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臍帶血,相信年輕的家長不會感到陌生,這種富含造血幹細胞的血液,由於可以用於白血病、地中海貧血、骨髓異常症候群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80多種重大血液系統和免疫系統疾病的治療,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選擇將孩子的臍帶血保存下來,以備日後不時之需。
不過,網絡上關於「自己花錢存無用」的言論不絕於耳。那麼我們該如何科學認識臍帶血呢?
近日,成都電視臺《成都全接觸》欄目邀請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憬惺教授,來解答咱們關心的話題。
Q:臍帶血只能給兒童使用?
王憬惺: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說法是不切實際的。
首先,從國際上的數據來看,國際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近年來16歲以上患者臍帶血移植數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其數量逐漸接近並超過16歲以下患者的移植數量; 歐洲臍帶血移植登記中心的數據同樣顯示,近年成人臍帶血移植亦逐漸上升,2008年後每年移植的例數甚至都超過了兒童移植。
其次,從我們四川的數據來看,截至2020年3月31日,成人佔55.96% (年齡≥18歲),其中救治年齡最大的患者68 歲;體重超過50公斤的患者佔51.39%,其中體重最大的患者達110公斤。
剛從深低溫液氮罐中取出的一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
第三,隨著臍帶血採集、凍存和移植前預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造血幹細胞量的問題已經得到改善,國內有些醫院植入率甚至已經達到94%,可以說臍帶血移植技術已日趨成熟。目前,全世界臍帶血移植案例已達5萬餘份,我國的臍帶血移植案例也已達到12000餘份。
Q:「99.99%用的都是別人的臍帶血」這種說法正確嗎?
王憬惺:這種說法也是不正確的。家庭自己存的臍帶血,除了孩子本人可用外,其他的家庭成員也可能使用,如父母和孩子HLA配型半相合,同胞有25%的機率全相合,比隨機供者的相合率高很多。
臍帶血在醫院裡復甦
事實上,家庭自存的臍帶血應用由來已久,世界第一例就是同胞間的臍帶血移植,2000年3月,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利用同胞來源的臍帶血,成功完成了省內第一份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救治了一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ALL)。2010年7月,為一名5歲的神經母細胞瘤兒童成功完成了省內第一例自體臍帶血移植。剛才您說的治療腦癱(2019年,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使用自存臍帶血為江油患兒治療腦癱),其實也是自存臍帶血應用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