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去銀行街辦事,一定會去銀行街裡的美食廣場吃一份清爽美味的牛肉粿條湯。
粿條湯攤位在裡面,美食廣場打頭的攤位總是人很多,一堆香蕉葉包的尖椎形食物,看起來是外帶簡餐的感覺,附近辦公室裡的職員、穿著隨意的當地人、遊客混合的長隊一直都在。
經常同各種手機、攝像機湊在一起看做吃的,有次遭遇專業人士,攝影機配微鏡頭,數個不同位置的打光,一份食物猶如絕色佳人,湊過去看,收穫數個白眼。
一樂!索性拿手機假裝借人家的燈光佔便宜,復收數隻白眼,樂顛顛跑了。
問朋友介個味道如何?一個字「辣」。那如果是四個字,大概就是「無辣不歡!」
「Ali Nasi Lemak」,翻譯就是「Ali辣死你媽」,在銀行街(Beach Street)上的「Sri Weld Food Court美食廣場」入口處,這是一種椰漿飯的早午飯簡食,深受當地人喜愛。
「別小看那一撮辣醬,整包飯的靈魂。試一口,太甜、太鹹或太辣,都是致命傷,味道不佳的話,那包飯就甭吃了。」——蔡瀾
椰漿飯的發音Nasi Lemak,中文翻譯的「辣死你媽」,這個不是我發明,當地人就這麼翻的。
當地人就是這麼翻譯滴~
檳城到處都有椰漿飯賣,大多數是提前包好放著販賣,那一家從出鍋到組裝都是可見的,熱氣騰騰的飯,搭配各種口味(魚、蝦、蛋等),淋上摻了紅辣椒的醬汁,包成整齊的形狀。
有數種口味,蝦、江魚仔、魚肉、蘇東、鹹魚供大家選擇,Sambal醬夠辣,辣的確實難忘。
別小看這道庶民料理,一般都會有黃瓜片、小魚、花生、參巴醬、煎蛋或水煮蛋等佐料,一份也就2馬幣這樣,一種價格通常維持數年不變,哪裡找得到如此性價比的食物?
馬來人的早餐,由香蕉葉裹成。一切從最簡開始,椰漿飯經歷了一些演變……
一份椰漿和香蘭葉煮製而成的椰漿飯,鋪著一層辣醬,半個熟雞蛋,一些炸熟的小河魚和花生粒,幾片黃瓜。豪華版,加雞、羊、牛。
豐儉由人。
-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字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