孩子情緒表達不準確的時候,通過情緒日記,父母們可以更加容易的觀察孩子出現的情緒,也更容易觀察到孩子的內心。
② 幫助孩子進行表達
當孩子表達不清楚自己情緒的時候,家長這個時候可以出手相助,用一些表達情緒的詞語讓孩子能夠更加了解情緒。讓情緒在孩子們的腦海中,從無形到有形進行一個轉變。有了這些詞語,孩子們就不會再害怕這些情緒的出現。從而能夠更好的去表達情緒。
③ 劃清界限
讓孩子明白負面情緒的出現,並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因為某些錯誤的行為導致了負面情緒的出現。家長們可以去告訴孩子。出現任何情緒都是允許的,但出現負面情緒的錯誤是不應該再犯了的。這樣就可以在管理情緒的同時也告訴了孩子,哪些行為是不對的。
由此可見,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重要的還是在於父母們的行為和引導。高情商能夠讓孩子在童年獲得更多的快樂,也能在今後的社會上生活的更好。父母們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一種良好的品德和心態。
今日互動話題:面對孩子的正負面情緒,你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