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頂替,一個兩難方案的副產物

2020-08-27 問就是養豬

農家女陳春秀在16年後想重圓高考夢,卻發現自己當年是被頂替;網友苟晶曾在1997年和1998年山東高考中連續兩年被冒名頂替,甚至在2003年接到班主任的悔過書。當年的恩師居然無恥的寫下:「我的女兒沒有像你這樣聰慧,我在很無奈的情況之下,才讓她頂替了你的成績去上大學。作為一個老師,我這樣做,的確有違師德,但是請你原諒我。」

據報導的242名頂替者,484個命運的塗改,扭轉了上萬人的人生。為什麼高考頂替只能嚴查無法避免?

一、古代「高考」花樣多

從古至今,只要有考試,就有徇私舞弊的人。

早在隋朝創立科舉制之前,官員的選拔依賴於世襲制或者官員親屬間的察舉制,不管是什麼名頭,都是完全杜絕了普通人晉升的可能性。士農工商,大家都知道什麼是更好的道路,可是權力卻在王朝建立時就已完成了劃分。

科舉制建立後,考場舞弊簡直是每年的固定演出節目,區別只在於方法、規模和抓到多少人。

沒有盡頭的考試

既然有人出題,最簡單的作弊就是買賣試題。當年的八股取士使得題目往往非常簡短,一段文字,一個典故,甚至一個關鍵詞都能被談出不同的價格。或許是出題人貪財,主考官貪權,又或許是一個飛天大盜潛入了存放試題的密室。還有一種很粗暴的手法,考試開始後用信鴿把題目傳出去,外面的人寫好文章再傳回來。

鴿鴿,要聽話哦

如果偷不到題目也沒關係,還有Plan B。官員們會根據皇帝近期讀的書,說的話,做的重要決定來推斷可能的出題範圍,提前斥巨資請人寫出各種角度的文章,由考生背誦或夾帶入場。這個「夾帶」的學問可就大了,空心筆桿、雙層鞋底、繡字內襯、甚至是高端的米上微雕,反正進了貢院關在小屋子裡,愛抄哪篇就哪篇。據說還有人跟藏毒一樣用羊腸包好吃進去,從恭桶翻紙條出來的痛苦程度可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的。

幾天下來都要發酵了

不過隨著檢查手段的升級和學子道德情操的上升,如果不是大規模的舞弊行為,前面兩種方案都不靈光了,於是就有了在改卷時作弊的方式。

在試卷上做標記的方式用了沒幾年就不好使了,負責試卷謄抄的人員會把卷面上的文字提取出來,順便還避免了書法潦草帶給閱卷人的痛苦,於是又有了第一個買通謄抄員的人

只要收益足夠高,沒有風險不能冒。

二、科技改變生活

早年高考作弊手段簡直不忍直視,在自己位置上藏小抄、大腿內側寫字、礦泉水瓶貼半透明文字之類的人,真的是不明白他們在想什麼,你是就差兩個公式背不下來還是怎麼樣,等你找到了時間都到了,買通出題人和監考員的人好歹還算動了腦子。

後來隨著技術發展,內置耳機風靡了一段時間後就被屏蔽器解決了,但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辦法,就是卷面。

所有老師都會讓學生注意卷面整潔來爭取印象分,可有些人卻教他們通過特定的字體寫法,特定的文欄位落等方式實現由閱卷人完成的作弊,於是有了二次批改來進行複查。可惜,不管裝訂的多麼精細的試卷,總還是會被有心人拆開對著學號改卷。

現在是通過電腦掃描來降低紙質試卷落到他人手裡的問題,一個閱卷人一半只改一道題,他只能收到這個格子的掃描結果,哪怕有一點小差錯,也不至於影響大局。

其實原卷和結果匹配後發回到每個人手裡就能避免頂替了啊,那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三、高考的隱憂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要實現每個人收到自己原卷和每道題小分以及具體的批改人(或者批改人代碼),要做什麼。

方法1:批改完成後,把所有的題目掃描圖跟原卷匹配,考慮到同一個問題解法和文字相近,要保證識別準確就不能依靠圖片內容,而是需要讓每張題目掃描圖有個代碼——作弊的人只要搞到代碼就又可以操作了,還能批量操作呢。

方法2:批改完成且全部數據上傳後,再進行一次整卷批改,把分數誤差高的人找出來三次核對——先不說工作量有多大,你這不是給了別人在三次批改時作弊的機會麼?

方法3:emmm我暫時還沒有靈感,誰能提供一下?

我們假設真的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的原卷,每一題的掃描圖,每張圖對應的分數和批改人,那悲劇就真的開始了。

我們為什麼為了高考頂替而憤怒,就是因為在目前的制度下,高考是最簡單的成功之路。

漂亮帥氣到當明星、家財萬貫做生意or整容、精才絕豔的藝術家、難以匹敵的運動員,這些都太難了,對個人素質和家底的要求都太高了,高考要什麼呢?如果只求上大學,一點點聰明和足夠努力就可以了,不然黃岡和毛坦廠早就沒名氣了。

那麼這些學生在得到結果後,勢必在網上分享,如果發現一個人跟自己答案接近卻分數不同,而自己又剛好差3分…我不知道國家能付出多少力量來保護閱卷人和他所有親友的人身及財產安全,並且保護到記得這件事的人都進了骨灰盒。

完全透明帶來的危害同樣恐怖,所以這註定是一個兩難的局面。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高考延後了一個月,有人為多一個月複習時間而開心,有人為晚一個月解脫而痛苦,在如今的嚴防死守之下,我們依然無法避免頂替的存在,因為我們無法避免人類貪慾的存在,但是希望給對自己成績有疑問的考生要勇敢,勇於質疑,勇於提出複查,無論手續有多麻煩。

人生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

相關焦點

  • 山東高考被頂替的242人中,農村孩子高考被頂替的居多?
    寒窗苦讀12載,本該能上大學的農家娃,卻被冒名頂替者堂而皇之的頂替了,頂替者們要知道,你們的這種行為就是「搶劫」,也是「謀殺」,「謀殺」了一個農家孩子的大學夢,阻止他們人生中唯一有出路的機會。康輝險被冒名頂替從山東教育廳發布的有關山東高考頂替案件來看,初步查明有242人被他人冒名頂替,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徵
  • 不可思議的高考頂替事件
    近幾天高考頂替事件沸沸揚揚。作為一名三十年的高中教育工作者,在我的心中,高考是神聖公平公正嚴肅嚴格嚴謹的國家選拔人才的考試。三十年來,我從來都沒有聽說高考可以頂替上大學。從高中取得學籍到高考報名,到進入大學,每一個環節都是非常嚴格的,居然有那麼多人被頂替者頂替別人上了大學。幾個疑問,我一直在思考。(一)一個高中普通班主任是如何做到讓自己的女兒頂替別人上大學的?
  • 山東濟寧的一個農村女孩高考竟然兩次被頂替
    苟晶是山東濟寧的一個農村女孩,學習在班裡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她中考免考,保送到市裡最好的高中之一。在分班考試中,苟晶考進了尖子班中的尖子班,接受學校業務水平最高老師的教學。1997年高考,她的「成績」是全班倒數第一,倒數第二去了大專,剩下的全部考上本科。後來這個尖子班大學畢業後,出了八個博士,五個教授,可她這個尖子班的尖子確沒考上,還是倒數第一。
  • 神經文藝:高考被頂替
    炎熱的夏季,被我深深地記在腦海裡的依然有多年前的高考畫面,那是我們人生中第一個非常關鍵的轉折點,還記得這句話麼:高考,是人生最公平的一次競爭!是唯一一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為此我們準備了多少個日日夜夜!高考是一件神聖的事情,考生重視,家長重視,學校重視,老師重視,社會重視,可以說沒有人不重視!
  • 高考被頂替的女大學生,篡改的人生,何以重來?
    陳春秀,16年前高考「被落榜」。如今發現真相,她面對媒體,選擇發聲。委屈與痛苦,再也繃不住:「我就想知道,那個頂替我的人,怎麼拿到我的高考錄取通知書?」那個頂替他人的作假者,這麼多年良心何安?農村家庭的陳春秀,高考被「失利」。之後她,打工、賺錢、養家,日復一日。直到2020年,陳春秀報考成人教育學校,竟發現一個姓名和身份證號均與自己相同的女子。
  • #高考頂替#
    誰都知道頂替他人的學生以這樣的心態經過這樣的手段和渠道進入社會後,世界觀、價值觀是什麼,進入體系後,行為準則、做事態度是什麼。僅僅頂替他人高考的兩個人的相關人鏈才被落實,整個參與此事人員大部分才被除以黨政紀律處分,這是板子高抬輕放還是法不責眾?還是就處理兩個意思意思就完事兒了?
  • 山東又一農家女兩度被頂替,首次高考遭班主任女兒頂替,復考竟又被頂替
    假如我們做這樣的假設:你在無比莊嚴、公平的高考考場內考試。可這裡每年至少發生20起頂替上學案,有人察覺事情不對,選擇將自己的事跡曝光給媒體希望獲得遲來的正義,而有人卻甚至連自己有沒有被頂替都不知道。這種情況在任何各地都是一件無法容忍的現象,十餘年寒窗苦讀化為泡影,公平的教育成為&34;。人們會為此大聲疾呼、控訴。
  • 談一談高考被頂替,她們被偷走的前半生
    一前一陣關於高考被頂替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對於普通人家或者更加貧困的家庭高考被別人頂替無意於自己改變命運的機會被人親手摧毀。雖然高考也有它的弊端,但是它是寒門子弟相對公平的一次考試。就像白巖松說的,如果沒有高考你拿什麼和有人脈有資源有家庭背景的富二代競爭。高考相當於古代的科舉制度,明白了這些就明白範進中舉的心情。範進中舉後躋身士大夫的圈子,就算官職不大待遇和社會地位和以前也是千差萬別的。而二十年前的大學生真的是香餑餑,國家包分配工作無憂。考上大學生幾乎算是國家的在編人員。
  • 高考頂替,該當何罪?
    知識不僅改變個人和家庭的命運,而且改變一個國家和時代的命運。教育乃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然而,如果知識竟然也不能改變命運,系因十幾載寒窗苦讀獲取知識後的成果被他人竊取;作為中國教育皇冠上的明珠的高考,竟然被人篡改和玷汙,當然出離絕大部分人的憤怒,因此,最近被披露的山東諸多高考頂替事件,引發熱議。尤以苟晶被高考頂替為甚。
  • 高考頂替是否應入刑並重判?
    高考進入倒計時,但陳某秀事件46人受黨紀處分;某省高校近兩年排查出242名涉嫌冒名頂替上學者,註銷學籍;苟某連續兩次高考被頂替;這些高考頂替事件持續發酵,網友群情洶湧,因為梳理近些年爆出來的高考頂替案均有一個共同點:被頂替者幾乎都是農村的,如齊玉苓、陳春秀、苟晶均是山東農村,有陳春秀父親的話說「老農民、慫人」;頂替者則非富即貴。
  • 高考頂替:被偷走的人生
    高考頂替:被偷走的人生原創 小詫 壹詫 3天前6月高考後,她從老家接莊鎮出發,騎車30裡地去學校。在高考成績榜上找到自己名字,後面是一個低得驚人的分數。她有點彷徨,但應該是一次失手,不甘心,那就再試一次好了。
  • 川普的"高考頂替案"
    前一段,山東的高考頂替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霸佔了全國輿論頭條好幾天。客觀地講,這次山東相關部門反應還算比較快,陳春秀的事情很快給出了答案。苟晶善於利用輿論,她的事件最為吸睛,調查結果也很快公布,幾個事件調查結果比較客觀,社會正義得以伸張,算是一個比較完美的結果了。人們往往有個習慣,就是要把好人想得特別好,壞人想得特別壞。
  • 高考冒名頂替者與被頂替者的錯位人生
    02對高考不公平的熱度關注似乎有了一個持續的效應,近期又有幾起的高考冒名頂替的事件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山東聊城冠縣人陳春秀雖然高考落榜已16年,但她一直懷揣著一個「大學夢」,於是在今年的5月打算報考成人教育學校,來填補心中的遺憾。然而,在填報信息的時候,卻被工作人員告知,「陳春秀」已在山東理工大學就讀過,並順利畢業。
  • 深度喚醒:高考頂替事件中受害者的價值
    高考頂替事件中的受害者苟晶接受採訪最近熱議曝光的高考頂替事件,令人髮指,出離憤怒。緊接著,第三起是「苟晶被班主任女兒頂替上大學」。最不可思議、最驚天動地的是集體頂替事件,那就是「江蘇省灌南縣被曝出千餘人頂替學籍高考的醜聞,而且不少頂替者如今已是當地官員」!
  • 我為什麼一直在質疑苟晶說連續兩年高考高分被頂替的事
    【我為什麼一直在質疑苟晶說連續兩年高考高分被頂替的事】從6月24日開始,我就對苟晶說的連續兩年高考成績都是高分,但兩年均被頂替之事連續發出質疑。不是說我不痛恨高考頂替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她說的話太假,商業炒作的痕跡太明顯了。1.她在敘述整個事情經過時,漏洞太多,造假太明顯。按她的描述,她是濟寧的學霸,是任城區幾萬名考生的前幾名。
  • 2020高考即將來臨,高考頂替案還會發生嗎?
    觸目驚心的山東高考頂替案觸動了無數國人的神經,吃瓜群眾熱情圍觀事情的進展情況,可是讓人失望的是,有關部門作出嚴肅處理的表示後,懲處的利劍高高舉起,卻只劈斷了幾隻蒼蠅的翅膀。陳春秀頂替者被註銷學籍,其他責任人無一人被處理。
  • 被頂替的高考:正義已經遲到,希望不會缺席
    班主任的一次私心頂替,讓原本成績十分優秀的農村學子兩次參加高考,兩次黯然退場。對於農村家庭的苟晶而言,她的第一次高考,是犧牲了妹妹上學的機會換來的;她的第二次高考,是全家人咬著牙扛著生活的重擔換來的。堅信讀書改變命運,期待著高考能跳出那個貧瘠小村莊的苟晶,卻不公地遇到了高考成績被頂替的命運,苟晶的事件讓「頂替他人高考成績」這件聽起來似乎有點荒謬的事情猝不及防成為了現實。
  • 從「苟晶高考頂替事件」看社會百態?
    最近山東地區頻頻爆出高考頂替門事件,在過去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包括「仝卓高考造假」、「山東冠縣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學」等多個高考相關事件在社會上掀起波瀾。雖然上述事件中的冒名頂替者以及暗箱操作者得到了懲罰,但如何維護高考的公平公正,仍是當下人們尤為關心的話題。
  • 一年一度高考開始了,高考頂替,該當何罪?
    知識不僅改變個人和家庭的命運,而且改變一個國家和時代的命運。教育乃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然而,如果知識竟然也不能改變命運,系因十幾載寒窗苦讀獲取知識後的成果被他人竊取;作為中國教育皇冠上的明珠的高考,竟然有人篡改姓名和冒名頂替,當然出離絕大部分人的憤怒,因此,最近被披露的山東諸多高考頂替事件,引發熱議。尤以苟晶被高考頂替為甚。其自述於1997年參加高考,首次被其班主任的女兒頂替,後者去北京讀了大學。
  • 農家女被頂替上大學:假如高考也拼爹
    我作為一個父親,非常不容易。1997年,我在很無奈的情況之下,才讓她頂替了你的成績去上大學。作為一個老師,我這樣做,的確有違師德,但是請你原諒我。恕我直言,說有違師德是對師德的侮辱,這是一種犯罪,踐踏學生尊嚴毀掉別人一生的嫌疑犯不配得到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