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企業營收前10大,6家是蘋果供應鏈,一年合計營收高達數萬億

2020-12-16 雷瘋紀事

臺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研究 ,鴻海締造全國最大企業13連霸。營收淨額前10大企業中,有6家電子業都是蘋果供應鏈,過度仰賴單一品牌成臺灣電子業隱憂。

CRIF中華徵信所今天公布臺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景氣回升,反映在5000大公民營企業的總體營運上,呈現營收與獲利雙成長局面,營收總額由2016年新臺幣34兆7542億元,上升至2017年36兆143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中華徵信所表示,5000大企業去年營收雖僅小幅成長4%,卻是連續兩年營收衰退後,首度營收成長率轉為正成長;同時營收成長家數達2758家,也是3年來首次營收成長家數超過營收衰退家數,這些數據都對5000大企業成長動能恢復,透露出正面訊息。

觀察獲利表現,5000大企業去年稅後純益總額2兆9623億元,年增15.2%,再度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前100大企業稅後純益高達1兆8063億元,較2016年大幅成長15.84 %;佔總體稅後純益比重也由60.63%略為提升至60.98%,前500大企業稅後純益為2兆4970億元,不僅成長16.10%,佔總體稅後純益比重高達84.29%換言之,在。獲利成長時,大者恆大的趨勢更為明顯。

報告指出,營收淨額前10大企業全是熟面孔,製造業龍頭鴻海締造全國最大企業13連霸,但去年營收成長率再度衰退5.49%,營收淨額也下滑至3兆個1181億元,連2年營收衰退,的確出人意外。不過這是因為鴻海把部份業務分割給子公司,實際上合併營收4兆7067億元,仍然成長了7.98%,當鴻海逐漸轉向控股公司架構,個體財報營收不排除繼續下滑。

此外,營收淨額前10大企業中有6家電子業,均為蘋果供應鏈,且前4名更是蘋果供應鏈的重要夥伴,臺灣蘋果供應鏈廠商一年合計營收高達數兆元。對此中華徵信所表示,長遠來看,營收太過於集中一個國際品牌,仍是臺灣電子產業的一大隱憂。

在稅後純益排行榜部份,臺積電去年以3431億元連續14年蟬連獲利龍頭寶座,鴻海也以1387億元續居第2名。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臺積電去年獲利只較2016年成長2.65%,鴻海則衰退6.68%,成長率均不如2016年亮麗

相關焦點

  • 臺灣百大企業營收鴻海繼續稱霸 臺積電獲利封王
    臺灣百大企業營收鴻海繼續稱霸 臺積電獲利封王 2011-10-27 08:03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王思羽  中國臺灣網10月27日消息 據今日新聞網報導,隨著2010年全球景氣回升,臺灣各大企業集團也全面大幅成長。
  • 臺積電營收再創新高,蘋果成最大受益者?供應鏈卻傳來壞消息
    營收再次創下新高外界對臺積電關注的更多都是晶片製造,因為臺積電是全球第一個實現量產5nm的廠商,同時也是全球領先的晶片代工廠。幾乎所有的大客戶都要找臺積電代工,蘋果、高通、英特爾、AMD、英偉達等等。這些客戶當中,蘋果是臺積電第一大客戶,佔據臺積電最新5nm工藝9成以上的產能。
  • 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營收排名(2020年Q3)
    到了年底,各種十大排名都陸續出來了,EDN在近兩月報導了《國內十大EDA軟體公司排行榜》《2020年中國10大IC設計企業排名》《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排名預測(2020 Q4)》《全球十大封測廠商排名(2020年Q3)》《2019年全球前十大SSD模組廠品牌排名》,今天,我們再來一個排名:《2020年Q3 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營收排名
  • 新三板14家勞務派遣企業上半年營收超50億 規模差異巨大
    中國網財經9月6日訊(記者 張炳君) 中報披露工作完成,新三板14家勞務派遣服務公司2016年上半年業績也呈現在人們眼前,中國網財經記者統計發現,這些公司營收、淨利潤均存在較大的差異,甚至部分公司出現虧損。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企業的毛利率多數低於10%。
  • 2016年臺灣企業營收誰最厲害? 鴻海集團連9年稱霸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年「臺灣地區大型集團企業」各項排名今天揭曉,鴻海科技集團在營收總額排名部分,連續9年稱霸,並持續改寫集團營收紀錄,再創4兆8,499億元(新臺幣>億元,營收排名從第6名躍升至營收第3大集團。
  • 蘋果(APPL.US)下調營收指引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蘋果(APPL.US)下調營收指引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2020年2月19日 06:42:49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華爾街見聞」。2019年1月初,蘋果(APPL.US)曾於十六年來首次在季報發布前下調營收指引,引發一眾市場人士驚呼有「凜冬將至」之感。
  • 從蘋果供應商看2018年全球電子產業鏈的中國勢力變化(全面解析蘋果供應鏈體系)
    這28家出局企業:中國臺灣5家;韓國4家;新加坡2家;美國7家;日本6家;德國1家,荷蘭1家,中國香港1家,愛爾蘭1家請注意,一家中國大陸的公司都沒有出局。>新入榜企業:中國臺灣7家; 中國香港1家,中國大陸7家;韓國,德國和芬蘭各1家;美國3家;日本7家。
  • 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年營收1.03萬億,也是一家臺灣企業
    說到中國臺灣的企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如今臺灣規模最大的一批企業集團,基本上都是專門做代工的。比如說如今的臺積電,在2018年實現營收1.031萬億新臺幣(約人民幣2280億元),總市值更是達到了2116億美元(約人民幣1.45萬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
  • 被蘋果踢出供應鏈?歐菲光:假消息!這次股價挺住了!
    受此消息刺激,歐菲光股價出現突然拉升,由跌1.56%轉漲2.91%,隨後股價走弱,以15.83元收盤,漲幅0.13%,總市值426.6億元。其實,這不是歐菲光第一次傳出被踢出蘋果供應鏈了。2020年9月1日,有媒體報導,蘋果將歐菲光剔除供應鏈名單,歐菲光開盤一字跌停。
  • 6大TWS ODM企業上半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10月13日,卓翼科技(002369.SZ)發布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第三季度(7月1日-9月30日)預計還是虧損,虧損數值在66.39萬元-466.39萬元之間,與8月17日發布的中報上半年虧損537.8萬元的原因一樣,一是疫情導致人工成本、營業成本增加,二是增加對TWS耳機等新興產品的研發投入,短期內影響公司利潤。  虧損的原因,與近年來卓翼科技戰略轉型分不開。
  • 臺灣微風廣場 今年營收挑戰百億臺幣
    多數百貨業面臨業績成長瓶頸,專攻金字塔頂端的微風廣場本館前七月較去年同期業績增加兩成多,合計三個館今年可望挑戰年營收近百億元,讓微風廣場在短短七年內,就成為百貨業「五哥」。  微風廣場本館、忠孝館及以主題美食為主的微風臺北車站三間分店,今年合計營收目標93.5億元。
  • ...中國IC設計企業今年營收將超3500億元;英偉達與三星美光合作...
    2019年,相關企業新註冊超過7600家,同比增長17.22%,今年上半年新增企業數量為 2369 家。此外,全行業68%的企業註冊資本低於500萬。 其中,因受新冠疫情影響,2月份企業新註冊量僅為111家,3月份以來,傳感器企業發展逐漸回暖,連續四個月企業註冊量持續走高,其中4月份註冊量最多,當月新增513家。 與此同時,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企業注/吊銷量也逐漸上升,其中6月份注吊銷量有266家,環比增長80.95%。
  • 打破多項紀錄 臺灣10大企業排名出爐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臺灣的《天下》雜誌9日公布島內千家大企業調查報告,其中包括去年島內前十大企業排名榜。這10間企業分別是國泰金控、鴻海精密、南山人壽、新光金控、「中華電信」、臺塑石化、臺積電、富邦金控、廣達計算機與仁寶計算機。
  • 27家汽車上市企業2019年營收排行:吉利汽車第四 長城汽車第五
    、小康股份、金龍汽車、東風汽車等10家企業進入「百億俱樂部」;力帆股份、中通客車、華菱星馬等三家企業營收位於50-100億元之間;>海馬汽車、慶鈴汽車、安凱客車、眾泰汽車、亞星客車、曙光股份等六家企業營收位於10-50億元之間;一汽夏利營收不足10億元。
  • LEDinside 2018年前10大LED封裝廠商營收排名
    2018年對於許多LED廠商來說是艱困的一年
  • 2018年全球21大領域營收前10大公司排名
    美國知名的財經雜誌《財富》日前發布了2019年度的《世界五百強》企業排行榜。由於該雜誌對企業的分類沿襲了固有的模式,所以很多在我們通常印象中同一個類型的企業(比如沃爾瑪和家樂福,蘋果和三星),被劃分到不同的行業中。因此,我們根據《財富》雜誌的數據,按照目前比較通用的行業劃分,列出全球21個主要行業領域排名前十的企業,為大家了解各大行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 18家男裝上市企業2019年營收排行:海瀾之家第一 七匹狼第五
    加強營業收入管理,可以促使企業深入研究和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以便作出正確的經營決策,避免盲目生產。本文為2019年榜單系列文章之男裝篇,共選取18家男裝上市企業作為研究樣本。 據數說商業統計,18家男裝上市企業2019年營收總額為662.2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78.94億元,增加83.29億元,同比增加14.39%。平均營收為36.79億元。
  • 多名分析師預估蘋果大中華區營收超聯想
    騰訊科技訊(中濤)北京時間7月22日消息,據彭博社報導,多名分析師認為,得益於蘋果在中國市場銷售額的增長,蘋果在大中華區的營收總額或許已經超過聯想。如果該估算屬實,也這是過去10年中蘋果營收額首次在大中華區市場超過聯想。
  • 東莞81家企業三年實現營收倍增
    近日,廣東堅朗五金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堅朗五金」)增資擴產項目一期新工廠正式投入使用,待明年下半年二期工廠投入使用時,能滿足企業2至3年的產能,這樣堅朗五金就可以放心「接單」了。作為「倍增計劃」試點企業,堅朗五金在三年時間內就完成了倍增,今年更是逆勢而上,前三季度堅朗五金的營收同比增長26.42%。
  • 從營收與研發費用上看,國內外頂尖半導體公司之間的差距在哪?
    晶片設計篇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額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並已經超過晶片製造及封裝測試業,在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的份額第一次超過10%。芯思想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半導體公司研發支出有20家超過10億美元,合計達到563億美元。在這其中,有三家中國半導體公司入榜前十位。分別是臺積電、華為海思、聯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