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裡問道「雲」上觀潮」努力走出具有雲南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2020-12-11 湘湘帶你看社會

今日,雲南省黨政代表團赴浙江學習考察,旨在學習浙江省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著力促進優勢對接,推進兩省全面合作,不斷開創新時代雲南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農業興,百業興。

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基礎在農村,推動鄉村振興、實現農村更好發展,是中國走向繁榮、實現復興的必由之路。浙江魯家村用「一列小火車拉起鄉村振興大產業」的故事早已傳揚四方。登上小火車看中國美麗鄉村的示範,向美麗鄉村的「模範生」取經。

結合鄉村實際和區域特色,堅定走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道路,依託自然山水打造田園牧歌,用好綠水青山,推動環境與經濟相協調,實現良性發展,是近年來雲南學習沿海發達地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實踐。

2018年12月,雲南省出臺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對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總體設計和階段謀劃。規劃提出,到2022年,鄉村振興取得重大突破,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取得重大突破,形成6個千億元級大產業、2個600億元級產業;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持續改善,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鄉村文化繁榮發展,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初步構建。

如今,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在雲嶺各地徐徐展開!

昆明:引入高端智庫 打造6個實驗村

2019年8月,昆明市與中國農業大學籤訂協議,啟動實施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創新實驗區建設。

改造後的雁塔花巷

團隊將傳統一顆印民居改造成民宿,在保護傳統民居的基礎上,還著力於打造「十條花巷」,提升旅遊服務附加值。

麥地衝民宿

麥地衝村2019年接待遊客30.21萬人,帶動旅遊直接從業人員323人,間接從業人員400餘人,今年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人才培育方面,目前全市已吸引了40餘名專家學者、返鄉幹部成為「新村民」,聘請10餘名優秀青年人才作為村級合作社CEO、CFO。在農村閒置宅基地盤活、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鄉村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麥地衝的彩稻吸引了大量遊客

大理:率先試點 讓農村人待得住,城裡人喜歡來

作為享譽中外的旅遊勝地,大理州圍繞打造「農村人待得住、城裡人喜歡來」「乾乾淨淨、清清爽爽」的農村綠色生活綜合體驗地目標,率先在全省開展州級試點工作。

大理州漾濞縣光明村被人們稱為「雲上的村莊」

2018年7月,大理州啟動了第一批25個鄉村振興州級試點村建設,按照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併類確定大理市古生村等5個村作為州級重點試點村加以推進。2020年進一步擴大州級試點範圍,啟動了第二批12個鄉村振興州級試點工作。

環境優美的古生村

走進大理灣橋鎮古生村,街巷整潔,溪水環繞,綠樹成蔭,洋溢著濃濃的民族氣息。

洱源縣鳳羽鎮江登村委會佛堂自然村走出了一條「軟鄉村、酷農業、融藝術、慢生活」的新路。

臨滄:萬名幹部規劃家鄉 實現一村一規劃

那京村內,遊客正在觀看傣族歌舞表演。

2019年以來,臨滄市積極實施「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2019年,臨滄市結合各地實際,在全市選定鄉鎮駐地村、公路沿線村、產業村、旅遊村、特色村各100個,全面啟動500個示範村建設。實施「千村整治」,即在全市937個建制村、7574個自然村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

如今的那京村,門前屋後鳥語花香。

截至目前,臨滄市累計建成美麗鄉村2000個,潔淨村莊6200個,潔淨庭院80248個,鮮花盛開的村莊330個。

金平:做大綠色產業 接力鄉村振興

金平縣堅持以綠色生態立縣發展理念

近年來,雲南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堅持以綠色生態立縣發展理念,以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三張牌」為重點,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實現了基地規模化、種植區域化、生產專業化的發展格局,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實現貧困戶脫貧致富,接力鄉村振興。

金平縣堅持以綠色生態立縣發展理念

西盟:「整村授信」「貸動」鄉村振興

「整村授信」是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11月26日,西盟農信社整村授信啟動會在勐卡鎮莫窩村舉行。西盟農信社通過「整村授信」的方式,切實幫助群眾解決資金需求問題,減輕群眾負擔,降低融資成本,讓群眾富起來,農村強起來。

「整村授信」「貸動」鄉村振興。葉布拉 攝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的大戰略背景下,雲南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方面全面促進鄉村振興。

不久前,雲南正式公告最後一批貧困縣脫貧摘帽,昭示著雲南88個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困擾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接下來要把鄉村振興這篇文章做好,讓鄉親們生活越來越美好。

在鄉村振興這條探索前進的路上,雲南依舊需要不斷學習借鑑先進經驗和做法,堅定信心、埋頭苦幹、久久為功,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雲南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統籌:李向雄

策劃:羅蓉嬋 自然

編輯:張軒瑋

全媒體記者:趙崗 期俊軍

【來源:雲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浙」裡問道③】莫幹山民宿:正在被復刻的氣質生活
    莫幹山鄉村振興VR館。記者 邢路揚 攝  位於莫幹山景區山腳下的庾村在民宿產業帶動下煥發出新生機,上演起「老建築變形記」。這裡有文化創意產業孵化園、民宿學院、特色農產品店、主題咖啡館、老字號展示區等。  從前的汽車站臺變成了莫幹山交通歷史展館,為來往遊客講述百餘年間莫幹山的變遷。
  • 巨野: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走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巨野: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走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2020-12-14 0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以「雲養羊」特色產業推動鄉村振興
    「我在青海有隻羊」項目2020年5月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實施啟動,這是一支由蘇青兩省青年組成的創業團隊打造的特色項目,是江蘇省對口青海省的援建項目,網友只需在線上平臺支付定金500元,便可以在線上領養一隻佩戴晶片的藏羊,可以實時監測羊的生長情況、健康狀態和運動量。
  • 桂林市走出具有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綜述
    2020年09月23日 09:06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巫美橋紅 編輯:潘曉明 山水秀美 生活甜美——桂林市走出具有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綜述
  • 央媒走進嶺南鄉東澄村|看「浙」裡的運動如何振興鄉村
    9月25日,由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省體育局聯合組織的「看浙裡
  • 福建明溪:觀鳥特色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擁有著81.97%森林覆蓋率的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在全域旅遊發展戰略中大力發展觀鳥特色旅遊,建成紫雲、旦上等16個觀鳥旅遊點,帶動10家觀鳥民宿發展,逐步走出一條以「觀鳥+森林康養」為主體的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這是11月25日拍攝的以觀鳥旅遊而聞名的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夏陽鄉旦上村生態景觀(無人機照片)。
  • 「問道山河」濃縮鄉味人生 打造特色文旅
    村支書葉志廷自2001年上任開始,十餘年間專注環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美麗鄉村的工作。2013年,在村子環境和道路等相關基礎設施都完善後,「為了合理髮揮下淤村的資源優勢」,葉志廷帶領村民走上了特色文旅之路。文旅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頭戲,習總書記指出「旅遊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對於鄉村的發展與建設,離不開旅遊經濟的推動。
  • "十三五"雲南藝術學院走出特色建設發展之路
    雲藝走出了一條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深入推進內涵發展和特色建設的發展道路。」雲南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黃雁玲說。 學科和專業建設成績喜人 據了解,雲南藝術學院設有藝術學門類所涵蓋的5個一級學科,且都是省級重點學科,其中,省級優勢特色學科2個、省級A類高原學科3個。
  • 普滿鄉:牽住產業興旺「牛鼻子」走出鄉村振興特色路
    從空中俯瞰,高標準農田平整方正,筆直的水泥路向前延伸,大小溝渠縱橫交錯,粉牆黛瓦,綠樹掩映,果園裡到處可以看到果農忙碌的身影,不時可以聽到歡快的笑聲,一個個金黃的桔子像盞盞小燈籠,壓彎了枝條。近年來,普滿鄉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牽住產業興旺「牛鼻子」,強特色、調結構,促融合,努力建設產業興、生態美、鄉風好、社會安、群眾富的湖南省鄉村振興先行鄉鎮,一幅令人欣喜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強特色 打造「金葉小鎮」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
  • 全國文化地理名家齊聚尋甸 共謀鄉村振興之路
    本報訊 2020年11月22日上午,由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共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委員會、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聯合華東師範大學、雲南師範大學共同承辦的「尋甸探索:文化地理與鄉村振興」學術工作坊暨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2020 年工作會議,在雲南尋甸鳳龍灣小鎮順利開幕。
  • 清華大學碧桂園鄉村振興雲課堂 第三講開講:鄉村民宿開發與運營
    碧桂園鄉村振興雲課堂第三講鄉村民宿開發與運營8月24日晚,清華大學碧桂園鄉村振興雲課堂第三講開啟。本次講座由北京綠維文旅集團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王徵徵講授「鄉村民宿開發與運營」。來自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幫扶縣、清華大學定點幫扶縣雲南南澗縣及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返鄉創業青年、農旅企業負責人、產業合作社負責人、「三農」領域黨政幹部和基層扶貧幹部5300餘人參加學習,課程通過雨課堂、小鵝通技術平臺面向17個省62個縣區同步直播。
  • 田野學校讓官地村舊貌變新顏,走出嶄新鄉村振興之路
    這裡以地質條件豐富著稱,是中國地質大學野外實習基地,具有17條教學路線,每條路線設有4至7個教學點。據地質大學教授徐德兵介紹,地裡的兩塊石頭都屬變質巖巖石,一塊距今1.25億年,另一塊有25億年歷史,很難再找到這麼集中的教學實例。 2013年,為了保護地貌環境,官地村關閉了能為村裡帶來30萬租金年收入的採石場。
  • 經濟日報頭版點讚德州鄉村振興探索!走出一條融合化之路
    近年來,山東省德州市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結合實際推進鄉村振興,努力在城鄉融合、工農融合、產業融合、治理融合等方面走出一條融合化之路。北出濟南,跨過黃河,就進入德州了。這裡是一片黃河衝積平原,也是重要的糧食、蔬菜、畜牧產區,是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實踐區。
  • 「決勝全面小康」江西樟樹:探索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該村黨支部書記沈小金興奮地說,通過實施鄉村振興「雙十」工程,村裡不僅引來了項目,環境也有了大變樣。車埠村支部委員會。 賴文武 攝近年來,樟樹市以鄉村振興引領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全力推進集鎮「十個一」、行政村「十個有」為重點的工程建設,開展鄉村振興示範村鎮創建活動,走好鄉村振興「一盤棋」。
  • 助力鄉村振興從種好「三朵花」開始 浙傳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通訊員 喬丹 實習編輯 周沈君)「打造『墅上花開』藝術村,可以從種好『三朵花』入手:一是種好『實體花』,當地可大面積種植萱草花,該花象徵母愛,打造成金色浪漫的『墅上花開』;二是種好『文創花』,深入開展網紅農產品設計,徵集全國非遺傳人,引進塗鴉藝術等活動;三是種好『黨建花』,積極開展黨建特色村打造,在藝術村深植黨建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 長三角「田園五鎮」走出以農業振興鄉村的金路 上海金山廊下鎮聯合...
    來源:經濟日報吸引工業資本回流反哺農村,建設科創走廊激活鄉村,鄉村振興的道路千萬條,但是能否依靠農民發展農業振興農村?上海金山區廊下鎮聯合滬浙毗鄰的浙江省平湖市廣陳鎮、上海市金山區呂巷鎮、浙江省平湖市新倉鎮以及上海市金山區張堰鎮組團發展,走出了一條長三角「田園五鎮」激發內生動力實現內源增長、以農業振興農村的金路。以點串線:小蘑菇帶動大產業上海市民喜歡吃蘑菇,數據顯示,全上海每天消費近200噸蘑菇,而地產只有30噸,其中有25噸來自上海金山廊下聯中食用菌合作社。
  • 【「浙」裡問道②】美麗鄉村「模範生」魯家村: 一列小火車串起...
    抵達魯家村前,關於魯家村用「一列小火車拉起鄉村振興大產業」的故事就不絕於耳。「嗚嗚嗚……」聽著汽笛聲,記者站在魯家村遊客接待中心附近的火車站臺,等待著登上這趟「大名鼎鼎」的小火車。就讓它帶著我們,去看看中國美麗鄉村的示範,向踐行「兩山」理論的「模範生」取經。
  • 石碣鎮委書記羅曉勤談鄉村振興:保留傳承特色 推動新...
    「要堅定不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出石碣特色的『鎮村統籌、三品一美』鄉村振興之路。」近日,石碣鎮委書記羅曉勤接受東莞日報採訪,進一步詮釋了石碣鄉村振興之路。石碣將以鄉村振興為契機,推動新一輪發展,保留好和傳承好石碣的經濟特色、生態特色和文化特色,通過實行土地集約利用、資源共享、人才技術匯聚等鎮村有力統籌機制和策略,重點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名鎮、民族英雄袁崇煥故裡、供港蔬菜產業鎮品牌發展,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石碣。鄉村提質投資2.1億元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美麗鄉村,美好生活。
  • 講演紀要 | 田毅鵬:走有東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在鄉村工業化可否幫助鄉村擺脫困境的問題上,田毅鵬教授認為,第一,農民兼業之路的不可逆性會導致鄉村的衰落;第二,無關聯的工業化導致工業與鄉村缺乏親和性以及農業機械化的局限性。梁漱溟認為,工業化有兩條路線:「一是統籌全局而實行工業建設,一是追求利潤而工業自然發達」。
  • 春節特別節目 | 寧德: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今天的節目,讓我們一起來關注寧德是如何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邁出堅實的新步伐。2020年12月29日,記者來到霞浦三沙鎮東壁村,黃昏時分,沐浴在晚霞裡的東壁村,流光溢彩。在東壁村境內的G228國道上,星星點點坐落著多家民宿,在這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再只是詩中的文字,而是真切的絕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