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時隔多年,突然聽到陳綺貞的《小步舞曲》,不過是林宥嘉的版本。以至於花了一點時間從記憶裡翻出那熟悉的歌詞。
當時我正拿著掃把在掃水——試煉樹工作室淹了。腦子卻被旋律一下子帶跑到多年前的夏日午後:剛剛洗完頭,我頂著溼漉漉的頭髮看完了《藍色大門》,一滴水珠滴在腿上,涼涼的。
電影像水珠一樣晶瑩發亮。
「告訴我一個秘密。」
通過交換彼此的煩惱,孟克柔和張士豪見證了彼此的成長。
青春時期的你在偷偷煩惱什麼?
是張士豪的小小生理困惑,沒有特長、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是林月珍寫情書不敢署真名,告白當下落跑卻撿了一堆他的垃圾?又或者是孟克柔,在自我覺醒與社會既定價值觀的矛盾中搖擺?
這些秘密在我們的成長裡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多年以後,我們又成為了怎樣的大人?
是體育老師,夜跑時被小女生撩動了往日心事,感覺自己像個笨蛋;還是孟克柔的媽媽?夜深人靜因孩子的一個問題陷入自己也無法解答的沉思。
「留下什麼,就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飾演張士豪的陳柏霖,與爛片周旋多年,有一個小銀屏代表作李大仁,和一位射手座密友房祖名。飾演孟克柔的桂綸鎂,情歸戴立忍,作品維持著不錯的數量與質量。他倆是易智言導演的得意門生,年少同往康城,多年友情深厚。而飾演林月珍的梁又琳,大概是太接地氣文藝小圈子不受落。在電視劇圈小有發展,如今已結婚生子組建家庭。
我很多年沒聽陳綺貞了。
孟克柔寫滿秘密的塗鴉牆,已經被推倒。豆瓣上有小朋友問:木村拓哉是誰呀?
但我相信,那一顆承載了秘密的晶瑩水珠,在陽光照耀下,依舊會折射出熠熠光彩。
青春永遠動人,願你有值得信賴的朋友可傾訴。
2.
這一樁逸事是在易智言導演的臉書上看到的。
臺中某高中的樹洞帳號,一名女高中生發文對該校某男生表白:本以為兩情相悅,結果發現對方有別的對象,不禁傷心告別,匿名祝福。
然後「第三者」看到了這篇文章……
發展還蠻有趣的,主角天真可愛,又不禁令人感嘆網際網路影響了人們溝通與表達的方式。有誤會不能面對面溝通,拉黑封鎖就是絕交。這些複雜的情感沒辦法對當事人表達,洋洋灑灑、投以樹洞,經網友傳播,最終傳到對方那裡。
好彩這個樹洞是真的人氣很旺有人看啦。
小時候看過一個南斯拉夫童話《國王長了鬼耳朵》。國王為隱瞞自己長了鬼耳朵,整日戴著帽子,卻無法在理髮時把鬼耳朵藏起來。於是他每每理髮完畢,便問理髮師他們看到了什麼。老實回答鬼耳朵的理髮師全都沒有走出國王的宮殿。國王就這樣一次換一名理髮師,直到一位年輕人告訴他,自己什麼也沒看到。
年輕人獲得了長期職位和豐厚酬勞,卻苦於保命或保密的雙重煎熬。他的師傅告訴他:走出城吧,走向曠野。挖個深坑,越深越好。將你的秘密說給大地,再以土掩埋,大地永遠不會洩露你的秘密,你也將獲得心靈的安寧。
我猜,樹洞用於傾吐秘密一說,大抵源於這個故事吧。雖然文中並未直接出現「樹洞」一詞。故事版本眾多,譬如國王長的是驢耳朵。有說後來年輕人挖坑的地方長了一片蘆葦的,也有說長了一棵樹的。以蘆葦或樹枝做成的哨笛最終都會吹出年輕人的聲音:國王長了鬼耳朵。世上沒有藏得住的秘密。
網上流行的各式樹洞帳號好像那些哨笛,說不清它是用於封存還是傳播。有人傾吐情感,有人也許只是為了變相發洩。投遞的秘密以匿名的形式公開在每個訂閱者眼前。投稿者傾吐了一個秘密,獲得了一個新的秘密: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也許有一個相關者能與之相認,也許沒有。秘密越公開,相認的可能性越高。
不過,現實中無疾而終的關係多不勝數。多一種渠道去解開誤會,好像也蠻不錯的。好結局大家樂見其成,轉發的網友自比紅娘月老與有榮焉。
但你能想像《藍色大門》投稿樹洞嗎?
林月珍:《閨蜜搶了我暗戀的男生然後她說她愛我》
孟克柔:《暗戀閨蜜很多年她喜歡的男生卻來追我怎麼辦》
張士豪:《有個女生先來追我後來又說她喜歡另一個追我的女生太複雜了請大家幫我理理思路》
體育老師:《學生突然問我要不要吻她》……!??
我天。太。狗。血。了。
秘密這種東西,就讓它在私人小宇宙裡爆發吧。
3.
飯飯的最新作品《大人故事集》裡有一個女管理員的故事,很好看。這位女管理員的家族事業就是管理樹洞。不是網上帳戶,是真正的古老的樹洞。像南斯拉夫民間童話一樣歷史悠久的那種。
本來我以為這樣的樹洞管理員會是個拇指姑娘,或者木民谷小精靈那樣的形象,沒想到她還在公司兼職上班。那麼也許她大學讀的是圖書館學,或者是檔案管理,我想。總之,這是一位有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的樹洞管理員,善於保守秘密。以至於她最後聽到了自己的名字,也只是給前來訴說秘密的那個他送去了一陣微風,和窸窸窣窣的樹葉聲,掩藏她喧鬧的心事。
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非常可愛。
4.
但不是每個樹洞管理員都這麼可愛,特別是網絡營銷號的管理員。一張隱藏在ID後的臉展現的部分表演,不會比一棵樹的年輪更真切。保守的我對大部分營銷樹洞帳號保留意見。在遇到重大問題需要幫助的時候,希望年輕人能尋求真正專業的渠道獲得支持。
畢竟你的秘密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別讓它變成博人眼球的談資。
5.
你有秘密嗎?
你會選擇將秘密跟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傾訴,還是投給不認識的管理員管理的樹洞帳號?
為什麼只要匿名,一個秘密就可以被公開呢?
你覺得一件事之所以成為秘密,是因為事件本身,還是因為相關當事人與事件的關係?比如,「你劈腿了」vs「你的朋友劈腿了」,哪件事對你來說稱之為秘密?
你覺得傾訴秘密是看對象,還是看時機?
為什麼有些人不相信身邊的朋友/家人,更相信素未謀面部分表演的樹洞帳號管理員呢?
向樹洞投稿秘密換取寧靜,迴避與現實中的矛盾正面交鋒,算不算是自欺欺人?
你真的獲得了平靜嗎?
6.
蔡康永在《那些男孩教我的事》裡寫了一個60號男生。那個男生會跟植物說話,安慰植物,鼓勵植物,也從植物身上收穫善意與溫暖。那記錄的是他的愛人,還有他愛上愛人的瞬間:在大安森林公園,他遠遠看見他對著馬路兩邊的樹專注懇切地說話:「雖然每天吸收這麼多廢氣和噪音,但要記住,你們不是什麼別的,你們是樹。」
哇,我可以理解他為什麼愛上他。
7.
於是我覺得,如果不能把秘密說給朋友聽,把秘密說給樹聽也蠻不錯的。不是什麼別的,是真正的樹,不管它有沒有樹洞。或者一株文竹、一棵綠蘿。一朵花。不是被剪枝插花的那種。插花生命短暫,自顧不暇。
說給植物,又或者一個石洞。
《花樣年華》有一張劇照,是梁朝偉向吳哥窟的石洞傾訴過往。那張劇照下面有好多人留言,仿佛一個新的秘密之洞。雖然我對王家衛真的還好,連電影主角有去吳哥窟都不記得。
世上沒有藏得住的秘密。秘密在心裡藏久了,也許會凝結出琥珀,也許會蛀出一個洞來。但如果誠實地面對自己,有一天,它也許就像一陣風那樣吹走了。吹散時間的塵土,留下吉光片羽的剎那。
此刻,我將自己的秘密藏在瑣碎的話語裡,投進了試煉樹的樹洞中。分享一部分,藏起一部分,是陳綺貞留給我的青春的啟發。
這是我推薦的第3種說出秘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