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廖愛蓮
她艱難地鑽進70釐米的封閉管內,俯下身清除雜物,將上百顆指甲大小的金屬碎屑一一吸出。當她滿頭大汗地從封閉管內鑽出來時,法國專家由衷地豎起大拇指,用夾生的中文大聲誇讚「真棒!」
在機組脫硫電源改造項目施工期間,有一項最關鍵的母線對接工作,只要完成這項母線對接,將焊接和母線封閉開孔時產生的金屬屑清除乾淨就可封口完工。但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到了驗收階段,法國工程監督專家卻總是「NO、NO」個不停——他發現封閉管內深處還有一些小金屬屑沒能吸出來。最終,她卻圓滿地完成了這項工作。
這位連外國專家都佩服的女子,就是廣西廣投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來賓電廠職工廖愛蓮。
參加工作30多年,廖愛蓮先後擔任運行值班員、電氣檢修工、電氣檢修技術員、電氣工程師等。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汗水與心血澆鑄了一道道人生的彩虹:2015年以來她先後榮獲「廣西五一巾幗標兵」「廣西優秀共產黨員」「廣西勤廉榜樣」,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獲評2019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
工作中的廖愛蓮。李武 攝
精益求精好「醫生」
「我是一名『設備醫生』,給設備『把脈治療』就是我的職責。」廖愛蓮常常這樣告誡自己。
作為一名「設備醫生」,廖愛蓮始終把創新工藝、革新技術、改進系統、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作為不變的追求。幾十年的檢修工作,她摸索總結出一套獨到的「望、聞、問、切」設備診斷法。無論是巡檢還是檢修維護,她的眼、鼻、耳、嘴、手等感官功能全被調動起來,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現場設備熟悉得就像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哪有不盡心盡力的?」她不但善於發現極微小的設備隱患和事故前的設備量變,還能找準「病根」,及時給設備「動手術」。
自從A、B兩區「三改」融合後,B區設備維修部面臨人員流失、維護人力不足的困境。B區的辦公設施與設備資料均是英文書寫,廖愛蓮不畏懼這樣的挑戰,主動提出到B區支援。
到B區的第一天,廖愛蓮就遇到非常棘手的設備缺陷故障。當時B區兩臺機都處在滿負荷運行狀態,1號鬥輪機開關突然跳閘,兩條輸煤皮帶瞬間丟失一路,僅靠單路輸煤皮帶無法長時間維持兩機滿負荷運行。一到現場,憑藉豐富的工作經驗,廖愛蓮發現鬥輪機開關保護繼電器顯示編碼異常,故障原因來自保護繼電器的邏輯卡件。從故障出現、發現故障原因到處理故障缺陷僅用了6個小時,避免了機組因無法保持負荷而產生違約的巨大損失。
拼搏奉獻好黨員
奉獻的方式不勝枚舉,但奉獻精神是相通的。從入黨的那天起,廖愛蓮就告誡自己,要始終保持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和敬業精業的拼搏精神,用全部的奉獻詮釋著對黨的忠誠和事業的熱愛。
每遇機組大小修,廖愛蓮幾乎沒有正點下班。加班時間長了,她就躺在倉庫的工具箱上小憩,但還一直琢磨當天的工作,並及時把注意事項記在隨身的本子上。
作為項目小組負責人,工作連軸轉是司空見慣的。一天晚上,橋鞏水電站出現主變壓器絕緣不合格的現象。在緊急關頭,廖愛蓮挺身而出,連夜趕到橋鞏水電站,分析問題查找癥結,反覆查找可疑點,最終將故障點消除。在廖愛蓮的潛移默化影響下,大夥的勁頭更足了。她和她的隊伍成功打響來賓電廠檢修公司品牌,為企業贏得信譽和榮譽。
在工友眼裡,廖愛蓮是位可敬的老師傅、可親的老大姐、公正的好班委,這得益於她的「帳本——專門為班裡人編寫的「檢修經驗日誌」。廖愛蓮把她的「檢修經驗日誌」轉化為多年積累的「專利」,並毫無保留地把這些「絕活」傳授給班裡的每個人。面對別人不解的眼光,廖愛蓮總是笑笑說:「以後靠的就是這些年輕人,不把自己的技術教給他們,將來我退下一線,心裡也不安。」
退而不休的志願者
如今,已退休的廖愛蓮,還是很忙。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廖愛蓮積極響應社區黨組織號召,以黨員志願者身份,到小區門崗協助安保人員做好防疫工作。
廖愛蓮還積極響應市婦聯倡議的「愛心助農」活動,認購因疫情滯銷的水果,還分別在來賓電廠黨組織、來賓市繽紛社區黨支部捐款抗疫。她說:「因為疫情,果農的果賣不出去,我就發到朋友圈,很多人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後,廖愛蓮積極向身邊的人宣講五中全會精神。「雖然退休了,但作為一名黨員,也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五中全會精神,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得更深入、更全面,推動企業做大做優做強,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廖愛蓮說道。
來源:來賓日報/文 廣西投資集團、廣西新聞網/圖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你的支持是我不斷努力的動力
原標題:《平凡崗位 不凡堅守 ——記「全國三八紅旗手」廖愛蓮》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