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比較特殊,雙胞胎,學一起學,玩一起玩,輔導功課,當然也是一起進行。
一開始我以為同步補習可以節約時間,譬如檢查數學,就一起把數學作業拿出來,先檢查兒子的,再檢查女兒的,完了逐個更正。可漸漸,我發現這種方式問題挺多,孩子小,自控力差,你在檢查這個的作業時,那個就在旁邊開小差;講題吧,這個是做錯了,可另一個沒錯,做對了的那個沒興趣聽,又要去開小差。我一方面要拿出十足的耐心給錯了的那個舉一反三講解,另一方面要騰出精神管束另一個......真是想不精分都難。
精分也罷了,無非是自己傷害自己,成年人的承受力強大,此處受傷,晚點刷個抖音、追個肥皂劇,看看比自己更受傷的故事,也就哈哈過去了。可怕的是輔導作業時罵這個、吼那個,不時還揚起巴掌有點想動手的衝動,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是非常大的。
當我發現兒子和女兒一提作業都露出副驚懼表情時,我覺得是應該調整自己的方式了。
多次嘗試下來,我把目前自己感覺比較科學的交叉補習法推薦給二胎媽媽,因為交叉,所以完全不受年齡和學習程度限制,雙胞胎適用,不同年齡和年級的孩子也適用。
首先是作業。我要求孩子們放學回家就先做作業,這樣等我下班時,他們已經完成得七七八八了,即便還有些尾巴,也可以趁我做飯時完成。做作業過程是允許孩子們討論的,會的指導不會的那個,既可以幫助他們養成友愛互助的好習慣,也提高效率。
然後是補習。晚飯後休息一會,我們進入學習輔導,順序是:檢查作業(可顛倒)—鞏固當天所學—預習(可顛倒),也就是正式進入交叉輔導的過程。兩個孩子兒子成績較好,女兒偏弱,我會先讓兒子預習新課,自己則檢查女兒的作業,重新把每道題都捋一遍,問問哪些是她獨立完成的,哪些是兒子指導做的,做錯了的、不會做的,查漏補差;這邊和女兒完成了功課,那邊兒子也預習得差不多了,正好一起複習,每人輪流把當天老師所授知識表述出來,這個過程既可以鍛鍊孩子們的表達能力,也可以讓我學習一下老師們專業的授課方法,孩子們同步鞏固了所學;最後一項,女兒自行預習新課,我再來檢查兒子作業。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晚上黃金輔導兩小時裡,孩子們基本上不會出現斷檔,都有功課做,都在做功課,避免了我在教這個,那個無所事事,或者發聲幹擾我的情況;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學習上的獨立性,把家長的作用從一線降到二線,孩子們越來越會自我管理,家長也越發輕鬆。最重要的是,從我改變輔導方法後,之前「雞飛狗跳」的場面基本就成了歷史。
二胎媽媽可以分享一下喲。
獨生子女家長,也可以兩兩結伴,把輔導工作分擔出去一半喲。畢竟教一個是教,教兩個也是教嘛,這一周你家教,下周我來教,大家一起低耗高效,打贏孩子的輔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