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廣電局提個醒,方言好賴還是漢語,比英語強。
在電視節目中,總有一些人自覺不自覺地夾著英語。電視上時不時露出幾句英語,讓我這個沒有學過英語的人,經常丈二和尚,不知所云。說來奇怪,嘴裡冒出英文單詞的那些人還真不是特有文化的人,或已經在國外生活幾十年的人。都是一些在談話中沒有任何思想火花,充其量在國外呆過幾年的人。
比如,那天上海衛視「舞林大會」中的一個女評委,彝族姑娘,年輕輕的,跳舞出身,隔一會就蹦出一句英語。害得我讓兒子翻譯,原來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日常用語,並不是非英語不能表達的。而昨日央視「藝術人生」邀請的畫家兼作家劉墉,在美國定居三十多年了。但是,他在節目中沒有講一句英語單詞。
也不是年輕人都那樣。我的一個朋友從英國回來,那天她帶著兒子來一起吃飯。她兒子今年25歲了,在英國出生並長大的。席間那孩子說的全是漢語普通話,而且說的極溜,沒有夾帶一句英語。包括同他媽和他的大姨說話都沒有一句英語,他的大姨也在美國呆了二十五年了。這孩子在英國學的電影導演,大學已經畢業。
可能是我沒有學過英語的原故,對電視節目中的主持人夾帶英語非常反感。所以看電視時對這個看的比較仔細。旅遊衛視有一談話節目,洪幌主持。真沒看出她有什麼思想性,知識性來,但時不時冒出的英語單詞到給我留下了印象。因為看得多了總結出,凡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人在節目中決不講一句英語,凡一瓶不滿,半瓶咣當的人準講幾語英語。
還有一個怪現象,人們在說話時絕不夾帶其它語言。沒有人說漢語時夾著德語、俄語什麼的,尤其沒有人夾著日語。夾日語一定是找抽型的,夾英語就高雅?中國的電視節目還是全說漢語好,廣電局連影視作品中的領袖人物都要求講普遍話,為什麼允許主持人夾帶英語?方言好賴還是漢語,比英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