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唱歌首先是情感層面的事,其次才是技術。你都不熱愛它,情感上對它不濃厚,技術層面的事你就不可能研究明白!因為只有你熱愛它,情感上發自內心的想唱歌,你的氣息狀態才是唱歌所需要的氣息狀態。氣息是唱歌的動力之源,所有歌唱技術要領都必須是在氣息的支持下來完成。這個頭沒開好,在歌唱的具體技術控制上你就會永遠一知半解,無論有多麼好的老師教你都沒用。
歌唱的技術環節中最關鍵的就是掌握控制喉嚨和氣息的方法,在此分享給朋友們,希望能幫助初學聲樂的人快速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
首先,大家可以對比我們自己與 歌唱家的演唱在氣息控制上有什麼區別?你會發現,歌唱家在氣息控制上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對氣息控制的分寸拿捏的特別準確,同時靈活性特別強,讓人們感受不到喉嚨處有任何阻隔。
通過不斷的琢磨與摸索,我覺得我找到了在技術控制上的關鍵環節。我的理解,主要是控制好力的方向,並處理好對應的平衡關係。
一、力的方向
1、喉嚨的方向與控制?
對喉嚨的理解,客觀上是要下降的,但是主觀上我們不能單純給它施力逼其下降。
對喉嚨的控制我們要注意兩點:(1)要保持自然放鬆,氣息通暢。在控制上要先面帶微笑,兩嘴角上提,兩顴骨上提,撐開口咽腔和鼻咽腔,軟顎上弓,然後要注意放鬆整個下巴,把注意力放在下巴兩側的掛勾處,放在兩側最後一顆大牙上,既要整體放鬆,保持好下巴的靈活性防止其僵死住,又要稍給一些緊張感,不致於讓其失去控制,要盯住意識點在兩側最後一顆大牙上,你就知道怎麼控制了。與此同時,要注意舌頭的控制,舌根要向前下方送,尤其在吸氣的瞬間。(2)要通過控制腰腹氣息來帶動喉嚨下降,絕不可以單獨給喉嚨施力逼其下降。如果你覺得做不到,那我告訴你,那不是因為你不會控制喉嚨,而是因為你不會控制腰腹不會控制氣息,需要你把注意力轉移到如何控制氣息上。對於喉嚨只要我們知道需要它下降的意識就行了,不需要你在喉嚨的問題上想的太多,想多了就是累贅,沒有一點益處,只會讓你更糊塗。
2、橫膈膜的方向與控制
唱歌不同於說話,相對於說話,唱歌需要更多的氣息支持,這要求演唱者必須吸入足夠多的氣量才能有足夠的氣息支撐。我們平時說話時一般不需要過多橫膈膜的參與,但唱歌就得需要它來參與了。我們平時的呼吸並沒有把整個肺部全部吸滿,氣息的進出主要集中在肺的上半部,而肺的下半部並沒有吸入和儲存過多的氣量。而唱歌就需要我們在吸氣時不僅僅要使肺的上半部吸滿,更要把肺的下半部也吸滿,要讓肺部不僅向四周膨脹,也向下膨脹。可怎樣做到這一點呢?就是要有意識的控制橫膈膜使其下降,說到這裡有些人會馬上覺得迷糊,因為他完全不理解橫膈膜。如果你就屬於這種情況,那我和你說其實理解起來是很簡單的,你先放鬆別緊張,方法可簡單了!——
橫膈膜的位置就在肺部的底部的位置,它使得胸腔和腹腔保持一個相互隔離的狀態。在具體控制上,需要你注意兩個方面:(1)在思想意識上,要知道橫膈膜是需要下降的,知道有這麼回事,然後在吸氣和氣息保持時稍給一點意識別讓其上浮就行了。(2)要以鼻為主導通過鼻口同時深吸氣,兩肋向兩側擴張,你要把肺的下半部也吸滿才行。當你把肺的下半部吸滿的時候,就能夠清楚的意識到橫膈膜的存在了,你會清楚的感受到肺的底部處在一個緊繃的狀態,這就是橫膈膜。這個是理解橫膈膜的關鍵點。當你理解到這一點,在肺的上半部被吸滿的同時你要有意識的配合著讓橫膈膜下降,讓肺能夠向下膨脹,這樣肺就能吸入更多的氣量。當肺的下半部吸滿的時候,橫膈膜既要下降,還要向四周撐開。
橫膈膜的下降的狀態和意識,在歌唱的整個過程中都要保持著,也就是說你要始終保持肺的下半部存儲著足夠多的氣息,肺的下半部氣息用沒了,你也就沒有辦法做到保持橫膈膜下降了。這是在進行氣息保持時需要你知道的控制要領。我們歌唱的整個過程中,都要始終保持著深呼吸的狀態,要把肺的下半部作為吸氣的發力點,讓肺的下半部始終儲滿足夠多的氣息,氣的吸與呼主要通過肺的上半部來進行調節。當你做到這些時,你就知道了怎樣做到氣息保持了。
3、腰腹的方向和控制
在氣息控制上,我們為什麼要提到腰腹呢?是因為沒有腰腹配合,在歌唱發聲時你也就找不到氣息控制上的發力點,尤其在唱高音時會表現的更加突出。
腰腹部這個發力點是怎樣形成的呢?它是配合橫膈膜的控制共同完成的。
在橫膈膜下降的同時,要讓小腹微收(不是整個腹部,是丹田以下的小腹),一個向上的力和一個向下的力,兩個力要形成一個對抗並達到平衡的狀態,注意平衡的狀態是關鍵。你要分析,是哪個力更強了,還是哪個力更弱了,然後進行相應的調節,使其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
橫膈膜不僅要下降它也會向四周撐開,與之相配合,我們也要給腰的四周施加一定力。腰的兩側要保持一個向內收緊的狀態,後腰的中心點要用力向前頂,小腹的部位其實是半圓型的,它需要保持一個向內收緊的狀態。給腰腹四周施加的這些力要與橫膈膜向四周擴張的力形成對抗關係並達到平衡的狀態。
當處理好這兩組對抗力的平衡關係後,你會感覺你的小腹就像是一個攥緊的拳頭,拳心在丹田處,周圍的力在向丹田處匯聚。
在歌唱時,我們會根據不同歌曲的特點,來靈活的處理這兩組對抗力需要保持怎樣的緊張度。這個緊張度調節是特別細微的,不可以大張大合的去控制。
4、咬字發聲的運行方向與控制
在咬字發聲上,你要讓歌唱的每一個字都從小腹起,通過小腹向上託舉向上彈的力量,使得每一個字向上行,而不是向下壓。這個方向感很重要。注意,強調的是每一個字,尤其是在唱高音時,我們很多人在平時訓練時做的不仔細,經常會忽略掉對某些字的控制,要讓每個字都保持借小腹向上託舉向上彈的力量而向上運行的狀態。這個控制過程必須是主動意識的控制過程,不能僅停留在下意識的狀態,你要讓它是神經控制中樞是大腦才行,由它來主導每一個字的控制。歌唱家都特別注意保持這個主動意識,而我們普通人則經常忽略它,我們經常會把它放在下意識的狀態。因為我們缺少了這個主動意識,所以我們在歌唱控制時就沒辦法做到靈活,我們的歌聲也就缺少了那個「芯」,聽著感情不足、缺少靈魂。
二、平衡關係
1、喉嚨自身的平衡關係
處理好喉嚨的平衡關係,需要你先理解它在哪個位置。你要這樣去認識,你不要認為你的喉嚨長在脖子上,那它長在哪裡呢?你要想像,你的喉嚨在兩肩之間而不是兩肩之上,具體的說是在你兩肩的兩鎖骨之間,你的後頸根部的兩肩胛骨上緣之間,在整個歌唱過程中都要始終保持好這個控制意識。然後在具體控制時,你要讓喉嚨兩側緊張一點,而前後放鬆,然後保持氣息通暢沒有阻隔,做到這些,你也就能夠處理好喉嚨自身的平衡關係了。
2 、喉嚨與橫膈膜、腰腹的平衡關係
上面講到喉嚨是要下降的,橫膈膜也是要下降的,而喉嚨是由橫膈膜帶動下降的。我們在歌唱時要始終保持好喉嚨與橫膈膜的聯動關係和喉嚨與腰腹的聯動關係,這個聯動關係不可以丟。同時,要重點注意防止壓喉,就是不要試圖單獨給喉嚨施加力量。不是說歌唱中不能給喉嚨施加力量,這裡要強調的是不能拋開與腰腹的聯動關係,單獨給喉嚨施加力量。這個平衡關係要處理好,這是一個特別細微的處理過程。
3、橫膈膜與腰腹的平衡關係
關於這個方面,我在上面已經講的比較完整了,就是橫膈膜與腰腹的那兩組對抗力要保持好,並處理好它們的平衡關係。當你做到了這些,你會感覺到在你的心口窩到小腹之間有一根很粗如小碗口般的彈簧,彈簧的下端抵在丹田處,你必須用力將它壓到相對不能壓縮為止,同時小腹微收的力量要加大,保持住這兩個力的平衡關係,使其平衡點控制在丹田處,並保持住這個狀態。保持好這兩組對抗力的最佳狀態是,整個小腹像是一個攥緊的拳頭,拳心在丹田處,這裡說的攥緊,不是說攥到最緊,太緊就僵死了不利於唱歌的,只要比較緊就可以了,或者說鬆緊程度受不同歌曲特點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對初學聲樂的人,也許你能通過一瞬間動作理解這兩組對抗力的存在,但問題是你無法長久保持它,這個能力的形成是需要通過長時間的歌唱和發聲訓練實現的。只要在日常的歌唱和訓練中有意識的去控制自己的這方面就行了。
以上講到的控制方法,如果你覺得看不懂,那我告訴你,是因為你吸入的氣量太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氣量不夠就談不上控制。如果你體會起來覺得還有點模糊,我可以給你一個輔助的辦法幫你去理解,你可以在聽歌唱家演唱的同時去感受他們的控制過程,藉助歌唱家的演唱來理解我本文講的這些內容。
本文講到的這兩大方面是歌唱發聲控制上的精髓,前面說的力的方向是掌握歌唱發聲基本控制要領的關鍵,而後面說的平衡關係則是在掌握基本控制要領後能否使歌唱能力進一步提高的關鍵。這些都需要大家反覆體會和琢磨,需要你們保持一個精益求精、不焦不躁、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如果大家能做到這些,你們的歌唱水平一定會迅速提高的。
本文中對於歌唱發聲控制上的技術要領,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方面本文沒講,就是共鳴,只懂得控制氣息和喉嚨,但不會控制共鳴那也是不行的,好的聲音和演唱高音必須通過共鳴來實現,關於共鳴本文就不講了,見本人的其它文章。
大家要知道,對於歌唱發聲控制的技術要領,主要涉及四個方面: 咬字吐字、共鳴、喉嚨、氣息。好的歌唱必須是四者有機融和成一個整體來發聲。但聲樂不只是技術上的事,它首先是建立在感情上的,這種感情是對音樂本身的感情,是基於對音樂發自心底熱愛的感情。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知道必須是先有感情,然後才具備了唱歌所需要的氣息狀態,再然後通過技術上的控制來實現聲音的完美表現。
歡迎廣大網友點讚、評論、收藏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