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經濟數據:中國三季度GDP增速6.5% 增速回落至十年新低

2020-12-16 百度新聞

摘要: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5%,低於前值的6.7%。6.5%的增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最低。

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5%,低於前值的6.7%,也不及分析師預期的6.6%。6.5%的增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最低。

三季度GDP環比 1.6%,預期 1.6%,前值 1.8%。

今年迄今GDP同比增長6.7%,預期 6.7%。

統計局表示,總的來看,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改善。同時也要看到,外部挑戰變數明顯增多,國內結構調整陣痛繼續顯現,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穩中有緩,下行壓力加大。

以下為國家統計局官網發布的內容全文:

前三季度,面對異常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國內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主動對標對表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新舊動能接續轉換,質量效益穩步提升,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508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2173億元,同比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262953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345773億元,增長7.7%。

一、農業生產形勢穩定,種植結構合理調整

全國夏糧總產量13872萬噸,比上年減少306萬噸,下降2.2%;早稻總產量2859萬噸,比上年減少128萬噸,下降4.3%。秋糧生長形勢較好,有望再獲豐收。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稻穀播種面積擴大,玉米面積調減,大豆面積增加,棉花、糖料等作物面積增加。前三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6007萬噸,同比增長0.2%;其中,豬肉產量3843萬噸,增長0.3%。生豬存欄42887萬頭,同比下降2.3%;生豬出欄49579萬頭,增長0.1%。

二、工業服務業生產總體平穩,企業效益較快增長

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集體企業下降1.4%,股份制企業增長6.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5.7%。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製造業增長6.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3%。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前三季度,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8%,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同比分別增長37.5%和10.8%。9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3%。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4249億元,同比增長16.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43%,同比提高0.35個百分點。1-8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0%;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5.5%。

三、市場銷售持續增長,居民消費支出增幅加快

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4299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34717億元,增長9.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9582億元,增長10.4%。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29763億元,增長9.8%;商品零售244536億元,增長9.2%。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石油及製品類、通訊器材類同比分別增長14.4%和10.7%,比上年同期分別加快5.4和1.4個百分點。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2%,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281元,同比名義增長8.5%,比上年同期加快1.0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名義增長6.5%,加快0.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名義增長12.0%,加快3.4個百分點。

四、固定資產投資緩中趨穩,民間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增勢明顯

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83442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比1-8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301664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2.7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1.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5.2%,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8.7%,比上半年加快1.9個百分點,增速連續6個月加快;第三產業投資增長5.3%,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3%。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8665億元,同比增長9.9%。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19313萬平方米,增長2.9%。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04132億元,增長13.3%。

五、出口增速加快,進口顯著增加

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222839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18585億元,增長6.5%,加快1.8個百分點;進口104254億元,增長14.1%,加快2.5個百分點。進出口相抵,順差14331億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8.3%。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均實現增長,對歐盟、美國和東協進出口分別增長7.3%、6.5%和12.6%。與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較好,對俄羅斯、波蘭和哈薩克斯坦進出口分別增長19.4%、11.9%和11.8%。9月份,進出口總額28852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出口15492億元,增長17.0%;進口13360億元,增長17.4%。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89729億元,同比增長8.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1839億元,增長11.7%。

六、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品價格漲勢平穩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漲幅比上半年擴大0.1個百分點。分類別看,食品菸酒價格同比上漲1.6%,衣著上漲1.2%,居住上漲2.4%,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6%,交通和通信上漲1.7%,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2%,醫療保健上漲5.0%,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1.1%。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7%。前三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0%,漲幅比上半年擴大0.1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4.5%。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6%,漲幅比上月縮小0.5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4.2%,環比上漲0.6%。

七、城鎮調查失業率下降,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下降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7%,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全國主要就業人員群體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3%,與上月持平。三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8135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66萬人,增長0.9%。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月均收入3710元,同比增長7.3%。

八、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5元,同比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增速與上半年持平,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99元,同比名義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5元,同比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8,比上年同期縮小0.0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8236元,同比名義增長8.7%。

九、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消費基礎作用進一步增強

產業發展持續升級。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比第二產業快1.9個百分點;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1%,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2.7個百分點。消費基礎作用繼續鞏固。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0%,高於資本形成總額46.2個百分點。服務消費佔比持續提高。三季度,全國居民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佔比為52.6%,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4.9%,增速比全部投資快9.5個百分點。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前三季度,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3.5%,佔進出口總額的58.4%,比上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7.8%,佔出口總額的58.3%。

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繼續顯現,新動能加快成長

產能利用率保持穩定。前三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6%,與上年同期持平。三季度,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8.7%和70.1%,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2.0和1.1個百分點。企業經營成本和槓桿率降低。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39元,同比減少0.35元。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商品房庫存繼續減少。9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13.0%。重點領域補短板力度加大。前三季度,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農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3.7%和12.4%,增速分別快於全部投資28.3和7.0個百分點。綠色發展穩步推進。前三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3.1%。

新產業增長較快。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8%和8.6%,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5.4和2.2個百分點。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比規模以上工業快2.4個百分點。新產品快速成長。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54.8%,集成電路增長11.7%。新業態蓬勃發展。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62785億元,同比增長27.0%。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47938億元,增長27.7%,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7.5%,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4847億元,增長24.8%。

總的來看,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改善,改革開放力度明顯加大,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同時也要看到,外部挑戰變數明顯增多,國內結構調整陣痛繼續顯現,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穩中有緩,下行壓力加大。下階段,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深化改革開放,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著力擴大有效需求,狠抓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政策落實,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相關焦點

  • 中國GDP增速回落 經濟增速放緩怎麼看
    一季度投資消費有所下行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潘建成博士從統計數據的角度對這一現象做了分析。他首先強調,「四升一降」並不能簡單理解成四季度經濟升上去了,一季度又降下來了。事實上四季度從三季度的7.4%回升到7.9%,幅度較大,一季度從7.9%回落到7.7%,幅度較小,總體來說現在的經濟狀況比去年三季度還是好的。從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的企業景氣調查數據看,去年三季度到今年一季度,3個季度的變化也呈現了這樣一個特點,除了工業之外,幾乎所有的行業當前的景氣狀態基本上都呈現波動狀態,四季度向上走了點,一季度向下走了點。
  • 28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排名出爐:25省份增速超全國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截至11月3日,共有28個省份統計局公布了2016年前三季度GDP數據。從已公布的數據看,有25個省份的GDP增速均超過全國前三季度6.7%的增速水平。其中,重慶以10.7%的增速領跑;山西墊底,GDP增速4%;遼寧、黑龍江、西藏三省份暫未公布數據。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目前,31省份2020年經濟「成績單」均已出爐。數據顯示,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較2020年普遍回落,其中8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
  • 北京經濟增速回落 新興高科技產業將是新增長點
    經濟增速前三季度6.7%  北京前三季度經濟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0.6個百分點  新京報訊 (記者沙璐)前三季度,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比上半年回落0.3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減少0.6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受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影響,增速回落明顯。
  • 英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緩至1% 為近十年最低水平
    經歷了上季度的萎縮後,本季度英國經濟增速環比轉正,但是同比增速放緩至近十年以來最低水平。11月11日,英國國家統計署公布數據顯示,英國三季度GDP環比初值為增長0.3%,不及預期0.4%。英國三季度GDP同比初值放緩至1%,不及預期1.1%,創2010年一季度以來最低水平,二季度GDP同比增長1.3%。數據公布後,英鎊兌美元短線下挫約10點。具體來看,服務業和建築業對GDP增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分別增長0.4%和0.6%;但是製造業再次陷入停滯,未有增長。
  • 廣義貨幣增速回落 對中國的經濟影響到底有多大?
    因為月度統計的M2增速,創了有統計以來的新低,因此,引發很多人擔心中國經濟有增速再度回落和陷入通縮的風險。M2增速回落,首先引發的是人們對中國經濟增速的擔憂,即GDP增速。可前不久,總理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公開宣布,2017年的中國經濟增速預估為6.9%,這可比2016年的6.7%要高一些,顯示中國經濟短期走出了「L」型底部。但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主基調是轉方式,調結構,輕規模,重質量。在一系列的「提質增效」改革之下,「唯GDP論」已經不再重要。
  • 2020年英國GDP增速預測 300年來英國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The 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OBR)於當地時間4月14日在官網公布預測稱,因新冠肺炎疫情,今年英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可能較上一年下降13%,這將是300年來英國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 6月用電量增速持續修復至6.1% 水電增速大幅逆轉、火電增速有所回落
    6月用電增速後五名的省份:青海(-5.06%)、黑龍江(-0.08%)、吉林(0.19%)、甘肅(0.42%)、北京(1.2%)。6月用電增速前五名行業:風能原動設備製造(123%)、充換電服務業(109%)、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95%)、新能源車整車製造(85%)、網際網路數據服務(73%)。
  • 三季度中國、越南、新加坡、白俄羅斯等6國GDP增速分享
    當前已經有包括中國、越南、新加坡、白俄羅斯等六國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速數據了。其中,經濟增速最低的是新加坡,三季度增速最初為「同比實際下降7%」,且消費、投資和出口等均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 三季度起中國GDP統計方法大變:總量和增速均會變化
    該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前三季度經濟數字。與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新聞發布會公布的GDP(地區生產總值)有望將研發支出納入,這與過去研發投入被作為中間成本扣除的情況還不一樣。「這個事情已經定好了,全國將統一實施。」10月9日,某省統計局的人士對記者說。根據他的說法,各地公布的前三季度經濟數字,也會將研發投入納入。相應各地的GDP總量和增速也會有所調整。
  • 十年國債利率曲線背後的奧秘:長短利差如何領先經濟增速?
    而從三季度開始,歐債危機的影響逐漸顯現,國內經濟和通脹的下行壓力再起,名義GDP增速從2011Q2的19.5%下行至2012Q3的>左右,實際GDP增速則在18Q3創下6.5%的新低。17年下半年利率曲線的熊平,對今年三季度以來的經濟下行具有領先性。而目前經濟下行周期剛剛開啟,19年經濟增速和通脹情況大概率延續回落。從基本面走勢來看,通縮風險升溫壓低長端利率。
  • 前三季度城市GDP排名50強 中國城市gdp排名2020
    近期,不少城市和省份已經統計公布了前三季度GDP,多個強省會城市增速位居前列。今年前三季度GDP 50強城市花落誰家?  榜單顯示,有11個城市超過萬億元,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和天津。此外,前三季度GDP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也達到了31個。
  • 【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加快至4.9%】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數據,初步...
    2020-10-19 10:06:02來源:FX168 【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加快至4.9%】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
  • 5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5%,較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固投增速探年內新低
    數據顯示,2019年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0%,比4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2019年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17555億元,同比增長5.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
  • 創紀錄下滑後反彈 美國三季度實際GDP增速終值高於預期
    最後一次修正後的官方數據顯示,在二季度創紀錄下滑後,三季度美國GDP終於在3萬多億美元的政府抗疫刺激下超預期反彈。但外界並沒有因為疫苗面世而更看好明年一季度經濟表現。相比上月的修正值,三季度GDP終值的分項數據中,消費者個人支出和企業投資上修,部分抵消了出口下修的影響。
  • 花旗銀行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寬鬆貨幣政策退出需謹慎12月22日,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 三季度南方五省區用電量增速創2018年下半年以來新高
    其中,廣東、海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相對大,今年累計用電增速偏低,但三季度隨著經濟復甦刺激用電加快恢復,在居民用電增長同比回落情況下,累計用電增速得以回升。 分產業看,1-9月,第一、二、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11.4%、2.5%、2.3%和9.1%。
  • 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為6%,那環比增速是多少呢?
    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實際增長6.2%,第三季度同比實際增速6%。整個前三季度完成的名義GDP為697798.3億元人民幣,第三季度完成的為246865.1億元。三季度,中國GDP的環比增速介紹相信有的網友會這樣說:環比增速太簡單了啊,用三季度的GDP和二季度的GDP對比不就來了——今年三季度的GDP為246865.1億元人民幣,二季度是237500.3億元人民幣,提升了9364.8億元,環比增速是3.94%。
  • 中國潛在產出增速與「十四五」期間經濟增長
    由於統籌防疫得力和逆周期政策調節,讓中國經濟逐季改善,-6.8%、3.2%、4.9%……前三季度經濟增速「深V」反彈,成為全球唯一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我國經濟長期增長中樞仍然處於正常運行軌道。那麼,「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速趨勢如何?國內經濟能否保持平穩增長?這一系列關鍵問題亟待給出明確的答案。
  • 2019年中國、法國、德國、美國的經濟增速、GDP都出來啦
    來源:南生今世說中國、美國、德國、法國,這四個大國都已經正式公布2019年的經濟數據了。其中,德國的經濟實際增速最低,僅同比實際增長了0.6%,經濟增速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值。其中,德國經濟支柱——製造業產值預計比上年減少2%。這主要是2019年全球貿易疲軟,導致德國出口受阻的原因。對經濟增長起到「新支撐」作用的是消費——居民消費同比增長1.6%,政府消費支出則增長了2.5%。這說明德國已經採取了刺激消費、加大財政支出等激勵措施,才取得了0.6%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