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臺灣的企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如今臺灣規模最大的一批企業集團,基本上都是專門做代工的。比如說如今的臺積電,在2018年實現營收1.031萬億新臺幣(約人民幣2280億元),總市值更是達到了2116億美元(約人民幣1.45萬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又如郭臺銘旗下的鴻海精密集團,其年營收更是超過了1萬億元人民幣,也是目前公認的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代工廠。實際上,在臺灣,除了富士康與臺積電之外,還有一家筆記本電腦代工巨頭,它也是目前全球公認的最大的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年營收也超過了1萬億新臺幣,代工規模比肩富士康與臺積電,它就是廣達電腦。
根據廣達電腦公布的2018年財報數據:廣達電腦全年全球合併營收約為1.03萬億新臺幣,年營收額與臺積電幾乎等同。而在筆記本電腦業界,全球排名前十位的筆記本電腦品牌商都是廣大電腦的代工客戶,比如聯想、戴爾、惠普、蘋果等知名品牌。那麼廣達電腦的代工規模有多大呢?根據廣達電腦公開的數據:全球每年30%以上的筆記本電腦產量均來自於廣達電腦,換句話說,就是每三臺筆記本電腦中,就有一臺是由廣達電腦生產。
說到廣達電腦,就不得不提到廣達電腦的創始人林百裡。林百裡1949年出生在上海,出生後便跟隨家人一起去了香港,隨後又到臺灣讀書,1966年,林百裡考入了臺灣大學電機系。然而,林百裡由於普通話不太好,與同學們溝通不太順暢,經常被同學取笑,於是,性格內向的林百裡就開始醉心研究。正是在大學期間,林百裡就與唯一的一位同學好友溫世仁聯手設計出了臺灣的第一臺電腦,而正是因為這個設計,林百裡不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為之後的創業打下了基礎。(在此稍微提一下林百裡的這位同學兼好友溫世仁,因為他不僅是臺灣知名的企業家,臺灣第一部計算器的發明人,他還是知名武俠小說《秦時明月》的作者,算是企業家中的另類)
大學畢業後,林百裡便與溫世仁合作創辦了三愛電子、金寶電子兩家公司。其中,在創辦金寶電子的時候,又引進了另一位合伙人許勝雄。然而,創業並不是一帆風順,在1987年,金寶電子旗下的一家電腦公司突發火災,資產損失幾億元。此後,溫世仁加入了英業達公司,林百裡則重新創辦了廣達電腦,而許勝雄則創辦了仁寶電腦。其中,許勝雄創辦的仁寶電腦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筆記本電腦代工廠,規模僅次於廣達電腦,在2018年實現營收7000多億新臺幣(約人民幣1550億元),這樣算起來的話,幾乎全球一半以上的筆記本電腦都是由臺灣這兩家代工廠生產的。
1988年,林百裡正式創辦了廣達電腦,並投建了廣達電腦的第一條電腦生產線。然而,廣達電腦雖然創辦了,但是前10年裡林百裡幾乎不帶自己的產品去參展,而是一心一意的搞電腦研究。到1997年,林百裡的廣達電腦一舉打敗了10餘家同行,拿下了戴爾電腦的大額訂單,可謂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拿下戴爾電腦的訂單,也讓廣達電腦在業界打開了名氣,此後的發展頗為順利。
自拿下戴爾電腦的訂單後,惠普、聯想、蘋果等知名品牌的訂單也紛至沓來。到2001年,廣達電腦就已經位居臺灣第四大民營製造企業,年營收突破一千億元新臺幣,並在這一年,廣達電腦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代工廠,此後18年裡,這一位置從未動搖過。而如今,廣達電腦除了在上海、重慶、常熟、臺灣等地建有筆記本電腦代工基地之外,在歐洲與美國也同樣建有大型代工基地,一家公司獨自生產了全球30%的筆記本電腦。
實際上,在筆記本電腦行業,如果把廣達電腦與仁寶電腦的產量加起來的話,可以說,臺灣的這兩家代工廠生產了全球50%的筆記本電腦。如今,廣達電腦與仁寶電腦也是世界500強企業中的常客,在財富雜誌公布的《2018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廣達電腦位居第354位,仁寶電腦位居第404位,而臺積電則位居第36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