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濤最近每天都要忙到深夜,甚至凌晨。4月1日,他是凌晨2點多才躺到床上的。「海外需求太急了。3月31日,德國一家公司聯繫到我們要買KN95口罩,訂單金額500多萬元,我們當天就篩選了上海的一家企業,下午去實地查看了工廠的生產線、淨化車間、存儲包裝間等,拍了照片視頻。由於德國和我們有6小時的時差,我直到深更半夜還在和德方開視頻會議,把工廠的圖片視頻資料傳過去,讓對方驗證。」
劉海濤是SCP小咖雲國際康養產業創新中心企服事業部副總經理。小咖雲位於國展中心附近的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內,目前已集聚了數十家康養產業企業,去年10月被認定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臺。記者從青浦區商務委了解到,疫情期間,小咖雲充分承接了進博會溢出效應,利用上下遊產業鏈完整、資源在線快速整合的特點,在國內外企業間牽線搭橋,協調防疫物資進出口事宜。
迄今為止,小咖雲已協調國內外防疫物資交易額達6000多萬元,卻並未從中收取一分錢的「commission」(佣金、手續費)。這是為何?「針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們積極嘗試服務企業新方法,推動產業自救、轉型升級。作為進博會常年展示交易平臺,我們更希望化危為機,通過和國內外企業共同抗疫,為未來長遠的商業合作、技術交流積蓄力量。」小咖雲負責人江曉雋說。
第一時間組建「特戰工作群」對接供需雙方
創建於2018年的小咖雲,在短短兩年內已建成了位於青浦西虹橋的上海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和位於國家會展中心的上海市康復輔助器具應用場景展示館,在靜安區也有一個康復輔助器具創新產品體驗館。作為進博會常年展示交易平臺,疫情爆發伊始,小咖雲就已行動了起來。
「誰有醫用口罩?我要捐贈給武漢醫院的醫生。」「我有一次性隔離服,僅供政府企業採購,需要紅頭文件,捐贈優先……」今年2月,小咖雲迅速組建了「全球防疫物資特戰工作群」,群裡陸陸續續進來了200多家企業,還有全國各地的海關、民政等政府部門,每天熱鬧非凡。
「作為『群主』,我們主要是對接供需雙方,為他們提供信息對接、交易背書,發揮線上商城供應鏈優勢,既推動復工復產,也幫供應鏈上的企業找到銷售渠道,對接的物資包括口罩、呼吸機、防護服、護目鏡、消毒液等。」劉海濤說。
「蔣總,您那邊能找到一次性醫用口罩、護目鏡、額溫槍等物資嗎?這邊外地某地方政府要緊急採購。」小咖雲企服事業部總經理蔣勇告訴記者,在2月中旬,他每天都要接到數十個協調物資採購、捐贈事宜的電話。比如,中德合資企業苡澍生物就通過這個「特戰工作群」捐助了2噸消毒液支持武漢火神山醫院,每日還向寶山區、普陀區不間斷供應防疫物資。健義醫療也積極協調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服等物資,累計向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等捐贈醫用口罩4500餘只、醫用防護服40套及電子血壓計、耳溫槍、面屏、隔離衣等。
劉海濤告訴記者,小咖雲累計為西虹橋公司、革博倫生物科技、宇佑文化、靜安區商委等60餘個企業、機構以及政府部門提供了交易對接,交易金額近500萬元。除了為國內的企業、機構、政府部門提供對接外,小咖雲還為海內外企業、第三方物流、海關等搭建醫療物資對接平臺。
「有短暫一段時間,國內部分地方存在防疫物資短缺的情況,我們緊急協調了歐洲的相關商務部門,通過他們找到了國外的防疫物資供應商,再和相關地方政府、企業聯繫,對接防疫物資進口事宜。」劉海濤說。比如,重慶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通過小咖雲從國外買到了價值數百萬元的口罩,解了燃眉之急。
讓國內企業的優質產品走向海外
進入3月以後,國內疫情漸漸平穩,海外疫情逐漸爆發。在全球疫情愈加嚴峻的形勢下,中國由原來的的防疫物資需求方變成面向全球的供應方。小咖雲充分發揮進博會「6+365」交易服務平臺功能,為義大利、德國、西班牙、法國、澳大利亞、保加利亞美國等十幾個國家的政府、企業機構提供防疫物資採購協助,讓國內廠家的優質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防疫物資出口到海外。「不少外國企業、機構平臺對中國企業是不太熟悉的,不敢自己對接交易。通過我們這個平臺,買方能買得放心,賣方也能拓寬銷售渠道。」劉海濤說。
3月15日,義大利某市政府委託一家當地公司到中國來採購200臺呼吸機。這段時間,呼吸機的價格變動較大,這家義大利公司不敢自己找中國企業詢價,通過青浦區政府聯繫到了小咖雲,希望能提供幫助。接到需求後,小咖雲立即篩選了國內多家有資質的企業,最後談定由北京誼安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供貨。「當時,誼安公司的呼吸機訂單已排得滿滿當當,產期已排到了4月底,但還是願意勻出部分產能,先對接這家義大利公司的一部分購買需求。」劉海濤告訴記者。
疫情防控期間,不止防疫物資的價格變動較大,而且國內工廠產能、海外需求也是一天一變,多耽擱一天就多一分變數。為了儘快促成交易,小咖雲相關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克服時差等困難在買賣雙方間協調,最終買賣雙方在3月19日就籤訂了50臺呼吸機的買賣合同,前後只花了4天。
雖然小咖雲只是買賣雙方的「中間人」,但在特殊時期,採購防疫物資並不是件易事,「中間人」也要處理很多緊急意外情況,甚至還要承擔一定風險。
疫情防控期間,國內轉產、新開設了不少生產口罩的工廠,部分新廠的產能並不穩定。此前,義大利一家公司聯繫到了小咖雲,表示需要購買30萬個KN95口罩。小咖雲通過自己的平臺優勢,聯繫到了位於貴州的一家符合條件的口罩工廠,買賣雙方確定了貨物數量、質量、價格等,全部談妥只待籤合同付款時,貴州的工廠突然表示產能跟不上,無法如期生產30萬個KN95口罩。「有些工廠的生產線是臨時上馬的,確實容易出現機器罷工、工人不會操作等情況,耽誤工期和產能。當時已是國外客戶準備付款的當天,突然被告知賣方無法接單,客戶非常急,我比他們還要急。」劉海濤告訴記者,得知消息的當晚,他異常焦慮。
不過他很快就鎮靜下來,利用自己的人脈聯繫到閔行區一家新轉產的口罩廠。「由於這家廠以前是做服裝的,今年2月才轉產口罩,所以我必須實地驗廠、查看資質。」最終,劉海濤驗廠、審核資質後,將相關資料都發給了義大利的客戶,對方表示沒問題。目前,雙方的第一個買賣合同已籤訂,客戶先購買了5萬個KN95口罩,如無問題則落實後續訂單。
通過這樣的模式,小咖云為缺乏國際市場經驗的國內防疫物資企業提供協助,為他們走向海外保駕護航,交易額共達6000萬元。但在此過程中,小咖雲並不收取費用。「有國外的醫藥公司嘗到了甜頭,今後想和我們長期聯繫,通過我們對接國內上遊工廠,表示願意支付給我們一些commission。但我們並沒有收——我們作為進博會常年展示交易平臺,理應提供這樣的服務;另一方面,從長遠看,這也是我們在『攢人品』,協調促成了這麼多交易、交了這麼多朋友,未來有巨大的潛在合作機會,這也是我們所看重的。」劉海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