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黨的十九大報告圍繞「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我市堅定教育優先不動搖,堅定教育強市不動搖,堅定教育為本不動搖,堅決把南充打造成為區域教育強市、辦學高地、求學聖地,奮力開啟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次極核的嶄新篇章。為慶祝我國第36個教師節,感念師恩、禮敬教師,南充晚報今起推出《大城崛起教育輝煌》特別報導,關注一線教師教書育人的生動故事,展示各縣(市、區)教育實踐成果,助力南充打出好牌、做響品牌、擦亮招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敬請垂注。
破解「讀書難」 實施18個教育重點項目
從承載希望的嶄新校園到繁忙施工的學區建設工地, 從勾勒夢想的規劃藍圖到熱火朝天的現實畫卷,隨著一座座新學校的建設投用,順慶區奮力推進教育發展、向「教育強區」進軍的決心和毅力讓人折服。
「嶄新的校園開啟我嶄新的高中生活, 臨江校區我來啦!」9月1日, 作為南充臨江新區建設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南充高中臨江校區正式投用。當天上午,在該校區舉行的首次開學典禮上,師生同唱國歌、校歌,嘹亮的歌聲響徹整個校園。
記者在現場看到, 整個校園簡潔明快,恢宏大氣,書香氣息濃厚,建築整體色調以淺咖色、棕色為主,裝修簡約大方, 極具現代風格。「校園設計大氣, 孩子在這裡讀書一定會有美好的體驗。」一名學生家長參觀南充高中臨江校區後說。
「南充高中臨江校區按就近入學原則, 首批招收初中新生500餘人,設置10個教學班;高中招生600餘人,設置12個教學班。」南充高中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學校安排,今年秋季, 臨江校區100多名優秀教職員工已全部到位,其中包括順慶、嘉陵校區抽調的骨幹教師,以及從市內外考調的優秀在職教師等。
和南充高中臨江校區一樣,承載「教育夢」 的新學校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嶄新的教學樓、綜合樓、體育館,造型別致,端莊典雅,色彩明亮的外牆立面與幾何狀玻璃幕牆交相輝映,一座美麗的學校在曾經的荒山坡上崛起,這裡正是涪江路小學清泉校區。
山水人文渾然一體,靈動雅致、充滿藝術氣息。在涪江路小學清泉校區,不僅有優美的自然景觀, 人文藝術也是匠心獨運。 校門口右側牆壁上,《清泉啟慧涪小賦》情真意切、引人入勝。涪江路小學清泉校區於2018年7月開工建設,2019年秋季迎來了第一批一年級學生, 有效解決了周邊片區適齡學童「上學難、上學遠」問題。
「建城先建校,名校拓新城。」順慶區教科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讓孩子享受高質量的教育,有效解決新舊「兩城」學生「上學難、上學遠」問題,是順慶區實施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該局將組織實施教育重點項目18個,建築總面積60萬平方米,年度計劃投資約41億元。
高品質招引 凸顯順慶教育文化名片
順慶區在推進城市向北發展進程中,堅持教育優先,將市委確定為全市「100件大事」之一的「大學城」項目,作為提升主城區教育品質、拓展城市空間、加快城市發展的重要載體。 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同步配套,著力打造全省一流、 川東北有影響力的「大學城」。
9月3日,記者在「大學城」項目建設現場看到, 工地上塔吊林立、機聲轟鳴,一座座建築拔地而起,一張張鋼筋網縱橫交錯,一輛輛工程車往來穿梭, 大幹快上的建設熱潮撲面而來。目前,南充電影工業職業學院正在進行星光大道、運動場施工;西華師範大學、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已啟動項目建設前期工作。
此外,在抓好大學校園建設的同時,順慶區堅持高標準、高規格、高要求,同步推進「大學城」道路體系、 城市管網等公共配套建設,全面落實土地、 資金等要素保障,確保「大學城」項目推進快、成效顯。「這是科教強市的支撐點。」順慶區教科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大高校陸續入駐「大學城」,必將進一步鞏固順慶「教育大區」的地位,同時向「教育強區」轉變,也為建設全省科教文衛副中心打下堅實基礎。
「以教拓城, 破解了發展瓶頸。」該負責人說,順慶區在新城拓展中凸顯教育功能,「大學城」項目的建設既是民生為本、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應有之義,也是夯實教育中心地位、輻射帶動經濟發展的有力之舉。
免費吃午餐 8000名農村學生吃上營養餐
「中午吃得飽飽的,才能長得高高的。」這是順慶區蘆溪小學即將就讀六年級的郭青菁對「免費午餐」最大的感受,這份「午餐」讓她感覺溫暖不已。
「我最喜歡吃學校做的回鍋肉和粉蒸肉, 每次想起都會流口水。馬上就要開學了,又可以吃到豐盛的『免費午餐』了。」郭青菁告訴記者, 年幼的她一直和70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家裡條件有限。
「當學校宣布有『免費午餐』後,真的太開心了,不僅減少了家裡的負擔,還能吃得好、吃得飽。」郭青菁笑著說。
「以往,這個孩子面黃肌瘦,讓人看著好擔心。」郭青菁的班主任朱小力告訴記者, 吃上豐盛的「免費午餐」, 這個孩子有了明顯的變化, 整個人的精神狀態變好了,身體也長得結實了些,最明顯的就是長高了不少。
「學校共有800多名學生,『免費午餐』沒實施前,學生喜歡在校外買零食代替正餐, 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蘆溪小學校長龐景輝說,如今,該校根據區教科體局指定食品供應商採購大宗食品,按照兩葷兩素一湯標準, 一周五天不重樣, 嚴格執行校級領導輪流陪餐制,和學生同坐一張桌、同吃一鍋飯。
「全面推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費午餐,有效保障了農村學子的學習時間、減少了安全隱患、強健了體質體魄, 減輕了家庭負擔,解決了家長的後顧之憂。」 順慶區教科體局一名負責基礎教育的負責人表示,「免費午餐」成為距離老百姓最近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
記者了解到,2019年5月以來,順慶區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免費午餐」暖心工程,轄區23所農村中小學近8000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吃上了營養均衡的「免費午餐」。
免費乘公交 1400名農村教師坐上「幸福公交」
9月3日早晨6時30分,家住市玉帶中路的朱小力準時出門,上車刷卡後,搭乘6路公交車再轉乘5路「幸福公交」車直達蘆溪小學校門口。記者注意到,她所持的公交卡顯得比較特別。「這是為農村教師辦的『幸福公交』乘車卡,用這個卡可以免費乘坐公交。乘車免費,不僅方便了上下班,還節約了一筆開支,實在太好了。」朱小力表示。
記者了解到,順慶區部分農村學校教師居住在城區,為照顧孩子和老人,不得不經常往返於城區和學校之間。為方便農村學校教師上下班,順慶區財政每年補助180萬餘元,為他們辦理了「幸福公交」乘車卡。截至目前,該區1400餘名農村學校教師坐上了免費公交, 營造出濃厚的尊師重教氛圍。「對教育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再多的投入都不算多。」 順慶區委書記陳澤斌表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各級各部門務必關心、關懷教師,讓教師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為農村學校教師上下班提供免費公交,就是要讓堅守在農村學校的老師更有幸福感、獲得感。
今年以來, 順慶區紮實開展教育扶貧工作,在落實學生資助方面,據實減免171名學前教育建檔立卡學生保教費6.7萬餘元; 為4426名中職貧困學生發放價格臨時補貼39.834萬元。此外,投入1300萬元,繼續推動「兩免」工程。
相關新聞
9000名教師接受高水平專業化培訓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生產力,抓住了教師的發展, 就抓住了教育發展的根本和關鍵。」順慶區教科體局黨委書記、 局長王定華表示,「沒有教師的發展, 學生的發展、學校的發展、教育的發展終究是空中樓閣。」
近年來,順慶區堅持「名師引領,全員培訓,實踐淬鍊」的工作思路, 大力實施教師能力素質提升工程, 師資隊伍在梯次培養中得到了全面優化。
「近年來,我們充分發揮名師引領作用, 先後組建區級名師工作室13個,名校長工作室1個。」王定華介紹, 該區先後培養了全國模範教師1名,省級名校長、名教師4名,「嘉陵江名師」12名,「嘉陵江名校長」6名,「果州名師」34名,「果州名班主任」20名,「果州名校長」14名,以名師為核心,引導教師團隊整體發展。
同時,搭建教師成長平臺,開辦「順慶教育大講堂」,邀請李振村、 祝啟程等著名教育專家來順慶講學;依託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著名高校, 舉辦校級幹部高級研修班、 後備幹部能力提升訓練班。2019年,邀請國、省、市、區教育專家111人,開辦了首次暑期教師全員培訓班,近9000名教師就近接受高水平專業化培訓。
此外,加強教師交流合作,實行農村教師到城區跟崗鍛鍊,城區教師到農村基層鍛鍊。2017年以來,該區交流教師300餘人次。同時,持續加大對外交流,選派骨幹教師到成都、濟南、重慶等地跟崗鍛鍊,到美國、 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訪學100餘人次,為順慶教育發展培養了一大批未來脊梁和領軍人物。
南充晚報記者 伍羅文博 黃嵐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