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線12月7日訊(通訊員 朱雅琪 曾瑤)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為進一步引導全省青少年參與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助力我省加快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由共青團湖南省委和湖南省青年志願者協會主辦,長沙市執紫之手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承辦的「青.趣分類」大學生無塑野餐活動在洋湖溼地公園李自健美術館草坪舉行。
活動現場,來自湖南中醫藥大學湘杏學院、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工商大學、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以及湖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女子大學等六所高校64名大學生互相分享了無塑包裝的自帶美食,同時在現場開展了「舊物新生」活動,該活動倡導用交換代替購買,為閒置物品找到新的主人,為舊物賦予新生。在活動現場還開展了草地音樂會,音樂詩人羊禾為大家帶來了原創環保主題歌曲,現場互動的氣氛十分活躍。
這是2020年湖南共青團「青·趣分類」青少年垃圾分類行動第四場省級示範活動。在此之前分別針對小學生、親子家庭、環保志願者、社區居民和省直青年開展「垃圾分類主題隊會」、「綠色循環減塑日主題活動」和「省直青年環保交友活動」示範活動。湖南共青團「青·趣分類」青少年垃圾分類行動目前已在14個市州組建了100支團隊,在各個學校、社區、社會機構開展活動超300場,直接參與者超2萬人次。
通過此次「青.趣分類」大學生無塑野餐活動,讓高校學生通過思考食物的來源與去處,進而思考垃圾的來源與去處,對環保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湖南工程職院志願者申詩琪說:「通過本次活動,我們大學生可以選擇對環境更友善的生活方式,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比如,隨身攜帶自己的專屬碗筷水杯手帕,對一次性包裝和用品說「不」,減少外賣,光碟,珍惜食物,珍惜手中的物品,物盡其用。」接下來,針對青少年與青年群體將持續開展「青.趣分類」系列活動,以輕鬆有趣,貼近生活的方式影響帶動青年群體參與垃圾分類與減塑行動,將保護生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融入日常學習生活當中。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