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19時30分,西海都市報社「請進我們的直播間」與海東市廣播電視臺聯辦,請來了四名既有顏值又有實力的「花兒」歌手。直播現場「花兒」開唱驚豔全場,《西海都市報》抖音號、快手號、官方微博、新華社現場雲以及海東市廣播電視臺快手號、抖音號同步直播,各個平臺直播觀看人數超9萬人次。
她們分別是中國西部「花兒皇后」、原聲黃河「中國十大鄉土歌王」張存秀;「花壇百靈鳥」吳玉蘭;藏族「花兒」歌手尕仁卓瑪;非遺傳人、拉麵公主「蘋果妹妹」。
「花兒」與情緣
當晚直播,在一首悠揚的青海「花兒」《直令》中拉開。
說起「花兒」,不得不提起張存秀,她有著「花兒皇后」「中國十大鄉土歌王」之稱。一路走來,張存秀成為眾多「花兒」歌手中的佼佼者,更以「花兒皇后」的身份亮相中央電視臺《半邊天》欄目。
從小喜歡唱「花兒」的張存秀,早在1980年,18歲的她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離家八十多公裡外的平安縣麵粉廠打工。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存秀走上了演唱「花兒」的舞臺。1989年,張存秀第一次參加青海省「日月杯花兒」演唱大獎賽,初次參加大賽就取得第一名。在那次比賽中,她也榮幸地認識了中國「花兒王」朱仲祿。之後,張存秀又以一首《青海的名氣大了》獲得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的繁榮獎。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很多人開始認識了樸實的農民歌手張存秀。
有著「花壇百靈鳥」之稱的吳玉蘭,1989年出生於山清水秀的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扎巴鎮南灘村。由於吳玉蘭愛好「花兒」,2006年10月,她拜張存秀為師,開始走上「花兒」之路。她不僅人長得俊秀漂亮,嗓音清甜圓潤,如同山間汩汩流淌的一泓山泉。同樣,從小喜歡「花兒」的尕仁卓瑪,2001年拜張存秀為師,直到現在學唱「花兒」已有十幾年。
「吳老師的『花兒』唱得真好,不愧是名師出高徒」「無『花兒』不青海」……直播間裡,網友們聽著「花兒」歌手講述自己與「花兒」的故事感慨。
「你把你的尕汽車開上了走呀,我把我的尕包包提上了走,我們兩個青海的茶卡鹽湖嘛,好好就浪上一浪呀哎嘿喲……」一首快節奏的《浪青海》將直播推向高潮。
這首「花兒」正是由非遺傳人、拉麵公主之稱的「蘋果妹妹」創作。2009年,「蘋果妹妹」憑著一首翻唱歌曲《不要再來傷害我》(藏語版),開始了自己的演藝之路。
「花兒」與青海
很多人說,江南的花兒美不過高原的「花兒」紅,來自高原的張存秀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1996年,張存秀在全省「花兒」歌手大獎賽榮獲一等獎;2002年,在第三屆「沙湖杯」西部十二省民歌邀請賽獲得金獎。同年,中央電視臺《半邊天》欄目錄製了一期題為《花兒皇后張存秀》的專題節目;2004年,張存秀和馬俊等「花兒」歌手參加「首屆CCTV西部民歌電視大獎賽」,她獲得了優秀民歌手獎;2011年,張存秀參加了在四川綿陽中國原生態民歌盛典暨中國民間文藝第十屆「山花獎」,獲得了展演銀獎及優秀傳承人獎……張存秀不僅為家鄉贏得了榮譽,自己的演唱也得到了認可。
此後,北京的很多文化機構紛紛邀請張存秀加入,但都被她謝絕了,她說:「我來自民間,『花兒』的根離不開青海。」
說起青海「花兒」,吳玉蘭打開了話匣子。「初學時,網絡不發達,為了把喜歡的『花兒』詞句記錄下來,就一遍遍聽著錄音機記錄著。」吳玉蘭深有感觸地說。
經過不懈的努力,當時二十出頭的吳玉蘭,便已經在浩瀚的「花兒」歌壇嶄露頭角,更是把青海「花兒」帶到全國。2005年,西北五省民歌比賽中榮獲銀獎;2012年,參加上海世博會,青海專場演出;2013年,榮獲全國「十佳牛人獎」;2017年,參加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榮獲金獎……
同樣,來自同門的尕仁卓瑪,也曾多次參加西北五省區「花兒」歌手演唱會開幕式以及省內外大大小小的「花兒」演唱會。
不同於傳統「花兒」,「蘋果妹妹」創作演唱的「花兒」更具現代特色,她為化隆縣支柱性的民族產業傾心創作,演唱歌曲《化隆拉麵香四方》;為拉麵人支援武漢創作演唱了正能量作品《哥哥你昨天去了武漢》等。其中,《面匠哥系列》網絡總點擊率突破千萬,《浪青海》點擊率更是破億,開創了青海「花兒」的流行時代。
青海「花兒」正因這些「花兒」歌手們享譽全國。
「花兒」與傳承
「今晚聽了老師的『花兒』 我也想學。」「老師,再唱首《繡荷包》」「民族『花兒』學起來」「一聽到『花兒』,就會想起遠方的家鄉」…… 直播間裡人氣不斷上漲,許多網友紛紛留言。
時代迅速發展,人們對「花兒」的熱情,卻絲毫未減。在田間勞作、放牧、趕路時,甚至在城裡的建築工地打工時,都不時唱幾句,抒發心中的情感。
「以前『花兒』在山間唱,現在把『花兒』搬到舞臺上。已經唱『花兒』三十年了。」在張存秀看來,老百姓熱愛的「花兒」,是因為它真實地抒發了內心的感受,是心靈的表達。
多年來,張存秀堅持邊學習邊創作,目前已經創作了近千首「花兒」,她計劃將這些歌詞出版,將「花兒」藝術永遠地留存下去。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展「花兒」藝術,並開設了河湟「花兒」傳習所。
提起青海「花兒」的傳承,「蘋果妹妹」說,以後會創作演唱更多的青海「花兒」作品,把這份熱愛傳承下去。
如今,人們在「花兒」裡歌唱幸福的小康生活,歌唱黨的好政策,歌唱脫貧攻堅、生態建設,歌聲裡是對未來的無限期許。
(記者 祁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