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蔦屋書店將入駐成都,中國版會員制App也已悄然上線

2020-12-22 界面新聞

記者 | 黃姍編輯 | 周卓然

繼杭州和上海之後,日本蔦屋書店選擇成都作為開拓中國市場的第三座城市。

4月9日,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以下簡稱成都軌道集團)與日本株式會社蔦屋書店(以下簡稱蔦屋書店)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後者將入駐由成都軌道集團開發的TOD綜合開發項目。成都軌道集團日前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該消息。

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商業條線負責人劉仕川在消息中介紹,蔦屋書店中國事業部董事長野村拓於2019年12月5日帶隊參觀成都軌道集團,24天後雙方就籤署了合作意向。

根據雙方日前籤署的正式協議,蔦屋書店將針對成都TOD綜合開發項目設計定製化方案,開設「蔦屋書店」品牌店和旗艦店。

關於在成都項目的具體規劃,截止到發稿,蔦屋書店上海分公司還未回復界面時尚記者。

蔦屋書店也是成都TOD項目商業運營部籤署的首個跨國戰略合作。所謂「TOD綜合開發項目」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公共運輸為核心進行開發的城市綜合體項目。

具體來說,根據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官網信息,成都TOD城市規劃項目「以公共運輸站點(軌道交通等)為核心,在站點500-800米(5-10分鐘步行)範圍內進行混合功能和高密度開發,通過城市公共運輸與土地協同發展的模式,構建集工作、商業、文化、教育、居住等為一體的城市中心。」

選擇成都TOD綜合開發項目符合蔦屋書店一貫的選址邏輯。2019年12月,蔦屋書店落戶上海的消息傳出,選址在上海「上生·新所」園區內。

上生·新所早年是上海的外籍僑民娛樂場所,如今是一個集零售辦公、藝術展覽等多功能的城市綜合體項目,由上海萬科城市更新事業部負責運營。目前,上生·新所內有精品咖啡店Seesaw、共享辦公空間WeWork等。

2020年1月,上海萬科城市更新事業部方面曾向界面時尚介紹,蔦屋書店將入駐園區內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所在建築,原先長期作為藝術展覽空間的該建築將由蔦屋書店重新規劃設計,蔦屋書店在設計時將特別注意保存原有建築結構的完整。

而蔦屋書店入華選擇的第一個城市是杭州,同樣選址於該城市的新型商業綜合體項目「天目裡」。界面新聞此前報導,蔦屋書店天目裡店面積將超過3000平方米。「天目裡」緊鄰杭州西溪溼地國家公園,由著名建築師倫佐·皮亞諾設,整體項目包含酒店、藝術中心、劇場、美術館等多種功能業態。

杭州天目裡蔦屋書店進入中國市場的選址符合該公司近年來的發展思路。2011年,蔦屋書店在日本東京涉谷開設了首家複合型文化空間「代官山 蔦屋書店」。2013年,蔦屋書店成為日本武雄市圖書館的指定管理者,通過策劃和改造,大膽地將蔦屋書店代官山店的理念引入公共設施的管理之中。

蔦屋書店創始人增田宗昭在《知的資本論》一書中指出,因地制宜在日本各地創建具有當地特色的蔦屋書店和市立圖書館是其母公司「文化便利俱樂部株式會社」(CCC)如今的一大目標。其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在各地社區「建設文化基礎設施」;而文化,終究是人與空間關係的產物。

當蔦屋書店有條不紊地推進中國市場的零售實體店擴張戰略的時候,界面時尚記者發現,該公司同時正在悄然布局自營線上渠道。目前,中文版的蔦屋書店APP和蔦屋書店微信小程序都已經悄然上線。

界面時尚記者看到,蔦屋書店中文版APP已經上線了一小部分「選品特輯」,同時也推出了會員積分制服務。在「附近店鋪」欄目下,目前僅有「中信書店 北京合生匯店」一家合作書店。

中國版蔦屋書店App截圖這都與蔦屋書店的在日本的在線渠道策略基本一致。事實上,蔦屋書店是以實體店環境舒適、設計考究、選品策劃精良聞名,但其商業上的成功實際上要歸功於由大數據驅動的「線上+線下」新型零售業態。

蔦屋書店在2003年推出跨業物種通用積分服務「T積分」,持有蔦屋書店發行的T卡的會員,可以在日本全國150多家連鎖品牌,50萬家線上線下店鋪使用。如今,每2個日本人就有一個持有蔦屋書店的會員卡,其會員人數已達到6000萬。這些會員在享受到在線購物的便利的同時,也逐漸把蔦屋書店的線下實體店當成了其平時生活的場所。

蔦屋書店能否在競爭激烈的中國生活方式提案市場複製其在日本的成功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吉井忍:中國蔦屋和日本蔦屋並不是同一家書店
    T-point卡(現在還有APP版。圖片為CCC官網頁面截圖) 講到蔦屋之前寫了這麼多,是因為我認為這就是日本蔦屋和中國的不同之處。
  • 蔦屋中國,準備「收編」千家單體書店
    書店老闆驚魂未甫、撤退無門時,增田宗昭來到中國上演了一場「反轉殺」。   以杭州、成都、上海3家店為支點,蔦屋想撬動的是「中期計劃在中國開設1100家店鋪」的超級夢想。   01  開在網紅三城,沒有比門店更好的品牌廣告了   自去年4月官宣進入內地以來,短短一年,蔦屋中國的擴張版圖上已描下三個據點。三座城市,畫風各異。
  • 蔦屋書店的中國大陸雙城記
    開發方式是將原本封閉的辦公科研園區通過更新改造轉變為面向公眾開放的商業辦公文化街區,除了保護利用歷史建築和原有的工業廠房,也有一些新的開發,整個園區的一期已於2018年5月對外開放。根據「上生·新所」的信息,蔦屋書店進駐的應該是哥倫比亞俱樂部,這棟建築面積約2000平米,已經近百年歷史。雖然目前尚不清楚蔦屋在這裡的開店規模,但按照杭州蔦屋3000平米的規模看,蔦屋全部拿下也是可能的。
  • 蔦屋書店進軍中國市場大幕拉開:入主西安邁科中心店,未來在中國開...
    【百道編按】8月12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的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首日,蔦屋書店以「在這座城市,可以看到未來」為主題舉辦了發布會, 蔦屋書店大舉進軍中國的大幕拉開。位於杭州天目裡的中國首店將在今年9月開業,上海上生新所店將於12月開業,西安邁科中心店暫定明年3月開業。
  • 日本蔦屋書店將在上海開業 在華門店欲達百家
    上海蔦屋書店選址擁有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 張亨偉攝中國網12月23日訊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有著「全球最火書店」之稱的日本蔦屋書店將於12月24日在上海正式開業。該書店將目標瞄準在高科技、設計、建築等領域工作的年輕人等。
  • 從「網紅」到零售標杆,復盤蔦屋書店的經營秘籍
    蔦屋書店,是席捲日本國民過半的「生活方式提案」品牌,也是遊客到日本之後打卡的地標級品牌空間,這也是其開到中國之後吸引眾多消費者打卡的重要原因。蔦屋書店在日本的成功,靠的是什麼?這一模式該如何在中國市場復刻?我們認為,蔦屋,本質不是書店,也不只想做網紅。
  • 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將跨界
    文創領域中,書店與咖啡店的合作已成常態,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不知將和哪個咖啡品牌合作?而蔦屋臺灣第五家店選擇的是臺灣本土第一咖啡品牌路易莎。在臺灣,路易莎異軍突起,短短十年就展店超過五百家,超越了星巴克在臺灣二十年時間的努力。
  • 蔦屋書店的秘密-虎嗅網
    近日,一則「日本蔦屋書店2020年落戶中國杭州」的消息引起關注。蔦屋書店不僅是日本知名的連鎖書店,也是亞洲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的書店之一。蔦屋書店成立於1983年,在傳統書店經營整體衰退和網際網路電商的強大衝擊中順利突圍並逆勢增長,已經擁有超過1450多家書店,銷售額超過1300億日元,與日本其他品牌書店營業額的總和相當。在過去數年間,蔦屋書店作為「新零售」的典型樣本,被國人爭相學習和借鑑。
  • 蔦屋書店12月入駐上生·新所,為顧客提供「生活方式提案」
    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即將迎來蔦屋書店的入駐。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首日,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中國總代表兼董事長野村拓也宣布,蔦屋書店上海店將在今年12月開幕。這家知名日本連鎖品牌書店將入駐長寧區上生·新所內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這座96歲的歷史建築將被改造為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藝術文化策源地,讓國際文化品牌融入上海這座城市繼往開來、吐故納新的脈動中。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預約名額爆滿,讀者迫不及待打卡文化新地標
    位於上生·新所的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今天正式開業了!蔦屋品牌來自日本,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都擁有不小號召力,也是不少中國讀者赴日旅遊的打卡地。如今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讓讀者足不出滬,就能感受這家傳奇書店的魅力。
  • 探訪內地首家蔦屋書店:日本的書店,有什麼不同-虎嗅網
    蔦屋書店終於來到國內每一個走進去的人都不可能空著手出來杭州蔦屋書店終於開業了。2019年,它宣布將來中國開店,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心潮澎湃。大家開始各方猜測,這個引領美好生活方式的書店品牌來到中國之後的樣子。販賣生活方式、超過1400多家分店、日本幾乎一半的年輕人都去過、日均人流量破萬……它的標籤有很多。
  • 上海蔦屋書店「牛」在...
    人造景觀有保質期 杭州天目裡,作為建築大師倫佐 · 皮亞諾在中國承接的首個項目,在去年10月日本品牌蔦屋書店中國首店在此開業後迅速成為「網紅打卡點」。記者前不久去「打卡」,感到意外的是,作為「主力店」,蔦屋書店並不位於天目裡的核心位置。
  • 最貴一本書將近40萬元,揭秘上海蔦屋書店的獨一無二
    位於上生·新所的蔦屋書店上海首店即將於12月24日對外開業。蔦屋品牌來自日本,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都擁有不小號召力,也是不少中國讀者赴日旅遊的打卡地。今年8月,蔦屋宣布將在上海落地後一直備受關注。如今,面紗終於揭開,這家獨屬於上海的蔦屋書店,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 蔦屋書店的母公司是如何孵化自有品牌的?
    文|華麗志全球最美書店——蔦屋書店背後的出品方,是一家日本體驗式零售的領軍公司:Culture Convenience Club(以下簡稱「CCC 集團」)。其中綜合商業設施 T-Site、蔦屋書店、蔦屋家電、Tsutaya 都是集團的零售商品牌。坐擁龐大的零售渠道,在打造自有品牌方面,CCC 集團會先在部分門店試點,再進行大面積推廣。例如:護膚品牌  Cu apothecary 一開始僅在 CCC 旗下的蔦屋書店、T-Site、Tsutaya 發售,後因為化妝水頗受歡迎,開始在更多的 CCC 集團直營和加盟店出售。
  • 日本最火書店蔦屋書店設計師領銜設計 重慶將打造城市書店文創新地標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 (記者 向菊梅)7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五洲世紀文化投資集團(下稱五洲世紀)獲悉,重慶市「十三五」文化產業規劃項目五洲書店當天舉行「大師設計」籤約儀式,日本最火書店蔦屋設計團隊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俄羅斯冬奧會場館主創建築師Matthew
  • 書店測評|日本蔦屋書店首家海外分店:憑什麼比誠品還火
    上個月,日本知名連鎖書店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開出了海外第一家分店,落地於中國臺北東區的「統一時代百貨」五樓,前方就是威名遠播的誠品書店信義店。相比號稱亞洲最大規模的誠品旗艦店,對門只有163坪的蔦屋在規模上完敗,但店員介紹,自開業以來,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客人在此排起兩行長龍,只為踏進一家「書店」?
  • 對大陸首家蔦屋書店的十個印象-虎嗅網
    這些動作可以看作是蔦屋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所作的準備。上述書店其實都有不少亮點,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開業後被短暫關閉,折騰了一番。天目裡蔦屋書店和即將於12月份開業的上海上生·新所項目無疑將是今年蔦屋的重磅項目,更重要的是這是蔦屋在中國大陸的亮相作品。
  • 上海第一家蔦屋書店將於今年十二月開張
    上海書展首日,蔦屋書店以「在這座城市,可以看到未來」為主題舉辦了發布會,並預告了上海首店將於今年12月正式開業。 蔦屋書店即將入駐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以保護和展現建築之美、記錄和延續歷史文脈為主軸,將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有機相融,用博物館般的場景設計,賦予閱讀儀式感,構築起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藝術文化策源地,激發周邊街區的活力,成為滬上文化體驗新地標。
  • 宜家LoFt蔦屋書店加碼中國,豈只是「新」首店而已!
    01 書店 蔦屋書店—「書店+」綜合體 首店名稱:杭州蔦屋書店 品牌屬地:日本 開業時間:2020年 首店地址
  • 定了,日本蔦屋書店中國首店將進駐杭州天目裡
    倫佐·皮亞諾在草稿本上畫了一個蘋果,開啟了他在中國的第一個商業作品——天目裡。這距離他設計出蓬皮杜國家文化藝術中心,已過去近半個世紀。   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打造成集辦公空間、藝術中心、美術館、實驗劇場、買手百貨、設計酒店、獨特商業集合等多元業態為一體的新概念綜合體,匯集藝術、建築、設計、創意、自然、文化領域的從業者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