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新巴南
今年7月,我市召開推進企業上市工作視頻調度專題會,強調要以更鮮明的導向、更務實的舉措,加大企業上市支持力度,培育更多優質市場主體,加快提升經濟證券化水平,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添動力、增活力。
近年來,巴南區充分發揮作為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的核心帶動功能,按照「上市一批,培育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把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壯大特色產業的重要路徑,強化政策引導,健全工作機制,提供「保姆式」服務,加快企業上市掛牌步伐,切實提升區域經濟證券化水平,全力助推「一區五城」建設,推動區域「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完善機制 凝聚企業上市合力
「自由點」「妮爽」「好之」「丹寧」……很多市民不知道的是,這些耳熟能詳的品牌都出自巴南區的一家企業——百亞股份。
9月2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傳來消息:重慶百亞衛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亞股份」)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正式掛牌上市。
據介紹,百亞股份位於巴南區的重慶國際生物城百亞國際產業園內,是一家從事一次性衛生用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專業公司,是國內一次性衛生用品行業知名綜合性企業。該公司擁有全行業先進的智能化生產設備,是重慶市認定的智能工廠,建有衛生巾、紙尿褲生產線20餘條,年產衛生巾、紙尿褲超20億片。根據尼爾森的統計數據,2015年—2018年全國商超渠道銷售額份額排名中,百亞股份衛生巾產品市場份額在本土廠商中連續4年排名第4位,已發展成為國內衛生巾和嬰兒紙尿褲市場的優秀企業之一。
「公司上市既提高了知名度,又為企業長遠發展開闢了穩定的融資渠道,現在我們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更足了。」百亞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百亞股份是巴南區加快提升區域經濟證券化水平的一個縮影。
作為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幅員面積最大的區,近年來,巴南區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打造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南部新城、重慶國際生物城、重慶高職城、惠民智慧總部新城、大江科創城「一區五城」和商貿物流、生物醫藥、「數智」產業、生態創新「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為提升經濟證券化水平,近年來,巴南區以《重慶市提升經濟證券化水平行動計劃(2018-2022年)》為指導,引導和鼓勵更多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管理制度規範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9年12月,巴南區成立了由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3位副區長任副組長的企業掛牌上市工作領導小組,高位謀劃、推動企業上市工作進程。
今年7月,全市推進企業上市工作視頻調度專題會召開後,巴南區制定並印發《巴南區2020年經濟證券化水平工作考核評價細則》。從組織領導、上市企業資源挖掘、提升上市政務服務質量、落實財政獎補政策等4個維度,從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向行業主管部門和園區提出上市工作要求,壓實行業主管部門、園區上市工作責任,進一步提高部門和園區對於上市工作的認識。
為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在企業掛牌上市工作中的引導作用,激發企業上市熱情,巴南區還結合近年資本市場變化情況,擬對現有掛牌上市獎勵政策進行修訂和完善:擬上市企業獎勵標準將在200萬元基礎上大幅提升。
「今年以來,我們積極搶抓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企業掛牌上市和註冊制改革的機遇,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壯大特色產業,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巴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巴南區企業擁抱資本市場步伐明顯加快。截至10月末,巴南區已有54家企業掛牌上市,其中交易所上市企業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3家、重慶股份轉讓中心掛牌48家。「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時期,巴南區共向39家企業撥付掛牌上市獎勵1348萬元。
精準識別 建立擬上市企業「紅名單」
在2020線上智博會上,智慧巴南館匯集了來自巴南五大園區24家企業的38個智能項目。其中,中迪醫療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參展企業之一,率先在線上發布了智慧影像一體化解決方案,成為智慧巴南館中的「明星企業」。
據介紹,中迪公司的智慧影像一體化解決方案利用人工智慧5G分布式存儲等技術,通過大數據帶動大健康,可助力我市「智慧醫療」及大健康產業迅速落地見實效。該方案整合了智慧醫療、醫學影像、遠程診斷等各個環節,將於今年底在我市率先投用。據悉,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醫療數據(遠程)診斷平臺,已在江津、榮昌、潼南、石柱、黔江等14個區縣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中迪公司也是巴南區擬上市「紅名單」企業。
今年以來,巴南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大力推動企業掛牌上市工作,按照「上市一批,培育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持續加大上市企業扶持力度,推動企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巴南區制定了轄區擬上市企業「紅名單」。針對「紅名單」企業,巴南區建立了以企業掛牌上市工作領導小組為基礎的聯席會議制度,原則上每季度召開一次,重點研究解決企業在掛牌上市工作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統籌協調「紅名單」企業在掛牌上市過程中涉及的行政服務事項。
「企業進入『紅名單』後,我們將為其開通綠色通道,優先辦理有關上市事宜,使服務更快、更精準、更優化。」巴南區金融發展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以「紅名單」企業重慶大江美利信壓鑄有限責任公司為例。該公司是為重慶唯一一家華為一級供應商,2001年由重慶大江工業集團與美利信控股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註冊資本5689萬元。公司以鋁合金為原材料,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及通信基站結構件產品生產製造出口,近3年的出口額穩定在6000萬美元—8000萬美元之間。2018年—2019年,美利信壓鑄分別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13億元,2020年受5G產業化等利好因素提振,公司銷售收入預計有望達到20億元。
為幫助該公司實現上市的願景,今年6月,巴南區金融發展中心專門邀請深交所重慶服務基地相關負責人赴該企業調研指導上市工作。
在調研中,深交所重慶服務基地結合該企業營收規模,圍繞上市板塊選擇、券商團隊選擇、股權結構和股權激勵安排等方面向公司提出了合理建議,並幫助企業理清了上市路徑。
目前,美利信壓鑄已確定上市審計服務機構和律師事務所,計劃於年底前進行改制並基於2018至2020財務數據作為上市申報期,於2021年向證監會遞交IPO申報材料。
據了解,巴南區結合企業上市具體推進情況,對「紅名單」企業進行動態調整和管理。截至目前,進入擬上市「紅名單」企業已達9家。下一步,巴南區將進一步完善企業上市服務聯動工作機制,重點圍繞生物醫藥、智能製造、數字經濟、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參考交易所各板塊功能定位、上市要求,認真進行篩選,重點開展培育,分板塊、分層級深入推進企業上市工作。
優化服務 持續改善營商環境
去年以來,伴隨著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企業上市迎來重大機遇。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大對企業的服務力度,幫助企業解決上市過程中面臨的難點、堵點問題,成為提高地區經濟證券化水平的當務之急。
在推進企業上市過程中,巴南區金融發展中心克服人員嚴重短缺等困難,全力加強企業走訪調研,抓好擬上市企業儲備庫建設。在利用好工作例會、政企交流、企業會診等工作協同機制外,巴南區還分別與重點培育企業、入庫企業建立工作交流微信群,更好的在線上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
針對區內重點民營企業,該中心工作人員聚焦標杆企業,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走訪,實現了重點企業走訪調研「全覆蓋」。
今年以來,該中心選取轄區快消、製造、服務、農業、生物醫藥5個領域內的代表性企業(百亞公司、四方公司、智翔金泰、博唯佰泰、界石儀表、賽源科技)進行精準走訪,調研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掌握企業掛牌上市意願。通過對轄區行業內的「頭部」企業進行走訪,發現和挖掘優質企業進入轄區擬上市企業儲備庫。
強化跨部門協作,做好擬上市企業孵化培育。在深交所重慶資本市場周活動期間,巴南區金融發展中心集中邀請區級相關部門、區內擬掛牌上市重點企業參加,一方面讓相關政府部門了解上市工作可能涉及的本單位的情況,另一方面儘可能多的為企業創造與資本市場直接溝通對話的機會。
5月9日,巴南區金融發展中心與民建巴南區委共同謀劃,組織邀請30餘位民建黨派企業家會員開展企業掛牌上市宣講,重點就近期資本市場變化、企業上市路徑選擇、市區上市獎勵情況進行宣講,激發企業家上市熱情。
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該中心多方面全力協助百亞股份積極開展線上申報工作,克服重重困難,成為重慶首家採用「發審委委員現場開會+聆訊階段視頻接入」雲上會的企業。3月19日,在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上,百亞股份首發獲通過,成為今年我市首家完成上會審核的企業。
此外,針對部分處於爬坡期的擬上市企業,巴南區金融發展中心還積極為企業尋找、落實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通過借力股權融資,助力爬坡期企業儘快「提質上量」早日扣響上市大門。9月20日,市區共同出資的磬石臻和創業投資基金向中迪醫療公司股權投資1500萬元。
「未來,巴南區將持續提升服務質效和營商環境,培養良好的企業上市氛圍,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引入更多金融活水,支持企業做大做強,為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巴南區金融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連結》》
上市企業
截至今年9月末,巴南區已有54家企業掛牌上市。
其中,交易所上市企業3家,分別是宗申動力、建摩B、百亞股份;新三板掛牌企業3家,分別是羅曼耐磨材料、中迪醫療、澤眾園林;重慶OTC掛牌企業48家,其中重慶OTC成長板掛牌企業8家、孵化板40家。
巴南區擬上市「紅名單」企業
重慶四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大江美利信壓鑄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瑪格家居有限公司
重慶融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重慶市中迪醫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重慶智翔金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
重慶博唯佰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
重慶美萊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重慶宸安生物製藥有限公司
劉行 張鋒 盛志信 圖片除署名外由巴南區金融發展中心提供