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17日 / 第280期
關於使用方言的利弊問題,在電視劇製作行業討論已久。「方言」在近年來似乎成了電影的一個創意要點,《瘋狂的石頭》等作品中的方言用特殊腔調賦予了電影獨特的風格,但方言是否是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決定要素?……
「劉老根」、「謝大腳」必須普及普通話了?反正毛主席、周總理等偉人不能在電視劇裡再說鄉音了。
廣電總局日前再次對方言說「不」,表示將對電視劇中失度使用方言的情況嚴格把關,及時糾正,不糾正者不得播出。而此前風靡一時的東北味十足的《鄉村愛情》、南腔北調的《我的團長我的團》、陝西腔「佟掌柜」領銜的《武林外傳》,都或多或少佔了方言的便宜,廣電總局這一規定將對頗受歡迎的方言劇以及近期即將播出的獻禮劇產生哪些影響呢?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
■各方認為東北劇「影響不大」
靠春晚小品和一系列電視劇,東北話一度成了流行語,8月份,以東北話為標誌的喜劇《鄉村愛情》即將開拍第三部,記者就此事致電趙本山經紀人高大寬,他認為不會因此讓人物改說普通話而失去原來的特色:「東北話是普通話的一種,趨於普通話,沒有太難懂的成分,不會影響觀眾的理解,不像四川、廣東話。」他說東北話的問題已經討論了很多年,如果這次總局實在認為它不是普通話再說。
記者致電央視影視部和北京臺相關領導,均表示已聽說此事並將嚴格執行。央視影視部主任汪國輝透露,國慶六十周年央視將有一部重頭獻禮劇《解放》。據悉,這部電視劇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偉人為主角。至於「新政」是否會影響頗有觀眾緣的《鄉村愛情》等未來播出,汪國輝認為不會有太大影響,「東北方言以普通話為主,但將來也要看劇的具體情況來定」。
■觀眾喜愛,方言未必一刀切
關於使用方言的利弊問題,在電視劇製作行業討論已久。一個客觀事實是,在北方大火的《劉老根》、《鄉村愛情》等,在南方省市卻收視不佳,趙本山、潘長江等東北劇領軍人物一度將「跨過長江以南」作為奮鬥目標;《外地媳婦本地郎》在廣東大受歡迎,北方播出基本沒什麼反響。由方言和文化造成的地域局限性客觀存在,一些製片方也在自發地進行調整。
但是,從觀眾反映來看,最近影視劇掀起的方言熱也有一定道理,究竟電視劇語言要不要一刀切,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餘地。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網新聞社區,對5557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2%的人認為方言契合了普通人的故鄉情懷;62.0%的人認為,影視劇人物說方言更加真實、草根,貼近普通市民生活;35.2%的人表示影視劇開始更關注市民生活的參差多態;34.5%的人說方言表達更傳神,打破了過去普通話一枝獨秀的狀況。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普通觀眾,基本都認同方言帶來的喜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