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周,975萬莘莘學子卯足全力挺進考場,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
考場之外,除了幫考生們加油打氣 ,大家最關注的就是高考作文題了。
其實,關注高考作文的,除了考生和圍觀的吃瓜群眾,還有謠言。
每次高考剛一結束,閱卷還沒開始,各種滿分作文就漫天飛舞。這其中最火的,就是這篇號稱震撼了8億中國人的滿分作文——《說尺子》。
打開某搜尋引擎搜索「高考滿分作文」,位居前列的都是這篇文章,發布時間還都是幾個小時內最新更新的,讓人產生這是今年高考滿分作文的錯覺。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震撼6億人的版本......
而只要附上時間進行再次搜索,就會發現,該「滿分作文」不但在今年出現,它居然還是2016年、2017年的「高考滿分作文」,成為絕無僅有的「三連冠」......↓↓
(2016年版)
(2017年版)
那麼問題來了,這動不動就需要用上全國一半以上人口來震撼的「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出自誰手?
一則來自「唐山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的舊聞,點出了事情的本來面目。原來,它不僅不是高考滿分作文,甚至根本就不是高考生寫的!↓↓
這則於2017年7月9日發布的消息,具體內容如下:
近日,很多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出現了一則「高考滿分作文」的消息,記者了解到,這條消息去年(2016年)就曾經在微信朋友圈「泛濫」,是一條不實消息,希望市民不要以訛傳訛,隨意轉發。記者了解到,2016年全國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唐山勞動日報社環渤海新聞網組織策劃,廣邀唐山的作家、公務員、教師、記者、自由職業者試寫高考作文,很多網友積極響應。在眾多來稿中,環渤海新聞網微信公眾號選取了11篇優秀作品予以登載,其中包括我市公務員ST寫的《說尺子》。隨後該作品被一些自媒體和一些個人微信公眾號轉載,在轉載傳播過程中,被以訛傳訛,漸漸變成了「2016高考滿分作文」。之後,環渤海新聞網曾以《火遍全國的「高考滿分作文」出自我大唐山一五旬網友!》為題進行闢謠。可今年(2017年)高考之後,該「高考滿分作文」被再次扒了出來,一番喬裝改扮後,再次「殺進」了微信朋友圈。一些網友不辨真假,紛紛轉發。警方提醒,利用微信平臺發布相關信息前,必須對信息真偽予以核實,如果散布、傳播虛假信息並擾亂社會秩序,警方將依法查處。
一則2016年的謠言,連續兩年被闢謠後,2018年又捲土重來。本來只是一篇以高考作文為題的徵稿活動產生的文章,為何會搖身一變成為包攬三年的「高考滿分作文」,還順帶震撼了一大半中國人?
不得不提的是,該文章能在網絡上以訛傳訛流傳三年之久,背後存在著一些自媒體在推波助瀾。據環渤海新聞網稱,該文在傳播的過程中,就有一些自媒體公眾號為了閱讀量,把真相晾一邊,移花接木、罔顧事實地「蹭熱點」,把作者的身份和戶籍都改了,導致當事人意見很大。
(來源:環渤海新聞網公眾號)
(早在2016年6月,環渤海新聞網公眾號就進行了闢謠)
(文章作者就「被改身份」發表意見,來源:環渤海新聞網公眾號)
事到如今,真相水落石出。
由於高考讓很多學子和家長們都揪著心,可以產生許多意料之中的戲劇化張力,所以不論是考試前夕還是考試結束後,都有相關謠言產生。比如以下這些經典謠言↓↓
萬年不變的「丟準考證」
作為每年高考都準時出現的「傳統謠言」,年年有不同的學生丟失準考證。火急火燎的字眼出現在微信群、朋友圈裡時,很多人秉著日行一善、舉手之勞的理念就擴散出去了......
發這樣的謠言對造謠者有什麼好處?貓膩之處就在於謠言裡的那個手機號碼。如果有好心人按電話號碼回撥回去,並且按電話提示音操作,就可能掉入吸費陷阱,其中一些電話號碼已經被證實為吸費電話。
考生玩抖音遲到缺考
高考一結束,一則濟南考生因玩抖音遲到的消息開始流傳。消息截圖顯示,一位濟南考生在出發前想拍一段「去高考啦」的視頻,由於花費了較長時間選擇音樂和濾鏡,完成後才驚覺考試已經快開始了。儘管她急忙趕到考場,可還是遺憾地錯過了第一門考試。
然而經證實,這其實是一條舊聞,且跟玩抖音根本沒有關係。真實的情況是,2014年6月8日,山東省濟南市一名考生因為遲到被禁止進入考場,考生只能帶著遺憾離開。這則新聞的配圖,與玩抖音錯過高考的謠言配圖完全相同。
真是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為了蹭熱點、抓眼球,活脫脫整出個謠言。
提前拿到高考真題和答案
和蹭熱點、吸流量的謠言不同,有些高考謠言背後的目的更為險惡,為的是騙取考生和家長的錢財。比如這類「高考題目和答案」的謠言。
據媒體公開報導,高考之前,就有許多深圳考生的郵箱收到販賣高考試題和答案的信息,對方稱自己能在考前一小時獲得高考答案,並標價3600元。
同時在哈爾濱,有人建立了大量「2018高考內部押題」 QQ群,宣傳能以每套300元的價格出售高考真題,並保證「每科一半真題」。
所幸接到舉報後,警方連夜奔襲,已經逮捕多個犯罪團夥。這些詐騙團夥分工明確,有人負責購買考生個人信息,有人負責發布信息,有人負責聊天騙錢,有人負責取錢。所謂的提前拿到考題和答案,不過是騙局一場。
性質惡劣發考生自殺謠言
如果丟準考證、錯過考試等謠言還不夠勁爆吸睛的話,那麼以下這類謠言想必你會有點進去一看究竟的衝動。↓↓
6月7日16點25分,泰州本地微博「**泰州」,發布了一條爆炸性的消息,稱:6月7日,江蘇泰興一位高考學生因為成績沒有考好,一時衝動選擇跳樓!此信息一經發布就引起廣大網民的議論和轉發,造成極為廣泛的社會影響。
然而隨後泰興警方公布了事實的真相。經核實,該跳樓女子今年28歲,並非高考學生。當日下午因為情感問題一時想不開坐到窗臺外面。後經公安、消防、物業、親朋好友等眾人勸說,放棄了跳樓的念頭。
而發布該謠言信息的微博博主王某某(男,25歲),也於6月8日上午投案自首。據王某某供述,6月7日下午,他在泰州某微信群裡看到一個泰興女子準備跳樓的視頻,為博取微博人氣,便利用近期高考的熱度在微博裡發布該視頻謠言。
鑑於其散布謠言後主動消除影響,並投案自首,最終王某某被處以行政拘留2天處罰。
有句話說:當真相還在穿鞋,謠言已經跑遍半個地球。張口造謠容易,澄清事實卻要下很大力氣。
作為一名普通網民,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對非權威出處傳來的消息要加以鑑別,對未經證實的消息不要隨意轉發傳播,以免成為謠言的「神助攻」。隨意轉發謠言,後果不堪設想,不但可能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自己也將面臨觸犯法律帶來的懲罰。
資訊時代,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應該成為我們每個網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對網絡造謠行為
您怎麼看?
咱們留言區見!
資料來源:唐山人民政府官網、環渤海新聞網、中國之聲、平安泰州
本文系『中國反邪教』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明上網,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