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寺院,頻頻出現在國內外各類主流媒體或網絡上,常常引起各界人士口水紛爭,舉目天下,應該非少林寺莫屬。方丈釋永信對寺院大刀闊斧的一系列推介和改造,使得他和他的少林寺在民間引發了無休止的猜測和質疑……
經過歷時一周的調查採訪,晚報獨家責任記者試圖再現少林寺僧人的真實生活場景,還原少林寺方丈為推動佛教和禪學發展,不為人知的努力和追求……
核心提示「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這樣的描述來勾畫嵩山的清晨,一點也不為過。
4月26日,到處瀰漫著淡淡霧氣和青草的清香的少林寺走出來12個拿著長棍大刀的沙彌,他們中最小的只有8歲,長長的木棍拿在手中要高出頭頂很長一截。
早來的遊人們先是驚奇地看著這些穿著長袍短褂的孩子,接著便爭先恐後與他們合影,幾個害羞的小沙彌紛紛躲在了大哥哥身後。他們這是出來配合一個機構拍攝專題片的,隨著少林寺名聲的與日俱增,少林寺的武僧又有了新的江湖。
武僧團裡的弟兄倆剛過早晨5點,14歲的延捷和12歲的延悟穿上短褂,蹬上長長的襪筒,和少林武僧團的師兄弟們去跑步了。
從少林寺跑到寺院後面山上的達摩洞,來回需要40分鐘左右。大大小小的武僧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很輕鬆地在無人的山道上跑動,有調皮的小沙彌偶爾還踢動腳下的石頭滾著玩兒。
現在少林寺一共有100多個武僧,統稱為少林武僧團。在這個大家庭裡,有兩個武僧一直受到師兄弟們的稱讚,他們就是延捷、延悟親兄弟。
找到延捷時,他正在少林寺演武廳和其他武僧一起,在舞蹈家和舞蹈編導西迪·拉爾比·沙爾卡維的指導下,與西方舞蹈女郎配合,排練東方少林文化和西方藝術結合的新形式舞蹈《SUTRA》(箴言)。延捷也以功夫過硬、悟性極高,並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被導演和眾人器重,成為該劇的重要演出武僧。
排練一結束,延捷和延悟就被安排到客堂前表演少林功夫,像這樣為前來少林寺遊玩的領導、遊客表演節目的情況,幾乎天天都有。
只見延捷舞動著九節鞭上下翻飛、左衝右擋,發出呼呼的風聲,舞得人眼花繚亂,霎時間,周圍的遊客從四面八方圍了上來。接著上來一個猴頭猴臉的武僧,一上場就前蹦後躥,後又拿出一根棍子來,忽地蹦上手中把玩的木棍頂端,抬手遠眺……現場頓時傳來喝彩聲,掌聲也不時地響起來,這個武僧就是延悟。
跪在山門前拜師求真功1998年,王輝和王博還在山東曹縣老家上學,私下裡兩人一起練習武術,哥倆還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喜歡看武打電影。當年的5月份,哥倆看了電影《少林寺》,回到家裡睡不著覺,就偷偷起來模仿起了李連杰在片中的動作。模仿棍的動作時,一個說應該這樣,一個說應該那樣,爭了一夜,誰也沒有睡好覺。後來哥倆就商量著到少林寺學點功夫。和家裡人一說,立刻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
1999年3月份,剛剛過完春節,哥倆就給家裡留下一封信,偷偷地溜了出來,直奔少林寺。
經過幾番周折,小哥倆風塵僕僕地來到少林寺,見僧人就問拜師的事。
有僧人引著他們洗洗臉,吃點飯,勸他們趕緊回家去。見沒有人願意收留他們,小哥倆非常失望,決心學古人跪在山門前不走。天空剛露出一抹亮色,山門旁的側門「吱」的一聲打開了,一個武僧帶著幾個弟子跑步出來。跪在山門前已經睡著了的小哥倆被開門聲驚醒,見此情景,趕忙高呼:「師父!」帶隊的武僧得知小哥倆一定要習武,就讓他們踢踢腿,打了一套拳,說根基還可以,然後就對著小哥倆練了幾招,讓他們現場學習。看了一遍後,小哥倆還真的像模像樣地比畫了出來。帶隊武僧說悟性也好,讓他們等著,他去給師父說說。
等了約有半個小時的時光,帶隊武僧回來了,說是師父要見見他們。
在武僧的帶領下,小哥倆見到了一個滿臉和氣的年輕僧人,這就是釋永信方丈。釋永信方丈輕聲問,為什麼一定要進少林寺習武。小哥倆說練武就練正宗的、最好的!釋永信笑笑說,功夫不能說哪個最好,而是能把哪個練好。接著又向他們講了父母養育孩子多麼得不容易,不見了孩子會怎樣著急等,說得小哥倆低下頭流了淚。最後,釋永信方丈說,先去吃點飯,並塞給他們幾十元錢,讓他們回去與父母商量後再來找他。
小哥倆商量後認為這個師父說得很在理,就回了家。正在著急尋找孩子的家人聽了經過,認為跟著這樣的師父將來會有出息,就和小哥倆一塊來到少林寺,請求少林寺收留他們。見小哥倆如此有決心,釋永信也沒再說什麼,選擇一個吉日,舉行了拜師儀式。這就是現在的延捷和延悟。
延捷說,後來才知道那個年輕的師父原來就是方丈,而帶隊武僧是武僧團團長釋延達。
跟隨方丈體味禪武人生4月29日下午,幾個小沙彌一在少林寺院內西面的空地上出現,很快吸引了眾多人的注意,很多遊客紛紛觀看他們練功,還有許多人站在前面與小沙彌們合影,而小沙彌則全當沒看見,一心一意練習自己的功夫。
想進入少林寺做一名武僧,並不是功夫好就行,方丈認為,主要看緣分。而多數武僧認為,主要是要有德、有慧根等重要條件才能有機會得到方丈師父所說的緣分。
一般進入少林寺的小沙彌,要經過教頭和方丈的考驗,也就是在他們面前露一手,讓他們看看有沒有發展潛力,然後進行體檢,合格後進入預備班。通常師父在教他武功的同時還要讓他幹雜活,從中考驗他的耐性和品行,而後決定是否收留進入少林寺。
延捷和延悟弟兄倆能進入少林寺,可以說是非常幸運,他們也非常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機緣。但不久他們發現,少林寺內高手輩出,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後來在釋永信師父和釋延達的指導下,延捷主練九節鞭,延悟主練猴拳、猴棍。為了儘快練出水平,每到別人休息了,小哥倆就偷偷溜出禪房,到塔林、羅漢堂後面的樹林、達摩洞等處練習功夫。
有一次,小哥倆練得起興,12點多了才回來,剛走到禪房門前,就被師父叫住詢問回來晚的緣由,小哥倆就把晚上出去練武的事情說了說。釋永信師父告訴他們,自覺練習是好的,但也不能過分練習,如果晚上練習太疲勞了,第二天師父教的內容就記不好了,以後要多注意勞逸結合,也要增加一下文化方面的學習。
本以為要受到師父的處罰,卻聽到師父一番語重心長的叮囑,小哥倆暗下決心,一定不辜負師父的信任,早日成才。
延悟說,很多人都認為方丈不會功夫,其實不是這樣的,方丈的功夫還是很深的,他經常要看一看每個武僧在禪學、武學上的修行,有時還提出許多參考性意見。而最多的時候,方丈師父教他們學習擒拿,他總是笑眯眯地給你演示一番,然後與你對練,還會和你一起探討練習心得。
現代僧人的時尚生活在少林寺,多數像人們通常說的什麼四大金剛、八大執事和方丈都有名片,可以說大多數僧人擁有自己的手機,且有些手機型號也都是最新、最流行的,彩屏、攝像一應俱全。電腦、寬帶、電話更是早就進入了他們的生活。
延捷告訴記者:「我們每天早上先是跑步,然後練習壓腿、蹲樁、打拳,7點左右開始吃飯,吃完就上早課,念1至2小時的規定課程,學習的有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程,有時也學習佛學知識。之後,武僧團裡的教頭就開始教少林功夫,都是單獨進行指導和教習。午休後大多進行一些文化課學習,然後自行練習。晚上9點熄燈。寺裡有電視,還有一個計算機中心,可以隨時查閱資料、上網、玩遊戲。武僧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學習外語,甚至有的還學習好幾個國家的語言。」
延捷說,他們弟兄倆也經常上網,主要是在網上收發郵件、查閱資料,通過QQ及MSN與朋友們進行交流、聊天,更多的時候是與外國的一些朋友進行聊天,討論武術練習的一些問題。閒來無事,延捷還玩一些遊戲,而延悟最大的愛好卻是查閱中醫知識,交流一些武學、中醫學知識。
延捷向記者講述了一件至今記憶猶新的事,去年8月份,一位英國的朋友給他發來E-mail,說他最近心情很不好,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準備將害他的人殺死後,自絕於人世。接到這封信後,延捷非常重視,找來弟弟一起回憶這個人在他們記憶中的情況。後來才想起原來他們到英國演出期間,一位高個的青年一直追著他們看演出,要求拜延悟為師。兄弟倆立刻回了一封信詢問具體情況,很快英國朋友講述了媽媽去世,愛人又跟著一個好朋友跑了的悲慘經歷,延捷、延悟就利用自己學到的一些佛學理論,講述人生、講述磨鍊,一連回了12封信,有時還查閱了許多佛經和佛學故事講給他聽。後來,這個朋友在他們倆的勸說下,鼓起生活的勇氣,勇敢地面對人生中的挑戰。延捷說,前幾天這個朋友還發來簡訊,邀請倆兄弟一起赴英參加他將要舉行的婚禮。
寺內僧人告訴記者,少林寺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將武僧和其他僧人區分開,其實武僧也坐禪、誦經、參加佛事活動等,只不過他們還要專門抽出時間來研習少林功夫,承擔起少林功夫的傳承問題。
延捷告訴記者,剛開始來少林寺的目的就是為了成為武林高手,經過這幾年的修行,慢慢地心態平和了,把許多名利看得淡多了。剛進少林寺時,聽師父講什麼禪拳歸一,根本就不理解,經過一段時間對佛文化的研究、學習、修行,才發現許多道理、智慧中的悟道和少林功夫中的修煉是很有幫助的,可以說是相通的,真正的少林功夫大家會將二者運用在一起,成為「功夫之王」。(記者牛亞皓袁建龍 張志穎 王梓/圖) (來源:中原網-鄭州晚報)
(責任編輯: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