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那麼它都為地球帶來了什麼?

2020-12-20 黑洞先驅

每當提起海洋的時候,我們的腦海裡不由自主會想起那一望無際而深邃的大海。海洋在人們眼中似乎是一個神聖的存在,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海洋生命生命和海洋環境的神奇,都讓人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目前人類的認知裡,地球上的生命發源於海洋,換句話說,海洋孕育著生命。地球上的生物由低級向高級不斷進化,而大多數低級動物是從海洋裡漸漸演化成陸地生物,於是人們稱海洋為「生命的搖籃」。海洋在地球上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那麼海洋都為地球帶來了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進入正題之前,筆者首先解釋一下「原始海洋」這個名詞,相信大家對這個名詞都不陌生。所謂「原始海洋」是指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上出現的海洋。據資料研究表明:「原始海洋」存在著大量的有機物,而且海洋中的鹽分很低,這為孕育生命提供了強大的有利條件。在各種反應下,海洋中形成了種類各異、數量龐大的化合物,海洋也因此成為「生命的搖籃」。那它究竟為地球帶來了什麼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看吧。

據研究發現,海洋為地球提供了很多資源。首先,它為地球提供了大量氧氣。據說地球形成早期是沒有氧氣的,因為藍藻以驚人的繁殖速度出現在海洋中,並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源源不斷的氧氣。後來藍藻覆蓋在陸地上,當陸地的氧氣充足了,地球上的生物開始大爆發,人類也因此誕生。海洋給地球提供源源不斷地氧氣,對孕育地球生命功不可沒。其次,海洋為地球提供了豐富的礦產資源。人類目前使用的資源資源不完全是在陸地上開採的,其實海洋中蘊藏這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而且還有很多待開發的海底礦產資源。

再者,海洋還為地球帶來了豐富的生物資源,也為地球增加了生物多樣性。海洋中動植物的數量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尤其是在深海裡面,還有很多物種是人類目前為止都還沒發現的,畢竟深海的環境實在是有點危險,人類的科技還不足以在深海中來去自如。最後,海洋為地球提供了一個「天然的淨化器」。我們知道,人類生產生活會排放出大量有毒廢棄物,這些廢棄物除了被陸地上的森林吸附外,海水也會淨化這些廢棄物。當然,海洋也是有它本身的承載力的。

海洋的確是「生命的搖籃」。它不僅為地球帶來了大量氧氣、豐富的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更是地球的「天然淨化器」。因此,我們要去保護海洋。對這,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相關焦點

  • 如果地球70%是陸地,30%是海洋,生命會早一點出現嗎?
    文/行走天涯如果地球70%是陸地,30%是海洋,生命會早一點出現嗎?地球上70%以上的面積都被海洋給覆蓋了,只留給陸地30%的面積,而且還有很多土地資源是沒有辦法居住和利用的,比如說沙漠又或者大片的原始森林等等,因此留給人類居住的土地其實是比較少的。
  • 地球生命真的誕生於海洋嗎?科學家:也可能來自小行星!
    導讀:有關於生命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第一個生命誕生於海洋,是偶然事件,而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實際上是由小行星帶到地球上來的。相對而言,生命誕生於海洋的可信度比較高。我們知道,生命的本質就是蛋白質,蛋白質是所有生命的基本材料。
  • 地球早期的「原始海洋」是什麼樣子的,它和現在的海洋一樣嗎?
    地球曾經被海洋覆蓋,地球的生命起源於海洋。然而,科學研究發現,早期地球上的海洋與現在完全不同。最初的海洋是什麼樣的?原始的海洋是酸性的熱洋海洋是如何形成的?當時,它是還原性的而不是氧化性的(氧化是現代大氣的一個特徵)。在二次大氣形成之初,地球的溫度仍然很高,包括H2O在內的幾乎所有揮發性氣體都在大氣中。但當地表溫度下降到沸點以下時,水就會凝結成水,形成原始海洋。由於大氣中含有HCl、CO2等氣體,所以早期凝結水一定是酸性的,而且溫度也很高。
  • 產氧光合藍菌帶來了生命史上最大的災難,但也是地球生命的未來
    我們要說的是一類肉眼甚至都看不見的生物:產氧光合藍菌。 它改變了世界。 什麼是光合作用 產氧光合藍菌是一大群藍菌的統稱,海洋原綠球菌(Prochlorococcus marinus)就是其中典範。
  • 世界海洋日丨「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讓我們一起守護地球的...
    關於海洋,你了解多少?地球表面總面積約 5.1 億平方千米而海洋面積佔據了71%這片蔚藍,是生命的搖籃。它會告訴你,世界比想像中更廣闊。它很美,卻很脆弱。一旦破壞,修復難度相當大。6月8日定為「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
  • 若地球上70%的區域是陸地,地球會是什麼模樣?
    引言:眾所周知,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比例大約是7:3,溫熱的海洋為生命的誕生與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如果,地球沒有那麼幸運,地球上海洋與陸地的比例是3:7,情況會發生什麼變化?不過,地球無疑是獨特且偉大的,它數億年來辛勤孕育了無數生命,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誕生生命的星球。宇宙浩瀚,人類能夠探知的區域已達930億光年,而空間內還存在許多人類無法看到的區域,宇宙遠比我們想像中廣闊。根據宇宙的寬度和廣度,再結合宇宙星體數量,我們不敢妄下定論,斷言宇宙中除地球外便沒有星體孕育生命,但至少,在跨度約1光年的太陽系內,僅有地球孕育了生命。
  • 地球生命誕生之謎
    這說明胺基酸等生物小分子有可能在早期地球的陸地上或空中形成,然後隨流水或雨水進入海洋,聚合成蛋白質和核酸。這些聚合體與海洋中的有機物作用,產生膜的結構,最後形成了原始生命。更可靠的生命起源證據來自化石記錄。化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生命起源初期的形式,比如原始藻類、細菌類的化石以及沉積學等領域的一些研究。
  • 地球是一個海洋的世界,太陽系還有比地球水資源更多的星球嗎?
    從太空看地球,我們會發現它真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世界。地球的外觀呈現出美麗的藍色光芒,所以我們稱地球為藍色星球。 地球為什麼是藍色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地表有豐富的液態水資源。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覆蓋,而陸地面積只有29%。
  • 為什麼木星對地球那麼重要?它是地球的守護神,保護著人類的安全
    地球的外圍還有火星,木星和土星,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一個對地球來說非常重要的行星-木星。正是有了木星的存在,才能夠讓地球有了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才能夠讓生命一直延續發展下去,並最終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可以說,木星是地球的守護神,那麼木星為什麼對地球如此的重要?原來它為地球阻擋了來自太陽系外無數次的天體撞擊。
  • 第二地球哪裡找?既有海洋還能降雨,太陽系內就有兩顆,或存生命
    而現在人們都比較喜歡問: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文明嗎?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嗎?天文學家給出了很多數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首先地球的年齡是46億年,而地球上的生物史目前已知可以追溯至36億年前,而人類這個智慧文明的出現充滿偶然性,最多也就是數百萬年。
  • 如果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面積相互交換,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面積相互交換,會變成什麼樣子?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這是由於它的表面大部分都被海洋所覆蓋,地球上超過70%的面積是海水,陸地僅佔了地球面積的30%,而人類和大部分的生物都是生活在陸地上的,由於身體構造的不同,這些生物並不能像海洋生物一樣可以在海底遨遊。
  • Science:地球早期海洋溫度並非想像中那麼高
    【前沿報導】Science:地球早期海洋溫度並非想像中那麼高佔據地球表面積70%以上的海洋,是生命起源、繁衍與生息之地,同時也是決定地表溫度,即氣候的最重要因素。它的冷熱狀態,即溫度變化影響著地表環境及表生地球化學作用,也影響著地球的生命演化。一般來講,現代海洋的水溫變化在-2℃到30℃之間,平均約為20℃。
  • 為什麼地球上都是碳基生命?
    你可能聽過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碳基生命」。但是「碳基生命」真正意味著什麼呢?我們真的是由營火後留下的黑色燒焦的東西,還是鉛筆裡的碳組成的?碳基生物,顧名思義,就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生命形式。地球生命最初產生和應用的能量是糖,糖又叫什麼?碳水化合物。還是碳。地球上所有已知生命都是主要由碳、氫、氧構成的,生命活動也主要圍繞這幾種元素展開,所以我們都是碳基生物。
  • 它的地下海洋比地球上的水還多!就在太陽系!探測器即將完成!
    火星是我們大多數太空飛行器、著陸器和漫遊者正在研究的地方,但是除了火星,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太陽系其他地方曾經存在生命的任何證據。尤其是他們對太陽系的海洋世界同樣感到興奮,比如衛星、小行星、矮行星和柯伊伯帶的物體,在這些物體的厚冰層下可能存在巨大的液態水海洋,而今天主題就是木衛二。
  • 如果把海洋的水抽乾,會是什麼後果?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把海洋的水抽乾,會是什麼後果?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地球上有71%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著,但是小夥伴們有沒有這樣一個設想?如果把海洋的水抽乾,會是什麼後果?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要是將海洋中的水抽乾,不可避免的就是一個死字,到底是什麼死法,接下來就和我了解一下吧,關於這個猜想,科學家也曾做過有關的實驗,如果海洋中的水都被抽乾了,地球就會呈現出一個外表坑坑窪窪,不規律的土豆形球體。
  • 海洋為什麼會出現潮漲潮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同時也一顆巨大的水球。地表表面71%的面積都是海洋,而水是生命之源,正是由於海洋的存在,才讓地球在40億年前誕生了早期的生命。海洋為生命的誕生提供了溫床,所以地球生命組成物質中,水佔據了非常大的比重。比如人體組織中70%的物質也是水,不僅僅是人類,其它的大部分生物基本也是這個比例。
  • 它們是太陽系的兩個衛星,存在海洋和降雨,可能會有生命存在
    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這些資源基本都被封存著等待著人類的誕生。當人類誕生形成文明之後,我們就開始一步步應用這些資源,尤其是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科技的飛速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源支持。科技越強大,對資源的需求也越大,如果僅僅是以地球的資源,根本無法滿足人類文明的飛速發展。一旦地球的資源枯竭,我們沒有其它的資源獲取方法,那麼等待人類的將是終結毀滅。
  • 地球是一個海洋的世界,跟其它星球相比,水資源如何?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而陸地的面積則只有29%,站在地球上你可能感覺不到陸地和海洋面積的巨大差距,可如果站在太空中,你就會看得非常明顯。人類生存的陸地被海洋隔開,形成了五大板塊,如此廣闊的海洋,讓地球看上去就是一個水的世界,很多人稱地球也為水球。那麼地球的水資源放在宇宙之中,還能夠稱得上是富水星球嗎?
  • 地球上並沒有生命,那第一個生命是怎麼誕生的?
    海底熱泉口1977年,美國的「阿爾文號」載人深潛器下潛到2500米深的深海區域,深海和淺海的劃分是以200米水深為分界線,在水深200米以內的海洋處,陽光能夠直射到海洋之中,這裡的植被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能。
  • 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為什麼其他星球沒有水,唯獨地球才有海洋?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當地球誕生時,是一片混亂。起初,地球根本沒有水,因為整個表面在地形、巖石和土壤上基本上像火星。水是生命的起點。因為地球開始時沒有水,這也表明地球開始時沒有生命。地球有了水之後,生命出現了。它剛剛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