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眾多知名企業為抗疫情改產口罩、消毒液和呼吸機

2021-01-21 雨果網

3月中旬,眾多與Covid-19為戰的美國醫院面臨著口罩、呼吸機和其他醫療用品嚴重短缺的問題。許多企業紛紛表示願意伸出援手。

Jonathan Schwartz是3D印表機製造商Voodoo Manufacturing的聯合創始人,該公司在紐約布魯克林擁有兩家工廠。該團隊現已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許可,生產醫療器械。

Voodoo Manufacturing作為私營部門的一部分,也參與到了此次的「抗疫」大軍裡。最近幾周,時裝屋、汽車製造商、釀酒廠、香水生產商和其他公司都在重新調整生產線,以彌補傳統供應鏈在製造防疫用品上的生產速度問題。

對於像Voodoo Manufacturing這樣的公司來說,製作口罩其實非常簡單:3D列印的頭帶、可互換的塑料布、舒適的泡沫墊以及口罩的系帶/掛繩。目前,該公司已經創建了Shopify獨立站——CombatingCovid.com,直接將產品銷售給醫療機構。

時裝品牌正在趕製口罩和醫用防護服

隨著冠狀病毒席捲時尚之都米蘭、紐約和洛杉磯,時裝行業也招募了一批工人製作口罩。

3月20日,設計師Christian Siriano發推文給紐約州州長Andrew Cuomo,表示可以提供其10人工作室的服務,為當地衛生保健工作者製作口罩。一周後,他為曼哈頓Javits Center的臨時醫療中心為一線員工運送了一箱1000片水洗棉混紡口罩。該團隊已累計生產數萬支口罩。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表示,在未來可能持續一年的「抗疫」時間,美國將需要多達35億支N95口罩。在冠狀病毒危機爆發之初,該國的應急庫存約佔其中的1%:1200萬個N95口罩和3000萬個醫用口罩。

諸多服裝品牌及產業帶上下遊品牌,包括Nordstrom、American Giant、Parkdale Mills或是提供製作口罩的原材料,或是改變原有的生產線,以全天候生產口罩和醫用防護服。

此外,在義大利,Prada和Gucci也與家庭式工廠(如Everyn Calzaturificio工廠)一起生產口罩,後者為諸如Nomasei的豪華鞋類品牌代工。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採購到的為數不多的醫用口罩的美國品牌主要是通過其在中國的供應商來進行的。

3月21日,Louis Vuitton母公司奢侈品集團LVMH 宣布了採購4,000萬個外科口罩和FFP2防毒面具(在歐洲相當於N95口罩)的計劃,以幫助法國對抗Covid-19。LVMH董事長兼執行長Bernard Arnault出資500萬歐元(約合540萬美元)發放了1000萬個口罩,而法國政府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為其餘的運貨提供資金。

酒類和香水品牌正在加入洗手消毒液行業

有渠道獲得洗手液的主要原料「酒精」的行業則是加入了生產洗手消毒液的行列。

LA distillery Amass釀酒廠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產品官Morgan McLachlan表示,她於3月初開始在商店或網上找不到洗手液時開始製作該品牌的「酒精植物洗手液」。最初,這只是為了保護自己以及她的朋友和家人,在餐館和飯店倒閉的同時,該公司正在從全國各地接到訂單。

除此之外,一些世界知名製酒公司也採取了類似的態度:Diageo向手消製造商捐贈了多達200萬升酒精,而伏特加製造商Tito表示將生產24噸酒精,以分發給前線工人。

香水以酒精為主要原料,而香水生產商也參與了這場鬥爭:3月16日,LVMH開始使用為Dior、Givenchy和Guerlain生產香水的生產線,向法國衛生部門和醫院生產並提供免費的洗手液。

歐萊雅正在通過其兩個品牌在歐洲分銷數百萬瓶洗手液:La Roche-Posay負責幫扶醫院、療養院和藥房,而Garnier則為食品部門提供洗手消毒液。

在美國,雅詩蘭黛公司已承諾在紐約長島重新開設一家工廠,以每周為其美國製造並捐贈10000瓶洗手液。為Marc Jacobs和Gucci等品牌代工生產香水的科蒂公司(Coty Inc.),同樣計劃通過與Kris和Kylie Jenner的合作,每周捐贈數萬瓶洗手液。

隨著公司爭相推出消毒產品,美國機構也放寬了一些法規:3月27日,FDA 更新了其政策,允許酒精生產商將產品出售給洗手消毒劑製造商,前提是該產品必須滿足一定的純度標準。由於需求激增,酒精的價格也在3月份飆升。

據了解,美國政府的2萬億美元刺激計劃還包括暫時免徵在Covid-19危機期間用於生產洗手液的酒精消費稅。

汽車公司正在將生產轉移到呼吸機上

在3月13日Covid-19宣布在美國成為國家緊急狀態之前,全球的呼吸機製造商都在提高產量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但是,即使達到最大產量,他們也無法滿足因迅速蔓延的呼吸道疾病引起的醫療保健需求。

因此,美國汽車製造商已參與到其中以提供支持。通用汽車正在與西雅圖地區的製造商Ventec Life Systems合作,該公司通常每月生產約200臺呼吸機。Ventec本身每月的最大產量預計能達到1000臺,但在通用汽車的幫助下,獲得了較充足的關鍵組建,因此其呼吸機產量預計能增加10倍。

福特也於3月30日宣布,將與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的醫療保健部門合作,以佛羅裡達州Airon公司認證的「簡化設計」為基礎生產呼吸機。福特也將在密西根州重新開放其中一家工廠,從4月20日開始生產設備。

福特預計到4月底將交付1500臺新呼吸機,到5月底將交付12000臺,到7月交付50000臺,屆時的月產能將達到30000臺。

特斯拉也正在加入生產。該公司已向洛杉磯市捐贈了1200多臺呼吸機,並向紐約市捐贈了數百臺呼吸機,從中國運出了剩餘庫存,同時努力建立生產線,以在其美國的幾家工廠生產更多的呼吸機。

(來源:雨果情報君)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獨家授權供稿,轉載需經雨果網授權同意。

相關焦點

  • 歐美品牌豪門抗疫:LV生產消毒液 勞斯萊斯製造呼吸機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歐美品牌豪門「跨界抗疫」:LV生產消毒液,勞斯萊斯製造呼吸機在全球疫情蔓延階段大面積停工停產和消費疲軟已成大勢對停產成本高昂的製造業企業而言轉產抗疫物資不失為一種自救方案3月24日晚間,美國知名汽車製造商福特汽車宣布,正在和通用電氣的醫療部門及3M公司聯手,合作生產呼吸機、口罩、防護面具等醫療設備,以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設備短缺問題。福特將此次轉產醫療防護設備的緊急項目,稱為「阿波羅計劃」。
  • 蘭博基尼口罩,特斯拉呼吸機,這些國外企業為何能快速轉產抗疫物資?
    在嚴峻的形勢下,口罩、防護服、消毒用品、呼吸機等醫療物資已經成為是世界各國政府必爭的「醫療黃金」。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檢察長辦公室日前公開報告,一些醫院從呼吸機、防護服、口罩到消毒液、衛生紙,甚至是床單和食品等物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緊缺。為緩解醫療物資短缺的壓力,美國各州開啟了搶購模式,一場競購大戰正愈演愈烈。
  • 美國歐洲進入「二戰狀態」,車企跨界生產呼吸機
    我們已經調集了FCA集團的資源,立即將重點放在為製造口罩安裝生產線的上,並支持那些在疫情前線最需要幫助的人。」 麥明凱上周末已經在一封致員工的信中透露了該公司的計劃,暗示將從周一開始討論如何將一家工廠改造成生產口罩的工廠,「我們正在根據協議在未來幾周內開始生產口罩,最終每月能夠生產100多萬個口罩,捐贈給急救人員和醫療服務人員。」 麥明凱表示。
  • 戴森呼吸機,五菱宏光口罩,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疫情地圖(2020)疫情的嚴重性凸顯了物資短缺,口罩和洗手液都已經成為緊俏產品。於是面對緊急情況,一些此前看起來與醫療器械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也挺身而出,紛紛開始進行防護用品的生產。
  • 美國確診超16萬,呼吸機嚴重緊缺,全球瘋搶!口罩+呼吸機概念股業績...
    也因此,全球各國都在向中國採購口罩、呼吸機。從數據對比來看,千人床位數較高的有德國和法國,分別有8張和6張;千人重症床位數,德國有6張,法國超過3張。但從呼吸機數量來看,美國目前有16萬臺,另外作為國家戰略資源儲備的呼吸機數量僅12700臺,這數量遠遠不夠。中國超過50萬臺,德國有1萬臺,累計確診位居全球第二的義大利僅有3000臺左右。
  • 疫情期間,他們為國內外企業牽線搭橋,為何不收「commission」?
    「針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們積極嘗試服務企業新方法,推動產業自救、轉型升級。作為進博會常年展示交易平臺,我們更希望化危為機,通過和國內外企業共同抗疫,為未來長遠的商業合作、技術交流積蓄力量。」小咖雲負責人江曉雋說。
  •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 這些歐美企業主動出擊欲力挽狂瀾
    隨著冠狀病毒在世界各地肆虐,歐美私營企業正在做出空前的反應,從製藥和科技巨頭到高端時裝公司,從開發疫苗到生產呼吸機、口罩和洗手液,很多公司都被動員起來積極抗擊疫情。 對此,國外媒體日前就整理出了正在同新冠疫情作鬥爭的私營企業,其中不乏諸如通用汽車、福特、特斯拉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也包括Ventec等醫療領域行家。
  • 開發病毒檢測系統、轉產面罩、呼吸機!全球車企都在緊急做這些事
    近來,不僅是博世,還有更多零部件企業加入抗疫大軍,法雷奧等生產呼吸機,李爾、採埃孚、馬勒等忙著做口罩。為提高防疫物資的製造水平,4月7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聯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首次面向全球免費公開了呼吸機等電子醫療設備相關的28項國際標準。開發技術贏得時間全球蔓延的疫情,已是觸目驚心。
  • 國務院來了感謝信:江蘇多家企業為疫情防控戰做出突出貢獻!
    圖為南京際華3521特種裝備有限公司員工正在進行醫用防護服生產的關鍵工序---壓膠工序。疫情防控戰取得階段性勝利,前線的奮勇抗擊,後方的物資保障,缺一不可。從口罩、防護服到消毒液、紅外測溫儀……江蘇在防疫物資保障中動員企業開足馬力生產,扛起了製造大省應有的擔當。
  • 王成安:以構建命運共同體為目標同葡語國家共抗疫情
    新華社發(佩德羅·菲烏薩攝)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記者吳昊)14日,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前秘書長王成安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視頻會議上表示,希望以構建中國與葡語國家命運共同體為目標,與葡語國家共抗疫情。該視頻會議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中國葡語國家研究中心舉辦。
  • 知名博主郭傑瑞口述:3000萬美國人沒有任何保險,每個州都在搶呼吸機
    郭傑瑞在紐約一家醫院的「停屍巴士」前,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紐約人郭傑瑞是B站知名up主,在B站上因為介紹中美文化差異出名。一月底他從成都回到美國,在紐約街頭堅持拍視頻,探訪疫情第一線,解釋美國疫情為什麼會大爆發,網友稱他為「戰地記者」。前兩天,他在央視直播出鏡,帶中國觀眾探訪美國的野戰醫院。
  • 抗疫情在行動 杭州灣信息港企業抗疫工作紀實
    國有難,勇擔當,我們為企業的行動感到驕傲,為將這份浙商精神記錄,特推出信息港企業抗疫工作紀實系列報導,以信息技術篇、生物技術篇、物資捐獻篇,向信息港企業致敬。  信息技術助力抗疫  微醫集團:呼籲更多醫生加入在線抗疫大軍
  •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導企業轉型生產醫療設備和防護用品
    然而供需缺口是巨大的,國內現有醫療企業加班加點生產仍不能滿足國際市場需求,前不久就曾出現了多個國家從中國瘋狂搶抗疫物資的情況,俄羅斯、西班牙、捷克、阿爾及利亞等國甚至動用軍用運輸機來華搶運口罩。美國總統川普3月27日就動用國防生產法授予總統的權力,要求通用汽車公司生產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所需呼吸機。目前通用已經開始生產呼吸機等醫療用品,並已研發出了新產品。目前,蘭博基尼已經開始生產口罩,特斯拉開始生產呼吸機,3月24日,寶格麗宣布將與長期合作的香水製造商共同生產消毒洗手液的消息。
  • 山東企業復工率為啥這麼高
    復工企業必須備齊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這在其他省市或是個難題,但難不倒山東這個化工大省,化工企業向地方政府和企業敞開供應消毒劑,成了山東復工企業享受的一大「特色福利」。在濟南,生產次氯酸鈉設備的歐瑞實業轉產生產次氯酸鈉(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向所在園區、街道的企業和單位敞開供應;萬華化學向煙臺市政府免費敞開供應消毒液;國內氯鹼行業領軍企業濱化股份本來已經不再生產次氯酸鈉溶液了,但是在1月28日,近200名員工連夜加班生產出200餘噸,無償捐贈給濱州市各區縣。
  • 難產的呼吸機
    邁瑞醫療向媒體透露,由於義大利疫情的迅速升溫,義大利政府已緊急在義大利當地向邁瑞義大利分公司採購近萬臺抗疫設備,包括監護儀和呼吸機等產品。此外,邁瑞醫療還陸續收到海外包括亞太、歐洲、中東等地區為應對疫情而新增的採購訂單。「目前院用有創呼吸機的產量已大幅提升,每日產量達數十臺邁。」近期在回復投資者詢問時,邁瑞醫療表示將視情況提升產能。
  • 從化工大省到口罩大省 是什麼支撐了「齊魯號超級工廠」?
    如何在20天內造出一個「中國口罩最大日產能」?來看這些細節——日照市內4家縫紉企業緊急加入三奇醫療加工隊伍;日照環宇紙製品廠火速啟動生產線,一天為三奇醫療生產包裝箱10萬隻;日照天一生物醫療無償為三奇醫療生產的口罩消毒;莒縣浮來春化工、五蓮銀河酒業、日照堯王酒業這3家保障酒精供給;亞太森博公司日產次氯酸鈉12噸,全力供給三奇醫療消毒液。
  • 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中企海外項目克服困難確保抗疫、生產...
    電站為每一名當地員工發放了英語和烏爾都語的疫情防控個人防護指導手冊,並鼓勵員工將電子版分享給家人和朋友。為保障電力生產有序進行,卡西姆港電站提早謀劃,並持續加強生產、生活和防疫物資儲備。目前,電站儲備的基本生活物資、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能夠滿足全體人員3個月的需求。
  • 疫情之下,消毒液一瓶難求!國產品牌一夜走紅,但難以走遠
    跟口罩企業一樣,大量生產消毒液的企業同樣在春節期間加班加點,馬力全開,產品仍供不應求。 我們搶不到的消毒液背後,藏著怎樣的產業生態,近來「爆火」的消毒液生產商們有著怎樣的日常狀態,又面臨著哪些困境?01搶不到的消毒液在討論消毒液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都有哪些消毒液可以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
  • 紙尿褲生產線改做口罩 數千家企業應對疫情緊急轉產
    我國有著全球最為龐大的製造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3000多家企業緊急申請審批資質,改造生產線,跨界轉產口罩、防護服都緊缺物資,中國製造在疫情面前跑出了中國速度,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福清市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一條口罩生產線,正以每天70萬片的速度加緊生產,而在12天前,這還是一條生產嬰兒紙尿褲的生產線。紙尿褲改口罩?聽起來工藝、材料都有相近之處,但實際上技術和標準有著天壤之別,要科研攻關、要調整參數、要修改設備,更重要的是,價值1000多萬的嬰兒紙尿褲進口生產線改造成了口罩生產線後,生產線兩端報廢,價值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
  • 山東濱州:眾志成城抗疫情!愛心企業溫暖「警察藍」
    >愛心企業濱州廣聯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前兩天剛剛為分局送來30桶45斤裝醫用酒精,近日又走進分局,為一線工作人員帶來可反覆使用的防毒口罩60個、可更換KN95活性炭濾棉600片、6桶45斤裝84消毒液、10桶45斤裝醫用酒精等防護、消毒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