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 中醫教你遠離中風

2020-12-19 央廣網

專家介紹:

周振坤,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針灸科知名專家。

善於運用針灸、中藥治療腦血管病(中風)、面癱、三叉神經痛、血管神經頭痛、失眠、焦慮症、自主神經紊亂、風溼性骨關節病、頸椎病、腰椎病、筋膜炎及各種疑難雜症。 出診時間:周二、周四夜診(夜診17:30-19:30) 周六下午,周日上午。

眾所周知,腦血管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和高復發率的特點。在所有心腦血管疾病中,腦卒中的危害程度尤為嚴重。2016年《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患者200餘萬人;每年死於腦卒中的患者多達180餘萬,存活患者大多也引起殘疾,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很大的負擔。

腦卒中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風,近年來,年輕人中風的死亡率也呈現出上升趨勢,這無疑給人們敲響警鐘。東城中醫醫院針灸科專家周振坤主任表示,引發中風有幾大高風險因素,吸菸首當其衝,其次是精神高度緊張、運動量少、高血壓、飲酒等。在腦卒中的治療方面,中醫針灸、中藥作為目前臨床中風一級預防的重要治療措施,以「未病先治」的理念,可通過有針對性的治療幹預,減少人體潛在的中風危險因素,從而降低發病人群。

吸菸等不良習慣易引發中風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腦卒中,每6秒就有1人死於腦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因腦卒中而永久致殘。卒中已成為我國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被稱為國人健康「第一殺手」。

引發腦卒中的原因很多,其中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都是引發腦卒中的危險因素,這些因素也是市民熟知並能夠引起重視的。然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樣也是引發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

我國居民的飲食特點為脂肪攝入比例大,鹽攝入量超標,水果、蔬菜攝入不足,這是心腦血管病高發原因之一。同時,我國有菸民3.5億,吸菸出現低齡化趨勢,50%的人口遭受被動吸菸危害。菸草煙霧中有3800多種化學物質,會使血管收縮,誘發血管痙攣,是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第二大危險因素。

然而,這些危險因素並不是不可控的。研究認為,針對危險因素予以長期控制,大部分腦卒中是可以預防的。其中,維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了解先兆症狀有助於中風防治

腦血管病發病前,一般都會有先兆症狀,如出現一過性手足麻木、軟弱無力,有人手中拿東西忽然落地,走路時突然腿軟跌倒;有時出現突發雙目失明或視物模糊,走路不能走直線;有人忽然失語,吐字不清,或「心裡明白」但卻表達困難等都是發病預警症狀。

周振坤主任表示,中風先兆症狀的治療在卒中病的診療過程中尤為重要,因為出現中風先兆表現者,3至5年內約有1/3的人發生中風,約1/10的人在為期三個月至半年內出現中風。一級預防強調的是未病先治,而不是病來再治,這其實是中醫治療的一大特色。因此,當出現中風先兆症狀時,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首先到醫院進行系統檢查,若體檢結果,指標都正常,西醫往往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法,中醫通過銀針疏通經絡,中藥調臟腑氣血,及時化解風險因素,自然就能減少疾病的發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聽人說頭暈,點了一療程的點滴,吃了好多藥症狀也不見好,這時針灸就能發揮獨特優勢,針到病除;有人甚則年輕人常常抱怨說近期記憶明顯減退,乃至完全遺忘;注意力不易集中,思考問題感到費力,學習工作效率降低。針刺百會一穴可緩解緊張情緒,提高注意力。「針灸中藥是臨床中風一級預防重要的治療措施,也是中醫『治未病』的體現。」

中醫治療中風強調「未病先治」

對於中風的治療,醫學界始終強調預防的作用。腦中風的預防分為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一級預防「是指在疾病發生前的預防,即通過早期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主動地控制各種治病的危險因素,從而達到使腦中風不發生(或推遲發病年齡)的目的。二級預防是指得病後預防再次發生腦中風。

周振坤主任表示,一級預防就是要減少引發腦中風的危險因素,引發中風的高風險因素中,包括吸菸、精神高度緊張、運動量少、高血壓、飲酒等,都可通過針灸有針對性的進行幹預,例如耳穴耳針可以抑制菸癮,輔助戒菸;針灸百會、四神聰可緩解精神緊張;針灸中藥結合可改善機體代謝,調整陰陽預防疾病發生;針灸、耳穴、艾灸、中藥可控制血壓平穩等。此外,通過物理檢查及體格檢查出現腦動脈硬化或高血壓,或血脂、血粘度增高,腦血流圖有供血不足的改變頸動脈斑塊、血管狹窄、心臟病、糖尿病者,則近期更可能發生腦血管病。

中藥有效防止中風復發

復發率高是腦血管病的特點之一,避免再發病的二級預防也十分重要,主要是針對已經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通過針灸結合中藥治療中風病人後遺症,改善生存質量,防止腦血管病的再次發作。

周振坤表示,中風康復是一個長期的診療過程。中風後有的患者遺留有肢體功能障礙、語言障礙、飲水嗆咳,急性期後越早介入針灸中藥治療,致殘率越低,恢復越好。針灸結合中藥治療腦血管病恢復期主要是通過疏通經絡,促進受損的神經組織重組,復原致殘功能。

腦中風急性期後有患者出現飲水嗆咳,吞咽困難,這樣的患者因不能自主進食均戴有鼻飼管輔助進食,長期戴管易引發吸入性肺炎、胃出血等併發症。針灸項部腧穴、頭穴叢刺,7-10天90%病人可自主進食,提高了生存質量。

針對語言障礙的病人,周振坤在臨床採用舌針、舌下點刺放血、辨證口服中藥,同時結合病人的言語訓練,患者可簡單與人交流。周振坤指出,腦病多與情志有關,即精神緊張,壓力大,對於這類人群中醫認為火偏向上延。當心火、肝火失去控制時,就像燃油遇到火星,一躍而起,會燃燒周圍一切東西。「很多人由於長期處於工作壓力負荷下,肝火、心火長期蓄積,遇到突發事件時,很容易上躥到頭腦,使頭腦中的氣血橫衝直撞,肝風內動,引起卒中風。因其具有『風』的特性,在治療時,針灸首選風池、風府、四神聰,以求『高巔之上惟風邪可達』,可清腦明目,鎮靜安神。」

中風恢復期需注意合理膳食

中風患者的恢復,還需配有合理的飲食方案。專家提醒,「少食多餐,三四五頓,七八分飽」,低糖低鹽低脂、戒菸戒酒、戒刺激、辛辣性食物,早餐應多喝小米粥、燕麥粉等;午餐、晚餐多食用蔬菜如菠菜、芹菜、胡蘿蔔、洋蔥、黑木耳、大蒜、西紅柿、紅薯等,肉類食物最好一天不超過100克,要多喝水,睡前醒後都要喝一杯溫開水。

北京晨報記者 張曉莉 祝鳳嵐

■小貼士

合理藥膳推薦

幹菊花粥:有清肝火、降壓作用,對於肝火內盛、血壓偏高者較為適宜。

做法:幹菊花瓣15克,大米50克。將幹菊花瓣放進打粉機內打成粉末備用。大米洗淨用瓦鍋煮粥,待粥將成時,放入菊花末再煮1~2分鐘便可。分次服食。

天麻燉雞:適用於治療風痰引起的肢體麻木、眩暈。

做法:天麻10g,三黃土雞1隻,姜2片,鹽適量,枸杞5g,紅棗10g,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燉至雞熟爛即可。

黃芪當歸燉雞:卒中後的病人出現:短氣乏力、耳鳴目糊、腰酸膝軟、失眠多夢、肢體麻木、筋肉抖顫等,可採用以下食療方法。

做法:黃芪30克,大棗10枚,當歸6克,烏雞肉100克(切片),共燉湯,食肉喝湯。可滋陰助陽、補氣活血。

相關焦點

  • 中風是國人健康「第一殺手」,提醒:遠離中風,一日三餐堅持這些
    相應的數據統計發現,我國中老年人中風的發病率非常的高,已經成為了最為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就目前來說,中風的治療成效並不好,且其死亡率隨著年齡增長還在不斷的上升,並且後遺症也非常的厲害,很多中風患者在發病治療後出現生活無法自理的現象,更有很多患者在治療後只能癱瘓在床,因而要想遠離中風對人體的健康危害,提前做好預防是最為關鍵的。醫生朋友們通過多個病例的分析發現,在日常的飲食中堅持,三不要兩多,對於預防中風的作用非常大。
  • 又到中風高發期,每天補充200微克「它」,遠離腦中風!
    中風也叫腦卒中或卒中,是全球範圍內最危險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   我們要遠離一種疾病,就需要知道它是怎麼回事,下面就通過動畫演示,了解一下什麼是腦中風。  近日,在第18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教授為大家介紹了中國特色預防腦卒中的方法:補充葉酸。
  • 乾燥、皸裂、紅臉蛋、紅屁屁……秋冬季如何幫娃護膚遠離困擾?
    但是,在秋冬季,天氣變得十分乾燥,小寶寶的皮脂分泌減少,而且寶寶的肌膚調節能力和抵抗能力都還較差,如果護理不當,寶寶嬌嫩的皮膚就容易出現發紅、乾燥、脫皮、皸裂等各種問題。真要是讓小臉出現「高原紅」,要麼變成「小土豆」,那可真是有些影響顏值,太扎心了!
  • 福州89歲高齡老人心臟裡裝「保護傘」,從此遠離中風
    房顫可使腦卒中(俗稱「中風」)的風險增加5~7倍,同時,房顫所引起的腦中風具有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和高復發率的特點。事實上,老人已經中風過一次。如何不讓老人再發生第二、三次中風,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最終,福建省立醫院心內科房顫卒中預防中心的專家們,為老人的心臟裝上了「保護傘」,可有效預防房顫導致腦中風的發生。
  • 防微杜漸,從防止牙齦出血開始遠離中風糖尿病!
    #口腔保健小知識#你是不是經常發現刷牙的時候發現有牙齦出血現象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在你不在乎的時候,你可能就已經開始有習慣性牙齦流血、 牙周病了。經權威機構調查發現有九成以上的人被牙周病困擾,但由於牙齦流血不痛不癢,許多人並不在意,由或是因為一時無法看牙醫而一拖再拖。
  • 簡單方式遠離血栓和中風,堅持每天花3分鐘做手指操,改善血循環
    血栓和中風問題在不斷的年輕化,很多人都是在無意間患病的,中招了以後就是各種藥物的長期服務,對人們的身體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其實,想要遠離中風和血栓問題,只有每天堅持三分鐘的手指操,就能遠離這些疾病了。有了這些動作,堅持下去血栓和中風的患病率都會下降,那些麻木和頭暈的症狀也會消失。手指操對於失眠人員來說,也有很好的調節作用,能讓大家在高壓之下也睡個好覺。上面這些就是手指操的做法,還有在時間上面的安排問題了,對於各個年齡的人群來說,都是很適合且效果顯著的。
  • 舌頭髮麻是中風的前兆嗎?中風的高危因素,中老年人需儘早規避
    中老年人經常舌頭髮麻,很有可能就是中風的徵兆。對於進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而言,中風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見的疾病,而且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鬼門關。而中風常見的表現就是舌頭髮麻,一般中風患者都存在血管嚴重堵塞的現象,中風也是和血管堵塞、大腦血液供應不足有關係。
  • 上半身一處血管最怕堵塞,是中風的「加速器」!學會4招幫你預防
    中風,是我們常聽說的一種中醫疾病,中風有外風和內風之分。什麼是外風?在中醫裡,外風主要是指由感受外邪所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邪,在《傷寒雜病論》中也將其稱作中風。現代我們常說的中風,一般的就是指內傷病症的中風,也就是內中風。內中風絕大部分原因是氣血不通、血脈麻痺阻塞、腦部血管堵塞或者腦溢血所致。
  • 中風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留心身體的部分徵兆,很多中風可以預防
    導語:說起「腦卒中」很多人會覺得相對陌生,但是要說到腦梗死、腦出血,相信大家就都有所耳聞了,「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它包括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等特點,冬季「中風」越來越多,我們一定要正確認識,學習中風知識
  • 秋冬季孩子食慾下降、消化不良?嬰幼兒遊泳讓你驚喜
    秋冬季孩子消化不良的兩大原因上面說到,秋冬季孩子運動量減少是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孩子胃腸道蠕動減少,胃酸分泌不足,此外身體內能量消耗少,自然消化的慢,外在表現就是孩子消化慢,不愛吃飯,食欲不振等。
  • 如何遠離秋冬季惱人的支氣管哮喘
    出場專家: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內一科 楊坤出場專家  由於特殊的季節原因,秋冬季最容易引發肺部疾病,尤其是支氣管哮喘。這是一種常見、多發的疾病。其危險因素由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組成。遺傳因素即直系親屬中可能存在哮喘病患者。
  • 中風發病率越來越高了?總吃這2種食物,可能會讓血管變堵
    中風的出現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出現中風之後治療難度比較大。而且如果中風持續發展,有可能會帶來其他的併發症。因此,平時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降低中風的患病率,這樣才能防止中風的出現帶來負面影響。
  • 秋冬季,流感高發期,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一年一度的秋冬季悄然來襲,每年一到這個季節,涼風呼嘯,秋風瑟瑟,正是孩子中招流感的高發季,孩子小,抵抗力較弱,流感來襲,怎樣能讓孩子加強預防呢?媽媽們注意了,可以讓孩子這樣做。在秋冬季,有時間可以讓孩子做些耐寒方面的運動,比如慢跑,爬山等。運動量足夠可以加快孩子的新陳代謝,增強體質,也有利於孩子預防感冒。
  • 天氣熱警惕「熱中風」,夏天遠離中風要做到這幾點
    大家都知道冬天是中風的高發季節,難道夏天就沒有發生中風的危險嗎?廣州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中醫師陳朝俊提醒,炎炎夏日也是中風的高發季節,因此不可麻痺,天熱時更要預防「熱中風」。天氣熱,警惕「熱中風」陳朝俊介紹,中風是中老年人常見多發的腦血管病,它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秋冬交替季;一個就是氣溫32℃以上的盛夏。
  • 這種病導致中風概率比普通人高5倍!做好這三件事,你才能遠離它!
    為此,在9月25日「世界心臟日」來臨之際,小編採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馬長生教授:「房顫最大的危害就是腦中風。與普通人相比,房顫患者的中風發生率要增加近5倍[1]。」房顫是臨床最為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房顫的主要症狀有心悸、眩暈、暈厥、氣促等,但也有一些患者沒有任何症狀。
  • 18歲小夥中風入院,長期這麼做的高危人群要注意了……
    卒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風據統計中國居民每年因腦卒中死亡人數約200萬全球每6秒就有一人死於中風每2秒會有1人發生中風在大家的印象中,中風可能是一種老年病,跟年輕人沒什麼關係,但近年來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卒中發病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
  • 中風的原因是什麼?
    什麼原因會導致面部中風什麼原因會導致面部中風呢?大家都知道,面部中風就會導致面癱的發生,這會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帶來很嚴重的威脅,很多面部中風的患者都很奇怪,自己平時很注意健康,為什麼還會換上面部中風呢?所以就為大家總結了一下幾種可能會導致面部中風的原因,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 【南懷瑾老師】什麼叫中風?為什麼骨節會中風?
    什麼叫中風?為什麼骨節會中風? 有人生病說中風了,什麼叫中風?裡頭有風,風困在裡頭轉不出來了,神經動不了,不能流動了,就叫中風。中字不是念中央的中,要念「重」,拉弓射箭一樣,給風「咻」一下打中了,這個地方出了毛病,中風了。
  • 漫談中風: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中風能治好嗎?
    漫談中風: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中風能治好嗎?從古至今,中風都是常見病、多發病。究竟中風前兆有哪些症狀?中風能治好嗎?今天就來聊一聊「中風」這種病。  中風又叫腦卒中、腦血管障礙,是由於腦血管異常引起的。血管運輸血液至腦,為腦提供氧和營養物質。當腦血管破裂或堵塞血液,無法將氧及營養物質運達腦部,就會導致腦細胞死亡,這就是腦卒中。因此,臨床上常常把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與出血性腦卒中兩種。
  • 中風前,身體會不止一次地向你發「信號」,及時察覺或能逃過中風
    中風是老年人的心頭大患,它就像一陣風,來勢洶洶又突然,搞得人措手不及,並且一旦它來了,給人造成的影響很大,很少有人能痊癒,因此老年人都是比較擔心它來的。其實,雖然中風比較兇殘,但它來得並不會很突然。中風在來臨之前,身體會頻頻出現一些異常表現,這些異常表現就是身體給你發出的「最後警告」,提醒你中風可能快要來了,要及時提防。中風來臨前,身體會頻頻出現哪些異常表現?吃飯咬舌頭是很常見的表現,但若吃飯的時候動不動就咬到舌頭,甚至平常不吃飯,說話喝水時都會咬到舌頭,那就不正常了,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