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膠「大補」傳說下,僅剩9隻的「海中熊貓」瀕臨滅絕

2021-01-10 中國青年網

乾癟、透明、泛黃、帶著海水的腥氣,乾貨店裡的花膠看上去不過是一片曬乾的魚鰾,但傳統醫學認為,這種用某些魚類浮囊曬乾之後製成的花膠具有一系列治療的功效。所以花膠跟海參、鮑魚、魚翅這三種海產乾貨並稱「鮑參翅肚」,一起成為了「大補」的名貴食材,然而這些神奇的功效並沒有得到嚴謹的醫學證明。

今天,小南想和大家聊一聊花膠和瀕危的小頭鼠海豚之間的故事。

▲在香港,一公斤花膠據稱可以賣出100萬港幣的價錢。圖源:中外對話網

國內最名貴的花膠是由黃唇魚的魚鰾製成的,也叫金錢膠。一小碗的「錢膠」的價格在一萬人民幣起步,因此這金錢膠是國內富人圈的送禮佳品,也成了少部分人投機炒作的目標。為了獲取金錢膠,人們開始大肆捕撈黃唇魚,到了20世紀中期,我國的黃唇魚處於瀕臨滅絕的地步,隨後被列入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

然而民間對於花膠的需求並未減少,於是黃唇魚的替代品——遠在美國墨西哥邊界加州灣的石首魚——被盯上了。但實際上,人們對花膠的需求不僅對了黃唇魚、石首魚的生存造成了威脅,還正在將世界上種群規模最小、最為稀有的一種海豚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黃唇魚因其魚鰾被受追捧現已絕跡。 圖源:國際環保在線

禍從天降:被連累的"海中熊貓"

墨西哥沿海邊境小鎮聖菲利佩鎮此刻正是深夜。幾輛全地形越野車正悄悄地開向一片偏遠海灘,偷偷開船出海。一部分船員出海,一部分留在附近山頭,觀察著全副武裝的海軍巡邏船隻動向,時刻監聽執法部門的無線電信號,他們不是在走私毒品,而是在偷捕石首魚。

▲被捕殺的石首魚和因此喪生的小頭鼠海豚圖源:WWF

漁民用GPS定位藏在海裡的流刺網。流刺網是一種在海面漂流的長條形漁網,但是這種用來捕捉石首魚的刺網大小剛好能困住棲息在同一海域的小頭鼠海豚。而小頭鼠海豚一旦被網纏住,便難以逃脫,只能在刺網中掙扎,最後力竭溺死。

然而當地人並不在意被誤抓的海豚,一旦抓到石首魚,他們就開膛破肚,取出魚鰾,放進冷藏箱,藏到船裡。魚鰾被帶回陸地後就交給中間人,藏到汽車輪胎或者車底,運走做進一步處理,製成花膠。

有時,走私者也會用背包裝上花膠,騎著自行車穿越荒漠,躲過軍事巡查點。美國和墨西哥有很多空殼公司,私下做著花膠的脫水乾燥處理和運輸的生意。而驅動這一切的,正是萬裡外太平洋另一端的食客無盡的食慾和鼓起的錢包。

這些花膠中的一大部分通過層層走私,最後出現中國南方的乾貨店裡,出現在豪華的宴席上,但是沒有人知道有多少小頭鼠海豚為了一碗花膠湯而死去。

▲被漁網纏死的小頭鼠海豚圖源:WWF

無辜的小頭鼠海豚,學名叫加灣鼠海豚(Phocoena sinus),屬於稀有的鼠海豚屬。它們也是鯨目中體型最小的物種之一,長約1.5米,重50公斤,因有很大的黑色的眼圈及嘴唇,被稱為「海中熊貓」。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如今的小頭鼠海豚已經遠遠比熊貓瀕危了。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小頭鼠海豚保護團體的統計,由於非法捕撈石首魚帶來的間接傷害,小頭鼠海豚從2011年到2016年就減少了90%。2012年時還有200隻,2014年時數量便低於100隻,2015年為約60隻,2016年11月為30隻,2018年3月則僅剩12隻。

科學家原本估計到2022年才會完全滅種,但今年3月12日在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海灣再次發現一具遭刺網致死、高度腐爛小頭鼠海豚幼崽屍體,目前最新數據顯示,這種可愛的小海豚僅剩下9隻了,小頭鼠海豚離滅絕僅有一步之遙!

懸崖勒馬:中、美、墨三國聯合行動

難道就沒人管一管這種偷捕走私行動嗎?實際上,在過去的25年裡,墨西哥政府頒布了許多計劃和禁令,來拯救流刺網給小頭鼠海豚的滅頂之災。但是讓人遺憾的是,在非法捕撈屢禁不止的加尼福尼亞灣,禁令並沒有得到嚴格的執行。

雖然石首魚在70年代就登上了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單,但製成的花膠在繁忙的海關被抽檢到的機率很低,即便被查到,海關人員也可能並不認識。所以,儘管「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中明確禁止加灣石首魚的國際貿易,但是這條跨越半個地球的非法貿易鏈始終未曾斷開。

2013年,美國海關第一次在墨西哥邊境意外查獲了非法入境的石首魚魚鰾,並發現走私數量巨大。花膠走私以及瀕危的小頭鼠海豚這才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為了拯救小頭鼠海豚,2015年墨西哥政府派出全副武裝的重兵,把守以偷捕石首魚為主要產業的聖菲利佩鎮的每一個角落,同時還命令禁止了使用流刺網的一切捕撈活動,並為漁民提供了每月500美元的救助金,但微薄的補貼讓不出門捕魚的漁民生活舉步維艱。

相比之下,偷捕石首魚往往一夜之間就能賺到數千美元,所以有漁民還是會選擇鋌而走險進行偷捕,危在旦夕的石首魚和小頭鼠海豚依然不斷的受到傷害。

▲小頭鼠海豚保護區禁止使用流刺網進行任何捕撈活動圖源:搜狐網

作為花膠的主要消費國之一,中國也積極地參與了打擊花膠走私的行動中。2015年6月,在有兩國高層參與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瓦解石首魚等非法貿易網絡成為雙邊合作內容之一。

除此之外,環保NGO的調查曝光也加速了各方聯合行動。有報告指出香港和廣州有不少海貨店都能提供加灣石首魚魚鰾。同年5月和11月,香港和內地的官方調查人員分別第一次走進香港和廣州的乾貨市場,搜查走私花膠。

▲中國執法人員在檢查商戶是否售賣走私花膠圖源:野生救援

據報導,自2018年來,在5起有公開報導的中國海關查獲石首魚魚鰾走私案件中,共有32人被捕,其走私貨物總價值超過3億元人民幣。今年3月,廣東省江門市人民檢察院對11名走私石首魚花膠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據悉,這個走私團夥三年間走私石首魚花膠2萬個餘個,涉案金額更是高達8億多元!

這些數據,反映出中國和墨西哥、美國聯手對這一非法貿易鏈進行打擊的效果,也讓小南驚嘆這小小的魚鰾牽扯到的巨大利益。

除了在源頭遏制非法捕撈以及在消費市場嚴打走私,另外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是把小頭鼠海豚們從危險的海域拯救出來。2018年10月,一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做了最後一搏:他們利用美國海軍訓練有素的海豚,試圖找到現存的小頭鼠海豚,把它們帶到安全地帶。然而,僅有一例誘捕放生行動成功。11月,一頭母小頭鼠海豚在被救幾個小時後就受驚死亡。

科學家分析,這是一種不能在囚禁環境中生存的動物,不得不就此終結了拯救計劃。這意味著僅存的小頭鼠海豚只能繼續留在可能被偷捕的危險水域,留給他們的時間和生機真的不多了。

前車之鑑:還有多少動物因為人類而瀕危

人類出於食用目的過度捕撈海洋漁業資源,是造成包括小頭鼠海豚在內的許多海洋生物瀕臨滅絕的重要直接間接原因。這方面的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北方藍鰭金槍魚。這種金槍魚被美食家稱讚為口感滑潤,是最頂級的壽司食材,因而價格昂貴,商業價值非常高。目前,北方藍鰭金槍魚的種群規模已經萎縮了接近80%,照目前的捕撈速度,走向滅絕儼然只是個時間問題。

北方藍鰭金槍魚現在已經是極危級別(Critically endangered ,CR)的物種,比我們熟知的大熊貓的瀕危級別(Endangered,EN)還要高。但是在日料店裡,我們依然可以吃到這種岌岌可危的生物的製成品。

或許,當我們提起大熊貓、犀牛、非洲象,大家都知道需要保護,而可能當我們吃起藍鰭金槍魚壽司、喝起花膠湯,內心卻毫無波瀾,這就是北方藍鰭金槍魚、小頭鼠海豚等海洋瀕危物種的悲劇。

▲「是不是我變成熊貓,你們才會關心我一點?」人們對海洋瀕危生物的了解依然不足圖源:WWF

目前,還有大批海洋生物由於棲息地被破壞而走向滅絕邊緣,在幫助瀕危海洋生物遠離人類餐桌的鬥爭中並我們還沒有勝利。不過,我們也看到,在幫助瀕危海洋生物的鬥爭中,人們在積累越來越多的成功經驗。比如抵制鯊魚翅的宣傳和行動已經極大了遏制了鯊魚捕食貿易。

全球魚翅貿易正在降溫。過去兩年,中國、馬來西亞等國均出臺政令,禁止公務宴請中食用魚翅羹。五大連鎖酒店已宣布停止提供魚翅羹,26家航空公司也宣布不再運輸魚翅。野生動物救援發布報告稱,至少7.6萬馬來西亞人和7萬中國香港人籤名表示「拒絕魚翅」。

▲由姚明等知名人士發起的抵制魚翅行動,影響廣泛。

野生動物救援組織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的調查顯示,85%的受訪者表示已不再吃魚翅羹。廣州多家魚翅貿易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魚翅需求顯著下降,「現在跟魷魚一個價」。

可見,如果我們能堅持像抵制魚翅一樣抵制花膠製品,相信在中美墨各方的合力打擊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宣傳下,非法捕撈石首魚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少,加州灣裡致命的流刺網一定會越來越少。

曾創作過奧斯卡提名影片《象牙遊戲》的著名紀錄片導演Richard Ladkani(理察·拉德卡尼)今年又拿出一部重磅巨作——《Sea of shadow》(陰影之海)。

影片通過講述環境活動家、墨西哥海軍和臥底調查人員的日常臥底、搜捕與營救工作,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是如何阻止罪惡的花膠走私貿易?如何反擊這些價值數百萬美元交易的非法捕撈?當然Richard Ladkani更希望通過影片,引起大家對小頭鼠海豚的危險處境的關注。

▲紀錄片《Sea of shadow》海報圖源網絡

只是,我們不禁要問,加州灣裡孤立無援的9隻小頭鼠海豚還能等多久?茫茫大海中的中極度瀕危的生靈們還能等多久?

相關焦點

  • 在「鮑參翅肚」利益驅使下,被稱為「海中熊貓」的它,已瀕臨滅絕
    可能在很多人們看來對於海產品具有一種非常刻板的印象,就是覺得所有生活在海中的生物都具有比較高的營養價值,可能因為大海本就帶有一種「神秘」的色彩,所以人們常會不惜一切代價獲取各種海中的資源。其中受牽連最大的就是「鮑參翅肚」,這四樣食材在人們形形色色的宣傳中越發的帶有奇珍異寶的形象,雖然現在它們的價值並沒有被醫學完全的認定,但是在高利益的驅使下,使得很多海洋生物已瀕臨滅絕。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鮑參翅肚」中「肚」的代表花膠,可能很多人對於花膠這種食材並不是非常了解,只是知道它是用風乾後的魚鰾製作而成,但是其實花膠也是具有優劣之分的。
  • 為了吃天價花膠,國人愣是把魚吃到了瀕臨滅絕……
    其實,除了燕窩這個坑以外,我還忽略了另外一個「好東西」——花膠。是的,就是這個乍一聽還有點兒文藝的名字,坦率地講,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還以為是與植物相關呢,甚至以為是琥珀的某個品種……後來在泰國的「旅遊景區特色韭菜收割店」裡看到花膠的時候我才知道,敢情就是這玩意兒啊!
  • 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動物,一共3隻2隻在中國,卻即將瀕臨滅絕
    地球上有很多的動物,不同的動物目前所處的境況其實是不大一樣的,有些動物可能還非常的繁茂,有些動物可能就已經是瀕臨滅絕了,而有些動物可能就已經滅絕了,其實這本來是自然法則下的正常淘汰。但是因為人類如今的實力過於強悍,所以對於所有的動物,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而這就使得人類對於動物的幹擾性是高了很多的,所以人類也就開始擔負起了保護動物的責任,因為我們知道動物對於自然環境是有很大的影響的。而間接性的對於人類也同樣會有很大的影響。
  • 下一個瀕臨滅絕的物種是什麼?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目前該物種僅剩2頭雌性,瀕臨滅絕。SOPA Images/視覺中國中國網新聞3月26日訊(記者慄衛斌 實習記者賈子墨)日前,世界上僅存的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因年齡過高,身體機能急劇衰退,於本月19日以「安樂死」方式離世。「蘇丹」去世後,世界上將僅剩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這一犀牛亞種將瀕臨滅絕。
  • 它是最珍惜的海豚,卻因另一種魚被捕而瀕臨滅絕,目前僅剩5隻
    可有一種小頭鼠海豚就要瀕臨滅絕了,目前預估計僅剩5隻,對多也就6~10隻。小頭鼠海豚主要生活在加利福尼亞灣最北端的鼠海豚避難區,這塊水域是它們唯一的棲息地。
  • 國寶級愛情鳥,從瀕臨滅絕到現有兩千多隻
    下渚湖的名稱緣於一段傳說,原來這裡住著夏、朱.胡三戶大富人家,人們通常把這裡叫成夏朱胡,後來這裡被水淹成湖,就叫成了夏朱湖,再後來就寫成了下渚湖。朱䴉的生存環境非常脆弱,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曾經主要分布於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俄羅斯的遠東地區,由於環境惡化等因素,朱䴉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瀕臨滅絕。上世紀六十年代,俄羅斯境內的朱䴉滅絕;八十年代,朝鮮半島的朱䴉滅絕;2003年,日本境內的最後一隻朱䴉死亡。
  • 瀕臨滅絕,巢穴僅剩40個,這種鷹側顏完美,但千萬別看其正臉
    這種鷹叫做「角雕」,因為只分布於美洲,所以又被稱為「美洲角雕」。角雕還有三個別稱,即哈佩雕、哈佩角雕、哈比鷹,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令人遺憾的是,角雕成了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原因在於熱帶雨林遭受破壞,棲息和狩獵地日趨縮小,以及嚴重的非法偷獵行為。
  • 森林砍伐過度 75%熊類瀕臨滅絕(圖)
    周晶璐  總部位於瑞士格朗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11月12日發表公報說,目前全球已知的熊類中,75%已經瀕臨滅絕,其中包括懶熊、北極熊和亞洲黑熊,大洋洲的考拉熊也入列「接近瀕危物種」。
  • 盤點全球八大瀕臨滅絕的動物,十分珍貴可愛可憐
    全世界有794多種野生動物由於缺少應有的環境保護而瀕臨滅絕76科300餘種植物瀕臨滅絕以下資料只是人類目前所知,不知道還有多少知名或不知名的物種正在消失
  • 詞彙乾貨|物種滅絕vs瀕臨滅絕,如何區分?
    譯:北露脊鯨瀕臨滅絕,川普可能是它們最後的希望。周四,該物種被宣布為極度瀕危物種,目前只剩下不到450隻。在這句話中,我們可以學到兩個表示「瀕臨滅絕的」詞彙表達:1. …be on the brink  作形容詞,brink 表示邊緣的意思。
  • 百歲雄龜50年繁育800多隻幼龜,拯救了瀕臨滅絕的種族
    在我們周圍,越來越多的動物瀕臨滅絕,所以,大家一定要保護身邊的小動物,不要讓我們的世界缺少它們的身影。據每日郵報1月11日報導,百歲雄龜50年繁育800多隻幼龜,拯救了一個瀕臨滅絕的種族!
  • 即便是強大的食猿雕,在人類發展進程中也逃不過瀕臨滅絕的命運
    作為一名90後,我小時候科技沒有現在發達,沒有那麼多玩具和豐富的娛樂項目,動畫片也沒那麼多,但幾乎各個都是難以超越的經典,例如《哪吒鬧海》、《大鬧天宮》、《天書奇譚》、《葫蘆娃》、《黑貓警長》等,都成為了80、90後的美好童年回憶。
  • 瀕臨滅絕的「神龜」,被丟無人島,8年後3000子孫解決滅族危機
    自46億前年地球誕生之日開始,就有非常多的物種存活於大地之上,而後隨著時間的遷移,許多物種的數量開始減少以至於滅絕,例如恐龍。但是,也有很多生物堅強地倖存了下來。如今,由於人類文明的發展,一些生物的生活環境不斷受到破壞。為此,相關部門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為了保證地球生物的多樣性,人類開始對一些較為珍貴的,或者瀕臨滅絕的生物進行多重保護。
  • 世界僅剩三隻!最「可憐」的神獸,中國只有一隻,就在蘇州
    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樣,當你做出決定並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就已經完成了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731,閱讀約2分鐘隨著地球環境和氣候的變化,許多物種都在不斷地進化和變異,在大自然的生存法則下,
  • 全球僅剩214隻,世界最胖鸚鵡感染細菌瀕臨滅絕,和雞差不多重
    據英國衛報6月13日報導,近幾個月來,紐西蘭鴞鸚鵡(kākāpō)面臨生存威脅,短短2個月,就有7隻死於呼吸道疾病麴黴病,成年鴞鸚鵡只剩下142隻,幼鳥也只有72隻。最近的一次,奧克蘭動物園一隻年僅100天的鸚鵡幼崽去世。
  • 網紅花膠鍋背後,尼羅河鱸魚瀕臨滅絕
    她把它放在秤上,用筆記本記下它的重量,隨後放入塑膠袋中。短短幾秒鐘,這一過程就已完成,她馬上準備操作下一條魚。「他們每三天就會來收一次魚鰾(花膠),」她說,而「他們」指的是來購買魚鰾進行轉售的商人。東非的魚鰾(也被稱為花膠)興旺的貿易影響到了維多利亞湖沿岸的社區,致使當地的尼羅河鱸魚瀕臨滅絕。
  • 不能再吃了 西昌鋼鵝總數不足2000隻瀕臨滅絕
    據西昌市農牧局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期,西昌鋼鵝受外地鵝種的衝擊,純種群的2.2萬隻下降到2012年總數不足2000隻,鋼鵝品種資源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為此,西昌成立西昌鋼鵝品種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領導小組,對其進行保護與研究,目前西昌鋼鵝已納入國家級保護名錄。西昌鋼鵝保種場目前正式被確定為國家級遺傳資源保種場。
  • 花膠瘦肉湯,營養又美味,滿滿的膠原蛋白補起來,內附花膠泡發
    花膠瘦肉湯先簡單的介紹下什麼是花膠也就是魚膠?它其實就是魚鰾的幹製品。魚膠於燕窩、魚翅齊名,是「八珍」之一,四大極品「鮑參翅肚」中的「肚」即為魚膠。花膠的主要成份為高級膠原蛋白和粘多糖物質、多種維生素及鈣、鋅、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其蛋白含量高84.2%,脂肪僅為0.2%。魚鰾中含有的大量生物大分子膠原蛋白,花膠中的蛋白營養比較容易吸收。魚膠還是女性朋友補充膠原蛋白的最佳選擇,人體皮膚中的蛋白質有70%是膠原蛋白,所組成的網狀結構支撐著皮膚,使肌膚看起來光滑飽滿,柔軟又富有彈性。所以愛美的女同胞們快快補起來吧!
  • 除了北方白犀牛 還有這10種動物瀕臨滅絕
    據悉,世間僅存著的兩頭北方白犀牛均為雌性,且分別為蘇丹的女兒((Najin)以及孫女(Fatu),這意味著該物種正式進入了滅絕倒計時。唯一倖存的雄性北方白犀牛的死亡,也對其他瀕危物種的命運做出了警告。據《每日鏡報》的報導,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消息,這10種動物正瀕臨滅絕。
  • 9隻鼠攻擊信天翁!頭部流血,該島嶼僅剩2000對,再不挽救就沒了
    根據《每日郵報》科學報告指出,最近RSPB揭示了一個生物競爭之間的可怕情況,那就是在英國的一個小島之上,不知道為何會出現大規模的非本地的「小鼠」群體,太多了,對該島嶼上的信天翁產生了致命的影響,為何這樣說,該島嶼的上成群小鼠,居然敢直接攻擊「成年的信天翁」,這完全是「以小欺大」的模式,是「以多欺少」的群體。並且科學保護組織利用記錄下了這一刻,算是一個實拍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