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與漳州雲霄兩地山海協作結出豐碩果實

2020-12-20 金臺資訊

在雲霄聽到村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村裡的變化真的太大了」。這不單單是他們對於家鄉蛻變的一種自豪,更是對奔小康的一種嚮往。村民們臉上流露出的笑容,映襯出一個個暖心扶貧項目帶來的成效。

據了解,早在2015年,廈門市翔安區掛鈎幫扶漳州雲霄縣,五年多來,在雲霄縣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到翔安幹部的身影、翔安智慧的結晶。五年來,翔安累計支持雲霄縣8550萬元,涉及道路路網、水利工程、產業合作、旅遊開發等25個項目,兩地山海協作已經結出了豐碩果實。

下河楊桃喜豐收,果農樂開懷。翔安區農村農業局供圖

「旅遊 」, 託起楊桃致富夢

近日,位於雲霄縣下河鄉下河村的首季楊桃陸續成熟上市,由於今年高溫少雨,楊桃較往年產量翻了一番,千畝楊桃園裡碩果纍纍,芳香四溢。雲霄縣「下河楊桃」一直享負盛名,作為楊桃種植「第一大村」,雲霄下河鄉下河村種植楊桃已有近150年歷史,全村楊桃年總產量2.5萬噸,總產值1.2億元,2013年被認定為第三批全國「一村一品」(楊桃)示範村, 2017年「下河楊桃示範園」獲評中國十佳綠色生態基地。

然而,早年因為缺乏科學的引導和產業布局,當地農戶各自為戰,下河楊桃產業的發展一度陷入困局。年輕人選擇外出,剩下的老人守著自家楊桃園艱難度日,小山村成了「空殼村」,漸漸戴上省級重點扶貧村的「帽子」。

脫貧攻堅戰啟動後,翔安區著力在下河村實施產業扶貧,大力扶持楊桃種植,加快發展楊桃加工業和鄉村旅遊,不斷把電商扶貧工作拓展和延伸到合作社、貧困群眾當中。

「過去我們最發愁的是楊桃賣不出好價錢。」下河村支部書記蔡勁松告訴說,以前下河村楊桃種植面積雖然大卻分散,產量高銷路卻不好。此外,受地理位置偏遠、運輸條件不便等因素的影響,農戶售賣楊桃只能「走、騎、等」,靠肩挑手提走到鄰村叫賣,騎上半小時三輪摩託運到城區賣,等著收購商進村,「楊桃鮮果每斤賣不到2元。」

從2017年開始,翔安幫扶資金的流入,使得下河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河村以楊桃產業為軸,打造楊桃加工產業及鄉村旅遊產業的閉環,激活農村經濟活力,有效增加下河村群眾收入,更輻射帶動全鄉經濟發展。」下河鄉宣傳幹事蔡育忠表示,目前下河楊桃已形成系列產品,幾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食品加工企業合作生產的楊桃系列產品,投放市場後年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

下河村通過借鑑翔安區在鄉村旅遊發展經驗,將目光聚焦到發展現代休閒觀光旅遊產業上。2016年,以萬畝楊桃基地為支點,下河鄉投資1.5億元在下河村興建楊桃生態觀光園,著力打造集多功能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暨文化旅遊的楊桃生態觀光園。

下河村楊桃產業的華麗變身,只是翔安扶貧攻堅歷程的一個縮影。除了下河村楊桃產業觀光園,五年來,翔安還陸續協同雲霄策劃投建了棪樹村枇杷休閒觀光示範園、泮坑觀光生態茶村項目、列嶼鎮漳綠農業旅遊觀光園等項目。如今,下河村第一書記在電商平臺上直播帶貨,為下河楊桃創造新的價值;棪樹村變美了,村裡的「枇杷妹妹」立志成為「農村網紅」,帶火家鄉的山水和水果;五保戶張來發提升茶葉種植技術、打造「黃觀音」品牌,實現脫貧致富。翔安經驗也在對口幫扶的漳州市雲霄縣落地生根。

下河村蔡藝勇正在為自家的楊桃套袋。翔安區農村農業局供圖

接地氣,強村富民有良方

雲霄縣下河鄉下河村和石屏村曾被列為省級、市級貧困村,兩個村的發展一度處於「停滯」的狀態。而經過翔安區的掛鈎幫扶,2019年6月兩個村的各項指標都達到了退出貧困村的條件,正式「摘帽」。「摘帽」的實現,依靠的不僅僅是村幹部、村民的努力,還依靠著翔安區接地氣脫貧的「錦囊妙計」。

在下河村貧困戶蔡藝勇一家,這兩天剛搬進修繕一新的新居,開始了新的生活。他告訴說,家裡原來主要靠種植楊桃和蔬菜過日子,收入十分微薄,先前一家人就擠在二十平方米的小屋內,遇到下雨天,屋子還會漏雨,妻子還患有甲亢,治療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這樣的情況曾讓他一籌莫展。

像蔡藝勇一家這樣的深度貧困戶,在下河鄉還有不少。翔安區首先從改善他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入手,展開了貧困戶危房改造項目,近三年來,累計投資2600萬元用於幫助貧困戶修繕房屋。在解決居住問題後,翔安又幫著貧困戶做起了長遠的打算,讓他們能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蔡藝勇就是在相關協調安排下,到村裡的合作社做起了物流的工作。

不少貧困戶就是在這樣的精準幫扶下,成功摘掉了「窮帽子」。為解決由於增收能力不穩固、經濟地位不穩定,容易導致返貧的問題,在翔安區的推動下,下河鄉推出一批接地氣、門檻低的項目,幫助剛脫貧的村民就地就業,實現穩定脫貧。

除了精準幫扶貧困戶,翔安也在幫助村集體增加收入上下功夫。離下河村不遠的石屏村就在翔安的幫助下,將村裡的荒地進行集中開發,打造了光伏電站和甘蔗種植園,吸引一批貧困戶前來工作,通過「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的模式,更進一步推動了村子的脫貧。

下河鄉富達合作社社員將楊桃網絡訂單發往全國各地。翔安區農村農業局供圖

興產業,鋪就鄉村康莊道

馬鋪鄉寶石村,種植金棗和編制鬥笠曾經是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在農閒期間,很多村民都在家裡編織鬥笠,一個鬥笠賣7元左右。由於規模小,發展粗放,編制鬥笠產生的經濟效益並不高。

雲霄縣馬鋪鄉寶石村村民羅瑞玉說,以前沒有出去打工就是這樣,做一做,能賺一點是一點。

為了破解村裡長期沒有產業,村財經營性收入為零的困境,翔安經過深入調研,把產業扶貧的目光瞄向了金棗種植。先前,寶石村因為沒有專門的深加工設施,每到金棗的豐收季,採摘後的金棗就直接賣給批發商,村民得到的利潤很低。翔安區在了解到相關情況後,投入65萬元用於支持村裡建設金棗加工廠,同時還引進相關食品加工企業入駐,一條金棗深加工的產業致富之路正在打通。

雲霄位於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翔安區支持雲霄產業園區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並優化招商引資政策,吸引高新技術企業等入駐,從而帶動區域經濟更快發展。

據了解,目前,這個產業園已有8個項目落地,並被列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重點項目之一。一批光電、鋰電子電池、模具製造等企業先後投產,不僅拉動了當地經濟,還解決了一批當地群眾的就業。(林瑞聲 餘慧嫻)

相關焦點

  • 花樣漳州走進廈門大學~
    千年古韻,多彩漳州  山海古厝,美不勝收  金色的土樓、綠色的生態、藍色的海洋  紅色的經典、花色的四季……  這裡是花樣漳州    廈大鳳凰,絢爛動人  昨日上午,由漳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協辦的「2020『花樣漳州』品牌文旅宣傳推廣活動」走進中國最美大學——廈門大學。
  • 廈門-龍巖兩地「山海協作」再出發
    近日,由廈門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指導、思明區旅遊局、長汀縣旅遊事業局聯合主辦, 廈門音樂廣播,旅遊廣播參與媒體協辦的第四屆「山海協作」大型紅色自駕主題活動暨首屆長汀古城穿越挑戰賽在廈門思明、龍巖長汀兩地舉行,現場吸引來自廈門及周邊地區的中小學生、企事業單位黨建培訓人員、常規遊客、新聞媒體及旅遊達人等450人共同參加。
  • 攜手開啟廈龍合作新篇章 廈門龍巖山海協作工作會舉行
    昨日,廈門龍巖山海協作工作座談會在我市舉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強,龍巖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市長黃慶輝參加座談,並分別代表兩市籤訂進一步深化推進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建設的補充協議。根據雙方協議,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的規劃面積將擴大一倍,合作體制、開發機制將遵循市場發展規律全面完善優化。黃強表示,特區和老區往來密切、源遠流長,兩市進一步深化山海協作經濟區建設,既是貫徹黨中央支持蘇區老區加快發展的新舉措,也是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閩西南區域協同發展決策的新部署,更是兩市強化全面戰略合作的新起點。
  • 廈門至雲霄多地少半小時車程……
    歷時三年漳州境內最長跨海大橋漳州沿海大通道漳江灣特大橋昨日正式通車從此從廈門至雲霄南部的列嶼鎮、陳岱鎮>漳江灣特大橋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32米為雙向六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時速80公裡/小時漳江灣特大橋橫跨漳江灣連接漳浦、雲霄兩地
  • 小滿去哪兒丨俯瞰漳州誰最美 · 這裡是雲霄
    4雲霄縣城以東江心有小蕞島礁兀立名石礬塔石礬塔是福建省境內唯一的海中塔,位於雲霄縣城以東20公裡的漳江入海處,矗立在萬頃波濤中的小島礁上,地處雲霄縣東廈鎮長洋村對面漳州滷麵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點,屬於閩菜系,據說在漳州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 廈大本科一二年級回遷廈門 8個學院遷至翔安校區
    ,今年秋季,廈大漳州校區一二年級將整體回遷校本部,同時有8個學院將遷至翔安校區。  這意味著廈大將結束本科一二年級和三四年級的兩地分居——2003年,廈大漳州校區啟用,本科一二年級在漳州校區上學,三四年級再回到校本部。不過,即使如此,廈大本科生還是不能「大團圓」,仍有一部分學院要外遷。截至目前,廈大有三個校區,校本部、漳州校區和今年秋季要啟用的翔安校區。
  • 龍巖來廈推介紅色文化旅遊 加強兩地「山海交流」
    龍巖來廈推介紅色文化旅遊   廈門日報訊 (記者 吳君寧)廈門、龍巖不斷加強兩地「山海交流」、培育「山海協作」特色旅遊產品,昨日,龍巖市文旅局來廈舉辦「紅色古田·養生龍巖」紅色培訓、研學旅遊推介會,兩地旅遊聯動又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 漳州景點大全來了!快看看雲霄都有哪些?
    坐標: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漳江入海口,可以坐動車抵達雲霄後,轉坐到列嶼的車,在竹塔村下車。烏 山烏山,位於詔安、雲霄、常山三縣(區)交界處,因山外表呈烏黑色,故名「烏山」,主峰海拔1050.6米,四周陡峭險要,遍地是林立的兀石,十分壯觀。
  • 果實是怎樣形成的嗎? 花謝後是怎麼結出果實的?
    果實是怎樣形成的嗎? 花謝後是怎麼結出果實的?時間:2017-01-05 11:52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果實是怎樣形成的嗎? 花謝後是怎麼結出果實的? 那沉甸甸的玉米、黃橙橙的柿子、紅豔豔的蘋果、金燦燦的橘子帶給我們收穫的喜悅。
  • 漳州海水溫泉吸引深圳客
    漳州的溫泉生意開始關注廣東人的需求,其海水溫泉景點因價格便宜、交通便利正成為旅行社大力開拓的「藍海」。從深圳北站乘車三個多小時就能抵達廈門,兩個小時就已跨出了廣東境內,同樣的兩個小時,深圳市民自駕只能到周邊的東莞、清遠、惠州附近。因此,閩粵兩地交通的便捷給深圳市民短途遊帶來新的選擇。據了解,深圳周邊的清遠、惠州以淡水溫泉為主,因為距深圳較近,很受深圳市民喜愛。
  • 廈門翔安特色旅遊景點 好玩旅遊路線推薦
    翔安集山、海、城、田於一體,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後發優勢。那麼,到翔安遊玩,有什麼好玩的路線和特色?  一、翔安特色旅遊景點  1、月灣聽濤  月亮灣位於小嶝島東南面,依山傍海,與金門太武山隔海相望,滿潮時猶如一彎新月靜臥於海面。
  • 翔安國際機場今日開工!3分鐘了解廈漳泉重磅福利!
    加快建設廈漳泉城市聯盟路,合力打通一批跨區域「斷頭路」、「瓶頸路」,廈漳跨海大橋、國道324複線、廈漳同城大道先後建成通車;取消廈門進出島「四橋一隧」通行費、大幅降低廈漳跨海大橋通行費,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廈門地鐵6號線延伸至漳州角美、4號線預留泉州接口,廈漳泉城際
  • 「山海情緣」結碩果,龍遊打造山海協作教育合作升級版
    2015年4月20日,龍遊黨政代表團赴寧波鎮海,深化對接「山海協作」工作,期間,兩地籤署鎮海中學、龍遊中學教育結對協議。2015年11月14日,龍遊中學牽手浙江省頂尖高中學校——寧波鎮海中學,掛牌成立了「鎮海中學·龍遊中學創新人才聯合培養基地」,兩所學校乃至兩地的教育「情緣」正式開啟。3年過去了,首屆「山海班」高考高分段人數創歷史新高,其他學段教育也積攢著發力。
  • 產業協作穩就業 優勢互補促增收——福建漳州幫扶寧夏中衛海原縣紀實
    「這批貨是德國的訂單,從銀川空運到廈門港口,裝船走海運,預計45天到。」閩寧紡織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陳國慶說。生產一件產品,賣到歐洲市場——幾年前,這對位於寧夏西海固偏遠山區的海原縣來說是不可想像的。而如今,從海原閩寧科技園銷往海外的除了單品服飾、刺繡服裝等傳統加工產品,還有晶片卡、智能腕帶等高科技產品。
  • 山海協作 龍巖迎來新發展
    山海協作助力經濟騰飛 武平縣思明高新園區、晉江(長汀)工業園……近年來,多個涉及山海協作的產業園或公司落地龍巖,蓬勃發展,助力當地經濟。 其中,武平縣思明高新園區系由武平縣人民政府與思明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重點發展新型顯示與智能終端、新材料產業。
  • 國家發改委網站最新「官宣」:翔安新機場正式獲批
    廈門的新機場、地鐵,傳來最新消息――翔安新機場新近獲批,廈門地鐵6號線延伸至漳州角美,廈門地鐵4號線預留泉州接口,廈漳泉城際R1線等項目有序推進。  近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了《「五個一體化」的廈漳泉都市圈探索與實踐》,原文涉及廈門地鐵6號線、4號線的最新情況,同時提及廈漳泉城際R1線等項目有序推進。
  • 春暖花開 去廈門翔安大帽山採摘彩色聖女果
    春暖花開 去翔安大帽山採摘彩色聖女果東南網4月1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孫春燕)「哇,這麼多的小番茄呀,怎麼還有黑色的?」「媽媽快看快看,這裡的聖女果是黃色的。」
  • 我種下一顆種子,最終結出了誰的果實?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我種下一顆種子,終於結出了果實……殺豬盤」詐騙手法:經過緊張的工作,專案組兵分幾路,在福建公安機關的大力配合下,抓獲分散於福建福州、泉州、漳州、廈門等地的11名犯罪嫌疑人,收繳涉案POS機、銀行卡、手機、電腦、電話卡等300餘件,凍結止付涉案資金200餘萬元。
  • 從小漁村到新港城 漳州開發區26載蛻變
    2013年以來,漳州開發區大力推進廈漳兩地城市交通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了廈門灣水陸交通公交化。建成的廈漳跨海大橋、招銀疏港公路,與瀋海高速、廈成高速連接,構築起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實現40分鐘可抵達廈門機場、廈門火車站,30分鐘可抵漳州市區。海上巴士15分鐘可抵達廈門島,城際公交便捷直抵海滄、龍海、漳州市區,融入廈門灣半小時都市生活圈。
  • 廈門大學國際學院2020年招生簡章
    2017年,廈門大學入選國家公布的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  廈門大學設有思明校區、漳州校區、翔安校區和馬來西亞校區四個校區。校園依山傍海、風光秀麗,已成為公認的環境最優美的中國大學校園之一。  本著「積極拓展國際化辦學強校之路」的辦學特色,廈門大學於2005年創辦了國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